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主办的“2012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逸群·灼见”,旨在积极探索国际化商学院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所面对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探讨本土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在国际化发展中树立自身特色与优势。

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5所著名院校的管理学院(商学院)院长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中国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管理教育发展及变革、中国管理学院(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如何做好MBA、EMBA项目等议题。近二十家报社与网络媒体到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上午9:00,论坛在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寿阳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汪寿阳介绍了参会领导与嘉宾,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岳良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简要介绍了中科院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历史与发展状况,并特别提到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所融合”的教育培养特色。吴岳良指出,在当今经济发展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京津地区的优秀商学院有责任承担起推动我国管理学科发展,培养商业领袖人才,推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吴岳良院士相信,此次论坛的召开将会对中国管理和商科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以及MBA、EMBA教育发展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最后,吴岳良代表中科院研究生院对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与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在会上讲话。 李一军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预祝首次论坛圆满成功。他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管理科学部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他希望通过院长论坛这个平台与院长们交流基金委的情况。

本次论坛主席及发起人、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在发言中强调了三点:第一、教育是我们的未来。振兴中华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教育,经济只能管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管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所以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第二、创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他在此提出了一个三角形结构:坚持系统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管理哲学;消化吸收西方的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认真总结中国企业的实践。第三、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成思危院长建议大家尽量出英文学术著作,多在国外期刊上发表文章。最后,成思危院长提议每年举办一次这样的论坛,由到场的各个商学院轮流主办,提供一个院长之间的交流平台。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京文院士在开幕式上讲话。他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商学院国际化发展”为题,谈了目前国内商学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国内大学追求全面、综合而导致学科特色退化的问题等,并提出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商学院应该做好三件事:努力扩大开放,迎接全球化挑战;商科教育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培养人才;进一步明确培养特色。

随后,在汪寿阳的提议下,吴岳良、李京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伊志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张维应邀共同见证了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联席会的成立。

在上午的主题演讲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以“探索商学院国际化新思维”为题,总结了北大光华在国际化方面的探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建以“清华大学MBA教育创新”为题,向与会院长们介绍了清华经管学院在过去六年里进行的MBA教育改革。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亚洲区总监李翀的演讲题目是“国际认证对商学院发展的积极影响”,简要介绍了EFMD以及EFMD对商学院国际化的评判标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商学院院长伊志宏的演讲主题是“国际认证的经验”。她谈了人大参加国际认证的体会,并从why、how、what三个方面分享了人大的国际认证经验。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张维以“科研合作的国际化”为题,从管理研究的发展态势、发展现状、国际合作的发展态势等几个方面谈了国际合作研究对商学院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梁樑就“利用本土资源,走国际化道路”为题谈了他对商学院国际化的理解以及本院进行国际化的作法与体会。

在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商学院如何办好MBAEMBA项目以及商学院的国际认证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牛东晓、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孙国辉、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惠文、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彭正银、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吕廷杰、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文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高闯、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王国顺、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崔勋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郭沛纷纷发言。整个圆桌论坛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院长们畅所欲言,不仅分享了各自院校的宝贵经验,还针对商学院目前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商学院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与建议。

京津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及政策优势,拥有众多央企和国企总部以及众多金融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业企业,需要更多的商界领袖和领军人才。本次由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率先发起主办、蓝朗集团承办的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论坛,将延续下去,成为京津地区商学院一年一度的盛会,为促进中国管理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国商学院的发展积极出力。

7月8日上午,中国科院研究生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新疆兵团班结业典礼在玉泉路校区求是报告厅隆重举行。结业典礼由研究生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于华教授主持,研究生院苗建明副院长、科技部基础司崔拓副巡视员、新疆兵团科技局黄斌局长、李娟副处长、中科院院地合作局西部处张长城处长及项目主管周建军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出席典礼的各位领导和同学们一同观看了记录新疆兵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班学习、活动的纪念视频,同学们随着视频一同回味一年半来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感触良多,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苗建明在典礼上讲话,他对同学们取得的可喜成绩表示祝贺;对为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的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和新疆兵团科技局表示感谢;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再接再厉,努力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阶段的工作,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黄斌局长同学们一鼓作气通过论文答辩。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兵团作出自己的贡献。

