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理想执著的女强人

  • 张琼文 (《经济》)
  • 创建于 2008-01-07
  • 7341
 
从《对话》到《赢在中国》,再到美国拉特里奇资本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一个新闻女性的传奇
 
在人群中寻找李红,可能她不是漂亮的一类,却是更稀少的智慧的女人。缜密的思维使她成为幕后运筹国内外公共关系、邀请高端嘉宾的有力操手。她的干练像浮雕一样,鲜明地凸现在你的面前。她吐字如珠,行走如风。生命在名字的通俗下大写着红色般的奔放。她的语言没有多余的修饰,更多的是激流下的冷静从容。
 
  专注,所以成功
 
李红生长于军人家庭,于是她信奉用行动实践自己的人生。在25岁,同龄人还逗留在生命的迷惘里,她已为自己的人生打好了草稿。1998年,她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求学期间,经过英方大学的选拔和面试,瞅准了自己的机会,踏上了留英的旅程。
 
“可陷阱无处不在,”她笑笑,“因为专注和安全的疏忽,我在英国遇到过三次打劫,其中两次发生在同一晚……”回头看,李红仍然认为“在英留学期间,是最艰苦、恐惧的阶段,但更是人生中受益最大的时期。”她在海外游学的孤独里,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一去两年半,她在英国拿下两个学位,并于2000年获得Leeds大学商学院(全欧洲排名前五)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结束学业,她已经磨炼得更加独立,理智而无畏。
 
对新闻的喜爱和商业的敏锐也使她的知识在充实,思想在沉淀,人文熏陶填充了她以往性格上的不足。她意识到要做些什么。她在毕业实习阶段制作过一期“名人专访”,就“加入WTO后中国的贸易蓝图”问题,采访Leeds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教授、国际贸易领域全球著名研究学者彼得·巴克莱(Peter Buckley)先生。她主动与大学传播学院领导人沟通,在学院安排新闻系学生的协助下做足采访,初露的峥嵘也成为了回国后工作的蓝本。MBA毕业时,她又找到了当地的书店老板,把家人远涉重洋寄来的中文专业和论文参考书推销给书店,不但讲了一个不错的价钱,又充实了自己需要的外文原版书籍。回国前,李红幼时种下的CCTV情结已变成热爱,她给央视一位领导洋洋洒洒写了厚厚的一封信。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领导针对“重视归国人才”的话题与其他领导进行过探讨。
 
在机遇的牵引下,她被召到新闻界著名制片人王利芬的麾下。她做过资讯编译、编导,负责选题和高端嘉宾的外联工作,一步步如履薄冰,严谨和追求完美成为寸步不离的习惯。她在赵倚卓导演的指导下,担纲独立完成过一期《你身边的经济学》栏目的编辑,并全揽节目的翻译工作。主嘉宾是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教授,围绕他的获奖理论“劳动力市场之信息不对称”进行探讨,理论深度加大了编辑的难度,在时间和专业翻译上也存在困难。李红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两个字,她一边思索,化不可能为可能,终于从时间和质量上保证了节目的品质。在对话外联工作中,后来公关危机不止一次在半路杀出,却最终经她执着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一一化解。一个周五的晚上,她接到本不属于《对话》份内工作的任务:两天内为《经济信息联播》完成近三万字的国外资讯翻译工作,翻译资料作为创办《经济信息联播》节目关键成员小组会议的参考材料。李红完全是一分钟未合眼,两天里全力拼智力,没有要求任何报酬或补助。“在央视的成长和发展,得力于新闻界著名制片人王利芬的扶持和培养”。李红感恩如斯。
 
  行动大于语言
 
倔强李红对自己的要求近乎残酷,更是颠覆了男性社会的审美观,她觉得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一个团队共同做一件事情的女人更有魅力。“男女之间只有性别的差别,没有智识的差别,女人像男人一样生活是社会的进步。”虽然事业排在心中的第一位,李红否认自己是事业上的工具,不认同黄牛般的默默耕耘,但她更向往生命的高格调,要在人格上锤炼自己,保持生命的纯净和安然。
 
