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举行了隆重的2004届研究所生毕业典礼仪式。当二十二名博士毕业生和六名硕士毕业生身着礼袍、头戴方帽步入会场时,顿时给会场增添了庄重肃穆的气氛,呈现了一派学院景象,令人激动不已。   毕业典礼仪式由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罗昆安主持,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领导、导师及毕业班学生参加了会议。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董显林研究员宣读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04年毕业研究生名单。博士生导师王佩玲代表研究生导师在会上发了言,她勉励同学们,珍惜宝贵的时光,继续努力,不断奋进。李亮同学和徐志华同学分别代表博士生和硕士生发了言。同学们表示,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永远铭记自己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的学生……。最后,罗澜副所长代表所领导讲话,他希望同学们做正直的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培养的科技工作者,要尽自己努力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腾飞做出更大贡献。   仪式结束后,研究生导师、有关所领导、研究生部门管理老师、和毕业生们一起合影留念。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人力资源处供稿)

  7月6日,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的韩占文研究员专程从昆明赶来为研究生院的学生上课,这是物理学院开设的高级天文强化课之一--“恒星物理前沿”的第二部分。 韩占文研究员主要讲解了单星演化、双星演化以及大样本恒星演化内容。他把双星演化的洛希瓣模型讲解的深入浅出, 同时也提到了恒星死亡后形成的行星状星云以及激变变星和钡星的形成过程。使同学们了解到宇宙中各种恒星如同我们人类一样,也在经历着她曲折的一生--从诞生、形成直至死亡。   韩占文研究员,1995年获剑桥大学天文系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双星演化、大样本恒星演化和星族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1998年获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技部授予的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和昆明市杰出青年称号,2003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负责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大样本恒星观测与理论研究及其在银河系和宇宙学中的运用”。 (物理科学学院 杜翠花供稿)

  日前,武汉岩土所2004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顺利结束,招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0人,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趋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博士报名人数70多人,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番。博士招生人数达到35人,比去年增长了67%。硕士生源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招收的25人中,重点院校人数比例占到80%;其中,8名推免生全部来自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重点大学。   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多方的努力。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研究所整体实力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对全国考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强;研究生部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特别是注重网上宣传报导,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与辐射面的拓宽;导师、专家积极参与,到高校作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让高校学子了解武汉岩土所的科研成果、学科特色及发展前景;利用本所召开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学术会议等机会散发招生资料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汉岩土所,报考武汉岩土所。同时,研究生部特别注意与研究生院保持密切联系,根据院里的最新动向做出快速反应,抓住一切机会争取更多的计划指标,为扩大武汉岩土所研究生招生规模创造条件。 (武汉岩土所研究生部 邬明康供稿)

  7月10日、11日,新疆生地所党委精心安排了富有特色的周末党团活动。由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田长彦亲自带队,组织全所师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团员代表参观了位于昌吉的麦趣尔乳业公司、屯河昌通番茄制造公司、玉堂葡萄生产基地、西域种业、吉瑞祥家私展示中心、天山面粉厂等新疆知名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优秀企业文化,取长补短推进研究所的创新文化建设。活动得到了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昌吉州、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进一步促进了院地交流和合作。   时代发展到今天,国内外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各种不同场合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与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各知名企业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将市场竞争上升推进到文化层面。本次所参观的公司都在不同的发展中积累了各具特色的人文理念,孕育了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   麦趣尔公司世界最先进的瑞典利乐牛奶生产线使大家更深刻地认识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难怪麦趣尔占据了新疆60%的乳业市场份额,其内部员工报——麦趣尔·人包含公司发展动态、企业阵营、工作心得,使我们感受到麦趣尔的团队精神;   吉瑞祥家私展示中心最令大家难忘的是进入公司原址——一间低矮狭小,简陋潮湿的小作坊,墙壁上跨越年代的照片和房间正中当年使用的创业器具,使大家领略了公司创始人吉多年先生当年带领家庭成员等十余人艰难创业的魄力;   玉堂葡萄生产基地,村中的科技特派员现身说法,为生地所的党员们讲述他与农民采用协议酬薪的方式,通过技术、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指导农民调整单一产业结构,最终使农民和自己实现双赢的经历。使生地所的科研人员们意识到推动基础与应用联合,研究所与企业联系的研究开发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华兴农场畜牧良种培育基地同时还是新疆高校动物学院的学生实习基地,生地所党员们展开讨论,认为也应当组织研究生们开展与专业紧密结合,形式多样的实习活动,自觉的将书本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使研究生们将导师的优秀科技成果广泛推广,为研究所从事的科研课题开辟新领域,发现新问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研究所创造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从闪烁的电脑桌,封闭的办公室走近开放的企业、美丽的大自然,整个参观过程中,大家兴致盎然。生地所田书记在参观过程中再三强调让大家思维方式更开放、思维层面更宽广、思维触角更灵敏。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凝聚人才的向心力,是企业品牌的外在表现。处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环境下的生地所,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生地所党委正是期望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学习交流,借鉴优秀企业文化中人文关怀和创新的方法,取长补短、交流融合,启发研究所的党员同时也是科技骨干们带好头、引好路,自觉、有意识的在科研工作中开拓新视野、发掘新力量、拓展新空间、引入新方法、激活新思想、培植新精神,丰富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内涵,促进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深入实施,从而实现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   参观结束后,中科院新疆分院的领导、生地所的师生党员们、昌吉州、市科技局的领导以及昌吉州民族歌舞团的演员们在华兴农场共同举办了院地合作的精彩文艺晚会。晚会开始前,生地所田长彦书记主持了简短而热烈的生地所“党在我心中”七一板报比赛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后,大家载歌载舞,用甜美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进一步表达了加强院地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心愿,度过了美好温馨的夜晚。 (新疆生地所研究生会宣传部 吴楠供稿)

  7月5日,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方锡生教授来软件学院访问,就IT领域人才培养问题与软件学院专家教师进行了交流。软件学院潘辛平院长、王颖副院长、沈孝钧教授、姚郑博士、章森博士参加了座谈。   潘辛平院长首先对国内工程硕士的发展状况和软件学院的培养情况进行介绍后。之后,方锡生教授回顾了美国硅谷IT人才需求的发展状况:过去十几年,很多仅懂一门计算机语言就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近两年这种人员过剩,在职场和发展上都不再具备竞争优势。原因在于他们缺少基本的理论素质,从而不能适应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经过沟通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软件人才培养要重系统、重理论;同时。应该加强沟通与交流能力。方教授认为,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在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沟通表达能力培养、领导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既先进又实用。因此,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软件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