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气氛紧张的考试周,同学之间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什么时候考试?”密集的考试过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吐槽有人窃喜,然而有一门神奇的考试叫做“蛋白质工程原理”,考完之后神奇的试卷迅速在朋友圈刷屏,引发国科大学子热烈的讨论。

这究竟是一张怎样神奇的试卷?

正常的试卷只是试卷,而这份试卷的开头引用了哈维尔的话,内容如下:一个不能从自身汲取力量和不可能在自身内部发现其生命意义的人,将依赖于他周围的环境,将在自身之外的某处为自己寻找方位——在某种意识形态、团队组织或社会中去寻找,这样。尽管他看上去在行动,但事实上他仅仅在等待,在依赖。真正的坚定不移仅仅表现在某人能够依靠他自己而不是他人,他有力量保持清醒严肃的精神,保持他自己的理性,健康的自制和对于世界独特的而不是调停的观点。

“承担”是知识分子的职责,“勇气”是知识分子的品格。心灵比只会更加重要,承担比会比更加重要,参与比置身事外更加重要!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你准备好了吗?那么,来吧!

正常的试卷考选择题直接出题,而这份试卷是这样的:梦回明月生春浦,经历青鸾瘦玉人。下列氨基酸中,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有哪些

正常的试卷考名词解释只是第几题前面写四个字“名词解释”,而这份试卷是这样的:当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绿草如茵,花开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个十分满意的解释?

正常的试卷论述题开门见山,而这份试卷是这样的:每一趟旅程的开端,总有一个难解的谜题:究竟旅人一开始是如何到达起点的。蛋白质出生之旅又是如何发端的呢?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米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原核真核谁短长?

在这份神奇的试卷中,每一题都与诗词相伴。刚拿到试卷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时空错乱感,怀疑这是“蛋白质工程原理”的试卷吗?但是细细一看,被诗词包裹的文字中,又处处隐约闪现着蛋白质的踪迹。于是,题目就这样穿上了华丽的外衣,闪亮登场。有的同学表示深深地被老师的文学功底折服,有的同学则在诗词的试卷里云里雾里。不管怎样,这份神奇的试卷还是为一成不变的"考试界"带来一缕春风,使诗词的清香四溢!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远行。四面八方,天南地北,觉得有意思的地方都想去看看,就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遗落了,心绪不宁,总要去找回来。 

于是这些年,在怒放的青春里,去西藏找寻信仰的真谛;秋日的胜景中,去平遥探索千年前遗落的沧桑,在夕阳下的古城墙上也曾默默注视那些历史长河中不羁的灵魂远去的背影;严冬的松花江上,用心去凝听过那厚厚的冰层深处大地厚重但深沉的呼吸;酷热的大漠中,用脚步丈量了腾格里大漠狂暴但是壮美的身体,从此漫天的风沙中就多了一个孱弱但坚强的身影;黄草梁、好汉坡、箭扣、沽源…我一次次地出发,鬼斧神工的美景是奖励,艰难困苦的体验是磨砺,只为寻找心中的圣地。 

但是山里不见,海里不见,沙漠里不见,草原上亦不见。每次乘兴而至,兴尽而归,虽然乐在其中,但是紧迫感依旧,没有失而复得的喜悦满足。你如是知道,你要寻找的东西还在远方。 

寻找什么呢?或许是春天里一时半会儿的身心放松,让你可以安安静静地晒晒太阳,听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看着树上的花儿怒放招展,感受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生机和喜悦;或许是一片美丽自由的净土,没有忧愁和烦恼,没有贪嗔痴慢疑,人人相爱信任,一切祥和而美好;也或许只是一个希望,一个遇到更美好的自己和更美好的世界的希望。 

海子说:“我要做远方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海子倒在了追寻太阳的路上。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得不怀揣着炽烈的热爱和不舍,早早结束自己的旅程。而我们,好好活着的,又有什么理由去浪费生命的恩赐,虚度着年华,荒芜了岁月。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虽不知何处是天涯,但请不要停留,如果还能走! 

我知道,必然还有一个地方,就在不远的远方,等待着我!不论路上多少艰难险阻,到达就是最大的奖赏!
 

