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55年生于山西大同,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9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做博士后。从事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开拓性地运用地磁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当代重大地球科学问题。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一路从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员走过来,朱日祥院士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尊重和重视科技的时代,成长在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博士后提供宽松的成长空间

    朱日祥的硕士博士博士后都是在科学院度过的,“研究所有着自由、宽松、开放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氛围”。

    “当时所里经常有外国学者来做实验,或者国内学者来访,都会请他们作学术报告,介绍他们的研究重点和最新进展、实验方法和技术、学术环境和氛围,这些对我们年轻科研人员很有启发。做博士期间导师给一个明确的方向,而且必须完成既定的实验、发表论文和毕业论文,肯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听超出这个范围的学术报告,吸收不了那么多营养。但博士后不同,没有人给我指定什么任务和方向,我可以听取不同领域、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学术环境的学术报告,和不同的研究人员交流讨论,从各个角度刺激我的思维。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成长得比较快。”

    时隔十多年,朱日祥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位从事高温高压研究的科学家在讲座中说,地球内部有很多奥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些探索都是很有意义的。这给我增强了信心,让我觉得自己所从事的科研确实对人类有用。

    博士后可以独立从事科研

    众所周知,博士都有导师帮助选题、指点方向,甚至帮助找到题目的最终结论。但博士后不同,完全靠自己去把握。两年的博士后研究,朱日祥发现自己可以独立做一些研究,有做科研的潜力。

    “1989年我做博士后时,中国地学的实验设备条件比较简陋,大多不能做国际前沿课题。我们多方申请经费,博士后基金2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万,这5万多块钱对我的研究帮助非常大。出站后,我在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和同事一起,逐步实现了从单纯引进设备到自行设计和研制实验仪器的跨越,并在国内开辟了地磁场古强度研究的新领域,将地磁学的研究范畴拓展到认识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现在实验室已成了集岩石磁学、地磁学和年代学于一体的科学研究中心。良好的实验环境,创新的实验方法,富有开拓的研究思路,吸引了包括欧美科学家在内的国际知名学者来我们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一批批实验数据在Natur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提升了我国该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可以说,我们实验室已成为该领域在国际上的研究基地之一。我们实验室的运作模式完全与国际先进的实验室一样,对领域内科学家'完全开放’,没有实验员,再先进的仪器也是科研人员自己操作,他一来就能拿到钥匙。如果研究人员需要实验员来做实验,然后自己去看结果,这样很难看出什么新东西,也不太可能取得原创性成果。”

    朱日祥感叹说这样一个实验室的建立,有赖于我们国家的进步和强盛,也有赖于博士后制度提供了建立这样一个让外国人羡慕的创新研究平台的切入点。他说如果不是博士后制度,可能今天也在做科研,但可能没这么顺利!

    博士后的研究方向选对了

    做博士后期间,因为有一个独立的开展科研的空间,朱日祥凭直觉凭平时积累,尽快选择了地磁极性转换与地球内部过程相关性作为研究方向。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方向选对了。

    “这个方向是地学的前沿领域,通过努力,我在地磁极性倒转、地磁场与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的相关性以及沉积盆地定年等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的成果,在国内开辟了地磁场古强度研究新领域,开拓性地将地磁学的研究范畴拓展到认识地球内部过程,运用地磁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当代重大地球科学问题。”

    朱日祥说这个方向至今还在做,当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些拓展,还在不断地出成果。选题的眼光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学术环境共同来造就的。

    做科研,要先学会做人

    朱日祥说还有一个体会要和大家分享,就是做科研要先学会做人。

    “我在做博士后期间的合作导师是杜陵研究员,现在已经退休,他做的是仪器,和我的基础研究差得很远,但我很尊重他。他给我的最大帮助就是放开手脚,不要束缚,不要限制,让我自由想象,自由探索,自由寻找。”

    朱日祥已经带了20位博士、近10位博士后,他的原则就是做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做人,从小处做起。“我个人以为,到了博士阶段,智商都没有问题,关键是情商,你的意志、耐力、仔细、严谨、宽容等决定了你能够在科研路上走多远!在所里,我的严格是出了名的。我们所服务部可以领一些文具等科研中常用的小东西,我在那里开了一个账号,我的学生都可以去那里领东西,年底结账。学生问我哪些可以领,哪些不可以领。我告诉他们公事什么都可以领,私事什么都不可以领。有一个学生领了几节5号电池,因为实验室用不着5号电池,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对他是一个提醒,对别人也是警告。做人没有诚信,做科研就可能弄虚作假,而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一定要严格对待这些小事。我经常跟学生说,你们接受过中国最好的教育,你们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如果连你们都不遵守游戏规则,那这个社会就乱套了。”

