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8点,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组织部部长沈永前教授走进行政办公楼,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正走进办公楼的时候,他看见每个房间的门上,贴着淡绿色、淡黄色、淡红色的纸条,“心”的形状。
 
凑近一看,沈老师看见了“教师节快乐”的字样——今天是9月10日,第23个教师节!再往下看,“致亲爱的老师:是您给我腾飞的翅膀,给我弄潮的力量,让我能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您教给了我生命的意义!谢谢老师!”——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
 
在其他办公室的门上,沈老师还看到:“有人形容,您是春蚕,是蜡烛,是灯塔,然而,我知道,您是我此生最敬爱的老师!在此,道一声:老师辛苦了!”“再动听的乐曲唱不尽您的伟大,再优美的诗歌写不完您的功勋,谨让我道一句:您永远都是我们的好老师!”,“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无论风雨,无论坎坷,都有您在默默的支持和指引着我,老师您辛苦了,学生永远祝福您!”……无不写出了老师德高望重,道出了师恩难忘的感怀,表达了同学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9月10日,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的老师们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在办公室的门上都贴有一个手工制作的精美彩色心型贺卡。这是即将成立的玉泉路学生会为了庆祝教师节,特意组织的一次给老师送祝福的活动。
 
“我觉得很感动!”沈老师说,往年的教师节,都会收到自己教的学生发来的短信,有时偶尔也有人送来鲜花,“今年学生会把贺卡贴到办公室门上,这还是第一次。制作简朴的贺卡、温暖的话语,我觉得很温暖。”
 
9月9日晚上6点前后,学生会干部在贴贺卡的时候,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看到贺卡“非常开心”,他向同学们专门多要了一张,送给中科院第22期所局级领导干部上岗培训班的“同学”,向他们带去了研究生对老师的深深祝福,希望这批以“学生”身份进修的“老师们”在教师节愉快。
 
贺卡制作的虽然简单,却图文并茂,精致大方,别出心裁,总体设计为心型,一面印有“春风化雨,呕心沥血 ,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德才兼备,桃李满门”,“第二十三个教师节,向每位老师致敬!”;一面印有“教师节快乐”,但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中间同学们亲手写的一句句真诚祝福。
 
金秋将至,爱心飞扬。让我们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每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们:别人从生活中捞取黄金,您只获取花香;别人从交往中谋得利益,您只收获赞美。但您依然快乐自如,因为您自豪的是桃李芬芳满天下!尊敬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从幼儿园到大学,有数不清的老师曾教导过我,在此,我仅选出其中几位,记叙他们的点滴恩情,聊表我对老师的感谢之情。但是,在我看来,就算是世界上最华丽的文字也难以表达作为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感激之情!谨以本文,感谢天下所有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题记
 
九月金秋,盈盈硕果,充斥双眼。身处祖国心脏,刚刚踏入科学之殿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满目新意,心神俱佳。但内心深处,仍是思绪涌动,不仅仅是因为步入中科院的喜悦,更多的还是因为它的来临——教师节!驻足静心,回首往事,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位辛勤耕耘的老师在我人生路上为我指引航标,在三尺讲台上为我挥洒汗水,在微弱灯光下为我秉烛批案。在此,我愿向天下所有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学生感谢您!”
 
正是因为对于老师的那份感念和崇敬,高中毕业后我考取了一所师范院校,大学四年的师范生学习,更让我深深体会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同时,也在学习教师技能的同时,为曾经为教育过我的每一位老师而骄傲:他们各自所具有的独特而高效的教学方法,令我佩服之极,也让我自叹不如。现在回忆起听课的感觉,真的是如沐春风,如淋甘露。
 
赵老师:无人监考
 
依据时间算来,高中时候的班主任赵老师,算是我人生路上重要的一位老师。他不仅教给我知识,同时也影响了我的人生。他教我们物理,别人都说物理很难学,可他却把物理讲的十分吸引人,全班同学,可能最喜欢他的课了。正式因为赵老师的引领,我在本科时就选择了物理学,真正畅游在物理学的海洋的时候,我才发现其中的奥妙。
 