本文所讲之“美学”,并非狭义上于“美”之何为的观点及学说,而是广义上之“美”,是与“真”和“善”形影不离、相生相化的骨肉同胞,是何所取、何所弃、何所向、何所恶的价值操守。所以,尽人皆知的众多先哲对“美”之定义在此按下不表,不再赘言。

古之希腊、罗马对“美”之追求有以下几点鲜明的特征:崇悲剧之造化之功;颂人性之光辉恒久;重荣誉之显赫流传。无论是其宗教信仰,抑或是文化习俗,无不显现着“人化神,神化人”之特点或倾向。诚如诗人荷马所言:人生如叶,新的一代出生,老的一代死去。他们深深体会到人类的缺陷,尤其是肉体的束缚与限制,人之生也有涯,终有一死,而欲求无穷。反之,高居奥林匹斯山颠的众神则享受着永恒的“生命”,他们不会被遗忘,他们永远被颂扬,他们可以留恋其所爱直到永远……而人类却不一样,随着肉体归于尘埃,随着时光的洪流涛涛奔去,他们存在过的一切痕迹也渐渐被冲刷得一干二净,不再有人记得他。而即使是这短短数十年,亦无法满足凡人之欲求,当其撒手人寰之际,亦鲜有人不对这个充满其所爱之美好事物的尘世无限眷恋。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君子耻没于世而名不显”,在这方面,东西方不谋而合了。也正是因为体味到了这种无能为力的痛苦,东西方思想界出现了相似的分化,分为了两派:积极的、入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东有孔孟,西有柏亚;消极的、出世的、逍遥无为的,东有老庄,西有犬儒。

试观古希腊、罗马最有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悲剧主题的以及荣誉主题的(如战争、竞技)占了绝大部分,而其中,拥有所有人性污点的神灵往往只起陪衬作用,真正歌颂的对象是那些拥有崇高人性光辉而又摆脱不了人类固有局限性(短暂的生命,而非神灵之永存不朽)的凡人。相较于喜剧而言,悲剧,尤其是那种与无法战胜的命运斗争的虽败犹荣的悲剧更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持久的影响。而“荣誉”,即便不能说是悲剧的始作俑者,也可称得上是其一重要诱因。

古希腊、罗马人重视荣誉甚于生命,是故其言必称其父,盖欲彰其家族之荣光,而以损毁家族荣光为耻。荣誉、功勋、业绩……这些是注定身为此世过客的凡人接近永生的唯一法门。肉体终将损毁,而其英明则会如夜之明星永不陨落。这便是阿喀琉斯弃平稳幸福的生活前景于不顾,毅然选择参战最终阵亡特洛伊的原因。斯人虽逝,其名永存!

对荣誉的看重势必会影响其所作所为,使其知何者该为而何者断不可为。于是,类似于中国所倡的“教化之功”便显现了。当然,也有那么一小部分极端分子,进取无望,内多欲而外惰于行,干脆搞出一套“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的说辞,究其衷也,实则一矣。

再看中国儒道思想,道家培养了中国人的性格,而儒家顶起了中国人的脊梁。潇洒随和或说不够坚定、不拘小节或说散漫慵懒固然是国人品性的突出特点,但千百年来,“礼义廉耻”的教化业已深入骨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古及今不缺范例。古有田横五百壮士从容赴义、荆轲聂政以死报恩、程婴抚孤报仇,今则泱泱中华一部近代史无不闪现国人之气节!

如释道之超然于物外固然潇洒,如屈子之遗世愤俗固然可泣,然而纵使“滔滔者天下皆是”仍抱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赤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岂不更称得上勇敢,更令人敬佩?仁者必勇!全凭一片赤诚的悲悯之心!

义有所为有所不为,则依赖于“羞恶之心”了,亦即西方的“荣誉感”。“知耻近乎勇”,有所耻,便有所不为,便努力进取,从而趋善避恶,不肯甘居人后,这是于己而言。于人而言,羞恶之心盛,方能嫉恶如仇,坚守正道。

说到这里,不难看出笔者寓意何在了。当今之世,流弊甚繁,而逆之者寡从之者众。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苟苟于斯难免失之洒脱,然而,思想学说的用弃应利于世而非顺于世,强为不可虽略显“傻气”,但正是这股“傻气”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决定了人兽之别,决定了民族的未来!而谁又能断言这股“傻气”在不远的将来不会蔚然成风呢?

