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夏雪 陈丽莎】“别急!别急!”
 
  “好!就这样!”
 
  12月18日下午1点,玉泉路园区塑胶篮球场里热闹无比。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正在这里进行跳绳比赛。
 
  伴随着加油声,只见参赛队员们个个身轻如燕,轻松地跨过那条来回飞舞的长绳。这是正在进行着的班级集体跳长绳比赛。队伍中,负责摇绳的两个同学双手用力地握住绳子的两头。长绳像彩虹飞舞般,掠过头顶,擦过地面,发出“啪啪”的声音,从队员们的脚下一闪而过,同学们顺利地跳了过去。“不要紧,继续!”一个同学差点踩着长绳,拉拉队的同学及时地给她加油打气。
 
  “预备——开始!”裁判员一声令下,参加单摇的各位参赛选手抡起跳绳,只见一条条各色的绳子在同学们的手中上下、前后翻飞,像前后舞着风车般转个不停。再看看拉拉队的同学,简直比参赛的同学还要着急,他们拽着拳头、跺着脚、敞开喉咙为自己班的同学呐喊助威。一分钟下来,比赛结束,有的同学体力不支,站在原地大口喘气,这是平时缺乏锻炼的表现;有的同学轻松自如地抡着跳绳,还不时地转身表演起来,旁边的观看的同学都为他捏了把汗。
 
  男女双人一分钟单摇也是这次比赛精彩的项目之一。男生和女生搭配,一人摇,两人跳。这个项目需要技巧,更需要配合。观众们的呐喊加油声给予参赛者的动力加快了他们跳动的步伐。气氛变得欢快而又充满活力。比赛现场变成计数声、掌声和欢呼声的海洋!
 
  由生命科学学院体育部、女生部主办的这次跳绳比赛大约进行了两个小时。比赛有前摇、后摇、编花、双跳、集体跳等项目。“之前,我们都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了。”来自504班的体育委员张文柳同学告诉记者。整个比赛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跳出了冬的热情,赛出了好的精神风貌。“我觉得这个比赛很好、很有趣!”赛后,一位拉拉队员笑着对记者说。有参赛同学表示,在次比赛中充分地感受到了比赛的快乐,健身的快乐,冬的快乐。
 
  跳绳是我国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这种活动是技巧和团体魅力的统一。参加跳绳运动不仅能够展示个人技能,锻炼身体,还能加强团队精神,提高大家积极锻炼的热情。这也是生命学院体育部、女生部举办这次活动的主旨之一。
 
 

【新闻网讯 记者毛志成】为了促进生命学院学生体育锻炼同时给各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也为了丰富和活跃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在一起享受集体活动的乐趣。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体育部举行了以心连心、凝人气、增体魄”为主题的跳绳比赛。

 

 本次比赛于12月18下午1:00在玉泉路校区礼堂后的篮球场上开始,比赛规模之大再创生命科学学院跳绳赛事历史新高,全一年级研究生各班派出参赛选手参与到比赛之中。本次比赛队伍多达数支,参赛人数近百余人,达到了预期的参赛效果。

 

 比赛开始后,各按照赛前的抽签顺序,有序的进行着各自的比赛。比赛过程中,各代表队的各位参赛队员意气风发,努力拼搏,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虽然天气比较寒冷,风比较大,但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没有衰减,反而“越战越勇”,大家彼此加油鼓劲,为大家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比赛。 

 

 记者了解到,生命学院通过此次比赛的举办不仅锻炼了体魄和意志品质,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班与班之间得到了交流的机会,学生之间透出着和谐融洽的气息。同学们在比赛中结识到了新朋友,同时享受到了丰富的课余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忙碌的科研学习生活中,不要忘了锻炼身体,让我们这些学生笑得更灿烂,活得更精彩。

 

 

 

 

【新闻网讯 记者李丽】圣诞节将至,校园里装饰着五彩斑斓的彩灯和圣诞树,圣诞老人也不知何时悄悄爬上了个主楼的门窗,校园里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
 
走出校园,各大商场、超市纷纷亮出圣诞促销的招牌,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令人仿佛置身笃信基督的西方国家。
 
圣诞节是教会年历的传统节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于是就有了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的圣诞树,还有红衣红帽的圣诞老人。
 