同时,作为班主任,赵老师也把班级管理的十分有序,他着重在思想方面教育我们。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在一次期末考试时候,我们全班同学联名向校长申请无人监考。大家都知道,高中阶段把考试看的很重,每次考试都至少有两位老师监考,可是我们班居然敢于申请无人监考,大家都不相信,但是,赵老师相信我们,校长也相信我们,最后我们自始至终没有一位老师来到考场。大家都做的非常好,我想这件事情足足可以影响我们一生。
 
吴老师:大学生科研项目
 
大学时候的吴老师,同样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吴老师是一位在学术上极有造诣的教授,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他教授我们《电动力学》,同时平时也经常和我们交流。特别是我大三那年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科研项目,请他做我的导师,他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之余,仍能热情指导我,并多次鼓励我坚持做下去,最终我获得了三等奖,也算是对吴老师的一点回报。还记得当我得到复试通知的时候,我希望他能为我所参与的科研过程做一些评价时,他很乐意的答应了。最终我能被录取,吴老师的确帮助我太多太多。
 
王老师:报考研究生
 
现在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现在的导师王老师,他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研究员,当我想报考他的研究生的时候,他对我表示出极大的关心,勉励我一定要好好复习,认真备考。同时,不定期的询问我的复习进度、心态以及身体状况等。特别是当我因为放弃学校的保送生名额而处于困境时,王老师更是热情的开导我,并提出要帮助我以至经济方面。我想,如果没有王老师的热情指导和帮助,我不可能走进中科院物理所,不可能坐在研究生院的教室里,更不可能在以后的岁月里继续向他学习科研乃至做人的道理。我坚信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对我的一片期望。
 
我想在我们研究生院,也一定还有很多这样优秀的老师,我们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同样可以感受得到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样还有对学生的拳拳深情。我相信每位同学都一定会上好每一节课,学好每一门功课,认真应对每一门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研究生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我的这些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许打动不了其他人,但却是出自我的内心深处,字里行间充满着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想老师们也不会是希望他的学生用多么美丽的语言赞美他们,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够在繁忙之余送去一声真切的问候和祝福。在此,我建议各位朋友,在这个教师节,向曾经关心教育过我们的各位老师道一声祝福,说一声感谢,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老师!
 
(作者:郭现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2007级301班学生,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月23日至24日,中国地震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地震科技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做了重要报告。会上,对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石耀霖院士和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被授予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全国个人表彰36人,中科院3人;集体40个,中科院2个单位)。
 
石耀霖院士从1966年3月邢台地震及1967年河间地震后,便奔赴地震现场,开始参加野外地震科研和地震预报工作,见证经历了我国地震预报工作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在文化大革命中,石耀霖院士和中国科大的同志们创办了《地震战线》刊物,在当时的气氛下,该刊物能够坚持探讨地震科研业务问题实属不易。郭沫若同志为该刊物题写了刊名,该刊时至今日演变为《地震》仍沿用当年的郭沫若题的字。
 
1968年石耀霖院士到地质力学所参加工作后,积极参与地震科研工作,在地震预报中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他曾到邢台地震区的台站等一些现场了解地震前兆异常,在地质力所工作10年中(1968-1978)他在西北、西南等地震活跃区坚持艰苦的野外工作,参加了对地震地质科学问题的实践认识。1976年在《地质力学通讯》上发表了“山字型构造应力场初步分析”1982年他在美国和导师王其允教授合作发表于Nature刊物的关于青藏高原动力学的文章,就是他坚持重视科研和不断加强学习的主要文章。
 
1988年石耀霖院士回国在研究生院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200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中国地震学会历任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一直积极参加地震学会的工作。
 
