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夏雪】12月7号晚七点,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经济社会部高级编辑蒋建科老师在科苑人文楼教1—3为大家做了“科技新闻:让科学更精彩”的精彩讲座。
 
  “咱们把投影关了,支持低碳!”这是蒋建科老师站到讲台上说的第一句话。蒋老师的这句话不禁让我想到近来由凤凰网发起的一项应对气候变化之公民行动调查。截至北京时间12月4日,共有170041人参与调查投票。投票结果显示,近六成网友认为低碳生活与己无关。如此的民众反应让人担忧。在我看来,低碳不只是口号,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气候条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今,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全球气候变暖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在此背景下,“低碳”二字被高高地提到案桌之上。国务院多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将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中国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全世界的压力和责任。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纵然世界各国仍旧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2010年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和第6次《京都议定书》成员国大会,即坎昆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为期12天的坎昆会议将继续哥本哈根会议的征程。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在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构建方面,提出设立每年进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公投,倡议设立国际气候法庭,监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执行情,等。
 
  “目前遏制全球变暖变得越来越昂贵。”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在坎昆大会的开幕式致辞中说,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与日俱增,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会议中每一个谈判议题都与地球上的每个人息息相关。他认为,目前人类与自然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如果人类不设法改变生活方式来遏制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则将威胁人类。
 
  “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实际行动促进人类和自然的融合”,这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就拿最简单、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低碳生活来说,它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地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不浪费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
 
  蒋老师在讲座末还提到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巨大影响。“要掀起第二次农业革命,不能再讲传统农业。就一个公式:二氧化碳加水就产生碳水化合物和能量。”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要争取的下一个目标。
 
 
附:低碳生活50条准则
 
  1、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3、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4、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些花草一样可以,还无须开车;
  5、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经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经用了,请用积水来冲洗马桶;
  7、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8、相比开车族来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一不用担心油价涨,二不用担心体重涨;
  9、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年,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
  10、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
  11、请相信,痴迷皮草那不过是一种反祖冲动;
  12、可以这么认为,气候变暖一部分是出于对过度使用空调和暖气的报复;
  13、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馆里展出中国生产的鱼翅罐头,还会有这么好的食欲吃鱼翅捞饭么;
  15、未必红木和真皮才能体现居家品味;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竹子比树木长得快;
  16、其实利用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过量肉食至少伤害三个对象:动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礼仪式不是你憋足28年劲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积累的PK。如今简约、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19、认为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盘碗洗得更干净,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约水电;
  21、把一个孩子从婴儿期养到学龄前,花费确实不少,部分玩具、衣物、书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车的队伍太长,还是先熄了火,安心等会儿吧;
  23、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气量过低或过足都会增加油耗; 
  24、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可以省不少电; 
  25、一般的车用93#油就够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费油,还伤发动机; 
  26、跟老公交司机学习如何省油:少用急刹,把油门松了,靠惯性滑过去; 
  27、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个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洁癖也不用这么夸张; 
  28、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热汽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29、其实空调外机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设计的,给它穿外套,只会降低散热效果,当然费电; 
  30、洗衣粉出泡多少与洗净能力之间无必然联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几次,省水省电省时间; 
  31、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32、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10%左右,这笔账算起来还真不太小; 
  33、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仅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 
  34、如果热水用得多,不妨让热水器始终通电保温,因为保温一天所用的电,比一箱凉水烧到相同温度还要低; 
  35、洗干净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1/8; 
  36、可以把马桶水箱里的浮球调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7、建立节省档案,把每月消耗的水电煤气也记记账,做到心中有数; 
  38、买电器看节能指标,这是最简单不过的方法了; 
  39、实验证明,中火烧水最省气; 
  40、10年前乱丢电池还可以能是无知,现在就完全是不负责任了; 
  41、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已经是环保人士的一种标签; 
  42、冰箱内存放物品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43、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音响等等; 
  44、没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费电的; 
  45、非必要的话,尽量买本地、当季产品,运输和包装常常比生产更耗能; 
  46、植树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排多少,吸多少; 
  47、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48、烘干真的没必要,让衣服晒晒太阳,会消毒杀菌; 
  49、美国有统计表明:离婚之后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比离婚前高出42%-61%,让我们用婚姻保护地球吧;

  50、在后备箱里少放些东西吧,那也是重量,浪费汽油资源,还易被盗

 

