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记者团“走进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侧记

  • 黎娟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06-25
  • 378

5月19日,风和日丽,国科大记者团一行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参观、学习。大家对这次活动期待已久,我一直就很喜欢花花草草的,这次有幸能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参观,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

都市中的一方净土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地处西山脚下,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20世纪50年代批准建立的植物园,历史悠久、科研力量雄厚。北京植物园现收集、保存各种野生植物资源5000余种(品种),建有16个专类园区和1个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及科普展示中心、科普实践中心,拥有野生植物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和转基因突变体种子保藏服务中心。

由于到达植物所的时间尚早,记者团成员就在园区里自行参观,园区内清雅安静,放眼望去,四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鸟语花香,大家都被这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景色及优美的环境所打动。现代都市环境污染严重,汽车尾气、PM2.5等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是北京城中环保的一方净土,大家都笑称“来这是‘洗肺’来了”,在城市久居之后终于可以一享清新、干净的空气了。

走进植物世界

中科院植物所综合办公室纪魁显老师及植物园科普组刘永刚老师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团成员,并带领大家参观了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记者团成员李晨阳说道:“我是来到国科大以后,才知道我们植物所内还有一个美丽的植物园,一直对此很好奇,也很向往。这次有机会来,可以大饱眼福了。”

纪魁显向大家介绍道:“刘永刚老师在植物园工作多年,对植物园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了解。作为此次的讲解员,他将带领大家参观,并介绍园区各种植物的名称、所属科目、主要特点、地理分布、保护级别等内容。”

刘永刚老师对园内的植物真可谓如数家珍,知之甚详。他带领大家首先参观的是月季园,月季园占地面积0.6公顷,收集栽培各类月季约400个品种。作为美丽的庭院花卉和上等的切花材料,月季还素有“花中皇后”之称。关于月季,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它和玫瑰的区别了。刘永刚解释到,月季和玫瑰均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但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叶片的数量上,月季的叶一般由5枚小叶组成羽状复叶,叶子大;而玫瑰则由7-9枚小叶组成羽状复叶,叶子小。同时,月季的叶光滑、有光泽;而玫瑰的叶则老皱、无光泽。目前市面上花店销售的所谓“玫瑰”,绝大多数是月季品种。刘永刚还向大家教授了区分牡丹和芍药、莲花和睡莲等的方法。尤其是莲花和睡莲的区别,可谓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莲花又称荷花,其成叶会挺出水面,睡莲的成叶则不会挺出水面……通过这些讲解,大家了解到了美丽植物的背后所蕴藏的科学问题,学到了不少有关植物分类方面的知识。

大家接着参观了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该展览温室建于1965年,距今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里面“定居”着许多从世界各地“远嫁”而来的稀有植物。当大家路过一颗挂着保护树种标牌的乔木时,刘永刚指着它对大家说道:“这叫‘绒毛皂荚’,已处于濒危状况,目前全世界已仅存约10棵了。”温室里的每颗植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刘永刚站在一棵菩提树前介绍道:“这棵菩提是20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赠给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国礼,系从当年释迦牟尼佛祖醍醐灌顶的那株母树上取枝扦插而成,后交与植物园养护。”“菩提”一词为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此树名也从佛教典故而来,是寺院里常见的树种。刘永刚还补充道:“人们常说的菩提子其实也并非是菩提树结的果实,可能只是借此美好的寓意罢了,纠正了大家以往的误解。”在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室,大家仿佛漫步于热带地区,面对种类繁多、大小各异的仙人掌、仙人球等沙生植物,大家不禁叹为观止,高大的有数米,直冲屋顶,低矮的却不及拳头大小,小巧可爱。大家还趁机向刘永刚老师讨教起了仙人球、仙人掌这类“懒人植物”的养护之道,诸如“仙人掌应多久浇一次水呢”、“仙人掌能防辐射吗”……刘永刚建议大家:“对于此类植物,一般可在土快干的时候放可浇水,但7月份最好不要浇水。至于仙人掌能防辐射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大家还参观了宿根花卉园、牡丹园、紫薇园、裸子植物区等园区。五月中下旬,园区里的花虽不如四月份那么姹紫嫣红,但园中异彩纷呈的特色植物却足以让大家大开眼界。同时,这些植物名字也取得可爱有趣、生动形象而富有意境。比如,鹤望兰,它又被称作天堂鸟,因为它的花形特别酷似鸟冠和鸟嘴,而它出生的故乡原名又叫“天堂鸟村”,因此就赋予它“天堂鸟”的名字。还有光棍树、象牙红、痒痒树(紫薇)等,名字都取得特别有意思。

增长知识的植物所之旅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大家在感受植物魅力的同时,也了解了植物分类、鉴定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意识。而笔者注意到,参观过程中,记者团成员杨娇一路都拿着笔和本子认真地记录着。她告诉笔者:“自己虽然学的不是植物学,但从小就对大自然有一种莫名的好奇,对植物也是充满了热爱。虽然之前自己已来过一次北京植物园,但那次是秋天,开的花较少,主要是月季和荷花。能借此机会在不同的时节再来一次,并且听取植物所专家的讲解,觉得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如若还有机会,我还会积极参加。”参观结束之后,其他记者团成员也纷纷表达了参观此次活动的感想。

“这次活动让我观赏到了很多珍稀植物,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很多植物方面的科普知识,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认识。同时在讲解中,感受到了植物王国的神奇。”

“这次‘走进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活动使我收获颇多,不仅使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呼吸了新鲜空气、放松了心情,更使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植物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同时还产生许多生活和学习方面的的灵感和启示。”

“我来到植物所最大的感受是,科研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生活的。不仅看到了很多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还了解到一些外貌平平的植物背后,也有着神奇的属性或传奇的故事。在植物所老师的指引和讲解下,更是与一般的参观大不相同,收获知识更为丰富。老师风趣、详实的讲解,使我真切地感到他们与这些生命是那么地相依相契的。科研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美丽的,能在这一方幽雅的天地里潜心研究,定是别有一番不为人知的乐趣!”

“这次参观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让我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但同时也看到好些植物都已成濒危的现状。我觉得有必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责任编辑:黎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