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驻足,用爱为生命加油”——第五届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拉开序幕

  • 黄娉婷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10-16
  • 779
【新闻网讯 记者黄娉婷】10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北京市红十字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海淀区红十字会承办的“第五届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在玉泉路园区拉开序幕,学生会实践部爱心社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校园宣传、现场报名和咨询等相关事宜。
 
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我国现有400多万名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约4万名,主要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儿童占50%以上,其中大多数需做骨髓移植手术。
 
造血干细胞移植(俗称“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症、急性放射病等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手段,已经通过临床证实其对供者的安全性,在我国具有多年的成功实践。骨髓移植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使用与患者HLA分型一致的造血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在兄弟姐妹之间配型成功率为1/4,而非亲缘配型成功率仅为1/10000至1/400,目前我国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主要依赖非亲缘供者提供分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因此,利用一个分型数据的资料库(俗称“骨髓库”)为患者提供配型机会,增加患者配型成功概率刻不容缓。截至 2010年8月31日,中华骨髓库库容总计 1149189份,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的需要。
 
鉴于此,中科院研究生院积极开展主题为“片刻驻足,用爱为生命加油”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在宣传报名过程中,活动负责人员针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向广大同学进行现场疑问解答:“志愿者并不就是捐献者,我们现在的工作只是采集5ml血样存入中华骨髓库,在当HLA匹配成功时候,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捐献者。同时,骨髓捐献并不是抽取骨髓,而是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捐献骨髓等同于献血’”。
 
在10月8日张贴相关海报,以倡议书的形式传递捐献信息后,此次活动于10月15日和10月16日分别在玉泉路园区和中关村园区开始现场报名,并辅以邮件报名、短信报名等报名方式,为有意愿抽血入库的同学提供多种参与渠道;同时,10月22日会举办骨髓库专家校园讲座,届时将邀请北京市红十字会专家、具有成功捐献经历的志愿者讲师及成功接受治疗的感恩者前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血液中心医务人员采血时间:10月30日上午9:00-11:50(中关村),10月31日上午9:00-11:50(玉泉路)。
 
自2006年第一届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开展以来,血液中心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采血总人数由2006年的60人增长到2007年的190人,其中玉泉路园区人数于2009年上升到了88人,充分体现了广大同学的热心和积极奉献精神。尽管相关宣传资料上显示所有捐献血样的志愿者将获得由中华骨髓库颁发的荣誉证书,捐献血样人数最多的十个班级将获得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颁发的荣誉证书,微小的物质奖励却流露出对向社会奉献同学的赞同和鼓励,其中折射出值得培养的爱心和勇气。
 
 
责任编辑:黄娉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