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2013级MBA学生郭亮同学于2014年8月开始了自己在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为期半年的丹麦交换生生活。他将自己的经历、体会以及异国见闻,写成了系列文章《交流在丹麦》,和同学们分享。此篇文章是继”学校初体验》之后的又一分享之作。
时间一晃已到12月,我在哥本哈根商学院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也接近了尾声。现在就将在丹麦上课和考试的情况做个介绍。
我在来丹麦交流前就已经选好了4门课程。学校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学生一切有关学习的信息都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查到,比如本学期选学的课程、上课地点、考试信息等等。每节课上课前,助教都会上传本节课所要用到的PPT和需要学生提前准备的阅读文章,所以要想充分了解上课内容,课前提前预习是很重要的。另外学校还有手机应用,校园内都有无线网络覆盖,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到上课信息,应用起来非常方便。
丹麦的教科书都由学生自己购买,一本书的价格都在300人民币以上,交流前能在国内购买到的教科书最好在国内购买,需要打印的文章最好也提前在国内打印好,因为国外打印费用比较贵。
交流期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考试环节了。国外的考试有很多种形式,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语考试、提交论文等。我选的4门课中有3门都是口语考试,1门是闭卷考试,着实让我精神紧绷。考试前老师不会划重点,只告诉大家说讲到的都有可能被问道。我参加的口语考试都是提前上交一篇论文,考试的时候,老师会先让同学介绍一下写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联系上课讲的知识点来提问。在参加完两门口语考试后,我得到的体会就是,这种考试形式考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能力和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产生的自己的想法。这种考试形式对于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以及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到的内容很有帮助。另外,这边的考试分数满分是12分,然后分为-3分、0分、2分、4分、7分、10分、12分7个档次,2分就可以及格。
回顾自己在丹麦的学习生活,有过上课前的兴奋、上课时的崩溃、读文献的拼命、考试前的极度紧张和考试后的欢欣鼓舞。学到的知识没有随着考试结束还给老师,而是变成了自己知识的积累。
有机会的话,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体验一下国外的学习生活。国外旅游可以随时成行,但是学习的体验也许一生就只有一次,弥足珍贵。
遥远的清晨像一张着墨不重的素描,我闻到了一缕宁静的芬芳——朱安,一朵静静开放在墙角等待命运回顾的寂寞玫瑰。
似乎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了她一生无法稀释的悲伤,所有的结局都以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不能拒绝的命运,就像不能抗拒秋的来临一样,但永不变的是从不羞见于人的真挚与善良。
也许她没有如花的容貌;也许她没有高贵的气质;也许她没有华丽的言辞;也许她没有娴雅的举止;也许。她三寸金莲;她恪守封建;她目不识丁;她,纵使她有太多的不美好,可是,爱从不卑微,我们怎能苛求世事与沧桑。她善良,可善良就应该不奢望回报吗?她执著,可执著就应该独自忍受孤独吗?她宁静,可宁静就应该吐出苦涩的芬芳吗?
当一个身影悄然离去,有位女子也悄然心碎。无尽的等待,漫长的思念,连回忆都不敢奢望。无望的恋情,悠悠的惆怅,美好的失落,都在无悔的付出中化作一江春水,堆积成昨天的记忆。
当凛冽的寒风拍打着这无望的人间,在温热的泪痕里,她含笑记下了悲伤,含泪记下了微笑。心灵的安逸,灵魂的纯洁,在芬芳的笑靥之后,有着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她有一颗心,却被风暴撕碎,在很深很深的怅惘里,得带命运转折的时刻,期待一份来世的许诺。我寻寻觅觅,在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可指尖却残留着恍若隔世的芬芳,袭我以郁香,袭我以次次春回的惆怅,原来平凡也有宁静的风度。
同学曾说,现在的我出现在任何不可能出现的地方都很正常,因为我认识各种完全不应该认识的人。总是突然在某个意外的时候发现:原来我还认识他们现在环境里的人。仔细想想,这几年确实因为混迹各种论坛、活动或者无意的一些帮助而与那么一些人结缘。
