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报道】M256:印度文明与马干(古代阿曼地区)

  • 杨益民,生膨菲 (人文学院)
  • 创建于 2015-04-17
  • 646

4月15日晚七点,第256场明德讲堂在玉泉路校区举行,古印度文明研究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Jonathan Mark Kenoyer(基诺耶)教授向我校师生做了一场有关印度河谷文明与阿曼地区文化交流的学术报告。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益民副教授主持讲座。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根植于印度河谷地区,对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近东古代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之间的沟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基诺耶教授长期从事印度考古,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印度及其周边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及相关研究成果。他指出,印度河谷地区的古代文明是沟通欧亚大陆东西文明的关键一环,其本身也极富魅力,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印度古代文化发展,同样对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及其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也具有重大价值。他以自己的考古实践为例,通过对贝壳装饰品、印章雕刻、玛瑙珠生产、陶器生产及冶铜技术等最新考古发现的梳理,为在场师生描绘了古代印度文明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状况,勾画出一幅印度河谷同古代阿曼地区、也门、伊朗等区域之间的人群交流与文化互动的生动画面。他认为,只有在这种复杂多样的交流关系中,才能理解当时的人群迁徙、城市建设以及古代人的思维方式与文化认同。

基诺耶教授还指出,印度考古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些关键问题,因为两种文明的交流很早且交往至深。他鼓励在场同学多关注考古学,努力将科学技术方法应用于考古学研究,为我们研究和理解古代文明进而启发当代,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谈到未来中国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流互动,他富有激情并充满了期待,从而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同学们竞相提问,基诺耶教授欣然作答,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主讲人介绍:

Jonathan Mark Kenoy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考古学教授。长期工作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致力于印度文明考古。曾主持印度多个考古学术项目,并撰写了近百篇(部)发掘报告、论文和专著等。

延伸阅读:

明德讲堂创办于2012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研究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系列讲座,包括思想、社会、历史、文艺和人生五大系列,每学年举办100场。讲座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主讲人,从各个侧面透视思想世界、社会万象和冷暖人生,致力于国科大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杨益民,生膨菲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