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他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积极适应“十二五”规划开始实施的新形势,积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要求,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全面提升政法工作水平,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等中央政法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初步情况和下步安排,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在听取发言后,周永康说,这次两会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法机关要抓紧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政法干警,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全体政法干警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作用,全力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周永康指出,全国两会对近年来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取得的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总的评价是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许多积极中肯、高质量有水平的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中央政法各单位要认真梳理分析,对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要再接再厉、不断提高,对指出的问题和不足要查找原因、抓紧整改,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吸纳、改进工作,并逐一做好沟通、汇报、答复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周永康要求各级政法机关,一是要在服务主题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上有新作为。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突出执法办案这个重点,主动服务第一要务,为扩内需、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二是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群众安全感上有新作为。把民生优先的要求落实到各项政法工作,落实到老百姓身上,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措施,着力破解诉讼难、执行难和涉法涉诉信访等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深化平安建设,加大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在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有新作为。加强执法培训、岗位练兵,模范遵守、严格执行宪法法律,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扩大司法民主,深化司法公开,加强执法监督制约,全面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制度,加快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四是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有新作为。创新管理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变管字当头为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提高服务和管理的能力、质量、水平上下功夫;加强对各地各部门成功经验的总结推广,及时把创造性探索上升为顶层设计,转化为政策制度。五是要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国家安全上有新作为。政法机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切实履行第一责任,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

会议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政法机关执法办案考评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政法机关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立健全科学务实、简便易行的执法办案考评机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孟建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简称1984年中央1号文件)。《通知》指出: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水平,疏通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16日-26日,农牧渔业部召开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讨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表示要用大胆探索、勇于改革的精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把主要精力转到抓好商品生产上来,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同日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出第六号通知,要求所有第一期整党单位的党委或党组必须执行边整边改方针,立即动手解决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以便使党内外群众及时看到整党的实际成效,推动整党工作的顺利发展。

    1月27日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2月10日-23日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能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方针,并且取得成效,是衡量各级经济部门和企业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志。

    2月15日 《陈云文选》(1926―1949年)出版发行。7月15日,《陈云文选》(1949―1956年)出版发行。

    2月22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2月24日 邓小平就办好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问题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他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次谈话是在邓小平于1月24日至29日视察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2月7日-10日视察了福建厦门市和正在建设中的厦门经济特区,2月15日视察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之后进行的。视察期间,邓小平挥笔题词。在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珠海的题词是:“珠海经济特区好。”在厦门的题词是:“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在宝钢的题词是:“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2月27日-3月28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确定了一些更加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4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纪要》是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指导西藏工作的重要文件。

    3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并发出通知,同意报告提出的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的建议,并提出了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以促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3月26日-4月6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会议确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重要步骤。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并发出通知,指出:沿海开放城市的建设,主要靠政策,一是给前来投资和提供先进技术的外商以优惠待遇;二是扩大这些城市的自主权,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力去开展对外经济活动。

    4月16日-25日 国家体改委在常州市召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认为,沙市、常州、重庆等市的实践表明,搞好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对于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改革形势的需要,会议提出: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步伐;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开放市场,搞活流通;探索城市新的计划管理体制,完善市领导县的新体制,增加一批改革试点城市等项措施和建议。

    5月8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5月10日 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5月15日-31日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赵紫阳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件大事。农村改革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专业户和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会议还审议了其他各项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决定设立海南行政区,并设立海南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5月25日 邓小平在会见港澳出席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和出席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在恢复对香港的主权之后,中国政府有权在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6月3日 《人民日报》报道:最近,国务院正式做出决定,在武汉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7月11日,国务院决定在沈阳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3日,国务院决定,在南京、大连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并赋予大连市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6月22日-7月7日 全国第二步利改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从1983年开始的利改税第一步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由“税利并存”逐步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9月18日,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从10月1日起试行。

    7月20日 《人民日报》报道,中央书记处决定,改革干部管理体制,适当下放干部管理权限,采取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缩小由中央管理的干部的范围。中央原则上只管下一级的主要领导干部。新的干部管理体制自8月1日起实行。

    7月3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理“三种人”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补充通知》指出:清理“三种人”的方针是既要坚定,又要慎重,既不要漏掉,又不要扩大化。清理“三种人”要抓住重点,关键是防止“三种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要害部门和第三梯队,已进入的要坚决清除出去;要严格区分“三种人”和“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严重错误的人。

    9月4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若干规定》指出: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原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增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帮助他们形成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9月12日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县级领导班子的情况报告》。《报告》说:目前,除西藏外,全国调整县级领导班子的工作已基本结束。调整后的县委常委和正副县长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原来的10.8%提高到45%,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15.4%;除北京、上海外,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下;班子人数减少了18%。

    9月15日 国务院批转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并发出通知。《报告》提出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政企分开,加强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简政放权,充分调动外贸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实行进出口代理制,改进外贸经营管理;改革外贸计划体制,简化计划内容;改革外贸财务体制,加强经济调节手段。