5月6日下午,笔者和来自水生所科普支教团队的张晶、班赛男和杨柳一起来到湖北省水果湖第一小学,为这里的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探索与发现——生活中的科研故事”。

本次课程从一个简单的苹果商标延伸到视觉记忆心理学,进一步讲到设计美学,让同学们对看似无聊的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大家的日常生活,用卡通人物“樱桃小丸子”,形象地讲述了人们一周的行为节律以及这一规律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最后从生活中周而复始的故事引申到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生态平衡、认识自然规律和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四十分钟的课程中,讲台上下的互动不断,课后小学生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中科院水生所青年志愿者带来的这次充满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科普讲座。

本次讲座属于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青年志愿者协会科普项目的组成部分,来自水生所的研究生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该项活动,多次接受任务为水果湖一小的小学生们带去科普知识讲座,受到该校师生的欢迎。作为本次讲座的授课老师,笔者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传播知识的力量,意识到渺小的自己其实在知识传播中也会迸发出极大的能量,能够发挥未曾预料到的作用。这种作用,让我收获了自信,赢得了赞许,体会到了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而孩子们对于新知识的那份渴望和热情以及他们发自内心的那种天真和快乐,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事业的决心。

 

五一假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就是一次普通的休闲时光,但是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金沙羽林”战队的MBA同学们来说,这三天是他们人生中难得的一次身心历练,值得他们用一生去珍藏、去回忆。

5月1日—5月3日,由招商地产主办的“第四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下文简称“亚沙赛”)在中国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如期举行。这项赛事是在亚太地区顶级商学院的MBA学员群体中展开的一项竞技体验式文化赛事,各校参赛的MBA学员通过徒步穿越60余公里沙漠的竞技比赛,亲自体验和践行环保、协作、坚持、责任的赛事理念。本届亚沙赛共有来自两岸三地以及新加坡的50所商学院800多名队员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共派出12名参赛队员。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中国科学院大学“金沙羽林”队最终获得赛事最高集体奖项“沙鸥奖”及一个男子个人第十名的好成绩。

“金沙羽林”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参加亚沙赛的赛队名称,“羽林卫”,在历史上以英勇善战著称,以“羽林”作为亚沙赛队的队名,饱含了中国科学院大学MBA学子们应对沙漠挑战的决心与勇气。作为最早参加此项赛事的商学院之一,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学管理学院在前三届亚沙赛中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金沙羽林”的亚沙赛队名也延续传承至今。本次亚沙赛,新一届队员们依旧雄心勃勃,积极备战,力争让中科院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学术机构,在亚沙赛场上闪烁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作为“金沙羽林”队的一员,我(队友们热情的称呼我为“记者君”)有幸参与了这项赛事,途中收获颇丰、感慨良多。下面就让记者君带领大家感受一下这三天不平凡的沙漠之旅。

阿左旗热情的欢迎晚宴

4月30日清晨,刚刚从火车上下来的队员们在银川站广场前短暂的合影留念后,就乘坐着西去的接送大巴穿越贺兰山,前往腾格里沙漠所在的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中午,接送大巴到达阿左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处于戈壁滩和沙漠的中心,道路宽阔,街道整洁,人民热情。第一次进入内蒙的记者君认为这里的现代化建设水平足以超越祖国西北的大部分县城。

“亚沙赛”要求队员们必须负重完成比赛。在入住的酒店里,队员们领取了比赛用的睡袋和防潮垫等物品,接下来的三天里,这些物品将伴随着队员们一起穿越腾格里沙漠。

经过短暂的休整及比赛补给采购后,赛前的重头戏——欢迎晚宴就要开始了。欢迎晚宴不仅是一场主人迎接客人的宴会,也是各个参赛队伍互相了解、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好客的阿左旗人民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现场气氛火热,就像浓烈甘甜的马奶酒那样让人难以忘怀。

凑巧的是,一年四季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的阿拉善左旗,在我们这一行人到来的下午,竟下了一场不小的雨。所以在宴会上,热情的阿拉善盟旅游局的领导用“贵人出门多风雨”的言辞表达了自己对于贵客远道而来的赞美和欢迎之情,引来现场一阵阵的欢呼和掌声。