随着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一再碰撞、融合,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中国人过起了圣诞节。曾有人就此批判中国人“崇洋媚外”、“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其实,就笔者看来我们并非盲目跟风,中国人的圣诞节与耶稣无关,而是表达祝福、祈求平安的日子。中国人的平安夜没有火鸡、没有大餐,只有互赠苹果、吃苹果,以表达平安之意。中国人将中国爱好祥和平安的精神融入西方的节日习俗,赋予其新的意义。
 
并非只有圣诞节如此,情人节给了情侣们互相表达爱意的机会;母亲节、父亲节使含蓄的中国人终于喊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感恩节给心怀感恩的我们以互致谢意的契机……
 
如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懂得拿来,方可创造。西洋节日经过中国人的再造,在其原有形式的基础上有了更加中国化的内涵,难怪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起了“洋节”。
 
为此也有很多人担心“洋节”的流行会弱化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担忧。中华民族是注重传统的民族,中国的传统节日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为将传统民族节日发扬光大,我国政府在节假日调整时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重大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我国人民在庆祝传统节日时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海外华人华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活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很多外国友人自发地融入其中。
 

东西方文化融合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如何抓住历史的机遇,把我国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过上中国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新闻网讯 记者毛志成】12月19日下午,寒冷的天气却抑制不住同学们激动的心情,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爱跑协会组织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届冬季定向越野比赛在奥林匹克公园如期举行。

    此次比赛共有24支参赛队伍,每队由三人组成。参赛者要依靠指南针和简易的地图,寻找地图上标记的六个小点,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比赛任务。比赛结束后,组织者将对参赛者对比赛任务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进行综合的评估,从而评出比赛的一、二、三等奖和“最具欢乐奖”、“龟速奖”、“路痴奖”、“最佳杯具奖”。

    下午13:15 ,工作人员全部到位,比赛正式开始。按照抽签顺序,各个组依次出发。参赛的学员需要以组为单位,必须按照地图指示到达六个检查点。地图上所用的位置比较刁钻,每个位置之间都相差比较远,要么是在密林深处,要么是在最高点,使参赛的选手们到处奔跑。选手们往往因为找对了检查点的大致位置而没有发现检查点而急得团团转,直挠头。这时候为了节约时间有些队员只好询问其他组员。由于两个检查点之间相距的距离比较远,对学员们的体能却是个巨大的考验,很多学员跑到第5个检查点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大家口渴都顾不上喝水的时间,赶着寻找下一个检查点。来自第二组的杨晗和李娇同学在寻找检查点的途中一时大意漏了一个点,发现后大家决定三人分成两组,分头行动。由李娇同学一人带着地图寻找下一检查点,另外两名同学寻找遗漏点。经过一番周折和奔波,终于弥补了遗漏。但是由于没有了地图寻找下一个点和寻找分开了的队友又成为了当前一个难题。经过多次的失败和不懈的努力,最后她们终于在5号检查点会师,当她们重新走到一起的时候,那种心情由衷的喜悦。在那种复杂的地形和时间紧迫下,大家冷静沉着思考问题,在李娇同学强烈方向感的带领之下圆满完成任务,回到终点。

    随着夜幕的降临,比赛也落下了帷幕,各位学员感慨良多,他们认为,团队协作精神和如何在逆境下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最大的收获。

    定向越野在欧美是一项流行和较为普及的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它不但考验人们的体能、智能和定向技能,还考验人们在环境压力下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果断决策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由于此次比赛组织方要求每组队伍必须有一名女生,所以此次定向越野也考察了参赛者的男女配合能力,男女的互助能力。同时,对参赛者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也进行了一定的检验。胡德辉同学告诉记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爱跑协会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正是在于培养学生们在压力下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及识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集体协作能力,果断决定能力,使学生们以后在紧张的科研学习生活的同时能够放松心情,进行自我娱乐,融洽学员之间的关系,增加他们学习生活的乐趣,为他们以后遇到更为严峻的挑战做准备”。

 

 

 

   细数科苑英语活动
 
   自从10月22日的英语角活动启动,校园内的学生英语活动以各种形式展开。科苑英语俱乐部至今共举办了9次英语活动——英语角和周末影院。第一次英语角到场人数为60多人,其中包括十多名留学生。虽然与周五举行的各种活动冲突,但是每周到场英语角的人都有40人左右。而周日的周末影院的人气更是很旺,多次出现爆满现象。
 
