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神话般的电影史,也是他独一无二的情感史,真真切切的性情史。”这是同学们从王志敏老师讲座中得到的感悟。

6月16日,王志敏老师引领同学们,走过1987到2014这几年间张艺谋导演的10部作品,走过他和电影中人物共同的27年情感历程。

最初的红高粱,“大生、大死、大恨、大爱”,红高粱地中人物不惧王法、轰轰烈烈的爱,而剧外张、巩同样的不顾一切。张艺谋面对各方压力,痛不欲生,借《菊豆》抒发生命冲动的压抑。而这份振奋与压抑,跨越一份感情,跨越1989。《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为求一个法律的解释顽固执拗,偏偏像极了戏外的二人,渴望在各方压力之下,为自己的感情找寻一个依托。一部《活着》体现出张艺谋对于家庭的思索,老人的鳏寡孤独,被改编成了贤妻良母的故事,同样表达了他对于这种家庭与爱情的向往。《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几番改动,一度换编剧,只为表现出到导演心中的思索,可惜情感起时疾,退时,饶是令表达者乱了方寸。1996年的《有话好好说》,主人公固执的要砍下插足者的手,这又是一种宣泄,来表达极度的愤慨。《我的父亲母亲》又借对人物的表现,表达张艺谋向往的爱情观。

王志敏老师口中的张艺谋,是一个具有独特性格特色,同时又顺应自己性情的人。他拥有两种极端的性格特点,即极端的激情和极端的压抑。他敢于将自己的全部思考和感情不加修饰的融入电影的表达中去,又能很好的控制,达到一种艺术与情感的高度融合。《十面埋伏》片段中,两个男人为了自己的爱情的那场最终的角逐动人心魄,震撼人心的是那种真实的情感宣泄,被极具张力的表现手法完美的融入到情节之中。生死角逐,最终完全放弃防御不顾招式,只一心致对方于死地。小妹胸口的刀飞出,大雪、飞刀的冰冷,鲜血的刺眼,刀锋交会的刹那,导演的情感灵魂,正是借助人物的故事情得到宣泄。

王志敏老师说,对于张艺谋人与作品的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直都存在,甚至都走上了两个极端。任何人与事皆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完美,而张艺谋不完美的真性情和他独特的才华也确实成就了他。压抑并非束缚,独特的人生态度构成包容的艺术世界、艺术人生。

主讲人简介:

王志敏,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中华美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中国电影学会评论理事,第二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顾问。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讲座系列》课程为培养本科生艺术人文素养而设置。《讲座》课程得到校领导高度重视,曾对课程的设计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主席、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研究员担任此门课程的召集人,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研究员和国科大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任定成教授为课程组织者,人文学院负责此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实施。国科大本科生的必修课,亦可供研究生选修。课程共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板块,拟邀请国内外杰出学者在三年时间内做108场讲座,其中每学期18场。

6月11日,应水下机器人研究室的邀请,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张燕武博士应邀访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并做了题为《自主水下航行器采用航行和悬浮模式对海洋特征进行标靶观测》的学术报告。所长助理、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硕等接待了来访客人,水下机器人研究室和海洋信息技术装备中心的相关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张燕武在报告中介绍了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研制的Tethys 长航程AUV及其在海洋特征观测和靶标测量的应用情况,介绍了Tethys AUV的研制情况及作业模式等,并展示了利用此款AUV获得的丰硕科研成果。科学与技术紧密集合的报告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后,水下机器人研究室相关人员同张燕武就双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6月12日上午,国科大管理学院“科苑经管国际学术论坛”开讲,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会秘书长Torsten Persson教授应邀做客论坛,成为论坛的首位演讲嘉宾,由此拉开了科苑经济国际学术论坛的帷幕。

Torsten Persson现任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会秘书长,计量经济学会会长,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百年教授,并担任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等一流大学的访问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公共经济,和政治经济等,目前专注于发展、内战以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本次论坛上,Torsten Persson教授演讲的主题是“Individual vs Social Motives in Choice: Theory and Evidence”。他就个人与社会动机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个人决策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报告围绕两个具体问题展开,其一聚焦于中国的民族问题(ethnicity in China),通过研究少数民族和汉族通婚的下一代的民族选择行为,来说明物质奖励(material benefits)、民族选择成本(identity costs)和社会准则(social norms)等因素对个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其二聚焦于英国的逃税问题(tax evasion in the UK),通过研究撒切尔人头税(Thatcher poll tax)1990年的实施和1992年的取消造成的逃税行为的变化,建立动态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人头税实施之后逃税人比例增加,取消之后逃税人比例逐渐回落到初始值,而且有趣的是在税收状况良好的地区逃税增加的人数和逃税回落的人数都要多于税收状况较差的地区,进一步说明了个人动机与社会动机的相互作用机制。 