宴会的核心环节是50个领队的赛前宣誓及各参赛队伍的风采展示。在800多人的会场上,50个领队代表各自的参赛队伍喊出以“环保、珍惜水资源、公平竞赛”为主题的誓言。随后50只院校参赛队伍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依次向在场的所有人员展示自己的决心与信心。“金沙羽林”的口号也是格外吸引众人的目光:“金沙羽林,名满天下,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略带武侠风的口号展示了队员们征服大漠、敢于竞争的必胜决心。

第一天:24公里,初识腾格里沙漠

5月1日早上7点半,50只参赛队伍乘坐大巴前往此次比赛的沙漠入口。据记者君同当地的司机大哥聊天所知,此次比赛所在地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通古淖尔,这是一个蒙语的名称,意为清澈的湖泊。以湖泊命名的沙漠,意味着这片沙漠中必然有让行者渴望的大片绿洲,这也让队员们对此次征途充满了些许期待。

第一天的赛程是24公里,共设四个补给点。9点,车队来到比赛的起点,当天的天气晴朗,天空湛蓝,回头还可望见东边贺兰山顶的积雪,这样的天气在平时也许是美丽的,但是在沙漠里预示着今天一天的征途将伴随着炎热与暴晒。

在起点的广场上,点将台前选手们热情高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简单的赛前动员及热身后,选手们出发了,开始了第一天的沙漠征途。

和大多数参赛选手一样,记者君也是第一次来到腾格里沙漠,对神秘的通古淖尔充满好奇与期待。虽然院校记者可以坐车前往终点,但是第一天记者君还是选择了徒步走完24公里,由于开赛前在起点拍照,记者君和“金沙羽林”的队员们走散了,只好独自踏上漫漫沙途,也正是这样,记者君在途中记录了许多独特的画面。

随着时间与距离的推移,亚沙大军逐渐深入沙漠腹地,腾格里沙漠开始显露出其狰狞的一面来,太阳高升,火辣辣的炙烤着这片黄色的沙土王国。虽然出征前,大家对沙漠的气候之恶劣都有心理准备,队员们也在赛前进行多次体能训练,以期能够习惯这种环境,但是真正进入比赛后,队员们还是发现这种干旱和荒瘠让人难以忍受。这里很少有生命的痕迹,偶尔能看见一两丛骆驼刺,还有一些挖沙的黑色小甲虫以及卷着尾巴的沙漠蜥蜴,除此之外,只剩荒凉、干旱。

站在沙丘上环望,除了远处的贺兰山轮廓依稀可见外,四面都是绵延起伏的黄色沙丘。选手们已经逐渐拉开了距离,八百多人的队伍像一条长龙一样缓缓移动,这让记者君脑海中出现一个画面,也许当年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时,站在山丘回望也是这样壮观吧。

就这样沿着前方选手踏过的脚印往前行走,沙土松软,在上面行走不比平地,基本上每一步都很困难,尤其是翻越沙丘时,这种困难的感受愈加强烈。翻越一座座沙丘,很多时候坚持下去的动力也许只有同行者的陪伴以及宿营地那片令人沉醉的绿洲。

补给点大概五六公里设置一个,在补给点,除了进行检录外,队员们可以进行短暂的休息,并将喝剩下的空水瓶换取新的矿泉水,这也迎合了赛事“环保、责任”的理念。在第三个补给点休息时,记者君遇到了“金沙羽林”的领队赵杨以及三名女队员,此时距离第一天的终点还有10公里的距离,虽然从脚步能看到大家的疲惫,但是大家依然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经过短暂的休整后,队员们再次出发,一路艰辛不表。经过第四个补给点,离终点还有不到5公里的路程,远远的看见一片绿洲,看见前方的选手们在绿洲中穿行,瞬间给我们疲惫的身体带来了一丝希望。随着脚步的挪动,大家离这片小绿洲也越来越近了,这里的水不能称之为湖,就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分散着,地上渗着白色的盐碱,虽然是绿洲,也还是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贫瘠。

第一天的宿营地在通古淖尔的伊克尔湖畔,营地关门时间是男生5:00,女生5:30,按照比赛规则,如果有队员没有在关门之前到达宿营地或者中途弃赛,那么整个赛队就没有了夺取赛事最高奖项“沙鸥奖”的资格。不过所幸,第一天由于大家体力都比较充沛,“金沙羽林”的队员们都在关门前顺利到达宿营地。

