囊膜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重要病毒类型,其典型代表包括黄热病毒、艾滋病毒、流感病毒和风疹病毒等多种重要人类传染病病原。囊膜病毒的侵入依赖于宿主细胞表面的细胞受体,病毒受体的研究对于揭示病毒的入侵机制,研发抗病毒药物极为重要。但是,风疹病毒细胞受体始终未被发现。
微生物所田波院士研究组丛浩龙博士通过TAP技术,经二级串联质谱鉴定,筛选到了一种细胞膜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研究发现MOG广泛存在于风疹病毒M33敏感细胞系(LLC-MK2,MRC-5,BHK-21)细胞膜表面,并能够与风疹病毒M33 E1包膜蛋白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MOG能够与风疹病毒及其E1蛋白相结合,且MOG的抗体及可溶性的MOG分子均可抑制M33毒株在LLC-MK2,MRC-5,BHK-21敏感细胞系中的复制,说明MOG分子可结合风疹病毒并参与其侵入细胞的过程。将MOG表达于非敏感细胞系293T膜表面后,可以赋予该非敏感细胞系对风疹病毒M33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能够检测到风疹病毒M33的感染,且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上清中能检测到风疹病毒M33株的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粒子。由此可以确认MOG参与M33毒株的侵入,并且作为M33毒株的一种细胞受体。该研究结果于2011年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IF:5.189)上,并被该期刊推荐为亮点研究。
该发现是国际上首次对该病毒细胞受体的报道,为深刻了解风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研制更有效的风疹病毒疫苗、抗病毒药物和诊断试剂,风疹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等提供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