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感性素质 享受完整人生——“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报告会侧记

  • 颜凤芹 孙灿 (研究生院记者团)
  • 创建于 2012-04-25
  • 855

420日下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走进“音乐的世界”报告会在玉泉路礼堂举行。

1点10分,礼堂的座位已座无虚席,对于这场报告会同学们充满期待……

“我其实是没有太多音乐细胞的人,得知这场讲座是与音乐有关,所以就特别想来听听,提高一下自己的音乐修养嘛!怕来晚了没有位子,所以我就早早赶来了,顺便给舍友也占个位子。”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毛同学告诉记者。

来自资环学院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我平时就特别喜欢听歌、唱歌,好不容易有一次关于音乐的讲座,我当然不能错过了。上周五的时候听说‘走进音乐的世界’论坛取消了,当时还挺遗憾。没想到这周五又举行,特别高兴,也特别期待。”

下午1点半,论坛在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幽默的开场白中开始。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走上讲台。他说,他心存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国人欣赏经典音乐的人能够像喝酒的人一样多。

周海宏首先从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讲起,展开了第一个话题:音乐何需懂?通过幽默的讲解,他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了第一个观点——音乐何需懂?

周海宏给了同学们不同的音乐场景,让大家猜猜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同学们一一猜对。“看来研究生院的同学们,音乐素养不错”。周海宏会心一笑。

记者旁边的一位同学小声地说道:“有道理,比如有时候累了,听听音乐,你听着舒服就行了,管它理解的正确还是错误。”

接下来,周海宏话锋一转,开始了下一个话题:如何懂音乐?“如果这个讲座上半场是为了帮助大家扫除观念上的障碍,引领大家进入艺术殿堂的话,那么下半场就是告诉大家,进入大门以后,你会发现音乐的美妙,会发现生活当中音乐有多么的重要。”周海宏说。

周海宏通过现场播放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与同学们互动,让同学们在亲自聆听音乐之美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之美,更加意识到音乐的作用。

那么,艺术对人类生活究竟有何意义?周海宏从自己一个学生从小就被家长指定各种教育计划讲起,谈到了“感性素质”对于体验幸福生活的重大意义。“如果一个人的感性素质低,他就不会享受美好的生活,不能发现生活之美。”周海宏说。

因此,在他看来,我们的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将来有没有社会地位、金钱和名声,而且还要关心当我们拥有了这些东西以后,我们的生命质量怎么样?”

周海宏通过举苹果公司等各种例子给大家展示了“感性素质”对于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艺术教育的根本作用是对“感性素质”的培养。艺术在人类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功能——美化生活,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和发展。

周海宏呼吁,全社会都应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个人艺术素养。因为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当我们经济如此发达、科技如此进步,但全民素质仍然处在低水平的状态时,和谐社会、创新社会就不可能实现。

“没有幸福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周海宏最后表示。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周海宏一一耐心回答。在回答中国科学报记者的提问——如何评价家长投入大量财力、精力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现象时,周海宏语重心长地指出:“我曾经送过很多家长三句话,第一句话叫做每个孩子一生至少要学一件乐器,坚持学到初三。第二句话,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学习乐器。第三句话,学琴不要学成了,学一门技术,恨一门艺术。”

他强调,要把“成名”、“成星”交给机遇,把“成家”交给天赋,音乐应该为孩子的童年增添色彩。

报告会结束之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来自资环学院的武同学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教授讲的科学与艺术关系的那一部分。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割裂的,但是现在的教育的确是有些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中科院,主要是搞科学,但是不能因此忽略了艺术。记得有一次上《遥感数据智能处理与应用》,老师给我们看一幅处理的图像,当时老师就给我们讲图像处理的时候在保证正确的同时要尽量美观,要弄成一幅艺术品,讲究美观。当时也没太在意,现在想想的确很有道理。以后我也要注意加强‘感性素质’的培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教授讲解提高‘感性素质’,享受生活,关心生活质量那一部分。讲解这一部分时,朱德庸的那个《一无所有》漫画让我深有感触。最近正好心情不太好,可能就是有点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吧!听了这个讲座,我觉得主要是自己不够感性,不会去体味幸福。也许就是周教授所说的感觉麻木吧!很多时候都是以有用作为自己学习某一个课程或者技术的出发点,很少去考虑自己的兴趣,所以生活才会越来越单调啊!感觉听了这个讲座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庆幸听到这个讲座不是太晚!”来自人文学院的朱同学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颜凤芹 孙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