在队员们跟着体能恢复教练进行拉伸及放松运动后,6点就是晚饭时间了。经过了24公里的沙漠跋涉后,饥饿感是肯定有的。营地里炊烟袅袅,人声沸腾,记者君也吃了一碗泡面、一个馒头和一碗鸡肉汤。晚饭后,就是扎营、总结、自由活动环节。在补充能量之后,大家都比较放松,赵杨领队带领我们几个人前往浙江大学的营地,进行简单的“联谊”活动。到达浙江大学营地的时候,发现对方的一个队员正在给队友做放松按摩,这也让我们“金沙羽林”队的岳野同学第一次走上了“历史舞台”。岳野是2015级录取的国科大MBA新生,将于今年9月份入学,此次也随我们参加了亚沙赛。看到浙大的同学的按摩手法,岳野同学有点按捺不住了,毛遂自荐走上前去推销自己“祖传”的按摩推拿手艺。岳野同学手法娴熟,力道均匀,浙大同学连连称好,先后有多名浙大的MBA同学在沙漠上体验了国科大岳野同学的按摩手艺。

发现了岳野同学这样一个“活宝”,回到自己营地后,就有多名队友体验了岳野同学的按摩手艺,记者君也尝试了一把,确实是按过之后舒服不少。在两天的营地休整期间,都是岳野同学在给“金沙羽林”的队友们进行按摩放松活动,“沙鸥奖”的获得离不开岳野的奉献。

圆月高升,夜幕逐渐降临,经过了一天的跋涉,队员们也进入了梦乡,在这美丽的伊克尔湖畔,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大家是真的累了,等待他们的,是明天26公里的征程。

第二天:26公里,体会沙漠行走的孤独与艰苦

清晨,随着第一丝阳光越过沙丘照在营地上,沉寂了一夜的伊克尔湖迎来了新的一天。营地里陆续有人醒来,开始收拾行李和帐篷打包,餐饮区中通古淖尔当地的志愿者小伙子和姑娘们已经在为队员们烧水准备早餐了。经过了一夜的休整,“金沙羽林”的队员们看似体力恢复不少,大家开始忙碌着洗漱和收拾行李。短暂的早餐后,大家开始在体能恢复教练的带领下进行出发前的热身运动,伴随着口令,几百号人做着整齐的动作,看起来,还是相当壮观有气势。

经历了第一天的沙漠征途,各个队员的速度和适应情况也显露出来,所以出发前,领队赵杨根据大家的情况制定了第二天的战术:刘世峰、宋显、单静彪三人由于体力较好,作为第一梯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团队的整体的成绩,同时冲击个人前十;杨原沣、张鸣、刘志国、岳野作为第二梯队;领队赵杨和三位女将作为第三梯队,他们的任务是保证在关门前到达营地,确保团队能够拿到“沙鸥奖”。

记者君由于身份比较特殊,不计比赛成绩,但是考虑到团队中女队员的身体素质,还是决定今天要为团队荣誉做一点贡献。在队员们都出发后,记者君乘坐着敞篷卡车来到了第三个补给点,这里距离昨日宿营的伊克尔湖大概有15公里的距离,距离今日的目的地天鹅湖的距离为11公里。由于时间尚早,还没有队员到达这里,于是,为了拍到前几名队员的英姿,记者君开始往回走。大约走了2.5公里的时候,第一个人出现了,从胸前的黄色领跑衫可以看出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选手。人民大学是去年的冠军队,本届比赛依然拼尽全力,力争第一。随着记者君不断行走,慢慢的冲往第三个补给点的选手也多了起来,走在前面的队员基本上都是一路小跑,为了他们的成绩而冲刺。

不出所料,宋显、单静彪、刘世峰三位第一梯队的队员率先依次经过记者君身边,记者君将他们冲击的身影记录了下来。他们走了之后,记者君停在原地,开始等候剩下的8名队员,看着“金沙羽林”的队友们一个个的走过身边,记者君心里也慢慢松了一口气,可是怎么也看不见女队员曲晓洋的身影,记者君有点着急。等了大概一个小时,仍然不见晓洋同学。前方已经看不见大批的队员过来了,只有零星的一两个掉队的参赛选手在沙漠中慢慢移动。记者君心想,也许晓洋从另外的沙丘走了,刚好和自己错过,况且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到第三个补给点的话,那在关门前肯定是无法到达营地了。于是记者君转身向着终点的方向走去。