    (文章来源:□记者 )

袁亚湘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60年生于湖南资兴,1982年起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攻读博士,1986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做博士后。研究最优化计算方法,在非线性优化的算法及其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首届冯康科学计算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年前,在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工作的袁亚湘博士因非线性规划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而在国际应用数学领域崭露头角,因为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的一封邀请信而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师从数学家冯康院士。

    当时袁亚湘年仅26岁,如今已过不惑之年,记者见到的是一位充满活力、利索精干的科学家。

    博士后促进了学术交流

    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和菲茨威廉姆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和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等多个学术机构呆过的袁亚湘,说博士后对于人才流动、体会不同学术机构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很有好处。

    “一个人在A单位读博士,在B单位做博士后,在C单位工作,博士后可以让他更广泛地接触这个圈子,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学术氛围,对于个人来讲,体会一下很有好处。对于单位来讲,新鲜血液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也有好处。应鼓励跨学科的博士后,不同学科的知识可以碰撞出火花。”

    这个观点杨振宁曾经在《我的治学经历与体会》一文中表达过——“因为每个研究所都有它的气氛,有它的注意方向,也可以说有它的价值观,学生分散到各个地方去,可以增加彼此观摩、彼此学习的机会”。

    袁亚湘的合作导师是冯康,我国计算数学奠基者和开拓者、有限元先驱和专家。“冯康老师鼓励我独立开展研究,鼓励我去碰大问题、难问题。我现在带博士后也是一种宏观指导,他们不一定和我研究同样的问题,一般也不合作写文章,说实在的,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更加高明。这两年是一个非固定的过渡研究阶段,要敢于冒险,尝试新的东西。我当时选择了最优化计算方法的研究,一直延续下来,只有小的变动。”

    “两年的时间可以让单位的前辈看出这个人是否适合做科研,看他选什么题?而且到底能做出什么结果来?”两年的时间,袁亚湘在信赖域法的收敛性分析方面做的工作是开创性的,特别是非光滑优化信赖域方法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收敛性定理,给出了超线性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他和美国科学家合作证明了一类拟牛顿方法的全局收敛性,这是非线性规划算法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还首创性地提出了用信赖域方法和传统的线搜索方法的结合来构造新的计算方法,开创了利用非二次模型信息构造二次模型子问题的方法,提出了非拟牛顿方法。国外同行称袁亚湘在信赖域方法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基石性的成果,他的贡献对最优化领域是至关重要的。

    博士后就像大浪淘沙

    毫无疑问,不是每个博士都适合从事科研工作,不是每个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博士后工作就像一个筛子,大浪淘沙,将有潜力的留下来,不适合的就淘汰。

    从1993年起袁亚湘开始指导博士后,已出站的博士后有9位。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袁亚湘看重的不是他们过去有多少文章,而是独立的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博士后阶段没有太大压力,可以凭自己兴趣选题,凭自己兴趣做研究。年轻人有冲劲,应该好出东西。”

    袁亚湘对现在的学生评价较高,认为他们知识面广,但是“只是他们太过于实际,缺少对科研的热情、干劲,硕士研究生担心能否出国,博士生们担心能否找到好工作。还有,当前科技界的急功近利也不利于年轻人才的成长”。

尼玛扎西,现任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牧科技交流培训处副处长、中华全国青联第八届、九届委员。1995年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工作。1992年赴加拿大沙斯顿大学深造一年,199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和组织实施12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研讨会上用中英文发表科技论22文篇,组织编译了两部农业科学普图书,在西藏农业界、地理界颇具影响。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从牧羊娃到理学博士

    在西藏,藏族博士为数不多,尼玛扎西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他的成长是与艰辛、刻苦、奋斗联系在一起的。

    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杰林乡的一个牧民家庭,上学前,他随有点儿文化的叔叔放羊,叔叔常常教他认字9岁时他才上学。

