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能源有危机”——陈勇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演讲

  • 肖洁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8-12-26
  • 2518
本报讯 “我不认为能源有危机。”12月24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路线图”项目组组长陈勇研究员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能衰退。”

  陈勇是在作题为《低碳经济时代能源发展的策略》的主题报告时谈到以上观点的。他是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81位演讲人。

  陈勇认为,未来的能源科学技术必须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他展望了未来相关领域可能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技术。他认为首先就是在能量的传递机制方面,未来人们一定会找到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等能量传递的共性所在。虽然各种能量看起来各异,但毕竟“一切都来源于太阳”。

  陈勇说:“太阳能的传递、风能的传递、波浪能的传递都有其规律,为什么现在成本这么高,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用传统的思维进行技术创新,所以无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在他看来,“太阳能并不可再生”,现在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炭发电的8~10倍左右,没有载体的话,太阳能无法转变为人类所需要的能量,而生产太阳能材料的过程却是一个消耗的过程,“你不利用它(太阳能),放在那儿没有关系,它是可再生的;一旦利用了,它既不可再生,又不干净,还耗能。用完以后电池还不知道往哪儿丢。”

  就像过去大计算机才能存储的信息现在可以浓缩于小小芯片上一样,陈勇相信富能的材料将来肯定会有突破,未来人类肯定会发现新的理论和技术,把大量的能量储存在一个很小的东西里面,“比如说光合作用的仿生研究肯定会有突破”。

  陈勇对于催化剂理论和酶理论的未来也充满期待,“只要这两个理论有突破,一定会给我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变革”。他说,我们现在使用的理论是20世纪初产生的,而这个使人类获益颇多的理论实际上仍然有缺陷,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发现很多无法用现有理论来解释的现象。

  陈勇还对暗能量、暗物质等研究的突破表示乐观。

  陈勇认为,人类通过创新可以应对能源“危机”。“我们要去畅想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我想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肖洁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26)
责任编辑:肖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