    9月23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自行编译的新版《列宁全集》前四卷出版。这部《列宁全集》共六十卷,以俄文第五版为基础并增收了后来发现的许多新文献编辑而成,是当今文献最丰富的一部《列宁全集》。

    9月26日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将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12月19日,这个联合声明由赵紫阳总理和撒切尔首相在北京正式签署。

    9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国还有几千万人口的地区仍未摆脱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通知》指明了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根本途径,提出了进一步放宽政策,减轻负担、给予优惠及搞活商品流通,增加智力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10月1日 首都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邓小平检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10月4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并发出通知,强调根据“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精神,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搞好计划体制的改革工作。《暂行规定》自1985年执行。

    10月20日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之前举行了6天预备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认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决定》明确了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各项要求。

    10月22日-23日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他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他再次阐述了按“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重大意义,着重指出:翻两番、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径。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变。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

    11月1日 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强调,军队工作要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要紧密配合这个大局,大力支援国家发展国民经济。12月20日,余秋里在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指出,顾全大局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军队可以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参加国家重点建设等七个方面,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努力。

    11月2日 《人民日报》报道:从公安部获悉,全国给最后一批7.9万名“地、富、反、坏分子”摘帽子的工作已顺利结束。至此,我国自建国以来对二千多万名“四类分子”进行教育改造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

    12月5日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出《关于坚决纠正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的通知。

    12月29日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报告》,指出大规模地培训在职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是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根本途径之一。为了加强对干部培养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中央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2.9%,第二产业增长14.5%,第三产业增长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2.87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43.15亿元。全国财政收入164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财政支出170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76.4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2.8%。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201.0亿元,其中出口580.5亿元,进口620.5亿元,入超40.0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部收入660.1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55.33元。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20日上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周永康说,胡锦涛总书记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第一责任,切实抓紧抓好。

周永康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及时发现矛盾问题。注重从源头加以解决,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周永康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借鉴国外有益成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各级党委要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谋利益的战斗堡垒,让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先进性。各级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要动员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周永康指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社会管理新经验。比如,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使他们进入城镇社会管理工作范畴;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努力把各类社会组织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在征地拆迁中充分保护群众利益,努力实现征地拆迁一片、安定和谐一片;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整合基层资源和力量,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学习推广好这些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长效机制、制度规范。

周永康强调,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要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高对实有人口的管理服务水平;在经济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方面,要建立联合管理机制,保护正当交往合作,依法加强管理;在互联网管理方面,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促进健康发展;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社会治安方面,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又着力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精神卫生方面,要建立预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周永康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正,更加注重宣传教育,为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努力走出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回良玉主持会议,王乐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俞正声、徐才厚、薄熙来、令计划出席会议。

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军队各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今天在北京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2011年信访工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会上,12个中央信访工作督导调研组汇报了近期对24个省区市开展督导调研的情况,国家信访局负责人就2011年工作安排和有关文件稿作了说明,与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讨论。

周永康指出,2010年,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落实第一责任,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信访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及时制定落实政策措施,排查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实现了信访总量下降,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重大活动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

周永康强调,当前全国形势总的是好的,做好信访工作面临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随着全党全国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问题将逐步得到缓解,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将更加巩固。同时,我国仍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信访问题大量存在,一些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管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要求,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把群众诉求解决好,把群众权益维护好,把群众情绪疏导好,为“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为纪念建党90周年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周永康对做好今年的信访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要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市、县两级为重点,深入扎实地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听取群众意见,人对人解决群众困难、理顺群众情绪,让信访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继续下大力气化解信访积案。要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落实责任,完善政策,限期解决,打一场清理积案的攻坚仗。各级负责同志要加强协调督办,推动问题彻底解决。三是进一步加强源头预防。要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防止因为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要抓好相关政策法律的制定、完善、配套和宣传,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要主动帮扶困难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让城乡群众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信访工作是解决民生的重要工作,宜疏不宜堵,要用好已建立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诉求表达格局,把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把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位。要依法按程序做好信访事项终结工作,依法处理缠访闹访、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五是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要总结运用近年来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各地在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工作协作配合机制。要完善各级信访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升信访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方便群众查询办理情况和社会监督。要完善各级联席会议的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情况掌握和形势分析,加强综合协调和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有关方面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把已经出台的政策落实到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抓紧摸清情况,加大政策攻关力度;对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要及时转化为长效机制,上升为制度规范。

 

 

 

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简称1985年中央1号文件)。文件指出:打破集体经济中的“大锅饭”以后,农村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以这个文件为标志,我国的农村开始了以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改革。

    同日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在全国发行。这本书汇集了邓小平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4年11月间的重要谈话和讲话,共计22篇。

    1月5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决定从1985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国家对企业的工资,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

    1月10日-21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条例的决定草案;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1月25日-31日 国务院召开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座谈会。会议建议将这三个“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座谈会纪要并发出通知,指出:这三个经济开放区应逐步形成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建立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这一决策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新格局。

