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斯沃斯湖位于南极冰层1公里以下,是南极最大最深的湖泊。十几年来,这个失落的世界就一直是英国布鲁斯托大学的冰川学家马丁·西格特魂牵梦萦的地方。现在,他探索这片神秘水域的时机终于来了。
据《自然》网站近日报道,英国和美国南极科考队将深入古老的埃尔斯沃斯湖,考察冰下生命。
两国南极科考队已整装出发
西格特已整理好行囊并踏上了去往世界另一端的旅程。他在到达英国南极科考站—罗瑟拉站后,将和队员飞行大约1000公里深入到南极洲的西部。12月5号,开始从原始湖泊的冰层向下钻探,试图找到上百万年未见到阳光的微生物。考察队还将研究湖底沉积物,探寻南极西部地区的冰川痕迹,揭示巨大冰川如何随着时间消融。
西格特兴奋吗?他说:“这是我从新千年开始时就着手研究的最前沿问题,我能不兴奋吗?”
人们已经发现并在地图上标明了将近380个南极冰下湖泊,并通过穿透冰层的雷达,重力测量以及地震调查远程探索了这些湖泊。这些古老湖泊有大有小,是由于地热从底部熔化南极冰层而形成的。重力和冰层的压力促使熔化形成的水流动起来,最后聚集在冰层下大陆的空洞和山谷中。
如果一切顺利,埃尔斯沃斯湖将成为第二个被探索的冰下湖泊。今年2月,一支俄罗斯的考察队穿越了沃斯托克湖,从而完成了20年前开始的一个科考项目。第三次努力也将马上开始:另一支美国钻探队将向着南极的麦克默多站出发,并在明年1月到达他们的目的地—维兰斯湖,一个小而浅的,靠近罗斯冰架的水体。
寻找南极冰下微生物
南极科考最让人激动的地方在于探寻这些湖泊之中或之下进化而来的微生物。科学家已经在别处发现了能从岩石和矿物质中获取能量的细菌。许多人认为生活在南极冰层下的湖泊里的微生物也有这样的能力。
参加英国南极科考的环境微生物学家大卫·皮尔斯说:“生命能存在于极端的生态系统,从深岩石圈到高层大气。如果我们到那没有发现微生物,那会令我难以置信。”
沃斯托克湖考察队在巨型冰川底部湖水结冰形成的积冰沉积物中发现了DNA(核糖核酸),这为嗜热细菌可能寄居在湖周围基岩中提供了证据。但在上月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2届欧洲太空生物学研讨会上,俄罗斯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谢尔盖·拉特表示,在对俄罗斯考察队钻头上结冰的湖水的初步分析中,没有找到原生微生物,上层湖泊本身似乎没有生命存在。考察队即将回到站点以收集更多样本。
西格特认为,埃尔斯沃斯湖只有约长12公里、宽3公里、深150米的范围,与长250公里、宽50公里的沃斯托克湖相比,只是一个小水坑;埃尔斯沃斯湖坐落于大陆分水岭附近冰川下的山谷,上覆冰层移动最慢;埃尔斯沃斯湖的冰大约零下30摄氏度,比南极东部沃斯托克高原的冰要“暖和”一倍,并且要薄将近1000米。所有的这些因素使得埃尔斯沃斯湖比著名的沃斯托克湖更容易进入并获得更广泛的样本,可能是探寻微生物更好的选择。
是否存在生命,年底就能揭晓
西格特说,埃尔斯沃斯湖提供了细菌需要的所有条件,包括液态水和营养,并且水温仅仅是零下几摄氏度,在其中找到生命的可能性极大。即使埃尔斯沃斯湖证明无菌,此次勘探也可能为揭示究竟什么限制了地球上和太阳系中其他地方的生命提供线索。
英国队希望用可以熔冰的高压喷射90摄氏度水的钻头,3日内到达埃尔斯沃斯水面。一旦凿洞完成,考察队在洞重新结冰前将有24小时时间部署采样探头和沉积物取芯管。
为确保不会有表面微生物污染湖水,设备的准备非常讲究,已在去年经过南极条约缔约国的检验。西格特估计钻头将消耗6万升水,这些水来自站点的积雪,经过五段过滤系统然后用紫外光杀菌处理。西格特说:“我们使用的水比湖里的自然冰融化形成的水还要干净。”5米长的圆柱形钛钻头将在湖的不同深度取样,钻头在英国南安普敦的一个无菌室组装,包装在无菌袋中。
西格特说,在非常短的时限内完成所有取样操作是面临的主要挑战。即使进展不顺利,考察队还有足够燃料吸入更多的热水重新开洞。如果钻头丢失或卡住,研究人员可以钻另一个洞并部署另一套取样设备。
埃尔斯沃斯湖是否存在生命,年底就能确定。但对南极冰下隐湖的勘探才刚刚开始,蒙大拿州立大学波兹曼分校冰川学家约翰说,我们还需要勘探这3个湖以外的更多南极湖泊,获得更多的数据。
约翰说:“我们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不久前,人们还认为南极是个大冰块。我很高兴看到这些令人兴奋的科学探寻。但恐怕我们对南极冰川下的环境知道得仍然太少,比对火星上一些地方了解还少。”