演讲结束后,参加论坛的老师和同学们与Torsten Persson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严谨而不失活泼。活动最后,大家与Torsten Persson教授合影留念。

 

6月16日,“中学教师再回大学”活动数学名家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一楼213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数学科学学院承办, 共有来自11个省市的40多名重点高中数学教师参加。

会上,林群院士、胡晓东研究员、巩馥洲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实数的TED演讲》、《运筹学让生活更美好》、《中国数学发展的态势与挑战》的报告。林群院士由将实数表示为无限小数的构造性方法出发,指出数学研究中“发明比证明更重要”,强调数学研究中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不能仅满足于既有理论,做研究应遵循先举例再到一般理论的原则,给在座老师阐述了最深入的数学研究方法。胡晓东研究员介绍了运筹学的由来,以经典难题——最小顶点覆盖问题为例,阐述了运筹学研究由模型、理论和算法所构成的基本框架,以及运筹优选给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使在座老师了解到了“运筹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巩馥州研究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介绍了自己对数学认识的变化过程,中国数学的发展态势及中国数学面临的挑战,使在座老师了解了中国数学的相关情况,领会了数学教育需要达到更高要求的必要性。每个报告结束后,老师们针对于相关问题与报告者积极交流探讨,报告者热心地回答了中学老师提出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由副校长苏刚教授主持了研讨交流。首先苏刚向在座老师介绍了国科大招收本科生的方式,规则及本科生培养方案。随后老师们针对教育大纲,人才培养方式,在校本科生学习生活情况等问题向苏校长咨询,苏刚针对每个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活跃的交流方式使在座老师更详细深入地了解国科大招收本科生及人才培养的相关情况,也让在座老师感受到了国科大对人才培养的实力与决心。

此前,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已经为参加“中学教师再回大学”活动的老师们做了“数学·教育·创新”主题报告,并与老师进行交流。丰富的报告和活跃的研讨交流,使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老师体会到了国科大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也使“中学教师再回大学”活动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614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2015年中学教师再回大学活动系列讲座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1省重点高中将近80名数学、物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科大领导、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的部分老师。

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倪明玖教授主持。倪院长代表国科大向来自全国各地重点高中的各位数学和物理教师表示热情欢迎,然后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苏刚教授致辞。苏校长分别从中国科学院的构成、国科大基本情况、本科生招生培养目标和特色以及本科生招生和录取等几个方面为大家做了介绍,让各位老师充分了解了国科大杰出的科学成就,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优越的学习环境。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教授为各位老师做了题为“数学·教育·创新”的精彩报告。杨乐院士在各位中学老师的热烈掌声中开始了报告。首先杨乐院士以数学在现代经济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农业科学中的精准农业以及医学方面的精准治疗为例谈到了数学在现代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以前的自然科学发展非常缓慢,但进入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后,自然科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而且将来会越来越迅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近代数学的发展与成熟及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成功应用。然后杨乐院士从数学教育方面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心得和见解。杨院士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中学教育不能仅仅看有多少学生升入大学或重点大学。有些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拼命压榨学生。这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相对国外大学的学生后劲不足、懒散松懈,而大学阶段正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杨院士对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以跑1500米的要求来要求一个跑马拉松的运动员。而人才的成长过程就如同跑马拉松,即使一个人博士毕业了,要想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也要经历三四个阶段大概十年的时间。杨院士还指出数学除了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作用,另一个更重要的而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的作用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比如,中学的平面几何对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良好的数学素养更是人才不可或缺的,有时甚至是成功的的关键因素。这里杨院士举了他所认识的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在大学阶段刻苦钻研数学,后来成功地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地学领域的事迹。最后,杨院士围绕着创新这一话题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见解。杨院士以今年某国外学术机构撤销旗下一批涉嫌抄袭、价值不高的43篇论文中有41篇来自中国大陆等为例,表达了对国内创新能力不足的担忧。杨院士强调,我们中国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朝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需要由创新支撑的“拳头产品”,这不仅仅是培养几个数学家而是要使国内的科技水平普遍地提高。杨院士的报告在在场数学、物理老师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共鸣,大家对报告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国科大为各位中学老师不仅安排了精彩的报告,还有参观抗日战争教育基地以及参观数学与物理的相关研究所以及国科大的相关校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