【新闻网讯 记者李伟、何海勇报道】我国首位世界银行及其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杰出记者”奖得主、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经济社会部高级编辑蒋建科提出了“专家型记者”的概念,并勉励科苑的新闻爱好者要要努力做专家型记者。

蒋建科127日做客中科院研究生院,为科苑学子做了题为《科技新闻:让科技更精彩》的报告,并在报告中作发表上述观点。

毕业于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蒋建科告诉记者,“我读书时并没有想到我会做一名农业科技新闻记者。” 86年我进报社时,35个本科生只有3个是学新闻的,其中两个是人大的一个是复旦的,其他的都是学医、学农、学计算机的等等。所以我们去做记者,也有自己的优势。我查过一些资料,国外的新闻法规定,报道工业的记者必须有工程师职称,报道农业的记者必须有农艺师职称。”蒋建科介绍说。这说明国际趋势已经向专业化发展。尽管我国现在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认证要求,但可以预见的是专家型记者将是未来记者分工的一个趋势和方向。

的确,且不说一篇优秀的科技新闻报道必然要求记者对所报道的新闻领域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亦不谈某些报道甚至还要求记者有一些建设性的创见,单就新闻准确性的角度来说,客观上就决定了记者必须在这个领域具有相对的“专业水准”,也在客观上要求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新闻报道能力的传媒人才脱颖而出。

蒋建科在报告中也提到了“专业型记者”的定位问题,从蒋建科的介绍中记者意识到,“专业型记者”应该是沟通科学家和新闻受众的桥梁。一个深奥科学理论或者科技成果未必能为普通大众所接受,而如何让这种科学理论或者科技成果变得通俗易懂,甚至得到政府决策层的重视并对政府科技政策决策产生影响,则是“专业型记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其实,科技新闻记者是介于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之间的一个角色,既需要像科学家那样客观的传播科学事实,又要像科普作家那样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科学理论和前沿的科技成果表达出来。

报告接近尾声时,记者感觉到,一个优秀的科技传媒从业人员还要具有良好的新闻洞察力,要对科技新闻的潜在信息进行有效解读,这更有赖于传媒人才的专业的背景,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专业型记者”稀缺的原因。科技新闻是一种文化产品,是记者对新闻本身进行加工和再创作的产物,这就更离不开记者自身的专业素养。而科苑学子在在专业素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蒋建科提出的“专业型记者”概念或许为科苑学子的职业规划提供了一个备选项。

蒋建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经济社会部高级编辑,农学硕士。获中国新闻奖和全国现场短新闻奖两项全国最高年度新闻奖,以及人民日报精品奖等各类新闻奖100多个。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和中国地震局等评选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部级劳模)。200712月被世界银行及其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授予“杰出记者”奖,这是中国记者首次获得该项国际新闻大奖。

【新闻网讯 记者裴琳琳】12月6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业指导中心在中关村教学园区S104举办研究生就业指导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问题。主讲教师唐素琴是来自法律与知识产权系的老师。

    中科院职协的同学组织同学们入场,协调会场秩序。下午6:40,讲座准时开始。参加这次讲座的同学,大多是研三,博二的同学,都在找工作的大军中奋斗着。唐老师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用真实的案例指导同学们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就业协议为什么是一式三份,为什么要学校最后盖章,就业协议中约定的违约金是否有效,什么是干部身份,用什么方式得到干部身份,这个身份的意义是什么,工龄是怎么计算的等等,这些跟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唐老师都一一做了解释,为同学们拨开曾经困惑自己多时的疑云。

    唐老师先讲述了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后告诉大家怎么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提醒同学们签劳动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阅读这份合同,结合国家颁布的法律,确保自己的权利没有被侵犯。比如《劳动合同法》中就规定了试用期有多久,同学们一定要核对合同中的试用期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试用期跟转正之后是不同的,成为正式职工之后,不管是从待遇上,还是从自己的心理上,都是不同的。

    随后的问答阶段,同学们针对自己的情况向唐老师咨询。

    “唐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现在一般外企,在录用我们前,都会让我们签一个入职意向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offer,这个offer的签订有没有法律效力,是不是跟我们之前所知道的那个三方协议是一样的?”一个研三的学生问。

    唐老师说:“这个offer的签订,就跟你们研究生录取时候,我们研究生院发出去的录取通知书是一样的。你要达到某些条件,我们才会接收你,这个offer也是有法律效力。凡是你签字的东西,都是一种合同的概念。它的法律效力比咱们所说的三方协议要弱一点,但是你签了字的,还是要履行的。”