    学校离家很远,要翻一座大山,来回要走一整天,山路很危险。虽然他过去终日放羊,满山遍野地跑,但这毕竟不一样,而且他也才9岁!他一周或两周回一次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来回由叔叔和姐姐轮流接送。他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在往返学校的路上,一边走路,一边背书,温习功课。家里农活多时,就不能上学了,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背书,很快他成了学校的尖子学生,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中学。

    县中学在泽当,离家更远了,当时交通也不方便,他很少能回家,平时都是家里人或托乡亲给他送干粮、带衣物。1981年,他考上西藏民族学院预科班,第二年考上了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穷山沟里出了个小“秀才”,父母亲人为他骄傲。

    大学毕业后,组织上送他到北京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进修英语。短短的一年他进步很大,短短的一年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由于学习任务太重,临近毕业时,他病倒了。住院的9个月他认为是学业的延续,一刻也没有放松,抓紧时间,继续刻苦学习英语。回到西藏后,只要有时间,他仍旧坚持不懈地加强专业和英语知识的学习、提高。在自己住房的墙壁上、天花板上,凡是能够写字的地方。几乎都写满了英语单词。那时,他知道学习英语肯定对自己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发展有用,西藏的农业科研要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外语是不可少的拐杖。后来在赴加拿大深造中,英语真的派上了用场。

    1995年他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专业是综合自然地理,但他却是从事青稞育种工作的。在一个多月的考前复习期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白天黑夜复习、准备,最终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地理所的研究生。

    在读研究生期间,面对专业跨度大,又缺乏该学科的专业基础,但他始终坚持勤奋学习,虚心求教,最终不仅把所有硕士和博士的课程读完,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奖、获得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亿利达”二等奖。

    记得那是1992年,自治区选拔优秀人才赴加拿大进修深造,尼玛扎西以最好的成绩被录取,获得了去加拿大进修深造一年的机会。

    在加拿大沙斯克顿大学学习期间,他感受到了发达国家对教育、科技的重视和优待,感受到了其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感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和优越、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些人建议他申请移民,并出主意说你是藏族,找个借口提出申请移民肯定能批准。他却说,我们藏族讲良心,不能干昧良心的事。他何尝不想进一步深造,但他要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在专业和英语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后,他向导师提交了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申请书,同时给单位和家人写了信,征求农科所领导和爱人的意见。

    对于他的申请,导师欣然同意,这确实让他喜出望外,毕竟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然而,同时也收到家里来信,信里转达了所领导的意见,希望他学成回国,以后还会有机会。看到所里的答复后,他毅然放弃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决定完成进修任务后立即回国。他说,“所里需要我,家乡人民需要我,祖国需要我,我应该回国。”

    在国外学习的这段时间里,看到穷人的孩子上学难,亲眼目睹了贫民百姓的孩子即使是上学,也要自己承担高昂的学费。他静静地回想着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是国家支付了学习的一切费用,是祖国把自己培养成建设新西藏的栋梁,深深地感到在祖国大家庭里生活和成长真是幸福,幸运。

    决定回国后,他心里一下子感到很踏实,当时他惟一的想法就是多学一点先进的技术知识,而作为育种工作者,更重要的是要收集一些加拿大农作物的优良品种,以带到西藏试验。他收集了2000多份各种农作物品种,但这些种子只能自己随身带回国。当望眼欲穿的亲人见他千里迢迢平安到家时,都非常高兴。爱人、孩子看到他带了一大箱东西,以为是给家人的礼物,可看到的全都是种子时,什么都没有说。他当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感到十分对不起爱人和孩子。当他妻子得知加拿大在优质油菜育种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油菜优良品种对于西藏的油菜育种工作非常宝贵时,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妻子,她为他感到自豪。

    回国后,他走上了作物育种研究室主任的岗位。

    科技兴藏奉献高原

    尼玛扎西常说,人不怕干不成事,就怕不干事:不是没有机会,就怕抓不住机会;不怕不聪明,就怕不能勤学苦练。只要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就能学有所成,不断进步。