   11月4日,外语系副主任刘彬教授举行第一期科苑讲坛“英语学习法口语与发音”讲座。同学们参加的热情大大超乎主办方的意外。室内过道全被坐满,两边的门口也被围得水泄不通,很多同学看到实在是没有空隙可以进去,只好放弃聆听本次讲座。
 
   11月5日,举行了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系、研究生院团委主办的“2010年中科院研究生院英语故事大赛”初赛选拔活动。经过初赛、复赛的PK,最终12名选手在2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决赛。决赛于12月10日在玉泉路礼堂举行。选手不仅给大家呈现了多姿多彩的英语故事,而且还有精彩的英文节目表演。
 
   11月11日外语系举办第一次口语发音诊断活动。外语系的老师热情、耐心的帮助同学们找出口语的发音问题,帮助同学们从根本上纠正自己的发音。之后的18号、25号又举行了两次这样的活动。由于同学们参加人数较多,25号的发音诊断由原来的3楼教员休息室扩大到3、4、7楼教员休息室。在不到两个小时的诊断过程中,3楼的教员休息室前后就迎来30多名同学。
 
   12月1日,外语系副教授胡江波老师举办第二期科苑讲坛“威廉·莎士比亚、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史上的双星”讲座。同学们的热情依旧很高,座无虚席。
 
   12月17日,英语角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而温馨。同学们回忆着自己过生日的场景,给小组的成员讲述精彩的故事。大家还为当晚一位过生日的同学唱起了英文的生日歌。
 
    ………
 
   科苑英语为何这样“热”?
   在一次次英语活动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科苑学子持续参加各种英语活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科苑的英语这样“热”?抛开同学们都要通过期末的英语考试,顺利完成学业的原因之外,记者认为更多的原因是中科院特殊的教育形式。
 
   与传统高校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不同,中科院研究生教育采取“两段式”教育。即研究生第一年要在北京集中教学,研究生后两年回到各个研究机构。这样的教育模式无疑会促进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首先,在集中教学阶段,提高了同学们接触更多英语的机会。北京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更多的国外友人,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融。公园、景点、商场随处可以看到外国人的身影,这些引发了同学们对西方文化的好奇与了解。另外,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与发展、提升自我的机会,高手林立的科苑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提升自己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引人注意,所以很多同学把提高英语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
 
   其次,同学们回所后将接触更多的英文文献,而且很多研究机构的国际活动频繁。这些都要求同学们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来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而鉴于回所之后时间不是很充裕,而且学习英语的气氛也受到影响,所以大部分同学选择在这一年中着重提高英语水平,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英语“热”背后的“冷”思考
   同学们学习英语高涨的热情自然要高度提倡,但是这一现象背后也让人思考很多。科苑高涨的学习英语氛围背后,我们也看到大部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能说出来的少之又少。英语角中活跃者自然不少,但是也不乏有同学整晚都是“观众”。记者了解到这些同学明白自己要把英语说出来,但是觉得自己的口语水平实在是不理想,说出来怕大家笑话。
 
   另外就是同学们在口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很多人都知道英语口语学习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模仿。但是同学也提出,“我知道我的发音与磁带原生有区别,但是我不知道区别在哪。我只能就这样的徘徊在原地。”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帮助更多的同学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记者本人认为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
 
   第一, 帮助同学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充足的信心是学习英语的关键,一个不相信自己会学好英语的人永远都不会学好英语。这方面的话就需要英语活动的组织者多向大家传递这样的信心,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鼓励同学们。另外可以开展英语晨读或者晚读,在结束之前所有人大声说些鼓励的话,比如“I am the best”“I am the NO.1”“I can fly”等等。这些心理暗示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记者本人曾经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
 
   第二,英语学习离不开高手的指点。如果能多开展些英语学习的讲座势必会多同学们的学习产生很好的影响。同时开设些贴近生活或者是了解西方文化的课程也会激起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第三, 学习离不开交流。可以组织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让英语好的同学给大家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好讲述些英语学习中的励志故事,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勇气。另外,可不可以与高校联合开展些活动?毕竟北京高校林立,英语方面的高手一定也不在少数。如果可以开展些交叉的活动,那么无疑在提高同学们兴趣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科苑学子的英语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同时也期待更多英语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