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离别与相聚同在,时而的阵雨带来的是空气中泥土的芳香、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一切都美的那样不真实。即将挥别校园的学长学姐在校园里合影,想抓住这里所有的瞬间;新一期的学生在校园里散步,期待三个月之后的此刻。“Hello,world!”——简单的话语伴随着国科大同学开启并走过漫长的求学之路,为了带给他们最后的记忆和最美好的记忆,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学生会主办的“夏日果壳”草坪音乐节在礼堂草坪成功举办,来自国科大各个学院师生观看了此次演出。

雨后的草坪更加湿润柔软,然而音乐节却不得不因此延迟开场时间,部分设备也无法使用,导致此次音乐节并没有预期的那样顺利。但观众并没有因此丧失热情,耐心的期待着音乐节。很快,火辣的开场舞让所有人让所有观众感受到舞蹈社爵士舞所带来的魅力。

接下来便是更加引人入胜的音乐——由国科大中关村校区Mont乐队带来的《21 guns》、《let it go》,经典电影曲目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惊喜与感动;竺弘康演唱的曲目《白桦林》、《贝加尔湖畔》歌声渺茫,像是一缕春风拂过观众的心;由本科生乐团bDo演奏的《sound of silence》、《yellow》、《young for you》,似情歌、似秋雨,撩拨着现场的气氛。四六级沉闷的气氛,期中期末考试无形的压力,在这一瞬间释放——生命中还有许多美丽,这些美丽多种形态,歌曲所带来的不仅是美丽,更是感动。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在校园里最不能忘却的是友情,”神秘嘉宾“马石庄副书记空降音乐节,带来了一首触动无数人心灵的《朋友》,让人回味无穷;《诗人漫步》、《mad world》、《悬崖女孩》、《since you gone》、《factory girl》,北京建筑大学乐队The Next Band乐队倾情相助,为音乐节带来五首歌曲,high翻全场;再次由舞蹈社带来的hiptop将现场激情再次带到高点。高潮之后就是另类的寂静,本科部吉他协会带来的《天空之城》、《小芳》、《一生有你》、《大千世界》与本科生曹子怡《夜空中最亮的星》,似是为了让观众暂时”降火“,把轻音乐发挥到极致;最后,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的A.D.乐团为观众带来《阿飞的小蝴蝶》和《直到世界的尽头》 ,更是为观众带来空灵之感,在柔和的音乐声里此次音乐节圆满结束。


6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副书记)任免宣布大会在玉泉路校区礼堂二层报告厅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马扬,以及北京分院干部处处长欧云出席会议。

马扬同志宣布了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王颖同志卸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杨国强、高随祥同志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随祥同志同时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颖、杨国强、高随祥几位同志先后发言。王颖同志已经就任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她在发言中表示,在国科大工作18年,亲历了国科大的快速发展,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她祝愿国科大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杨国强、高随祥两位同志均表示感谢院党组和国科大师生员工的信任,深知责任重大,一定努力工作,为国科大实现“国际一流”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丁仲礼校长在讲话中对三位同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对王颖同志在国科大任职期间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感谢,也对新任命的两位校领导提出了期待和要求,希望他们能积极投入学校工作,不负重托。丁仲礼同时表示,院党组对国科大寄予厚望,中层领导干部是支撑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希望大家认真履行职责,争取早日实现国科大“国际一流”的目标,向院党组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后,他感谢中科院党组、北京分院对国科大的支持,感谢全体教职工的付出和努力。

国科大领导班子成员、副处级以上干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6月8日下午,美国卡弗里基金会(Kavli Foundation)主席Robert W. Conn一行访问我校雁栖湖校区,国科大副校长苏刚会见了来宾。

苏刚对卡弗里基金会代表团的访问表示欢迎,他向来宾介绍了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以及近年来国际合作的发展状况。Conn主席感谢我校的接待,希望双方在理论物理及天文学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交流合作。会谈结束后,来宾参观了校区、图书馆及网络中心中控室。

6月9日上午,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许瑞明陪同Robert W. Conn主席访问我校玉泉路校区,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刘勉教授做了实验室介绍。

卡弗里基金会成立于2000年,本部设在美国加州的奥克斯纳德。卡弗里基金会在天体物理,纳米科学和神经科学三个领域设立了卡弗里奖。每个领域的5名评审委员由国际顶尖科研机构提名产生,这些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法国科学院、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学会、美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科学院。

2006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KITPC)成立,为当今世界15个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成员之一。

2015年6月11日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吴鑫华教授作为2015年度“澳大利亚政府科技外交使者”在我校玉泉路校区做了题为“3D打印及其走向商业应用的挑战”的报告。