    搞作物育种研究工作涉及到从春到秋的一系列农活,耕种、田间管理、收割、打场等农活。外加育种。他在研究室里事事抢在先,用实际行动来引导科室人员共同努力。农业科研工作本身就非常辛苦,从事育种工作的人相比就更加苦一些,常年在田间地头,饱受日晒雨淋,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还要对成千上万的育种材料进行对比观察鉴定。他在藏青80、藏青772等几代优良品种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前人经验,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在1991——1996年期间。先后共配制了257个杂交组合育出了20多个优良品种,选育出了藏青311、3179等品种,鉴定出了藏青148等优良青稞品种。这些品种,目前已成青稞籽粒中含有较高的p—位萄聚糖,大胆地提出了开展青稞深加工前景非常广阔的预言。目前这一结论已成为许多有关青稞加工项目的重要科学依据。

    1997年,他调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科技交流培训处。当时,处里就他一个人,同时,他正在攻读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面临着如何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也就是在最大限度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如何尽快完成博士论文及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过他的不懈努力,1999年5月,顺利通过了以“西藏食物保障的前景与对策研究”为题目的论文答辩,并被评选为中科院地理所优秀博士论文。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农科院科技交流培训方面的4个国际合作项目活动的申请、立项和实施工作,与其他同事一道,组织编译了一套科普图书,完成了许多合作项目及外宾的接待任务,也为数名科技人员创造了到国外进修深造的机会,完成了西藏农业科教能力建设,国际互联网应用能力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工作。发表了数十篇研究论文和报告。尼玛扎西作为农业环境研究中心的倡导者和研究人员之一,他积极向国内外友好组织和有关单位争取到了“山地可持续农业系统评价方法研究”以及“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等科研合作项目。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筹划建立西藏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应用与培训中心并已得到有关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现已具备相应的科研设备和技术力量。目前筹划GIS技术在西藏农业发展规划与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初步开展了西藏农业系统区划,GIS技术在畜牧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西藏食物生产与供给的空间变化研究等。

    尼玛扎西是党多年培养起来的民族科技干部,是一名穷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在他成长过程中,党和人民给了他学习的机会,发展的空间和极大的荣誉,当尼玛扎西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时,他感慨地说,我所做的工作,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角色和地位之时,他决心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以科技发展为重点,调整经济结构为突破口。提高自身科技素质为切入点,科教兴农、兴藏为目标,始终不渝地推进西藏农牧科技革命。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西藏传统农业,改造西藏传统经济,为西藏人民、为祖国人民造福。

  ●研发出第一代性能稳定的稀土蓄光发光新材料,为世界增添了一个新的产业——自发光产业;

    ●使我国跨入世界半导体照明产业先进行列,为今后我国该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只要有三分之一的白炽灯被半导体灯取代,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省用电近1000亿度,相当于一个三峡工程的发电量

    “20世纪是微电子时代,21世纪是光电子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我的位置。”肖志国对此非常自信。

    “20世纪是微电子时代,21世纪是光电子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我的位置。”说这话的,是一位微胖的中国中年男子。他叫肖志国,一个带动了世界蓄光型发光产业崛起的人,一个多年被命运青睐的人,一个喜欢打破常规从而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人。

    一次偶然的试验让他攻破了世界性的难题——蓄光型自发光材料

    那是1992年的一个夜晚,当时的肖志国还是中国科学院一个攻读固体发光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在这个科研水平和条件堪称国内一流的研究院里,肖志国和所有研究生一样,如饥似渴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按传统的做法,肖志国完全可以认真地按老师的安排,一步步地做传统的实验,一步步地写好自己的论文,最后找一家单位四平八稳地工作下去。所做出的研究成果,也可能像“贯例”一样,通过鉴定后就被束之高阁。但他不能这样,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在做了无数个实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同学们都离开实验室回房间了,早已抬不起头来的他打着赤膊在实验室的桌子上也恹恹欲睡。突然,一道耀眼的光芒射到他疲倦的眼里。他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此时,天已深黑,实验里却多了一团绿色的亮丽。探求了多年光明的肖志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他起身快速跑到窗前。玻璃上反映出的是他满脸的荧光。