早上没有太多走动,记者君的体力还是比较充沛的,基本上保持着较快的速度追赶,一路小跑。由于等候的时间较久,路上已经很少有其他选手,记者君感到有点孤独和难忍,一个人快步行走在茫茫沙海中,只听见自己大口大口的喘气声。翻过一个沙丘,突然,记者君一阵激动,前方出现一个身影,红色的雪套和皮肤风衣,那不正是国科大“金沙羽林”的女队员装备么?于是记者君一路狂奔,追赶上去,正是自己的队友曲晓洋,前方还有另外两个女队员张艳红和王文娟。大家的体力明显消耗过多,前进的速度同昨日相比要慢不少。

在接下来的6公里路程,记者君和三位女队友相互鼓励,一路同行。在上坡的时候,记者君还会拖着登山杖拉着女队员们爬上沙丘。下午5点左右,终于到达了美丽的天鹅湖畔。不过让我们纠结的是,营地在湖的对岸,于是,我们又绕湖2公里前往营地。今日,所有参赛队员依然是在关门前走完了26公里,队员宋显更是个人成绩名列前茅,“沙鸥奖”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夜晚:篝火晚会,绽放青春风采

晚上,组委会在天鹅湖畔的营地旁举行了内容丰富的篝火晚会,以增进各队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示MBA同学们的才华。领队赵杨由于这两天比赛中所展示出的组织能力和口才,自然而然的被组委会选为篝火晚会的主持人,这为国科大“金沙羽林”队增光不少。

篝火晚会热情洋溢,50个院校根据扎营区域被分成若干小组,依次献上自己的节目。来自祖国宝岛台湾政治大学的MBA队员们以一首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开场,全场队员们一起合唱,这融洽的气氛将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心紧紧连在一起。随后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同学为大家献上一首激情四射的《开门见山》。

兄弟院校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女队员为大家献上的肚皮热舞,更是轰动了全场,也刷新了记者君对于这个安徽的以科研著称的兄弟院校的看法。看来,商学院的精英们真是各个卧虎藏龙、才华横溢呀。

最热闹的时候当属《热情的沙漠》,几十个队员向排火车那样肩膀搭着肩膀,围绕着篝火绕圈、跳跃、欢呼,“你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这应景的歌词将篝火晚会推向了高潮。

在这美丽的通古淖尔天鹅湖畔,晚会继续推进,大家尽情的在火光中释放着自己的激情, 这个夜晚属于这些商学院的精英们,也属于全体参与此次亚沙赛的成员。

第三天:最后10公里,冲击“沙鸥奖”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比赛的最后一天到来了,按计划今天的出发时间是7点半。清晨5点多,记者君就在营地里收拾行李的声音中醒来。此时,西方那一轮圆月还没有落下,在乌云的遮盖下映照在湖面中,透出些许清冷的美。沙漠的清晨异常寒冷,所以快速的收拾好行李后,大家就开始准备洗漱和早餐了。为了快速增加队友们的身体热量,王文娟同学拿出了自己的大号热水壶,给大家接了满满一壶姜汤。在三天的比赛中,这样的互帮互助的温馨场面随处可见,大家在比赛的途中也建立了友谊。

经过了前面两天50公里的折磨,很多院校都有退赛及因受伤而无法完成比赛的队员。“金沙羽林”队员们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酸痛,部分队员的脚上也磨起了泡,可以说这短短的10公里,对于经历了两天长途跋涉的队员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今天记者君将坐车前往终点,等待冲过终点、冲击“沙鸥奖”的英雄们。宋显、刘世峰、单静彪三员猛将依然战斗力十足,在11名队员中率先到达终点;随后杨原沣等队友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岳野同学膝盖已经负伤,但还是忍着伤痛坚持走完了十公里。顺利完赛的每个队员都获得了赛事主办方颁发的“第四届亚沙赛”纪念奖牌一枚。这小小的铜牌,凝结了队员们的多少辛酸与汗水,我想,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吧。

全部队员在规定时间内完赛,意味着“金沙羽林”将再一次获得赛事最高荣誉“沙鸥奖”。队友们都很兴奋,大家在终点的拱门前各种合影,希望能将这成功的喜悦记录下来,带回北京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中午12点,大家乘坐大巴返回巴彦浩特镇,参加主办方举行的颁奖宴会。经过三天的荒漠跋涉,见到了久违的城市,手机也有信号了,大家各自给自己远方的亲人报着平安,分享着挑战成功的快乐。

