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知名外交家,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当世界对中国认知存在偏差的时候,他站出来为世界介绍中国;从中国,到世界,再回归中国——吴建民,这位外交经历颇为丰富的“儒将”,久负盛誉。
 
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09场报告会上,吴建民先生的开场白谦逊有礼:“如今的报纸、刊物观点都不大一样,所以我跟大家讲的看法是一家之言,供诸位在观察国际形势中参考。标准是什么?实践。”
 
可容纳694人的科苑礼堂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同学从后门到前门站站成了两条直线。人虽多,却秩序井然,礼堂里上千双眼睛聚焦在讲坛上这位儒雅的外交“达人”。从下午1点半到3点半,绝少看到有人中途离场。
 
论世界的变化,谈中国外交,谈伟人们的外交故事,吴建民先生讲得津津有味,如数家珍。谈到时代潮流的变迁,眼中闪烁起兴奋的光芒;谈到毛主席去莫斯科对斯大林的怠慢发牢骚,脸上又绽开由心而发的微笑;谈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的战略,客观而冷静;谈到周总理在胡志明逝世时哭得泪流满面,他敛起微笑为之动容;谈到陈毅副总理站在八仙桌上面对记者针对战争问题的问题的回答“我等你们头发都白了!”,他热血沸腾;谈柯金斯想要见周总理的碰壁,语调变得幽默诙谐;谈邓小平南方谈话,眸光变得兴奋而明亮……
 
他的眼眸闪烁变化,从容、惋惜、怀念、欣赏、兴奋,时而皱眉,收敛起眼底的光芒,最后恢复平静温和。他的双手也灵活地挥舞在空中,时而单手握拳,时而双手上扬,谈到中美苏三国关系双手又比做三角形。大家听得入了神,仿佛和吴建民先生一起沉浸在历史之中。
 
吴建民先生不愧为中国优秀的外交家。“今天的大学生要爱祖国也要爱人民,不能老强调爱祖国,不爱人民不行。今天世界连成一气了,必须有一个道义制高点,全人类利益是道义制高点,这个很重要。你不考虑全人类利益,你出去之后光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对方的利益是不对的。你考虑对方利益,你自己利益不仅不会受到损害,而且会发展可持续。”这番话另人为吴建民大使的全球视野而折服。
 
面对同学们“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的现实困境”这样犀利的提问,吴建民先生眼中迭起薄雾轻愁,但唇角慢慢勾起,展开一个包容鼓励的笑。
 
“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时候总是欺负别人,损人利己,中国不一样。”他指出,中国以前苏联为鉴,奉行韬光养晦的战略是最好的。
 
“中国人潜意识里想当头!我从你们掌声中就看到了。”他说,中国不跟美国一样,不会瞧不起小国、穷国。“以势压人,好吗?不好。谁喜欢啊?谁也不喜欢。光看力量很强大,不敢当面顶他,背地恨他,中国要做这样的人吗?不能。”
 
随后他又指出,此次金融危机,中国并没有“畏畏缩缩”,胡锦涛主席在G20首脑会谈中指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中国其他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一起合作避免了大萧条,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世界舞台中心不久,要有平常心,有包容的胸怀。”
 
最后一位同学提问时说的太快,他迅速拿笔低下头去记,从容不迫。与中科院研究生对话,他的眼中闪着一层一层涟漪般的温和,深邃双眸中充满真挚温情。他鼓励同学们“有机会多出去看看”,开放了,去学习全世界的好东西,因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
 
烟台海岸带所的郑垒同学说:“吴建民先生的报告太精彩了,记了好多页笔记。”他说,从吴先生的演讲中学到了一种从整体看问题的方法。先分清问题的大趋势,然后再去细分,从而找到解决的策略,这样才不容易失败。
 
 
 
 

【新闻网讯 记者李丽】12月14日,北京迎来了入冬以来少有的寒潮。当日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礼堂内却聚集了近千名师生,气氛热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09场主题报告会正在此举行。
 
中国知名外交家、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吴建民以“世界的变化与中国外交”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苗建明主持报告会。
 
认识世界 成败由此
 
报告伊始,吴建民指出: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是注重历史的国家,回顾近600年历史,成功与失败都与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关。郑和七下西洋,在时间上比西方早、规模上比西方大,但中国却没有像西方一样获得发展,缘于明朝皇帝对世界认识错误;而清朝乾隆皇帝盲目自大、拒绝与西方互通有无,让中国近一百年遭受屈辱,其根本原因是统治者对世界认识的错误。
 
接下来,吴建民联系自己亲身经历,揭示出建国初期我国所遭受的挫折,也是因为对世界认识的错误;而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正是由于对世界有了正确认识、对自身有了正确认识。材料学院的孙鑫同学在听取了吴主席的报告后,感悟道:“吴主席的演讲为我们认识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世界的认识。”
 