神经嵴的起源
使脊椎动物与其他动物如此不同的很多特点都与头有关,其中包括头盖骨和专门化的眼睛及耳朵。头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神经嵴(神经冠)细胞决定的,这些细胞源自胚胎中被称为“神经板”的、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域,然后在整个身体中迁移,帮助形成各种不同组织。神经嵴的起源一直是一个谜。这项研究显示,作为脊椎动物的一个远亲,独居海鞘有一个源自“神经板”边缘的细胞系。这些细胞表达几个神经嵴分化基因,但却没有神经嵴的某些明确特性(如长距离迁移)。
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交流
曾有人提出,一个神经元的“电活性”能影响与其没有相连的邻居的“电活性”,但这种所谓的“假突触效应”被普遍假设比较弱,相对来说被研究得很少。在这项研究中,John Carlson及其同事发现,果蝇的“嗅觉受体神经元”(ORNs)通过大的假突触信号相互通信,对嗅觉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一个ORN的持久反应被其邻居的瞬时激发抑制。本文作者还发现,疟蚊“按蚊”中的一个对CO2敏感的ORN可以被一个相邻ORN的激发所抑制,而果蝇的一个CO2神经元的侧向抑制能降低对CO2的行为反应。由于CO2是蚊子用来寻找人类宿主的一个关键提示,所以这项研究为昆虫控制提出了一个新手段。
合成可调纳米线的新方法
纳米线对电子学、能源和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很多不同应用来说都有希望。然而,一大障碍是怎样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纳米线。在这项研究中,Lars Samuelson及其同事开发出砷化镓纳米线的一种基于气溶胶的低成本合成方法,其吞吐量要大大高于传统方法所能达到的吞吐量。该方法能生产具有可调的尺寸、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光谱一致性的高质量纳米线。
EZH2可作为淋巴瘤的
一个治疗目标
EZH2涉及通过“赖氨酸27上的组蛋白H3”(H3K27)的甲基化抑制基因表达。EZH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有关,其催化区域内的突变发生在淋巴瘤中。在这项研究中,Caretha Creasy及其同事介绍了EZH2甲基转移酶活性的一种强效小分子抑制因子,它降低被甲基化的H3K27的水平,激活被沉默的PRC2目标基因。
HIV-1疗法的新希望
针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 (HIV-1)的广谱中抗体形成速度慢,且仅见于少数患者,但它们能防止感染,因此对HIV疗法的设计有很大重要性。以前的研究工作表明,该病毒能很快形成对这些抗体的抵抗力。现在,Michel Nussenzweig及其同事对抗体疗法在“人化”小鼠身上的治疗潜力重新进行了研究。
 
《中国科学报》 (2012-12-07 第2版 国际)

美国航天局(NASA)的宇宙飞船获得的新证据证实了长期以来的一项假说,即水星极地地区存在大量水冰。
这一发现将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水星,并且有可能揭示地球的起源。刊登在美国《科学》周刊上的有关这项发现的三篇文章(论文一 论文二 论文三)说,NASA的“信使”号探测器环绕这颗炎热、多岩石的行星运行了一年半,发现了与纯水冰相符的氢元素。
尽管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不太可能存在冰,但证据表明,这颗小小的行星两极存在能够蕴藏水冰的地区。由于水星的轴并不倾斜,极地地区从来见不到阳光。
“信使”号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肖恩·所罗门说:“从宇宙飞船上看到的永久背阴地区已经有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不见阳光了。这些永久背阴地区是非常寒冷的。”所罗门说,这些永久背阴地区的温度维持在零下180摄氏度左右。
导致水冰存在的另一因素是探测器在某些地区发现的奇怪的黑色物质。这种物质在水冰表面形成几厘米厚的隔绝层。这种物质可能来自撞击水星表面的物体,可能含有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一篇论文的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戴维·佩奇说,这层物质引出了更多疑问。“这种物质经历了怎样的化学反应?水星表面或内部是否有一些地区既存在液态水也存在有机化合物?我们唯有继续探索水星才有望在这些问题上取得进展。”
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水和有机物质源自哪里。所罗门说:“水星是易挥发物质被送到太阳系最深处这段历史的有趣的验证板。它与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什么时候获得的以及还有其他什么易挥发成分最终来到我们这颗行星这些问题高度相关。”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MV)是引起小儿麻疹的元凶。据世卫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统计,全球每年有约2,000万儿童罹患麻疹,仅2010年就有约139,300患儿死于麻疹病毒感染。麻疹病毒传染性强,发病率高,除引起常见的咳嗽,高烧,恐光和遍及面部、躯干和上肢的皮疹外,还易与支气管肺炎或脑膜炎等并发,造成很高的死亡率。虽然麻疹疫苗可以有效控制麻疹病毒的感染和传播,但麻疹疫苗并不完美,不仅在疫苗覆盖率低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在高覆盖率的欧美等国家和中国,麻疹仍然是造成小儿死亡的主因之一。 