同三天前欢迎晚宴是同一个地点,但是在座的人是不同的心情。当主席台的LED屏放出主办方制作的赛事回顾视频时,全场沸腾了。看到屏幕上出现一个个拼搏的身影、满是汗水的面孔,大家禁不住一阵阵欢呼,掌声充满整个会场,他们是在为自己欢呼、为自己喝彩。

令人激动的颁奖环节到了,本队老将宋显夺得男子个人第十,国科大“金沙羽林”队夺得赛事最高集体荣誉“沙鸥奖”。获得此项荣誉的队伍仅有13支,意味着有37支队伍的队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弃赛或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比赛,这再一次印证了国科大MBA学子们的顽强与毅力。

新一届“金沙羽林”赛队在组队之初就得到了国科大管理学院的老师们以及MBA户外协会的支持。亚沙赛的队员们大多都是在校的MBA学生,他们除了要完成学业,还要兼顾自己的事业,可以说业余时间并不多,他们中的很多人报名“亚沙赛”不只是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更重要的是渴望体验这种恶劣环境下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历练,让自己的MBA生涯不留遗憾。所以,从3月份完成组队至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积极备战。除了日常的长跑等体能训练外,几乎每周末都会举行一次集体训练,从普通的奥森跑步到西山凤凰岭阳台山30公里拉练,队员们已经逐步适应了高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无论是体力还是意志力都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得到提升。

夺得赛事最高奖项“沙鸥奖”,这不仅是对全体队员三天拼搏的肯定,也是对赛前管理学院的老师们、MBA户外协会的支持,以及队员们一个多月艰苦训练的最好回报。

归途:再见腾格里

历时三天的腾格里之行结束了。这三天,对于 “金沙羽林”的队员们来说,是一次为国科大争光的努力拼搏,也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在回京的路上,记者君思绪万千,脑海中不时闪现赛途中那些难忘的画面。

在三天比赛途中,有太多感动,也有太多感慨。国科大的MBA学子们顽强拼搏、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赞颂:领队赵杨对队友们的鼓励,宋显、刘世峰、单静彪三员猛将一路向前的冲劲,杨原沣、刘志国、张鸣三位男士乐观积极的态度,岳野同学为全体队员按摩放松的奉献精神,以及张艳红、王文娟、曲晓洋三位女将在比赛途中的相互搀扶、营地里照顾队友起居的关怀……他们都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也没有太多的户外运动经验,但是在此次比赛中,他们互相鼓励、不抛弃、不放弃,共同完成了比赛,这些都体现了“金沙羽林”队内部极高的凝聚力,“沙鸥奖”的获得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同时,参赛的各支队伍中也有很多令人难忘的人物:中科大男队员带女队员的互帮精神;长江商学院的记者王华在比赛途中捡起前面队员不小心掉落的空水瓶;在人大读MBA的新华社女记者闫燕作为大赛组委会的记者,为了能够写出真实有体会的稿件,坚持走完了60公里全程;还有每天出发前,总有一些披着比赛衫的身影在营地里拖着大袋子收集垃圾……这些商学院的精英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验和践行着“环保、协作、坚持、责任”的赛事理念。

腾格里沙漠面积约3万平发米,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这里气候恶劣,常年干旱和大风,湖盆地区仅占7%。亚沙赛选择在这里举行,也是尽力在宣传公益环保的理念。没有经历过沙漠艰苦跋涉的人,不会知道水的珍贵;没有亲眼见过沙漠之荒凉的人,不会懂得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环保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近两年媒体报道的宁夏、内蒙的部分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第四次参加亚沙赛的中国科学院大学MBA“金沙羽林”队,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每个队员的心中,大家在比赛中环保出行、同队友协作、坚持走完全程、敢于担当责任。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在毕业后的商界风云中,第四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的难忘经历,必定会伴随着他们,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座丰碑,在困难中激励他们不断前行。

附: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第四届亚沙赛参赛队员

正式队员:赵杨,张鸣,杨原沣,曲晓洋,岳野,王文娟,刘世峰,单静彪,刘志国

观摩队员:张艳红,宋显

随队记者:李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