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至今尚未见底。

  大学生就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什么影响?应对危机,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各需采取什么行动?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日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学生、家长:转变就业观念

  叶大年认为,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减少,这是客观事实;而主观方面,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的确,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普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宁到东部争抢岗位,不到西部发挥特长;从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宁到大城市屈就,不到小城市高谋;从企业性质的选择上,宁到国企外企做职工,不到中小民营企业做骨干;从就业态度的选择上,宁可被动就业或不就业,不愿主动创业做老板。这就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出现了“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的怪现象。

  对此,叶大年表示:“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一种投资,应该追求投入—产出的利益最大化。”一般来说,对于学生和家庭而言,要考虑考生的水平如何,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地点、什么学校,投入的经济代价风险,毕业后就业的机会多少,薪金的多寡,今后的发展前景,从中找到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个人和家庭是如此,对国家办教育也是如此。

  叶大年指出,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否则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们现在的公平,追求的是起点的机会公平,这一点还没有完全做到,要想获得结果的公平,是很难的。”叶大年说,“和谐不等于平均,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差异可以被普遍接受,社会就是和谐的。高级钳工做得再好,大概也不可能跟杨振宁挣一样的工资,但是如果高级钳工能拿到副教授甚至教授的工资,在社会同样受到尊重,那么社会上对高职的重视程度就会大大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更加和谐,对国家而言,就是投入—产出的利益最大化。”

  学校:各司其职、注重基础

  学校方面能为大学生就业做些什么呢?“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培养目标不一样,但最终都要做到投入—产出的利益最大化。这不仅是学生和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也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学校不应盲目拔高,关键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叶大年说。

  叶大年表示,像中国的“常青藤”九校联盟那样的重点大学,是国家需要的。它们实施精英教育,即按照培养精英人才的目标来培养学生。还有一些行业性重点大学,是培养行业精英的学校,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因此,“从国家利益出发,行业性重点大学不能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的悬殊太大,过分强调常青藤学校,势必把行业性重点大学人为地排挤到一流半或二流大学的行列,对国家而言不是利益最大化”。

  同时,叶大年认为,省级重点院校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学校主要培养为地方服务的人才,他们可以更好地在基层起作用,也是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而高职高专的目标主要应该是培养实用型的、工艺型的技术人员。

  谈到技术人员,叶大年说,以前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来培养工匠,可如今这种培养机制已经荡然无存,“现在唯一可以教给年轻人技能的就是学校”。

  叶大年表示,国家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瑞士名表不能靠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设计制作”。学生和家长应该走出“唯有读书(学位)高”的观念误区,国家应该给予高职更大的投入,给予技能教师更高的待遇。

  此外,叶大年指出,大学的专业设置要宽,要把学生的基础打扎实。现在的专业分得太细,有些研究课题未必是好的研究方向,有的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一个方向。很多学生即使参与了学术研究,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

  叶大年说:“任何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该先把基础打好。然后,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与能力水平,给自己找好定位,在合适的位置获得利益最大化。”

  政府:引导舆论、制定政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叶大年认为,政府能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引导社会舆论和制定相关政策。

  叶大年建议,除了制造名人效应外,应该给予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同时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于“行行选状元”的活动,“这要比‘超女’、‘快男’之类的选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更具意义”。

  此外,叶大年表示,国家应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国家应该安排相应的单位设置若干个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以解决目前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实习一旦有问题,就会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而缺乏实践经验,用人单位就多了一个拒绝的理由”。

  最后,叶大年提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问题,他打了个比方:大学就好比医院,积水潭医院和协和医院都是三甲医院,它们的作用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不能把所有的资源都投给协和医院,对积水潭医院也应该给予足够的投入。“对个别几所大学加大投入,向 ‘世界一流’进军的同时,更应该意识到,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高等教育绝不仅仅是向‘世界一流’进军那么简单的问题”。

 

 

 


    岁末年初,许多校友向研究生院捐赠书藉。教务处领导和资料中心负责人发给捐赠者证书,并感谢他们对研究生院的关心和支持。这些书藉丰富了图书馆的收藏,对研究生全面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1978级地质地球所研究生王清晨研究员代表孙枢院士捐赠《缅怀叶连俊院士》一书,叶院士从研究生院建校之初就来讲课,先后讲授“地质基础”课和“沉积岩专题”。从1978~1987年连续讲课10年,1987年他75岁高龄仍关心地学院教学工作。

    邹宗平同志(李四光院士的外孙女、邹承鲁院士女儿)向我校赠送了多本《邹承鲁杂文集》,邹承鲁院士是著名的生物化学家。该文集收集了50余篇邹先生论科学道德、维护科学尊严、对青年科学家的希望等内容。邹先生去世后,许多人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走了”。邹先生从1978年开始就在研究生院讲课。生物学院的田维熙教授曾是邹先生的研究生。

    这之前,1978级地质地球所的校友刘嘉麒院士曾赠他的专著《中国火山》于我校。

    1978级地质地球所校友刘小汉研究员(任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多次去南极科学考察,赠地学院二块岩石标本,一为:南极的花岗岩,一为:南极的榴辉岩。南极的标本很难得。

    我们希望更多的校友关注研究生院的建设发展,这里向捐赠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

5月10日,正值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三十周年庆典之际,地学院与资环学院在教学楼604教室联合召开了校庆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各研究所的160多名老领导老教师老校友们(1978-2007级)济济一堂,共话当年事,共叙未来景。
 
座谈会由地球学院党总支书记、94级校友(博士生)张健老师主持,他首先对校友们光临三十周年校庆表示热烈欢迎,他用八十年代的两首歌来形容了今天的心情——《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和《朋友 干杯》,为大家共同的事业干杯!
 
