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发京党函字[2004]1号文件精神,研究生院要求各单位(部门)把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争做资源节约的表率。特别是玉泉路、中关村和雁栖湖等三个园区三个园区后勤管理部门在节水、节电、节能等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为科学院“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节水方面。首先是加强宣传,增强师生员工的节水意识。提出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等基本要求。玉泉路园区更换、安装节水龙头80个;对园区绿化用水系统进行改造,安装70余个旋转喷洒式节水喷头,限定浇灌时间,有效控制绿化用水;园区浴室采用计时收费系统,节约水源,减少浪费。   中关村园区物业维修人员对公共卫生间,公用用水场所进行定期检查,保障设备、设施正常有效的工作状态,将浪费水的机率降到最低点。   雁栖湖园区针对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学生生活用水量大和浪费水等情况,设立专门人员巡视维护,发现隐患及时检修。要求学生宿舍值班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水房、厕所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关紧和维修漏水龙头;组织学生开展以节水为主题的演讲会和演出活动,在水房、厕所张贴节水知识标语。另外,采取定时调节管网截门,控制每个区域的水流速和水流量,把节水工作做细、做好。   在节电方面。玉泉路园区为了节约用电,将420个家属楼公用电灯、公寓楼走廊灯更换为声控灯头和开关;在不影响照明的情况下,将240个大功率教室、会议室灯泡、390个路灯灯泡更换为小功率的节能灯泡。除大型活动外,控制夜景照明灯数、开放时间,停开一排霓虹灯大字,三公寓水源热泵使用一台,停用一台,定时、分段运行;按房屋面积控制空调安装数量、匹数;集中晚间自习教室,有效利用教室资源、减少电能浪费。   中关村园区印制“节约是美德”宣传单和“注意防火安全、出门务请断电”提示牌,在每一个房间电闸处张贴;对办公区域的用电,划清责任区域,细化到各部门,进行单独核算;对公共区域部分的用电,按规定开启相应的楼道灯予以照明,在开关上做好标记,以便区分;把霓虹灯广告牌从原来每晚天黑开灯至夜间12点,改至晚上9点关灯;将所有路灯0线路串联到一起,安装光控装置,避免资源浪费。   雁栖湖园区为节约路灯照明,将原来人工控制,改成自动控制,根据季节设定开起时间,每天缩短1小时,一年节约电费2412度。对宿舍及公共场所夜间照明全部安装声光控制,每日缩短照明时间5小时,一年节约电费18000度电,节约电费1.188万元。   在节能方面。玉泉路园区节撤销了由高能所供气的茶水炉,节约资金45万元。中关村园区照明系统采取隔一亮一的方式节能,所有楼道步行梯照明均采用声控与光控相结合的方式节能降耗。教室课后及时关闭空调系统,晚九点后关闭整个空调系统。雁栖湖园区通过节水节电工作,认识到关键是要动脑筋寻找突破口,然后就是动手做。要眼勤、腿勤、手勤、嘴勤。   研究生院广大师生员工以自觉的行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做到杜绝资源浪费,将节约资源落实到了实处。 (文化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7月11日下午两点,在中关村教学园区6号楼多功能厅内,研究生院博士合唱团举行了成立仪式。仪式由合唱团副团长舒航主持,合唱团全体成员出席。研究生院副院长、合唱团团长马石庄老师首先致词。他说,我们的研究生院是一个完全由博士和硕士组成的高学历群体,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品牌,而合唱团的成立,即将成为我们这个群体的精神载体,成为我们这个品牌的表现之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后,马石庄副院长向乐团指挥苏文星先生、音乐指导林玉赤女士授予了聘请证书。两位老师认为,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研力量的支柱,能够重视研究生文化艺术的发展,是很令人激动和振奋的。他们对这支合唱团很有信心。   苏文星先生是近年兴起的青年音乐指挥家,曾师从音乐教育家徐新教授和著名指挥家卞祖善教授,以指挥歌剧《弥赛亚》在首都引起强烈反响,得到音乐界的高度好评。现为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客座指挥、中国电影乐团交响乐团客座指挥,曾为多部电影、电视节目指挥录制音乐。而林玉赤女士则是中国交响乐团女高声部部长,国家一级演员,有着深厚的音乐功底和艺术造诣,多次在国内外的大型演出中担任领唱。他们的加入无疑使合唱团的艺术水准得到了保证。   成立仪式后,马石庄副院长、两位老师以及中关村园区管理部的老师和现场的同学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大家共同回顾了在建团过程中经历的辛苦,展望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并纷纷表达了各自对合唱这门声乐艺术的理解。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最善于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以情带声,情声造境,快歌轻盈如溪,慢歌绵长有致;浮动于典雅与浅俗之间簇新的声音,仿佛在以歌喉作画,带来一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感;作为科研工作者,如果能逐渐领悟这种声乐艺术的真谛,对于我们来说,是益于学术,享之身心,受之终生的。   最后,合唱团全体团员当场演唱了《保卫黄河》,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时刻。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继续支持和关注合唱团的成长,并欢迎更多的同学加入。 (研究生记者团 李艳华供稿)