    “啊,成功了。成功了!”刹那间,肖志国明白自己攻下了让国外科学家困惑了半个多世纪却久攻不下的世界性难题——蓄光型自发光材料。

    沉浸在巨大兴奋中的肖志国,不顾一切地抓起桌上的一把发光的粉末,用力涂在自己的身上,冲出实验室,飞奔在夏日的夜色中。

    首战告捷,让肖志国萌发了更大的冲劲。很快,肖志国凭着自己的钻研能力,研发出了第一代性能稳定的稀土蓄光发光新材料,破解了高效光——光转换材料这一世界科技难题。这种新型发光材料是一种国际首创产品,属高科技节能环保材料,其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是传统硫化锌型荧光粉的数十倍,而且这种材料本身无毒无害,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稳定性耐久性优良,吸光和发光的过程可以无限次重复。

    有一个形象的说法:这种蓄发光材料之所以吸光10分钟后即可在黑暗中自发光12个小时,主要是它自身内部的结构所致。材料内部的微观晶体结构如同一个陷阱,光电子掉进去后,爬出来的过程就会再次发光。它的出现为世界增添了一个新的产业——自发光产业。

    成功是个诱人的字眼,但成功的背后蕴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作为生长于辽宁锦州农村的肖志国,他的家乡同当时中国许多农村一样,没有电灯,黑暗笼罩的夏夜,肖志国常常与小伙伴们在草丛中捕捉萤火虫。他们把萤火虫装在透明的瓶子里,带回家照明。但萤光持续不了多久就渐渐暗了。生性爱琢磨的肖志国经过几天的实验观察,偷偷地在蚊帐底边剪下一块网纱,做成一个口袋,把萤火虫装进去,发现不仅亮度明显增强,发光时间也增加了许多。虽然当时的肖志国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对光的渴望,却在那时成了播洒在他心底里的一粒理想的种子。这可能就是他日后走上发光材料研究的源头。

    为了不让自己的宝贵发现被束之高阁,1988年,肖志国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了大连一个集科研、开发、应用于一体的,带有政府职能性质的研究机构,开始验证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了这项科研成果,肖志国节衣缩食,把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在了实验上,连父母给他筹办婚事的一万元钱也扔了进去。当1992年他把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成果,千锤百炼为世界顶级技术的成果拿出来时,他却因资金等问题难以前行。

    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正当肖志国为了推广自己的发明无力前行时,大连市迎来了政府鼓励科技人员下海经商办企业的热潮。在大连市政府和大连高新区的支持下,他获得了20万元的启动贷款,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大连高新技术商业研究所。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一帆风顺的。肖志国也不例外。正当他准备扬帆远航时,他还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产品虽说是世界最好的产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市场不认可这一世界最新的产品。有一段时间,肖志国连自己的工资都开不出来,更别说给员工开工资了。整整七八个月时间,他连一分钱都没有拿到。因为全国的用户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个年轻人能创造出性能远远超过以往、并且没有放射性和污染产品的发光材料。

    1992年肖志国参加第二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仍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里。

    两位国内某著名大学的教授一口否定了他的新产品,说这么好的发光材料其中肯定含有放射性元素。肖志国讲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倔强的肖志国索性把发光粉末倒入水杯里,一口吞进了肚子。

    正是这个看似鲁莽的举止,让肖志国拿到了第一笔订单。由此,他的发光材料开始走出低谷,走上了一条发展的道路。

    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成为世界自发光领域顶尖级的人物——同时拥有发光芯片、发光材料两大半导体照明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肖志国的运气常常让人羡慕。一次,他无意间听到这样一个消息:美国AXT光电公司正在寻找买家。听到消息的瞬间,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正在寻找这样的机会,如果能有一家制造发光芯片的企业,自己的公司就能做得更大更强,就能成为世界上拥有发光芯片、发光材料两大半导体照明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他强作镇定,内心却狂喜不已。吃过饭后马上打电话订去美国的机票。

    当时,他正发着高烧。为了抢时间,他一天吞了6次退烧药,强行把体温降到了正常值。

    到了美国,他又听说该公司两名主要技术人员正要出差。肖志国毫不犹豫地又换乘了另一架飞机,终于在机场追到了这两名技术人员。“当时追他们公司的不是我一家,另一位曾在该公司工作多年,后到国内发展的高管人员听到了消息后也赶到了美国。如果我不是比他早一步进行洽谈,这事今天还不知怎么样呢。”肖志国说。