在科学研究中石耀霖院士共发表论文150多篇,SCI引用达500余篇,他注重地震力学、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和地震预报的力学基础方面的工作,他关于地震预报效果评估的意见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在科学研究中,石耀霖院士急国家之所急,不断扩展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苏门答腊海啸后,温家宝总理倡导召开2004年1月25-26日中国-东盟地震和海啸预警研讨会,石耀霖院士应邀作了大会发言。
 
石耀霖院士担任全国十届政协委员,积极关心地震科技工作,并且积极参与中国地震局邀请的各项科技咨询活动,为地震事业献计献策。
 
石耀霖院士还于2003年组织建立了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他任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成立的短短四年中,做出了很大成绩。目前,该实验室拥有全国第一个计算地球动力学博士点,是地学院开展地球科学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实验室着力于计算地球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地球动力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学、遥感应用以及构造物理学;拥有工作站和PC计算集群等计算设备,可以进行有限元并行计算、格点固体模拟以及实时地球物理数据传输和分析。该实验室对全球地球科学家开放。
 
通过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的平台,地学院逐步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基础,最近几年,通过互派访问学者等计划,与巴黎高等师范、东京大学及明尼苏达大学等国外多所大学的相关院系之间建立了稳定持续的学术合作;通过研究生院实施的夏季学期制度,邀请了超过50名的海外教授开设地学相关学科的前沿与进展课程,并数次举办计算地球动力学及交叉学科领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已经成为中国计算地球科学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并因此获得这次全国地震科技大会的“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石耀霖院士四十年如一日(1966-2007),积极参加地震科研、教育普及和咨询工作,为地震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表彰是一种对个人和集体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他40年工作的总结,在此新的起点上,石院士和他的实验室将会为地震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正如中国地震局陈建民局长(我校83级校友)在大会上的发言,“展望未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防震减灾工作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地震科技事业任重道远……今后,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一定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继续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国防震减灾事业和人类地震科学作出更大贡献”。
 

 
8月31日,第一届“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最终评审会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行。来自全国18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55名研究生申请了本届奖学金,其中包括43名博士研究生和12名硕士研究生。
 
该奖学金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日本奥加诺株式会社、奥加诺(苏州)水处理有限公司联合设立,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水环境保护及水处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经过初评和终评,北京大学的万祎同学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张高生同学获得一等奖,另外评出二等奖10名和三等奖20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有9名研究生获奖。
 
申请本届奖学金的研究生同学表现出了很强的整体实力,他们在水质与水环境研究领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代表了国内该领域内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主任、日本奥加诺株式会社桥本喜代志社长出席了最终评选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申请者进行勉励。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以及日本方面的共8位评委参加了最终评审会。
              
 
第一届“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评选结果

一等奖
 姓名
 所属教育机构
 万 祎
 北京大学
 张高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二等奖
 姓名
 所属教育机构
 何士龙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姜 苏
 同济大学
 柯润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晓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乔 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晓莲
 北京工业大学
 尤世界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崇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张继彪
 南京大学
 周 丰
 北京大学
 
三等奖
 姓名
 所属教育机构
 胡学香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李 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李 倩
 山东大学
 李 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李志荣
 上海交通大学
 刘洪波
 同济大学
 刘贤伟
 山东大学
 龙明策
 上海交通大学
 吕 剑
 上海交通大学
 茹 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宋玉栋
 清华大学
 孙 傅
 清华大学
 王 进
 上海交通大学
 王丽莎
 清华大学
 王旭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魏 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
 岳正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 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赵 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周云瑞
 清华大学
 
 

 
【新闻网讯 记者 齐娟】9月6日下午,2007年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讲座第二场在中关村园区举行,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之一,为即将走向科研道路的新生们指引导航。李振声院士和胡伟武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科研中的继承与创新》和《龙芯的故事》的报告。
 
讲座由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主持。本次讲座除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设主会场外,还同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向兰州、武汉、广州、成都等分会场进行了现场转播。
 