张长城勉励同学们结业只是个里程碑,希望看到同学们明年的这个时候身着庄重的学位袍,收获成功的喜悦。更希望同学们学有所用,把在中科院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为新疆兵团、为新疆地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杨建代表同学们感谢新疆兵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老师们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作出的努力。同学们一定会立足本职工作,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为新疆兵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新疆兵团班”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支援新疆项目,该项目致力于为新疆兵团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适应兵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新疆兵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班是院区合作的共同成果,是中科院科技支新培养高级人才项目的一个典范。期待今后在高级应用人才培养方面探索更深入的合作。

 

 

7月9日,注定不同。这一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玉泉路园区隆重举行,来自中科院相关院所的4953名博士、4305硕士喜获学位。他们将告别母校,在新的人生旅途中扬帆起航。中国科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出席典礼并致辞。

7:00 礼堂前

早上七点钟不到,学位授予仪式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到场,为开学典礼的顺利进行做最后的准备。

为保障学生和老师们的身体健康,医务室的医生们身着白大褂,在礼堂门前的草坪上设起了医疗点,两位负责开学典礼活动的医生仔细地检查着医疗箱中的药品配备是否完备无损,他们告诉记者:“在毕业典礼设置医疗点是每年的惯例,我们很愿意为即将离开母校的学生们的健康服务。”

保安队伍也成为了毕业典礼上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为了今天的毕业典礼,研究生院保卫处加强了保卫力度。开学典礼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忙碌起来,对讲机不时传来他们匆忙的话语。虽然天气并不炎热,但安保人员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

食堂工作人员可谓是“服务者中的服务者”。为了毕业典礼的顺利举行,综合楼一层食堂特意为工作人员开辟了专门的窗口以供就餐。一大早,当工作人员还未上岗,食堂的工作人员便开始为工作人员们准备早餐。早餐的种类很丰盛:鸡蛋、包子、油条、粥、豆浆……尽可能满足所有工作人员的营养需求。早上七点不到,陆续开始有毕业生和毕业典礼工作人员来食堂就餐。来食堂就餐的学生协助人员纷纷表示:“早餐味道不错,阿姨们的态度也特别好。”

为了毕业典礼的报道工作,研究生院记者团特意成立了报道小组。由5名文字记者和2名摄影记者组成的报道小组身着统一的蓝色T 恤,一大早顾不上吃早餐就早早地来到礼堂门口,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毕业典礼上无数的精彩瞬间。研究生院记者团副团长郑力豪说:“我们其实都是想尽力给师兄师姐们在科苑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8:30 礼堂中

早上8:30,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即将毕业的硕士、博士们身着硕士服和博士服,齐聚玉泉路礼堂。由校领导和导师代表组成的教授队伍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款步进入会场。毕业典礼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颖教授主持,在庄严的音乐声中,全体老师学生齐唱国歌,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接着,中国科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致辞,他饱含深情地说,十多年来,作为同学们的院长、学长、师长和朋友,每届毕业典礼都一定要与同学们欢聚,每逢此时,内心总有一种家长送儿女出门远行之感。他希望毕业生们无论走向哪里,都始终胸怀远大志向,永葆进取之心;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积极投身社会的实践和贡献;始终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中国科学院过程所博士生岳华代表毕业生发言。她回忆了四年中与同学和老师们在中科院经历的风风雨雨。她说:“忆往昔岁月峥嵘,望未来任重道远。中国科学院的这段记忆会一直陪伴我们,‘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院训也会一直激励我们。带着这样的精神,我们将有勇气和能力去担起国家、社会和家庭给予的责任,我们去拼搏,去奋斗,去延续我们已然短暂但终究无悔的青春!砥砺漫漫,必将春华秋实,未来的日子有您、有我、有我们,定是一路的好风景。”