  7月6日下午,声学所200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DSP大楼多功能厅举行。主席台上鲜花绽放,会场到处充满着收获的欢笑声,气氛轻松热烈。   张仁和、侯朝焕、李启虎三位院士与田静所长,居崎、景荣才两位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张海澜主任,所学位评定委员会肖灵委员在主席台就座;部分毕业生导师以及27名博士、22名硕士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景荣才副书记、副所长主持毕业典礼。   景副所长在讲话中对毕业生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他说,声学所2004年毕业生共67人,面向社会就业的有41位同学。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声学所截止目前就业率达到80.4%,是比较理想的。   学术委员会张海澜主任宣读了2004年毕业生名单、论文题目及导师名单。   李启虎院士代表老一辈科学家和全体导师,谆谆告诫即将奔赴各自工作岗位的年轻学子们要有创造声学所“黄浦军校”的意识,要注意塑造自我,要建立“从声学所走出去”的自豪感。从声学所毕业后不管是留在所内继续工作还是走向社会,都会为社会做出贡献,要同心协力共同建立起声学所的品牌效应。李院士指出,在读期间,大部分同学直接参与到了项目工作中,有部分同学还担当了重要的力量,这对加强研究生自身的科研实践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声学所研究生工作受到历届所领导的重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声学所学术交流活动大有起色,大家有了一个较好的学术环境,但是大家要记住毕业只是一个起点,走向社会后还要继续学习,要利用好的学习条件和好的资源,保持一个学习上进的心态,努力创造声学所的品牌,要在社会各个岗位上无愧于声学所。李院士还对这几年研究生工作,尤其是在学位评审过程所做出的努力提出了表扬。   陈佳路同学代表2004年毕业生作了发言。陈佳路在发言中首先代表所有毕业生同学向关心帮助、辛勤培育他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她对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了认真回顾,对未来进行了美好的展望,并表达了在工作岗位上立志成才的决心。   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田静博士做总结讲话。田所长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们表示了热烈祝贺,对大家为声学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在毕业后继续为声学所、声学事业及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科学做出贡献。无论到哪里,一定要牢记老所长王德昭的所训“标新立异,亲自动手,奋勇拼搏,一丝不苟”,要有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感,要继续保持对科学进步的追求。田所长寄语毕业生要做“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在欢快有序的气氛中,田所长等主席台就座的领导为毕业生们颁发毕业证书。随后导师和毕业生们着导师服和学位服合影留念,有的学生高兴地和家人合影共享这一美好时刻。DSP楼前,声学所2004年毕业生齐聚在照相机前,频频留下永恒瞬间;学子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兴奋地互相致意,向天空中高高地抛起了学位帽…… (声学所人教处供稿)

  7月11日,中科院计划局组织召开了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更新改造可行性论证会,来自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以及科技部、中科院和研究生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论证会。   论证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冯登国主任所作的设备更新改造可行性报告,考察了实验室现有设备使用情况,并进行了质询。经过认真审议,论证专家组认为,目前,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已经不能满足科研发展的需求,亟待对现有实验环境进行更新改造。本次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实施后,能够推进实验室在重点研究方向上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吸引高级研究人才,为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奠定基础。论证专家组一致同意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衡量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高标志。最近,2004年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结果已揭晓。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又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获奖。他们是上海有机所的叶松博士(导师戴立信院士)、上海硅酸盐所的刘宣勇博士(导师丁传贤研究员)、上海生命科学院的袁小兵博士(导师蒲慕明研究员)、上海光机所的杨晓东博士(导师徐至展院士)、上海技物所的于剑博士(导师汤定元院士)和福建物构所的赵颖隽博士(导师洪茂椿院士)。   自1999年首次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来的6年中,上海分院共入选22篇,占中国科学院获奖总数(含中国科技大学)的20.8%,占上海市获奖总数的22.4%,居上海市第二,仅次于复旦大学。2004年,上海分院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历年最高,占中国科学院获奖总数(含中国科技大学)的37.5%,占上海市获奖总数的33.3%;其中,上海有机所连续6年均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上榜,占上海市获奖总数的6.1%、占中国科学院获奖总数的5.7%(中科院共16篇)。在全国化学学科入选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15个培养单位中,上海有机所获选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总数仅次于北京大学,是全国在化学学科中唯一连续6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培养单位。 (上海教育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