    肖志国为何要“抢”这家公司呢?这事还得从头说来。

    在过去的四年中,美国AXT公司曾投入上亿元的资金用于技术开发,其拥有的技术直接应用于市场成长最快、最强劲和最有潜力的产品中,如手机背光源、LED大屏幕和白光照明,拥有的专利覆盖了从外延片生长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拥有标准芯片和大功率芯片技术。最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次收购,肖志国拥有了AXT光电公司的所有专利、设备和市场网络,吸收了以数十位博士为代表的美国尖端精英团队。

    这让肖志国和他的公司缩短了技术爬坡的过程,AXT公司的专利、人员与路明原有人员的组合后,不仅使路明,也使我国跨入世界半导体照明产业先进行列。因为他同时具有了发光芯片、发光材料两大半导体照明领域的核心技术,为今后我国该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05年,由于半导体发光效率再次提高,液晶电视背光源和汽车车灯等新领域的应用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些都给路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2004年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投产,2005年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产能目前已达每月3000万颗左右,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订单一度是生产量的10倍以上。

    肖志国没有想到,自己的两次偶遇,不仅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还在日后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蓄光型发光产业的蓬勃兴起,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在这一领域中的国际领先地位。

    目前,肖志国所在的大连已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四大基地之一,这是我国长江以北惟一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布局地区。大连市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给予关注,大连也成为国家LED半导体照明基地。大连光产业园成为以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半导体器件与材料、发光材料等功能材料和新型光电绿色能源为主的综合性高科技产业科技园区。

    世界蓄光型发光产业正在蓬勃兴起。这是大连路明集团的产品之一,不用电也可以在夜间发光的“地砖”。

 
 
 