导师代表洪友士院士在发言中说:“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看到同学们学有所成,正在从科学院的实验室走向祖国和世界各地,到新的天地里施展青春才华,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今天既是你们的毕业典礼,更是你们开始人生新阶段的宣告。科苑的老师们衷心祝福你们,勇敢面对新的挑战,机遇必将属于你们。”最后,洪友士院士用屈原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毕业生们共勉。

接着,中国科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科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岳良院士等领导向700多名毕业生代表扶正流苏,在场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家长们共同感受和见证这一光荣和幸福的时刻,相机的咔咔声不绝于耳,记录着这一瞬间的快乐和自豪。

10:00 草坪上

“来,明天咱们就要各奔东西了,一起合张影吧。”一位硕士毕业生拍着好哥们的肩膀说。教学楼里、草坪上、食堂中、郭沫若院长像前,毕业生们纷纷用相机留住此时,留住即将分别的科苑。

中科院软件所的赵利强无疑是草坪上最抢眼的一位博士毕业生。在他身后站着自己年迈的父母,他的手中还抱着自己年少的小女儿。他的父母特意从洛阳老家远道赶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赵利强的母亲说:“儿子学习生活的地方很好也很漂亮,今天看到儿子终于毕业了,希望他成为国家的栋梁。”小女儿在爸爸的怀中不停拨弄着博士帽上的流苏,清澈的眼睛里流露出对父亲无限地敬佩。一家三代人在中科院毕业典礼上体味着浓浓的深情。

工程教育学院在职博士毕业生苏诚的母亲也来参加了今天的毕业典礼。在儿子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日子,母亲几乎都会出席并见证。苏诚的母亲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儿子一直很努力,没有耽误工作,也没有耽误学习,今天是他的付出得到回报的日子,我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 “今天能来参加人生中重要的一项仪式感觉无比激动,毕业典礼是一个阶段的终结,也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苏诚说。

人文学院的荆玉静在毕业典礼结束之后,特意叫上了自己的导师和学弟学妹们一起聚餐,既作为对导师的感谢,也作为和大家的告别。饭桌上,荆玉静不忘将三年里研究生学习的经验传递给学弟学妹。两天之后,她就要离开北京,奔赴厦门工作。离别时候,她的导师——人文学院莫扬副教授拍着她的肩膀说:“祝福玉静离开校园,可以过没有老师管着的自由生活了,但是也再没有老师会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指引。从今之后你就是大人了,你要加油!”在细雨蒙蒙的科苑校园里,师生二人紧紧拥抱,荆玉静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离别的忧伤与幸福相伴。承载着青春梦想的毕业生们,将从这里起航。正如白春礼院士在毕业典礼致辞中所说:“我相信,你们已经有了准备,朝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勇敢地扬帆起航!”

 

 

7月8日上午,研究生院在玉泉路园区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度专家评审会议”,来自清华、北大各知名高校、中科院研究生培养单位及研究生院本部的4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共初选出83篇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颖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背景、评选条件及评选标准,明确了评选的名额分配原则和数量,通报了专家通讯评议情况,并对评选提出了具体要求。2012年度共有99个培养单位的205人申请参加评选,涉及30个一级学科,81个二级学科,在申报数量和涉及的学科方向上都较去年有所提高。

评审会共分成数理组、化学与材料组、地球与资环组、生命科学组、信息组、管理和人文组6个学科评审小组。各组专家按照要求对申报论文进行了认真审议,遵照评审程序对个别有争议的论文严格把关,审阅相关申报材料,体现了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保证了评审工作的质量。

本次评审结果经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最终审定,将于近日公示。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旨在加强高层次人才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