李振声:谦虚的学者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振声院士,于今年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年已有76岁的他,从1951年进入科学院做科研研究实习员算起,也已经有五十余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报告中他与大家分享了中科院老一代科学家治学的精神和经验,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李振声院士首先讲述了他心目中的中国科学院的传统教育。他说有三位先生的讲演几十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也构成了他对中科院教育的最基本认识。华罗庚关于学习的讲演教会他做学问:一要勤奋,二要坚持,三要掌握用较少时间取得较大收获的方法。钱三强关于怎样做研究的讲演让他明白做研究的基本训练的重要性。埃斯奇先生关于学习辨正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讲演解放了他的思想,让他学会用哲学指导科学研究,讲演的讲义他至今仍保留着。
 
李振声院士叮嘱刚入学的新生,一定要重视研究的科班训练,这是做好研究的基础,他还建议大家学点哲学,这样在方法上可以少走弯路。
 
他接着讲述了他对继承和创新的认识。他说,现在的科研工作存在很多浮躁现象,原因之一就是对继承和创新的认识不足。总结几十年的科研经验,他深刻体会到继承到创新经历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从继承到前瞻、从前瞻到实践、从实践到创新。李老结合他20多年培育小偃麦品种的科研经历,对三个阶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认为“不同研究周期不同,有长有短,做法也不一样,但所反映的从继承到创新的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李振声院士强调科研选题一定要联系国家需要和生产需要,科研结果一定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而且不但是自己检验还要经得起别人的检验。
 
他最后讲述了团队思想建设问题。他说,任何科研成果都是集体的智慧,因此团队的建设极为关键。没有刻板的说教,李老通过众多的谚语让大家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
 
最令大家感动的是李振声院士的谦虚精神,虽然取得了令人仰慕的成就,是令人敬仰的院士,他却说,“台下的所有人都是我的老师,研究小麦我可能在行,但玩起手机你们就是我的老师了,我的电脑都是我的学生教的。”“一个人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任何时候都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胡伟武:无畏的行者
 
自2002年“龙芯一号”CPU诞生,结束中国“无芯”的历史以来,龙芯的研发情况一直备受关注。于是,在讲座的最开始,胡伟武研究员就首先汇报了龙芯的整个研发过程以及目前的进展。
 
接下来他从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知识之上的学问和中科院的使命三个方面讲述了他的科研体会。
事非经过不知“易”。他认为科研的最大是缺乏勇气和信心,其实很多时候“所谓不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做”。他当初因为偶然的机会进入龙芯课题组,也是十分的没信心,觉得中国做自己的CPU不太可能。“龙芯一号”的问世扫除了他所有的疑虑,坚定了信心。此后,他们愈战愈勇,龙芯也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前进着。
 
知识不等于学问。他说“掌握知识只是做学问的基础”。什么才是做学问呢?做学问需要融会贯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做学问需要不断实践,做到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做学问不能浮躁,尤其要制服伴随成绩而来的伏魔;做学问像堆沙子,既有宽度又有高度,不能一味平铺没有高度,也不能像筷子那样空虚地拔高;做学问要有“劳其体肤、苦其心志”的准备;做学问要善于分析,“样本集要大,分析要有深度,还要会总结将珍珠串成一条链”。
 
啃“硬骨头”的使命。他说中科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要有“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的胸襟,帮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而不希求太多回报;作为中科院人要有“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责任感,将责任拉进来,而不是推出去;作为位研究生立志是基础,所以每各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这辈子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最后,他以一幅鼓舞龙芯团队的对联“做人做事做学问,爱国爱党爱龙芯”结束了自己的报告。
 
【记者手记】金秋时节,万余名学子走入了中科院,开始了他们新的学习和科研生活。新奇与兴奋充满心间,偶尔也会为如何走好今后的科研道路感到迷惑,迫切希望有人指点迷津。李振声院士和胡伟武研究员作为中科院科研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科研心得对于这批即将走向科研道路的新生们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许若干年后,不再是新生的他们仍会对这些话语记忆犹新,就像李振声院士回忆他当年受益非浅的讲演一样。这就是中科院传承不变的教育传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