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沈阳生态所团委、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全体青年团员、党员观看了在辽宁美术馆举行的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新闻摄影作品展。在看了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等工业重镇的骨干企业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照片时,同许们仿佛亲临了我国第一炉火红钢水喷涌的现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凌空的地方,第一艘万吨巨轮入海的港口,第一个软件园报销与知识经济的窗口。   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次充满奋斗和艰辛的再创业,也是历史提供给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大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发扬五四精神,谱写出一篇科教兴辽的壮丽史诗和一曲科技奉献的动人乐章! (沈阳生态所人事教育处供稿)

  2004年4月22日下午,原中科院副院长,著名遗传学家李振声院士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单元第五场主题报告会上应邀作了题为《中国的粮食:问题,潜力和对策》的精彩演讲。   针对粮食生产这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话题,李振声院士首先指出,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和“农业大国”的称号不符,现状不容乐观。统计数据表明:自1998—2003的五年间,我国粮食总量累计减少5056.4亿斤,人均量由822斤减至666斤(相当于80年代水平)。粮食连年亏损,连年消耗库存,对此,李振声院士痛心疾首:现在已经是再也不能消耗库存的时候了。   在随后的粮食减产原因分析中,李院士先从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量——入手,分析指出: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是造成粮食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0%),粮食单产的下降是导致粮食总量减少的另一主要原因(6%);并进一步阐发粮食总产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接着,李院士阐述了一系列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的建议。作为科技专家,他诚挚地希望: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应该认真贯彻中央支民政策,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应该尽量恢复粮食播种面积;应该为各项农业技术普及提供保证。   最后,在对我国粮食状况的展望中,李院士信心百倍的表示:我们现在的生产条件已有很大提高,只有我们全国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制定的各项支民政策和措施,三年内一定会实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现场听取报告的观众有中国科学院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中科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各高校的研究生。李振声院士渊博的学识,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给每位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处、研究生记者团 赵振乾供稿)

  今年4月份有幸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见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并聆听了他在人文论坛作的报告:归根的反思。   杨先生对我国解放前后科学发展历程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认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而中国的发展将会对整个世界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认真的分析了中国的现况以后,,杨先生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北京清华园渡过晚年。相信他在中国度过的晚年将会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灿烂的春天, 我们迎来的不仅是人间四月天明媚的春光和芳菲,还有一个老人思归故里的淡泊明德 ; 他的回归不仅仅承载着一颗伟大科学家对自己祖国拳拳的赤子之心 ,,更是对中国悠久的传统 “忍” 文化做出的生动诠释。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杨先生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予以高度的关注,并一直对人文科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思考。这对于我们这些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来说, 正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我们不也正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对自己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正确的审视吗?   现在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就像我们的校训 “ 格物明德, 博学笃志”,, 应该是先有“德”, 其次才是“才”。 作为中科院的研究生, 我们都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具备了一定的“才”,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修炼一下自己的“德”呢?   诚然, 个人利益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必不可少的。 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是不是仅仅只考虑我们自己的利益呢? 在涉及到国家和民族利益时, 我们是不是应该暂时放弃自己的利益而维护民族大义呢?所有这些, 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信息学院703班 肖汪洋供稿)