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呈球形,为具囊膜的负链RNA病毒。病毒囊膜上含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 H)蛋白,介导对宿主特异性受体分子的结合,是起始病毒对细胞感染的最重要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家族成员nectin-4新近被鉴定为麻疹病毒在上皮细胞的受体,成为继SLAM和CD46之后,麻疹病毒的第三个受体分子。但CD46只被麻疹疫苗株识别;作为致病毒株的受体,nectin-4较SLAM具有更为广泛的组织和器官分布。因此,鉴定MV H蛋白与nectin-4的结合模式,对于麻疹病毒侵入机制研究和有效药物靶点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高福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囊膜病毒跨种间传播机制与免疫分子识别研究,针对新发现的病毒受体分子,迅速开展了复合物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功能研究。 

课题组张晓爱、逯光文等研究人员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MV H与nectin-4的蛋白复合物,获得了高质量的晶体,并解析了复合物的分子结构。MV H蛋白为六个类螺旋桨叶(β1-β6)组成的方形结构;nectin-4分子通过自身的第一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结合于H蛋白的β4和β5桨叶片之间的沟槽内;两个分子间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在nectin-4与MV H的结合界面上,nectin-4分子通过F-G loop顶端的Phe-Pro双残基基序插入到H蛋白一个高度疏水的口袋中,在MV H与nectin-4的结合和介导病毒侵入中发挥关键作用(见图)。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这一疏水口袋在MV H对另外两个受体SLAM和CD46的结合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提示我们以该口袋为靶点设计小分子药物,可以有效阻断麻疹病毒对现已鉴定的所有受体分子的结合。 

麻疹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潜在威胁亟需特异、高效的抗麻疹病毒药物。阻断病毒的结合和侵入,防患于未然,是最有效的抗病毒手段之一。课题组对MV H和nectin-4结合模式的研究成果,对抗麻疹病毒的药物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nsmb/journal/vaop/ncurrent/full/nsmb.2432.html。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世界第二大致死性感染疾病,近年来由于结核感染与艾滋感染的协同作用、全球人员的不断流动、不合格的公共卫生项目、耐药性及感染的持久性等原因,使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的需求更为迫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张立新实验室使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的牛型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减毒株bacillus Calmette-Guérin,即BCG 菌株作为测试菌株,建立了BCG高通量筛选模型作为抗TB活性成分的筛选,该方法高效直观且操作相对安全,为抗结核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了快速通道。

微生物所张立新课题组通过筛选课题组自主建立的微生物天然产物库,发现海洋疣孢菌Verrucosispora sp. MS100128的粗提物具有抗BCG活性。通过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Robert Capon教授合作,获得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abyssomicins,包括3个新化合物abyssomicin J、K、L和4个已知化合物abyssomicin B、C、D、H。其中abyssomicin J为首次发现的含硫原子二聚体结构的该类化合物,其显示出良好的抗BCG活性,MIC值为3.125 µg/mL。在过去的研究表明,在这类化合物中,仅结构中含有α,β-不饱和酮活性基团的atrop-abyssomicin C与abyssomicin C才起生物学作用。张立新课题组发现,新颖结构含硫原子同源二聚体结构显示出更好的活性,论文通过化学半合成的方法发现了abyssomicin C可以通过迈克加成反应(Michael addition)转化为abyssomicin J、K、L,促进了对abyssomicin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的深入理解。同时,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细胞水平的实验验证了abyssomicin J在BCG细胞内会自发转变为atrop-abyssomicin C而发挥其抗结核活性的初步假设,并揭示了该类化合物可以克服atrop-abyssomicin C不稳定的缺点,本论文的发现为将此类化合物开发成为新一代稳定的抗结核前体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abyssomicin类化合物的硫醚迈克加成产物是更加稳定的且具有定高反应活性的Michael acceptor,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和药效潜力,为研制新一类抗TB的临床药物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已经发表的关于该研究的论文。

WANG Qian, SONG Fuhang, XIAO Xue, HUANG Pei, LI Li, Aaron Monte, Wael M. Abdel-Mageed, WANG Jian, GUO Hui, HE Wenni, XIE Feng, DAI Huanqin, LIU Miaomiao, CHEN Caixia, XU Hao, LIU Mei, Andrew M. Piggott, LIU Xueting*, Robert J. Capon*, ZHANG Lixin*. Abyssomicins from a South China Sea deep-sea sediment Verrucosispora sp.: Natural thioether Michael addition adducts as potential antitubercularprodrug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2, DOI: 10.1002/anie.201208801 and 10.1002/ange.201208801(IF=13.455, 5-Year IF=1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