    2月5日-14日 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在天津举行。会议提出,1985年要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搞好城市改革和其他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要采取加快推行厂长负责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实行工资总额随同经济效益浮动等政策措施,促进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经营开拓型转变。

    2月8日 国务院批转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并发出通知指出,改造、振兴上海是关系我国四化建设的大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的发展要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的作用。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成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2月26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报告》。《报告》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党员队伍文化科学水平偏低的状况,把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优秀知识分子大量吸收到党内来;这是落实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组织措施,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总任务的重要保证;这项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身上。

    2月28日-3月6日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二期整党工作会议。胡启立传达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第二期整党的意见,要求把纠正新的不正之风、增强党性、加强纪律作为第二期整党的突出重点。

    3月2日-7日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科技体制的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邓小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邓小平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3月4日 邓小平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从政治角度和经济角度对当前国际形势作了分析。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3月6日-13日 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市召开。会议认为,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已发展到58个。今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方针应该是,在改革的方向、目标上坚定不移、积极进取,在改革的方法、步骤上谨慎从事、稳扎稳打,把继续搞活同加强宏观管理统一起来,确保改革初战的胜利。

    3月13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3月27日-4月10日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赵紫阳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几年的调整和改革,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在走上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路子。我们指导改革的行动方针应该是:坚定不移,慎重初战,务求必胜。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工作报告;批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订暂行的规定或条例的决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

    4月10日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出第十二号通知,指出:第二期整党工作的基本任务仍然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这期整党应突出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纠正新的不正之风,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月15日 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

    4月26日 国务院批转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请示》,并发出通知指出,扶持一千四百万农村贫困户要贯彻自力更生原则,并辅以国家和社会的积极帮助。要克服干部的单纯恩赐救济观点和群众中的依赖思想、悲观情绪。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强其自身经济活力,这是贫困户治穷致富的根本出路。

    5月15日-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研究了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措施。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5月23日-6月6日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讨论贯彻我国政府关于军队减少员额一百万的战略决策,研究制定落实这一决策的措施和步骤。会议确定,搞好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是军队今后两年的中心任务。6月4日,邓小平到会作重要讲话,指出: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第二个转变,是我们的对外政策。我们改变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战略。我们中国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

    6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同时下发了改革方案。

    6月29日 国务院批复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报审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的报告》,批准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全岛,并在该特区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7月1日-5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1990年提请人大审议并颁布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同时决定在香港成立一个民间性的、有广泛性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

    7月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国家科委、原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流动站的报告》。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诞生。

    8月20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清理和整顿公司的通知》。通知强调:必须贯彻政企业分开的原则。党政机关和党政机关干部办的公司,要实行政企分开,并使公司在经济上与党政机关脱钩;党政机关干部担任公司职务的,要辞去一头。

    9月3日 首都各界一万余人隆重集会,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彭真在会上讲话指出,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共两党合作是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希望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作出明智抉择。

    9月10日至12日 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和其他知名人士举行座谈会,通报即将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及十二届四中、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与会者在发言中表示拥护中共中央对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进行局部调整的意见和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并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

    9月15日 《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制定的《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星火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国家科委将帮助各地抓一批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有示范和推广意义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不显眼”的适用科技项目,以提高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农村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入新的胚胎。

    9月16日 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决定9月18日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决定提请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审议;讨论并确定了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全会收到了64位老同志请求不再担任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37位老同志请求不再担任中顾委委员;30位老同志请求不再担任中纪委委员的信,同意他们的请求,并给予高度评价,决定向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报告。

    9月18日-23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胡耀邦致《团结奋斗,再展宏图》的开幕词。赵紫阳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草案)作说明;邓小平、陈云发表重要讲话;李先念致闭幕词。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七年,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关键性的时期之一。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他强调: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邓小平肯定了一批老同志带头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推进干部制度的改革所起的作用,指出干部的新老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我们党的政策的连续性。他要求新老干部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陈云在讲话中强调,干部队伍要保持梯队结构;粮食生产要抓紧抓好;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抓党风的好转,仍是全党的一件大事;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批准了一批老同志不再担任中央三个委员会成员的请求,并增选了一批新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9月24日 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增选田纪云、乔石、李鹏、吴学谦、胡启立、姚依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还批准了中顾委第五次会议增选的中顾委常委和副主任人选,以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增选的中纪委常委和第二书记、常务书记、书记人选。

    10月23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对于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

    11月24日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出《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对农村整党的要求是:努力提高党员对党的根本宗旨的认识;进一步正确认识党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认真处理极少数犯有严重错误的党员;切实抓好领导班子的建设。

    12月中下旬 中共中央书记处连续听取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端正党风、纠正和抵制不正之风的情况汇报,决定把中央党、政、军机关和北京市机关的党风问题作为重点来抓,半年至一年务必抓出成效。 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9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8%,第二产业增长18.6%,第三产业增长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3.2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074.37亿元。全国财政收入2004.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0%;财政支出200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05.0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8.8%。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066.7亿元,其中出口808.9亿元,进口1257.8亿元,入超448.9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39.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97.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