世界在变 观念要变
 
吴主席从时代变了、国际关系的重心转移及潮流变了三个方面说明了世界的变化。他指出中国发现时代变化的第一人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时代的主题已经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吴主席联系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对内政及外交中诸如中苏关系、中美关系、改革开放、港澳回归、钓鱼岛争端等问题的处理说明了时代的变化:谁举起战争旗帜谁走向灭亡,谁举起和平旗帜谁走向繁荣。对于国际关系的重心,吴主席指出:纵观国际的重心先是在欧洲,然后移向美国,接下来是已美欧为主导的大西洋,现在正在向以亚洲为主导的太平洋转移。世界潮流变了,我们的观念也要变,正如孙中山先生指出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中国外交 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大的调整,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目标是求生存,改革开放后是求发展;改革开放前我们在外交中‘立异’,而改革开放后我们要‘求同’”。吴主席的一席话发人深省,中国的外交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在国际交往中共同利益往往大于分歧,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大发展,“中国已经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对此,吴主席给出三点原因:天时——世界变了,给中国以机遇;地利——亚洲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浪潮;人和——好的政策,与世界各国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在接下来的交流时间里,同学们积极踊跃发问,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就目前比较热门的“美朝关系”吴主席指出”保持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任何破坏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行为我们都反对。我国与朝鲜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符合历史的潮流。“针对同学们比较关心的 “留学潮”,吴主席认为“这非常好,年轻人长见识很重要,这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人要走向世界。”搏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对于比较敏感的中国在外交中的韬光养晦、当“和事老”问题,吴主席并不回避,他指出“应当看到中国崛起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别人往往会拿“苏联模式”来套我们,中国不要飞扬跋扈,不要瞧不起小国,要与时俱进,韬光养晦。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当“和事老”,不能学美国,以势压人,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勇于接受批评。”一番言辞恳切的话语,扫除了同学们对于我国外交政策的诸多疑虑。
 
报告会结束后,一位与会同学兴奋地说:“吴建民大使儒雅的作风、谦和的态度,让我们见识到了中国外交官的风采。”
 
 
 
 
 

为纪念129学生运动,研究生院每年都要举办合唱比赛,今年也不例外。2010级学生一入学就知道这项赛事的重要,就知道在歌声中会承载着大家的责任、风貌,就知道大家要付出、要努力……
 
    9月15日,化学学院学生会开始在学院各个班级内召集参加合唱队员;
      
    10月8日,合唱队各项准备工作完成;
      
    10月15日,来自化学和化学工程学院11个班级的59名同学,满怀热情和希望,齐聚综合楼306教室。在张老师以及小赵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为迎接纪念12·9运动而举行的合唱比赛的训练。
 
    从10月15号开始到12月3号结束,化学学院总共进行了19次的训练。这19次的训练见证了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生涩到熟练、从松散不齐到上下一心的历程。队员们积极努力的每次训练,不计付出和回报,为的只是其中的滋味和乐趣,也为了最后那骄傲的一次绽放。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同学11月份都有考试,但为了能保证合唱积极有效的进行,都坚持按时的参加合唱。尤其是住在校外的郎海磊同学,在临近比赛的一周内,结束每天晚上11点的训练后,都要自己要走半小时的路回到住处……
 
    12月3日晚上20点30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合唱队开始登台演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洪湖水,浪打浪》两首风格迥异的歌曲。
   
    台上同学精神饱满,热情奔放,群情激昂,充分展示了化学学院同学们积极向上的风采。20点40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合唱队演唱结束,同学们意犹未尽。身着演出服装的大家都摆着各种pose,与本班的同学、与外班的同学,与学院的两位指导老师以及负责学生工作的陈老师合影留念。这不是生活中简单的合影,而是记录了一段快乐的历程。这一张张印有同学们精彩付出过的相片,一定会陪大家度过以后的风风雨雨,帮助大家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感谢化学学院合唱队所有的同学以及老师们、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新闻网讯 记者唐鑫】12月8日下午5时许,在校车上发生了以下一幕:甲同学与乙同学是好友,甲同学先于乙同学登上校车,并用书包给乙同学占了一个座位。丙同学也先于乙同学登上校车,此时,除了甲同学给乙同学预留的位置,校车上已无其他座位空置。丙同学开始与甲同学争论,他认为自己比乙同学先上车,更有理由获得这张座位的使用权。后来乙同学上了车,并劝说甲同学把座位给丙同学,事态才得以平息。
 
校车是指定给学生与老师乘坐的交通工具,属于一种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具有两种属性:非排他性与竞争性,前者决定了任何有资格的乘车学生都享有乘车权,他们的乘车权利理应得到尊重并不容侵犯,而且每个学生享有乘车权利是平等,一个乘车资格只能享有一个校车座位的使用权。公共资源的竞争性是由公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相对有限的校车座位配额,就决定了享有乘车资格的学生们需要按一定的原则获得乘车的权利。学生们普遍认为并接受按到达乘车点的时间先后排队来获得乘车的权利的原则,这是一种公序良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明。甲同学一个乘车资格欲获得两个座位使用权,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丙同学的乘车权利被剥夺了,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他人的公共资源使用权。
 