尼玛扎西,现任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牧科技交流培训处副处长、中华全国青联第八届、九届委员。1995年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工作。1992年赴加拿大沙斯顿大学深造一年,199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和组织实施12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研讨会上用中英文发表科技论22文篇,组织编译了两部农业科学普图书,在西藏农业界、地理界颇具影响。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从牧羊娃到理学博士 在西藏,藏族博士为数不多,尼玛扎西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他的成长是与艰辛、刻苦、奋斗联系在一起的。 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杰林乡的一个牧民家庭,上学前,他随有点儿文化的叔叔放羊,叔叔常常教他认字9岁时他才上学。 学校离家很远,要翻一座大山,来回要走一整天,山路很危险。虽然他过去终日放羊,满山遍野地跑,但这毕竟不一样,而且他也才9岁!他一周或两周回一次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来回由叔叔和姐姐轮流接送。他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在往返学校的路上,一边走路,一边背书,温习功课。家里农活多时,就不能上学了,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背书,很快他成了学校的尖子学生,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中学。 县中学在泽当,离家更远了,当时交通也不方便,他很少能回家,平时都是家里人或托乡亲给他送干粮、带衣物。1981年,他考上西藏民族学院预科班,第二年考上了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穷山沟里出了个小“秀才”,父母亲人为他骄傲。 大学毕业后,组织上送他到北京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进修英语。短短的一年他进步很大,短短的一年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由于学习任务太重,临近毕业时,他病倒了。住院的9个月他认为是学业的延续,一刻也没有放松,抓紧时间,继续刻苦学习英语。回到西藏后,只要有时间,他仍旧坚持不懈地加强专业和英语知识的学习、提高。在自己住房的墙壁上、天花板上,凡是能够写字的地方。几乎都写满了英语单词。那时,他知道学习英语肯定对自己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发展有用,西藏的农业科研要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外语是不可少的拐杖。后来在赴加拿大深造中,英语真的派上了用场。 1995年他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专业是综合自然地理,但他却是从事青稞育种工作的。在一个多月的考前复习期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白天黑夜复习、准备,最终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地理所的研究生。 在读研究生期间,面对专业跨度大,又缺乏该学科的专业基础,但他始终坚持勤奋学习,虚心求教,最终不仅把所有硕士和博士的课程读完,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奖、获得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亿利达”二等奖。 记得那是1992年,自治区选拔优秀人才赴加拿大进修深造,尼玛扎西以最好的成绩被录取,获得了去加拿大进修深造一年的机会。 在加拿大沙斯克顿大学学习期间,他感受到了发达国家对教育、科技的重视和优待,感受到了其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感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和优越、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些人建议他申请移民,并出主意说你是藏族,找个借口提出申请移民肯定能批准。他却说,我们藏族讲良心,不能干昧良心的事。他何尝不想进一步深造,但他要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在专业和英语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后,他向导师提交了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申请书,同时给单位和家人写了信,征求农科所领导和爱人的意见。 对于他的申请,导师欣然同意,这确实让他喜出望外,毕竟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然而,同时也收到家里来信,信里转达了所领导的意见,希望他学成回国,以后还会有机会。看到所里的答复后,他毅然放弃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决定完成进修任务后立即回国。他说,“所里需要我,家乡人民需要我,祖国需要我,我应该回国。” 在国外学习的这段时间里,看到穷人的孩子上学难,亲眼目睹了贫民百姓的孩子即使是上学,也要自己承担高昂的学费。他静静地回想着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是国家支付了学习的一切费用,是祖国把自己培养成建设新西藏的栋梁,深深地感到在祖国大家庭里生活和成长真是幸福,幸运。 决定回国后,他心里一下子感到很踏实,当时他惟一的想法就是多学一点先进的技术知识,而作为育种工作者,更重要的是要收集一些加拿大农作物的优良品种,以带到西藏试验。他收集了2000多份各种农作物品种,但这些种子只能自己随身带回国。当望眼欲穿的亲人见他千里迢迢平安到家时,都非常高兴。爱人、孩子看到他带了一大箱东西,以为是给家人的礼物,可看到的全都是种子时,什么都没有说。他当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感到十分对不起爱人和孩子。当他妻子得知加拿大在优质油菜育种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油菜优良品种对于西藏的油菜育种工作非常宝贵时,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妻子,她为他感到自豪。 回国后,他走上了作物育种研究室主任的岗位。 科技兴藏奉献高原 尼玛扎西常说,人不怕干不成事,就怕不干事:不是没有机会,就怕抓不住机会;不怕不聪明,就怕不能勤学苦练。只要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就能学有所成,不断进步。 搞作物育种研究工作涉及到从春到秋的一系列农活,耕种、田间管理、收割、打场等农活。外加育种。他在研究室里事事抢在先,用实际行动来引导科室人员共同努力。农业科研工作本身就非常辛苦,从事育种工作的人相比就更加苦一些,常年在田间地头,饱受日晒雨淋,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还要对成千上万的育种材料进行对比观察鉴定。他在藏青80、藏青772等几代优良品种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前人经验,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在1991——1996年期间。先后共配制了257个杂交组合育出了20多个优良品种,选育出了藏青311、3179等品种,鉴定出了藏青148等优良青稞品种。这些品种,目前已成青稞籽粒中含有较高的p—位萄聚糖,大胆地提出了开展青稞深加工前景非常广阔的预言。目前这一结论已成为许多有关青稞加工项目的重要科学依据。 1997年,他调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科技交流培训处。当时,处里就他一个人,同时,他正在攻读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面临着如何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也就是在最大限度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如何尽快完成博士论文及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过他的不懈努力,1999年5月,顺利通过了以“西藏食物保障的前景与对策研究”为题目的论文答辩,并被评选为中科院地理所优秀博士论文。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农科院科技交流培训方面的4个国际合作项目活动的申请、立项和实施工作,与其他同事一道,组织编译了一套科普图书,完成了许多合作项目及外宾的接待任务,也为数名科技人员创造了到国外进修深造的机会,完成了西藏农业科教能力建设,国际互联网应用能力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工作。发表了数十篇研究论文和报告。尼玛扎西作为农业环境研究中心的倡导者和研究人员之一,他积极向国内外友好组织和有关单位争取到了“山地可持续农业系统评价方法研究”以及“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等科研合作项目。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筹划建立西藏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应用与培训中心并已得到有关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现已具备相应的科研设备和技术力量。目前筹划GIS技术在西藏农业发展规划与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初步开展了西藏农业系统区划,GIS技术在畜牧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西藏食物生产与供给的空间变化研究等。 尼玛扎西是党多年培养起来的民族科技干部,是一名穷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在他成长过程中,党和人民给了他学习的机会,发展的空间和极大的荣誉,当尼玛扎西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时,他感慨地说,我所做的工作,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角色和地位之时,他决心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以科技发展为重点,调整经济结构为突破口。提高自身科技素质为切入点,科教兴农、兴藏为目标,始终不渝地推进西藏农牧科技革命。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西藏传统农业,改造西藏传统经济,为西藏人民、为祖国人民造福。 (文/魏黎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