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内的3次掌声

  • 张越月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8-05-26
  • 789
【新闻网讯 记者张越月】
 
第一次:欢迎的掌声
 
九点五十分,来自灾区的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崔鹏,缓步走向讲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里响起了第一次掌声。
 
和刚做完报告的滕吉文教授相比,崔鹏老师没有那么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蓝色条纹的衬衫在没有背景光的舞台上有些偏黑,稍许有些乱的头发下,台下观众看到了一张略显疲惫的脸。
作为抗震小组的成员,崔老师在地震发生两天后就进入汶川等重灾区调查次生灾害,尤其是堰塞湖造成的影响。他进入随时可能有塌方危险的山区,爬上堰塞湖的堤坝,取样研究。在大山中经受住多次余震的威胁后,又连夜返回成都开始分析总结工作,直到今天。
 
第二次:鼓励的掌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崔鹏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面,我想很多的中国人在心里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不哭,中国坚强!”说完这几个豪气干云且满含真情的字,他流泪了。台下的观众响起第二次掌声。
 
接着,崔老师以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为题,展示了他看到的来自前方的信息,很多照片是他在灾后研究中拍摄的。在讲解这些照片的时候,崔老师的每句话都会有停顿,整理一下感情,然后轻轻地舒一口气,才继续说。
 
两张北川城区前后对比的照片出现在幻灯片上。他说,“令人痛心的就是这一张照片,震前是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震后……”这句话是他整场报告中唯一一句没有说完的话。
 
第三次:希望的掌声
 
很快,幻灯上出现一座没有倒塌的学校的照片。“……这一所学校没有倒塌,温总理就说我要代表全国人民感谢这个建筑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这是激动的声音!全场第三次响起了掌声。
报告继续,崔老师开始讲解堰塞湖的成因、目前的情况和专家组对于堰塞湖的处理意见和如何减少次生灾害。他的语句不再断断续续,而是自信且连贯;他的语气也不再如开始般悲伤,而是平静且客观。
 
“四川遭受了那么大灾难,我们都是非常痛心,但是我们必须要沉下心来,我们还要重建家园。”十分钟内,崔鹏老师的表情一直写满了坚定,话语也充满了信心。他的脸上仍带着地震给中国人的留下的悲怆,而对未来的自信和希望更多地出现在他的脸上。
 
责任编辑:张越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