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杂志】路甬祥:务实推进研究生机制改革的创新

  • 不详 (国科大学位办)
  • 创建于 2014-01-11
  • 967

2013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玉泉路校区召开。国科大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路甬祥院士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在以学科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学位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成绩,并从质量评价机制、制度创新、导师责任、培养模式、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对我校的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路甬祥谈到,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的教育大国,并且进入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发展阶段。国科大作为全国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事关科学院的未来,也将影响国家未来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进程,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本着“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原则,认知和遵从客观规律,务实推进国科大研究生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

在质量评价机制方面,路甬祥指出,要适应不同层次、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建立科学规范、务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机制。学位评定工作,要注重考察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判别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潜力,评定论文和成果的质量。只有这些才是研究生培养的本质要求。但是,当前国内的学位评审往往囿于简单的、形式化的定量指标,过于看重学生发表文章数量和发表文章刊物的影响因子。这实际上是将学位评审权交给了期刊的评审和编委。我们要充分听取吸纳导师、资深专家的意见,吸取国内外学位评审工作的成功经验,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规范公正的评定程序。在全校包括各研究所导师中形成对学位评定标准的共识,使得导师和学位委员会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中科院的导师和各级学位委员会应有自信心和判断力,根据国家学位条例的规定,科学规范地做出学位论文质量评定和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就制度创新的问题,路甬祥指出,国科大是以120余家研究所为基础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具有与一般大学不同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面临着学生规模大、学科多、地域分散、多法人管理的实际,其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与创新至关重要。在制定研究生教育制度时,既要遵照国家的政策规章,又要根据我校实际,制定能够调动多方积极性、发挥综合优势的制度体系,切忌一刀切。本届学位委员会在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但是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还并不理想,各级机构对于学生的淘汰机制、导师的退出机制、涉密论文管理等制度的落实,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国科大应针对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问题,以及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建立既能够发挥国科大规范管理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各研究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既能发挥各研究所、导师、学生等教育主体的动力与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资源和动力有效整合协同的制度体系,形成反馈机制、更新机制,保证制度的活力和生命力。

针对导师责任,路甬祥强调,要健全导师岗位责任制,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培养研究生是国家和社会赋予导师的重大责任,导师不是“老板”,而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培养研究生是导师应承担的首要任务。“人”的培养目标也不能只瞄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对研究生的志趣人格、科学思维的培育引导,科研方法的指引,科技行为规范、科学伦理的教育等都是导师的职责。要进一步明确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责任,把导师对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方面的指导情况,纳入导师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国科大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发挥研究所导师的作用,尤其是要多开设与最新科研进展相结合的特色专业课程,充分发挥我们中科院导师队伍的独特优势。国科大和各研究所也应加强对导师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激励更多高水平的专家投入到研究生教育工作中。

在完善导师制的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倡导实行导师组制,实行导师负责制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要借鉴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导师组或导师小组的集体作用,组成梯队,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法,克服单一导师制的不足和缺陷。

谈到研究生的培养,路甬祥强调,要改革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到社会各部门就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强。国科大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统筹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环节,科教结合,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国情的认知和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要依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发展潜力、研究方向、志趣优势等,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类型。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任课教师应善于灵活运用讨论式和实践教学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时应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从注重知识传授的效果转变为对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考量。

寓教于研,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最大特点和优势。但是,我们还需加强实践教育的研究,协调好集中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关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们必须注意处理好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既要鼓励研究生独立提出科学问题,研究生也应倾听和尊重导师的意见,在导师的指引下发展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形成有创造性的观点、方法和成果。

路甬祥最后指出,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多是全球性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够适应时代要求,能够应对和引领全球竞争合作的优秀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就要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机会,充分利用全球教学资源,经历多样的国际创新文化。要充分发挥我院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优势,扩大学生国际交流,增招高素质外国留学生,开展师资国际交流和教育合作,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和实效。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