在《对话》工作的近四年间,李红拒绝了多次明示或暗示的诱惑,新闻事业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要求使她抛却了原本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个人利益。感恩,本色,才是李红。她要问心无愧。
 
李红在日志里写过一句话:“人要成名,我要立世。”利益前的抉择,使周围不少人走穴跳槽,或者创业经商,离坚持操守越走越远。而李红仍孑然一身,扎根不闻名利的土壤深处,坚守在沉默的冷清的幕后。“抵制诱惑吧,这样你才能不断地做出高尚的行为。”不知哪位名人的话在李红的心里留下投影。人格是一道有难度的选择题,她做的只是沉潜,然后静静释放却广聚威力。
 
在进入《赢在中国》栏目之前,李红与国际论坛著名主持人潘杰客先生,于2005年6月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SG)中国论坛”项目有过一次成功合作。潘杰客先生当时是KSG全球校友会董事会副主席,在5月底接到KSG院长David Ellwood来华访问的通知后,遂急邀李红全权负责此次“KSG中国论坛”项目事宜。从招聘、组建项目团队,到成立KSG中国校友会筹委会、起草相关章程及规则,再到网站建立、安排网上投票选拔筹委会核心成员,到参会KSG会员及高端嘉宾和媒体的邀请、赞助商谈判及到位,以及现场布置及安排等一揽子工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全由李红全权领导、组织,其中80%的环节由她本人亲力亲为。会后KSG院长David Ellwood先生对远超他预期的现场效果和规格惊讶之意溢于言表。
 
进入《赢在中国》,是事业的继续。那时栏目组导演不够,李红一个人扛下了三个人的工作。对外联系高端嘉宾、评委;带摄制组外出采访;翻译国外嘉宾的采访素材;以及《赢在中国》栏目一切节目录制、晚会、专业讲座及其他社会活动的所有嘉宾邀请工作…… 都事必躬亲。半年内成功开掘、邀请、采访200多位国际、国内高端嘉宾。她经常回家后累得不知道自己怎么睡去的。“从《对话》到《赢在中国》,王利芬常把烫手的山芋给我,而这恰恰锻炼了我的能力,并因此开掘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我很了解王利芬,她雷厉风行的风格要求她的团队成员高效运作。”这是一场高质量的双赢,李红有着沉甸甸的收获,也是给新闻业的高额回报。“《赢在中国》和王利芬给了我一个更为广阔、责任更重的平台,在半年多期间,更使我相信,人的潜力无限大,我不相信挫折和眼泪,那是自己开掘不够或方法不对。”
 
李红信奉执著,她在突破和创新里认识自己以前都没有发现的一面。在《对话》期间,一次采访摩根·斯丹利董事长的节目拖延了很长时间未播出,对方难免心生不快,给以后的进一步合作也笼上了阴影。对此制片人都感到有难度,有心放弃,可李红在二次邀请期间考虑到摩根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先生的分量,多年媒体人的沟通的经验助她破解双方的芥蒂,她充分体谅嘉宾的心理,慰问并安抚嘉宾方相关负责人,同时说服制片人达成合作。几乎栏目里许多公众闻名却未谋面的“大脑袋”的到场大多要经历一番这样的波折。在《赢在中国》期间,一次深圳之行给她的触动很深,一位国家领导的发言人已经表示过此行不接受任何采访,而李红坚信媒体人要执著;在这位领导要上车前她一个箭步冲上去问了一个关于创新的问题,领导用两句话简短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她意外之余,也为这位领导的人性之举生出许多感动。
 
