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孔子和《论语》

  • 周朝廷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4-10-23
  • 419

10月22日晚7:00,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阶一1教室,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学教授孙钦善做客明德讲堂,为同学们精彩讲述了孔子和《论语》。

要了解孔子必须了解其时代。孙钦善教授首先从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开始讲起,他讲到,春秋时期,西周的封建领主已经瓦解,并逐渐被封建地主制取代。经济关系的变化导致了政治关系的变化。西周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期,春秋前期大国争霸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期,而到春秋末期,已经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乃至“陪臣执国命”的时期了。这就是孔子生活的时代。

要了解孔子必须熟悉其身世。孙钦善教授带领大家详细回顾了孔子波澜壮阔的一生,少年丧父发奋而学以致知礼闻名于鲁国,中年仕途不顺而周游列国寻求出路,晚年不求做官而潜心修书治学。孙钦善教授强调,虽然孔子的一生四处碰壁,落得一个不合时宜的结局。但是决不可因此而简单否定孔子。孔子的社会实践是多方面的,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成分,需要实事求是,具体分辨。

要了解孔子必须走进《论语》。《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的思想在《论语》中得到集中表现,可以说,《论语》的内容全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孙钦善指出孔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但是有一个核心,这就是“仁”。他告诉大家“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所说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很清楚地说明了仁爱的层次。

最后,孙钦善教授告诫大家在阅读《论语》时,一定要正确阅读,不能借题发挥,儒学并不是钢板一块,它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要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去研究儒学。他还引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告诉大家在坚持和发扬自己传统价值体系的同时,也要善于接受别人的传统价值体系,不要一味的相互批评抨击,取众家之长寻求建立一个普世的价值体系,从而做到 “天下大同”。

主讲人简介:

孙钦善,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文献学,兼及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思想文化。2002年退休,继续承担本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课程。2004年被学校返聘,参加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工作,任《儒藏》总编纂(四人之一)及古典文献学儒家思想与典籍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2007年被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联合完成的《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遴选入建国以来首届“505位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

延伸阅读:

明德讲堂创办于2012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研究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系列讲座,包括思想、社会、历史、文艺和人生五大系列,每学年举办100场。讲座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主讲人,从各个侧面透视思想世界、社会万象和冷暖人生,致力于国科大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周朝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