  4月22日下午,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郑必坚理事长主讲了第三单元最后的论题——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中科院路甬祥院长主持了报告会。   郑必坚理事长站在一个战略家的位置上分析了近25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思路:我们所处的国际背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们所必须要做的工作,最后给出了“和平崛起”这一论断。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相继出笼,为了给这些论调以回击,我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理论思想,即我们要发展,要崛起,但不称霸,我们是稳定力量,是世界和平的维护力量,我们的崛起非但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而且可以加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要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抓住当前世界和平、发展的有利背景,抓住21世纪的头20年,努力实现制度的创新、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实现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及强大的国防建设等课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学习国际关系的研究生说,虽然自己整天在研究国际间问题,但是对论坛所讨论的课题却未曾涉及过,“中国科学和人文论坛”的举办,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可以引发人的思考,感觉收获很大。 (学生处、研究生记者团 曹现福、熊志建供稿)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是由理论家郑必坚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共同倡导发起的大型论坛,对于参加论坛的科学家来说,论坛给了他们与公众交流的重要平台;而对于有幸参加论坛的学生和科技工作者而言,“与智者同行”,与科学大师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无疑将极大地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4月20日,笔者有幸亲身经历了论坛第二天的报告,亲身感受了李开复和李光耀两位智者在演讲中表现出的令人叹服的智慧和魅力。   李开复是中国学生极其熟悉的一位科学家,他的《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曾在高校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引发了对中国学生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的大讨论。在技术领域,李开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当他步入管理领域后,取得了成就仍然令人叹服。1998年,业已加盟微软公司的这位华裔天才学者回到魂牵梦萦的故里,参与了缔造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全过程。目前,他已是微软公司的全球副总裁、比尔·盖茨的“七人智囊团”的一员干将。作为人文论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演讲者,李开复一亮相便赢得了听众持久的掌声。   李开复的演讲围绕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话题展开。他深入的分析了美国在科技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以及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能够吸取的美国的经验。演讲中,李开复旁征博引,以事实服人,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听众得到了极大的受益。在谈到中国的崛起时,李开复强调了科技、人才、教育三者的密切关系,最好的科技带来最大的受益,最好的人才带来最好的科技,而最好的教育带来最好的人才。他以“滚雪球”这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诠释他的观点,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在谈到美国的科研优势时,李开复强调了美国公平、透明的科研评估体系,比如美国科学界广泛采用的匿名同行评审、科研和赚钱严格分开等原则,这引发了听众对中国现有科研体制的思索。在谈到美国的人才优势时,李开复重点阐述了微软公司的企业文化,他以“宗教般的信仰”来强调微软对人才的渴望,言谈中听众感受到微软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确实不是一日之功,这与它企业文化上的优势和领导者正确的决策密不可分。最后,谈到美国的教育优势时,李开复向中国提出了真诚的建议,大力支持私立学校的建设以形成一个公立、私立相互竞争的良好体系。演讲结束后,有学生提问:“您是爱美国还是爱中国?”李开复深情的回答:“虽然我受到美国的教育,但我的心还是中国心。”台下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听众被李开复的爱国情怀所深深打动。   如果说李开复的演讲使听众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巨大力量,李光耀这位非凡的政治家的演讲则引导大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就现代科技对东方社会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作为一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享有极高声誉的政治家,李光耀对东西方文化都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在题为“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演讲中,他比较了东西方文化的同与异,谈到中国文化的“变”与“不变”。他指出,儒家思想中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是核心价值观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不妨碍中国在全球化世界里取得成功,却能够让中国抵御和克服外来震荡与内部动乱。正是这些重视教养、孝悌之道,最终要让人成为“君子”的价值观,使到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不过,他又强调,随着时代的改变,这些价值观也必须调整,才能适应时代。中国文化必须要迅速地发展、演变、适应才能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全球化。在之后的回答问题阶段,李光耀还就听众关心的台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台湾问题最终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解决,但台湾岛内的分离势力将是一个起负面作用的因素,他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寄希望于后来者,这使得不少台下的听众陷入了沉思。演讲中,李光耀充分的展示了作为政治家的睿智和谨慎,虽然年过八旬,但李光耀仍然坚持起立演讲并回答问题,举手抬足间都体现出卓然的风采。   两个小时的论坛演讲很快就过去了,但两位智者的风采和留下的思考却长久的留在听众的心中,在散会离场的过程中,不少听众都就刚才的演讲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不少人表示希望将来能再次来到论坛听演讲,大家都对论坛这种形式赞叹有加。虽然与“智者同行”的时间有限,但每个人所收到的启迪和教育确实以时间难以衡量,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科学与人文论坛中各位科学家的智慧无疑将对听众产生积极的影响,科学与人文论坛的价值在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信息学院702班 花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