    “唐老师,我是本科毕业之后工作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是在一家国企。记得曾经填过一个储备干部的表,但是工作未满一年,也没有转正,评级。考得这里的研究生,然后再读博。现在是博一,我想问一下,我的干部身份是不是还被保留了,那我的工龄是怎么算的?”一位博一得学生问。

    “你这种情况,很遗憾。你差点满一年,满一年单位就会给你转正,那时候才能真正获得干部身份。工龄的计算式包括你读研的这几年,也就是如果那时候,你注意到这个问题,转正之后在到研究生院报道,那么你的工龄就是四年,毕业之后签协议可以享受优越条件。但是现在你没有转正,也就是只有在你毕业的时候才能够重新获得干部身份。那时候稍微注意一下,现在就有四年的工龄了,这种情况真的很遗憾,同学们还是要学点法律的。”这位博一的同学说:“谢谢唐老师,真是惭愧没有早点听唐老师的讲座。遗憾啊!”

    “唐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您刚才说说,自己手里应该保留一份劳动合同。我现在签了一家单位,这家单位没有给我纸质的劳动合同,给我的是电子版的,这个电子版是扫描的我签的那份劳动合同的原件,这个合同有效吗?对我以后工作有影响吗?如果发生纠纷,我手里的电子版的合同可以维权吗?”一个女生向唐老师提出问题。

    “现在也有很多企业用电子印章,至今还没有发生过法律纠纷。但是,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你最好还是拿到一份纸质的劳动合同,因为对于你们而言,劳动合同是很重要的,不要怕花那几块钱的快递费,最好万无一失。”唐老师忠告这位同学,也是对在场所有同学的提醒,劳动合同很重要,法律也是讲究物证的。

    与会的同学都表示感谢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安排开展这次讲座,感谢唐老师的精彩解答。同学们都表示,回去一定要多学点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也保护周围的人。

 

 

 

 

 
 
胡老师正在讲解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12月1日晚,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学术部成功举办了“科苑讲坛”第二期,外语系副教授胡江波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威廉﹒莎士比亚和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史上的双星》的讲座,为平时忙于科研工作的科苑学子带来美与享受。
 
胡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以及《哈姆雷特》、《罗密欧和朱丽叶》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接着对莎士比亚的人物性格进行了剖析,让大家对莎士比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胡老师对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进行了分析,详细讲述了其注重音律的押韵的特点,仿佛音乐一样。
 
接下来,胡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她一生生活在乡村,诗歌的题材也来源于此。痛苦与狂喜,死亡与永生,是狄金森诗歌的重要主题。胡老师对狄金森的几首诗进行了解读,揭示了她的诗富于睿智、比喻新奇,把晚霞比喻成小孩、暮色比喻成陌生人等特点。最后,胡老师将莎士比亚和狄金森作品进行了对比,让同学们对英美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讲座结束后,有同学表示,本次讲座满足了理科同学对人文知识的渴求和对美的渴望,希望以后可以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进一步丰富理工科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大家的艺术素养。
 
 
 
 

12月2日至3日,我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欧阳自远院士以及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先后做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两位科技界前辈在演讲中都表示,要重视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年轻人的培养。

    欧阳自远院士在介绍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时特别强调:“嫦娥一号的最大收获,是我们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年轻人是完全值得信赖的。”在回答同学关于探月工程回报的提问时,欧阳院士再次坦陈:“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张桃林副部长则在演讲中反复谈到,我们农村、农业最缺的就是大学生,研究生,希望有同学能够到农村去,投身农业的发展和技术研究。

    两天之内,两位前辈都特别谈到了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问题。由此可见,科技界对于年轻人培养的重视和希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位中科院学子的注意。

    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发展时期,各种价值观正处在融合之前的激烈冲突期,时代的各种不安和躁动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面对这样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的态度。

    改革正在推进,问题正在凸显。我们作为安心书斋学生,同时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切记不能被一些社会问题所蒙蔽所误导。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于表面的问题而流于简单的泄愤,我们能够做的,是以一个研究生的学养、学力和能力,去思考解决问题方法。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我们处在中国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我们拥有着一流的研究平台和丰富的成长机会。欧阳院士和张部长只是众多科研前辈的代表,牢记他们的要求,不负前辈的期望,是我们每一位科苑学子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