2001年加入CCTV-2《对话》栏目以来,李红用如同牵着线的手强力开拓和建立与各驻华使馆、商会、各国驻华机构等的关系,以及积极参与高端峰会和论坛,借助央视平台和各驻华机构的协助,邀请了诸如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斯诺、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全球竞争力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全球著名风险投资家及“索罗斯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杰姆·罗杰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及摩根斯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等国际著名人士作为《对话》嘉宾。2006年3月加入《赢在中国》栏目,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高效采访200多位国内外知名人士,如“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奥曼、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 IDG全球董事长麦戈文、以及国内外一流企业家等。在《赢在中国》期间,李红同时还引荐并运作达成诸如纳斯达克(中国)、《福布斯》等国际著名机构与《赢在中国》的多个项目合作……
 
  理想是一幅油画
 
《赢在中国》在大江南北烧起了一把火,而李红离开了。制片人几度挽留,新的对话节目也在等待着她的加入,可李红做出了决断,她心中的理想是一幅抽象的油画,宏观阔大,无法用语言描述。2007年她给自己的新的定位是“沉潜的自由职业人”。
 
正由于在新闻领域的历练和机缘,李红在挖掘《赢在中国》高端嘉宾及采访的过程中,结识了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博士。拉特里奇博士是里根时代美国经济框架的主要缔造者,现在是北京市海淀区政府金融顾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荣誉教授。2007年1月,拉特里奇博士接受北京市市长颁发的“长城友谊奖”,此奖项特颁给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李红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一名博士生,成为拉特里奇博士门下在中国的第一名博士研究生。
 
在之后的邮件交流和面谈里,两人成为了忘年之交,并就事业的合作初步达成了共识。拉特里奇博士授权李红以美国拉特里奇资本(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作为博士及其事业在中国的品牌、形象和相关高层活动媒体推广的负责人;李红同时又是拉特里奇博士本人的特别助理,在学术合作、大学讲座及课题研究方面,协助拉特里奇博士在中国的理论研究及学术活动。离开《赢在中国》后半年的时间里,李红四处奔走为约翰·拉特里奇博士组织了几十家中国主流媒体的采访,如凤凰卫视《2007博鳌专辑》、深圳电视台《对话改革》的电视专访;《经济》杂志等专访;中新社、《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纸专访以及门户网站直播等网络直播……更通过与各高峰会及论坛的合作沟通,为约翰·拉特里奇博士安排作为“开幕式演讲嘉宾或论坛主演讲人”。作为与各大高校的资源合作,为约翰·拉特里奇博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安排了多场演讲。另外,李红还引荐、安排约翰·拉特里奇博士与多位著名的官员及机构领导人会面,如博鳌亚洲论坛组委会秘书长龙永图等。李红目光放在比常人更宏观的层面,她用个人的理念和执行力使国外先进的理念、资本,经由有影响力的人物带进中国并传播及分配;并且促进官方及民间的高端会面及合作。“约翰·拉特里奇博士是一座中美关系的桥梁,我希望协助博士能在未来持续为中国带来更多在经济及学术领域所缺乏的资本及资源。”做这些她都没有收取个人的项目报酬,而是请拉特里奇博士资助母校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课题研究项目作为合作。
 
再次见到李红,已是在她离开《赢在中国》近一年后。她看起来活得更独立、自信、自由而充实,并且笑言:到八十岁仍会坚持并执行自己的理想。在与拉特里奇博士合作的同时,她在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科技经济”专业的博士,另为国内个别公司做咨询顾问,以保证自己经济上的独立。她说过,“做大事有为者,不为名利,只图‘为’事业的‘为’字,即执行力,化理想为现实的能力,否则一切仅为空谈。”她已像研究DNA排列一样细致地制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计划。下一步,她计划到美国进行研究及深造。
 
李红说她是幸运的女人,离梦想如此之近,触手可即……但只有她知道,自己为此要付出更多常人不能想象的艰辛和执着。
 
(文章来源:《经济》 2007年12月18日  文/本刊记者 张琼文 )
责任编辑:张琼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