说到占座,就不得不提自习室的占座问题,每逢考试,自习室座位就显得紧张,但是大多数都是占而不坐,占座行为人使用一本书、一个水杯、一个书包、一支笔甚至一张纸就能轻易地获得座位永久使用权。这种占座行为人用其所有物来宣示座位“主权”的行为,更像是获得了座位的所有权而不是使用权。但是,很明显公共资源的所有权不独属于任何个人,所以针对任何行为人个体,谈不上公共资源所有权。同时,公共资源的享有使用权期限应该是从行为人开始使用公共资源到停止使用公共资源,另言之,公共资源的使用权只有在使用权期限内才能生效和被其他寻座人所尊重,那么占而不坐就意味着行为人公共资源使用权没有生效。同时占而不坐也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寻座人的享有公共资源的权利。总之,占而不座不仅侵犯了其他寻座人的权利,而且对公共资源造成了极大地浪费。
 
那么怎么占座呢?笔者认为:一,尽量不要托人占座;二,不要占而不坐。
 
 
 

“这场比赛太劲爆了!” 12月12日,资环学院806班结束了他们别开生面的“男女混合篮球赛”第二轮选拔赛,参加比赛的一位运动员双生晴对比赛做了上述评价。

    据悉,为期两周的男女混合篮球赛共有14支球队参赛。和其他篮球赛相比,除在球员组成上要求必须是男女混合之外,在奖项设计上也别出心裁,设立了“最佳男无奈手”、“最佳女得分手”、“最佳女防守手”和“十佳摄影”等奖项。

    “我们举办这个篮球赛的目的就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或许,本次篮球赛会给男女同学创造一个相互熟悉和交流感情的机会。”活动的组织者刘肖向记者介绍说。

    谈到本次比赛规则和奖项的设立时,刘肖饶有兴趣的说,“考虑到许多女生对篮球接触得很少,我们特地在比赛规则上对女生做了适度倾斜。在比赛中,女生除不能抱球跑外,没有任何规则限制,而男生则需要严格遵守正规比赛规则。由于女生可以想尽各种办法阻止男生进球,因此也就有了‘最佳男无奈手’”。

    据记者了解,刘肖和其他活动组织者在本次赛前为本次篮球比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奖项设立上更是煞费苦心。早在11月份,身为体育委员的刘肖就和其他班委开始了本次比赛的筹备,而设立“十佳摄影”等奖项也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参与。记者还注意到,混合篮球赛定于上午九点开始,而在比赛开始前的两个多小时,刘肖就提前来到篮球场占场地。或许,正是有了这份认真和负责,本次比赛才能如此精彩。

    比赛中,同一球队的男女同学之间密切配合,而不同球队的运动员则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女生很好地利用了比赛规则,想尽办法对男生尾追堵截,甚至想出了拖拉抢拽的高招。比赛中的一些经典瞬间还不时引发在场观众的哈哈大笑。尽管比赛当天最低温度达零下4℃,但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拉拉队都精神抖擞,全情投入。比赛过程中,记者观察到,拉拉队中有的观众冻得搓手跺脚,但仍然在为场上的运动员呐喊助威。

    本次男女混合篮球赛除2名同学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赛之外,806班的其余73名同学全部参加了比赛。正如在场观看比赛的一位同学所说,每个人都是运动员,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观众眼中的焦点。记者向班委同学了解到,人人参与是本次男女混合篮球赛的原则,而人人快乐则是本次比赛的初衷。

    “今年我们班级共有75名同学,是沈阳生态所建所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要使大家在短时间内相互熟悉存在着一定困难,篮球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沟通形式。”806班班长朱金雷介绍说。的确,由于中科院研究生教育本身的特点,男女同学平时见面的机会很少,甚至往届有的班级中还存在研二回所之后男女同学互相之间叫不出来名字的情况。

    “和正规比赛相比,这样的混合篮球赛更像是一场娱乐”,参加比赛的一位运动员柳生吉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的确,比赛的目的不是输赢,更重要的是搞活班级气氛,而本次比赛的举办则是活跃校园文化、促进班级和谐的一种有效尝试,也为科苑学生工作的开展、班级活动的组织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有益的启示。

    比赛结束时,记者感觉到,班级凝聚力是在一次次集体活动中形成的,班风班貌也是在一次次活动的“精彩瞬间”中展现的。记者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如实记录下这次比赛的一个瞬间。或许,这场球赛的某个瞬间会成为班级成员的“共同记忆”。到毕业时,这份“共同记忆”应该是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