近些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是一种无需借助铸模或机械加工,就可以将零部件从电脑设计一步按需打造成型的制造流程,而吴鑫华教授是专攻金属3D打印邻域的专家。

讲座开始后,吴教授首先讲解了传统制造方法,即锻造和机加工、铸造的工艺,并指明了其优缺点,进而提出了3D打印在克服传统制造业缺点上的优势。接着,吴教授从增材制造的概念讲起,以3D打印设备、3D打印过程示范及应用领域为例,形象地展示了3D打印技术的巨大优势。吴教授将3D打印的困难总结为材料和产品的标准建立、质量认证和供应链的可靠性。她指出,3D打印的商业化仍面临巨大问题,如工程师改变设计的可能性和能力等。

吴教授说,由于成本、制造速度等因素,3D打印只能作为传统制造的增补技术存在,不可能彻底替代锻造和铸造技术。但她认为增材制造无疑将掀起21世纪制造业革命,并预测这一革命将从航空航天领域开始。

提问阶段,同学们纷纷就3D打印技术应用与高铁等项目的关系、建立3D打印的数据模型等问题踊跃提问,吴教授一一予以耐心解答。      

吴鑫华教授是轻金属研究及增材制造邻域具有国际盛誉的顶尖科学家、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成立的轻金属设计卓越中心主任和莫纳什大学增材制造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先进轻金属合金及3D打印技术在航天、生物医药和其他行业的应用性研究。吴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于2015年2月完成了两台3D打印制造的喷气式飞机引擎,创造了世界纪录。吴教授积极投身中澳科技交流与合作,现任中澳轻金属联合研究中心澳方负责人,宝钢-澳大利亚联合研究中心技术咨询委员会资深专家等职务。吴教授毕业于中南大学,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和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开始在澳大利亚著名学府莫纳什大学任教。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校长Mohan Krishnamoorthy参加了报告会。


 

 

6月10日下午4:00,诺贝尔获奖得者杨振宁做客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的讲座。

杨振宁先生从他的小学时期谈起,一直讲到他开始执教,这期间几十年的经历带个了他许多深刻的体会。他讲到,中学时期在崇德中学的图书馆里看到的那本《神秘的宇宙》,是他与物理的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且使得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抗战爆发,他随家人前往昆明,由于重庆的教育部准许没有高中毕业证明的学生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在仅上过两年高中,物理知识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杨振宁自己在家里钻研了一个月物理学课本,参加了西南联合大学的入学考试,并且被成功录取。

对于大学生活,杨振宁先生着重讲述了对他产生比较重要影响的两位老师——吴大猷和王竹溪。他提到,自己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和两位老师密切相关。杨振宁还讲到了他的两位同学黄昆和张守廉,他讲到在宿舍中与这两人进行的辩论和探讨,由于声音很大,很多人都认识了他们,甚至称呼他们为“西南联大三剑客”。“我们无休无止地辩论着物理里面的种种题目”杨振宁说。他认为正是通过这些辩论,他们三人对于物理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抗战结束后,杨振宁经印度前往美国,注册成为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在这里,他又遇上了两位影响了他一生的人物——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与特勒(Edward Teller)。“特勒一天有十个ideas,其中九个半都是错的”杨振宁提到,特勒十分喜欢和学生讨论他的新想法,即使被否认也不会不高兴,但是这样讨论来讨论去就有了成果。杨振宁说,国内外对于物理学的教学方法是很不一样的,在国内主要是推演法,是从理论到现象;芝加哥大学不是这样,而是归纳法,是从现象归纳到理论,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我最占便宜的地方,就是西南联大对理论的教育非常重视,所以我的理论知识的根基非常扎实,但是芝加哥大学并不重视这个,所以我在芝加哥大学的同学们没学过推演法,他们看到现象只能乱蒙。”杨振宁说,由于实验室保密问题,他一开始并没能在费米的实验室进行研究,费米将他推荐给艾里逊(Allison)教授做研究生。二十个月的实验生活并不成功,但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杨振宁就是在这时候意识到了自己并不适合做实验物理,还是应该回到理论物理。他为自己找了四个理论题目,然而经过一番艰难的探讨,在他的博士求学阶段,仅有第四个题目真正得到了解决。在特勒的建议下,杨振宁选择了自己已经写出的理论论文作为毕业论文。这之后,杨振宁前往IAS(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并且一待就是十七年,并且在这期间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成果。

讲座最后杨振宁先生给同学们一点建议,由于西方语言的结构和文法相对占优势,所以国内的学生应当多学习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多读一些英文,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其他著作。

提问环节中,有同学问道:“您是怎样应对懈怠的呢?”杨振宁先生笑着答道:“我想我不会在任何时候觉得懈怠!”

在本能容纳七百人的礼堂中,有近千人聆听了这次讲座。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