石耀霖院士代表地学院和资环学院做了讲话,他回顾了地学部(地球学院和资环学院的前身)艰苦卓绝的艰苦岁月,他说:“中科院30年的历程也是国家改革开放走向繁荣的历程,也是我们研究生院不断开拓创新的历程,相信十年后,前景会更美好!希望老校友能多为母校提建议,多做贡献。”
 
地学院常务副院长魏东平、资环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勋分别作了学院简介,对学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曲折向前发展的历程做了总结。86级校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平作为校友代表和地质地球所研究生部主任苏宏向地球学院、资环学院赠送了礼物(玉石彩屏),祝研究生院光华永存、四季如春。紧接着马石庄副院长热情洋溢的诗歌(标题:战士)把座谈会推向了高潮。
 
座谈会上,有26位老校友们深情回顾了团结奋进的历史岁月,共话当年趣事,共畅未来,为研究生院建设出谋划策,场面热烈而催人奋进!
 
1978级30年前的老校友来了8位,他们虽已退休,但走进研究生院,与他们当年的教学环境比较,对玉泉路园区的环境赞叹不已。地质所校友阎月华、赵永贵、徐贵忠深有感触。地理所78级校友甘国辉说,感谢研究生院培养教育,改变了我们人生轨迹,愿研究生院蓬勃发展,不断创新。
 
1993级校友、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邓伟所长说,研究生院为中国科技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祝研究生院“30春秋育英才,挥洒智慧秀山川”。1995级校友、中科院空间中心王赤副所长说,我们地学的老师学生都要“脚踏实地,心存高远”。
 
95级校友罗健现虽然在中信集团公司工作了好多年,但他认为在研究生院学习一年中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机会给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脱离了地学方面的工作,但总觉得研究生院学习一年打下了坚实、宽广的基础。
 
来自发改委长期司副司长、86级校友袁喜禄说,一进校园,学校变化真大,如同走进了天堂的感觉,和20年前比,研究生院变化无与伦比,原来我们住木板房,在木板房上课,现在教学大楼、学生公寓楼好几座,校园环境真好,愿研究生院和我们国家发展一样,兴旺
发达。
 
86级校友刘建强,现任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中心总工,他激动的说,我国各种空间探测工具的应用,使地球科学飞速发展。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环境卫星等都已应用。今后地球科学事业会发展越来越快!
 
许多校友都说10年后、20年后再相聚……“那时的春,那时的秋,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你,那时的我;那时硕果令人心醉,那时成就令人欣慰,那时祖国一定更美……

5月10日来自1978级到2007级地学、资环共计160多位校友齐聚教学楼共庆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许多校友心潮起伏,挥洒激情,发言中充满了诗言志,满怀深情追忆了母校30年的成长历程,无限昂扬憧憬了母校今后发展的前景。同时也展示了校友情系祖国的责任。以下摘录6段。
 
 
研究生院和研究生--78级北大校友石耀霖 院士
 
河边的景色不变,
但河水每年变化,河水总是新的。
河里的水是新鲜的,这河水就是每届的研究生,
每年的9月年青的学生走进研究生院。
20年,50年再回来,庆祝我们取得的成绩,展望更美好的未来!
 
 
战士――85级校友 马石庄
 
战士终有倒下的一天,
保持冲锋的姿势是战士最后的尊严。
战士终有停下的脚步,
踏在冲锋的路上是他人生完美的句点。
战士终有不醒的黎明,
明天不绝的号角是战士胜利的凯旋。
 
 
创新――研究生院 78级校友 甘国辉
 
是研究生院第一次招生
改变我人生轨迹
是研究生院蓬勃发展
使我们成长为人才
是研究生院不断创新
使我们不断学习
 
 
研究生院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英才――95级校友 邓伟
 
三十春秋育英才
挥洒智慧秀山川
 
 
校庆贺词――共勉――86级校友 王会军
 
昔日寒窗不足夸
来时耕耘更无涯
 
 
题词――研究生院――马宗晋 院士
 
古有历代知名书院
今有中科研究生院
朗朗书声师生共勉
宏宏科教振兴中华

 
 
值此母校建校30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全球近7万名已毕业的校友,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我们尊敬的、令人无比自豪的母校说一声:祝您生日快乐!向各位对我们有再造之恩的老师们道一句:谢谢!谢谢您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的校友,不管离校时间有多长,也无论身处世界何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祝福和万分的感激之情。
 
今天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往事历历在目,百感交集。要感激的人、要感谢的话实在太多太多。
 
饮水思源,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感谢邓小平,没有他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高考和招考研究生制度的恢复,也就没有我们研究生院的诞生和我们全体校友的今天。
 
同时我们要感谢中国科学院和研究生院的历任领导,是你们以超前的思维、远大的目标、执著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创办和发展了我们的母校。
 
作为学生,我们要再次感谢那些点化过我们的恩师们。您们用崇高的情怀、严谨的学风、超人的智慧,孜孜不倦地教育了我们,从您们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和方法,更懂得了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没有当年您们呕心沥血的栽培,就没有我们这些学生功成名就的今天。
 
30年来,我们的母校始终当之无愧地担负着播撒真理、传承文明、树德育才、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从这所我国最具规模的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殿堂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精英和成千上万的国家栋梁,他们中不仅有造福一方的政治俊杰,也有学富五车、享誉全球的学术权威,还有“福布斯”榜上有名的商界巨子,更有数不清的在各自岗位上创造着不凡业绩的中坚骨干。
 
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校友,我们会时刻牢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用更加出色的成绩报答母校、回馈社会。我们不仅时刻以母校为荣,更要让母校永远因我们而骄傲自豪!
 
今年是我们祖国的奥运之年,我们全体校友也愿我们母校的发展更快、更高、更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81届自动化所硕士、84届动物所博士 邹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