认识A君差不多大半年后才发现他和我大学同学在上海的同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而A君比我们早4年大学毕业,在安徽读的大学,在上海开始第一份工作,正好在我们毕业这一年辞职找了新工作,结果正好和我大学同班同学去了同一家单位。认识A君是大五保研确定后,因为时间比较多而混迹在各大论坛,无意中在“公卫人”发布一些关于专业学习的资料,然后A君正好要参加新工作岗位招聘考试而找到了我咨询学习资料的事,于是就这么“勾搭”熟络了,空余时间聊专业知识,聊彼此的一些价值观,聊工作与读书各自的优缺点,相互鼓劲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等等。那段时间是A陪伴我走过我们的《保研宝典》书籍的编写,A君见证了我们一群年轻人为着一本书不断努力着,辛苦时送来暖暖的问候,委屈时耐心的开解,高兴时为我们庆祝。而我们终于在一年后收到了沉甸甸的成果,闻着墨香高兴到不知所措,飞奔到快递公司给A君邮寄了一本我们的成果。
认识B君也是差不多大半年后,惊闻她和我大学一个好姐妹是室友。之所以惊闻,是因为她俩不是同一个专业更不是同一个院系,居然也能撞到一个宿舍里去。其实B君也是我在论坛上认识的,她是专科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很想继续读书,所以就准备考我们专业的研究生,因此在“公卫人”上看到我发的资料后联系我,咨询我们这个专业研究生招考的一些情况,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对她有问必答不说,还鬼使神差的让她来我们学校,我帮她划重点,于是两个二愣愣的小女生就这么在我们学校见了第一面,愉快的到我们宿舍坐着划完重点,还溜到草地上坐着聊了一整个下午,一起吃完晚饭才散场。后来B君因为单科一分之差与我们专业的研究生无缘,但是还有机会调剂到另一个院系,所以我又给B君比较仔细地介绍了另一个院系的专业和导师情况,终于B君被录取了。也因此出现了后面的室友之事,而至今还有好几个同学很是好奇我们俩是如何认识的,但这其中的缘由还真是一言难尽,反正就是认识了。其实和B君这么聊得来,可能是因为我俩都是懒得废脑细胞去考虑那么多的吧,就冲着她敢一个人跑来我们学校找我这事(后来我也做过很多类似的一个人跑去见别人的事),我俩就是属于一个世界的人。
前天一个朋友从广州飞来武汉,我去汉口找他玩,同行的还有一个师姐,是他大学同学,我们一起去师姐的实验室,结果刚一进去就撞见了我的大学同学,原来那个师姐和我同学是同一个导师,我的出现让我同学很是惊讶。不得不说缘分就是这么神奇。而且那个朋友还是个从出生到现在读书读到博士都一直在广州,我们的认识是源于我们一起编写《保研宝典》,这本书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大城市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各大专业的保研生,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招人、编写和出版等工作,同时还接受各地各高校想保研的学弟学妹们的咨询,分享我们的经验教训。而这一年的时间,也让我们从一群陌生人蜕变成无话不说的兄弟姐妹,我们可以在闲暇时天南地北地侃,也可以在需要时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还可以到每一个城市时见一见那些相识已久却从未见过的亲人,即使只能驻足看一眼说几句话就走,那也是一种幸福。
南下广州,北上帝都,东至上海,西至陕西。一年多的时间,走走停停,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都不感觉孤单,因为总是有那么一些本没机会认识,却在后来不但认识了而且还变得很熟悉的朋友陪在我身边,这就是奇缘!
写给每一位勤劳付出的妈妈。儿子,身在远方,但是时刻记住您的教诲。愿每一位妈妈身体健康,开心快乐。希望用自己的现在去还原您的青春与理想。我已经长大,而您慢慢老去,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无尽的付出。妈妈,您才是每一位孩子的天使。希望自己独立起来,有能力和您坐在一起,每天喝喝茶,听听您的唠叨。
——题记
离别的汽车将我无情的拖走了
不忍回头,不忍看到妈妈那张爬满岁月的脸
嘴角上扬却掩盖不了眼睛里深情的留恋
背起书包的那一刻
我已经挣脱了您紧攥的驻满茧子的手
从此家越来越远
远到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心里存了很多话
看到您的那一刻,已经融化
化作滴滴甘泉,滋润游子疲惫的心田
时间都去哪儿了
它匆匆的在您美丽的面庞刻下了一条条皱纹
它偷偷的染白了您油亮的黑发
您的影子慢慢瘦削单薄
您的眼里慢慢只剩牵挂
是我磨平了您的远大理想
是我燃尽了您的青春年华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和您说说话
一声妈妈,我已长大
时间都去哪儿了
谁来归还妈妈的青丝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