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希望 传播爱心:194份研究生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 马兵文/文 杨帆/图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7-11-06
  • 3126
捐献者填写志愿捐献者登记表.
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为捐献者采集血样
承载着希望的血液样本
     
  【新闻网讯 记者马兵文/文 杨帆/图】“11月4日,来自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来到中国科学院为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同学们采集了血样。由于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共有194份承载着希望的血样光荣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其中中关村园区80份,玉泉园区114份。

  “你的眼睛近视吗?度数有多少?”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首先对前来捐献的同学们这样问到,确认捐献不会影响其健康后才发给他们一张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和一个采血管。

  为了保证捐献者和患者双方的安全,捐献者必须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其中一项就是不能患有眼底变化的高度近视,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会增加近视者视网膜脱落的概率。由于科学院的同学近视患者较多,这项要求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对于每一位捐献者,志愿者们都会首先询问他们的视力情况。

  “我们既要救助每一个可能得到帮助的患者,但也不能伤害任一个捐献者,要做到科学的捐献。”志愿者工作部的同学这样解释说。

  经过骨髓库专家进一步确认符合身体标准并由专业人员抽取5毫升静脉血用于HLA分型化验,报名同学就完成了志愿捐献的第一步,正式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获得骨髓库颁发的荣誉证书。

  由研究生院团委主办,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承办的“点滴关爱 点亮生机”――中国科学院第二届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自10月21日启动,旨在向科院学子们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知识。活动在中关村和玉泉路两个园区同步开展,通过大型现场宣传,邀请骨髓库专家举办 “中华骨髓库校园行”讲座,开设活动BLOG和QQ群进行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收效甚好。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目前唯一的也是经多年临床验证非常有效的治愈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的方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前人们大多有一种惧怕心理。现在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外周血采集”这种相比以往骨髓穿刺采集对捐献者而言更为轻松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捐献对自身无害,并开始认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习惯上仍称为“骨髓库”)这项事业。 

  在血样采集现场,记者进行了随机采访。许多同学都表示已经完全清楚了整个捐献过程,对于相关的知识也有了相当的了解,所以才能放心来捐献。

  “只需付出一点,就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捐献者们都认为这项活动很有意义。有一位女生去年就打算捐献,可因为临时有事不能来,今年她一听到这项活动,就立刻赶来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还有不少人不光自己来捐献,还动员周围的朋友和同学一起来捐献。

  采样入库后增大了中华骨髓库的容量,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也走出了大家希望挽救生命的第一步。很多人同时也表示希望能够配型成功,到时也会像现在一样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去挽救一条生命。
       
责任编辑:马兵文/文 杨帆/图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