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东教授在研究生院开设“信号及图像处理的框架和伪框架方法”的暑期课程,李老师在课程初期详细而系统的讲述框架(Frames)及伪框架(Pseudoframe)的基本理论,进而以实例阐述框架及伪框架理论是信号和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成功实例,重点阐述使用(伪)框架来描述众多信号/图像处理的描述模型,从更高的高度阐明了为什么信号/图像处理的众多问题本质上都是框架及伪框架的问题。

    课程中的实例包含滤波器的(伪)框架理论设计和优化方法;框架和伪框架理论是数据/图像融合的方法;以及框架理论的另一新进展 --- 融合框架(Fusion Frame)理论及其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李教授电子信息和应用数学的双重背景使得他对问题的了解更加透彻,对问题的阐述更加深入浅出,讲义推导的教学方式和热烈讨论的学习氛围使得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一些数学上比较抽象的问题得到更充分的讨论和理解。与此同时,李老师引入很多他的研究成果作为实例,有些尚未发表,阐述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使得即将进入研究阶段的同学们深受启发。

    李教授任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同时是我校兼职教授,1993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85和1989年分别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和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获工学硕士学位和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96年至今就职于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2005年获终身教授。李教授是伪框架理论的提出者,伪框架是对框架理论的极大扩充,解决了很多框架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关课题连续12年受到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6月13日至7月11日的每个星期六上午,联想集团祝明发研究员都将来到信息学院给大家教授“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设计”课程,这是信息学院在2009年夏季学期开设的高级强化课程。

    6月13日,祝老师给同学们上了第一堂课。他首先向大家提出了两个小问题,大家踊跃回答,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随后,祝老师认真细致地向大家讲述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等知识,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认识。  

    祝明发老师是中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资深科学家,是中国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他于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70年代在北京大学参加我国早期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工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产品40位移位寄存器芯片,参加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大型计算机(北大150机)研制工作,并任运控(CPU)组组长。1985年他获得美国密西根州立(韦恩)大学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奥克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87年回国后他任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组织指挥了国家863计划五个型号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和超级服务器研制及产品化工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我国首台大型计算机的出口.他参与组建和管理7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并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北京)主任,组织完成500多项国家及省市重要课题计算。

    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技术发展S曲线的平滑期,上一次结构变革带来的发展动力已经趋向平缓和成熟,而下一波技术突破正在酝酿之中,这一次变革很可能比上一次更为激烈。在集成电路工业界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即半导体芯片集成度和运行频率每18个月左右翻一番。摩尔定律在提出后的近30年与现实发展惊人的一致,并且预计还可能有效持续到2020年左右。这一定律深深地影响到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现在一片最先进的微处理器处理能力很可能超过10年前的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多个微处理器组成的并行化高性能计算机开始取代传统的向量机,成为发展的主流。这一趋势从对称多处理机、大规模并行处理机一直发展到机群系统。近10年来,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增加了500倍左右,而其中摩尔定律的贡献就占了40倍以上。机群系统是这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设计趋势发展到了极致的产物。机群系统是由多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节点通过高速网络互联构成。机群的节点一般是可以独立运行的商品化计算机,高速通信网络设备近年来也已经逐渐商业化,机群使用系统软件则多以开放式软件为基础。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有人认为至少在摩尔定律失效之前,机群结构就是高性能计算机的终结,制造更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只需要将机群系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就可以了。但是机群系统正是在可扩展能力上遇到了麻烦。机群系统的节点本身并非为构造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而设计的,因此节点完成单位计算能力所需要的电能、空间和散热量等都比较大。机群系统扩展的另一个问题是其可靠性和可管理性。众所周知,并行系统的可靠性和节点的数目成反比:节点的数量提高10倍,可靠性就会下降10倍。原来一个系统可以连续运行1个月不出故障,现在3天就可能出一次故障。如果一个计算任务需要持续运行1星期以上,则在这样的系统上根本就无法完成。因此,研制更大规模并行系统或者更有效利用资源的系统成为当前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6月11日上午8点,信息学院请来了计算所鲁士文研究员为同学们带了名为《下一代IP网络协议》的高级强化课。他将对下一代IP网络协议IPv6的原理、关键技术、设计方法以及实现途径和过渡策略等做一个比较系统深入的介绍。

    开课后,鲁士文研究员在介绍了本门强化课的考核方式和要求以后,马上切入正题。从他的讲演稿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备课相当充分,内容丰富翔实,语言简洁明了,反映了一位研究员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和治学精神。一上午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前沿的课程内容,让所有听课的同学都感到兴奋。每次上课时间均为4节课,沉浸在鲁老师精彩授课的同学们却总觉得时间很短,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课,游弋于ipv6的知识的海洋中。

    鲁士文研究员的课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要点明确,即讲授了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基础知识,也介绍了ipv6的当前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鲁士文研究员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自196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长期从事计算机和网络研究。曾参加111、 013、1025和757等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1980年开始转向计算机网络研究工作。1986-1989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渥太华大 学和蒙特利尔Concordia大学进修计算机网络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工程。 

    1989-1993年,参加由世界银行贷款国家计委配套投资的中关村地区计算机 网络工程的投标﹑设计﹑产品选型和工程实施,是中科院网络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93年被聘任在国家高科技863-2-5专题组担任责任专家。 1993年-1995年负责筹建中科院跟美国DEC公司合办的网络培训中心,担任教务主任,并主讲两年Decnet和TCP/IP网络课程。1994年, 本人被中科院计算所评为研究员,同时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聘为教授,并从那一年开始,连年不间断地给研究生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至今已有10多年。1996 年起担任“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杂志编委。1997年至2001年被聘任在国家高科技863-2-4专题组担任咨询专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本人的研 究方向一直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等方面的课题任务。另外,除了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给研究生授课外,还连续多年并且至今仍然在计算所 讲授博士生网络课程,同时作为博士生导师,一直在做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应信息学院邀请,荷兰CLEBA集团首席顾问李海宽博士在本学年度的夏季学期,为研究生院学子倾情讲授《大规模软件重用技术》的高级强化课程。

    大规模软件重用作为软件工程中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并已取得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已成为软件工程领域一个流行的概念,其有关技术近年来已发展为开发相关软件家族和建造软件生产线的核心技术。

    李海宽博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同学们深度讲授大规模软件重用技术,介绍和评述了大规模软件重用技术的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并深入浅出地透彻分析了大规模软件重用的理论研究要点及大型软件系统的逻辑重构方法。同时,李海宽博士结合自己在该领域十余年的研究经验及研究成果,通过具体的实际项目开发案例分析,向同学们展示和阐述大规模软件重用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卓有成效的应用。

    李海宽博士为人谦和、平易近人,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大胆提问。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李海宽博士不忘结合自己多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毫无保留地从国际视野角度与大家分享其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并殷切勉励同学们勇攀科学高峰。

    课后不少同学表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受益匪浅,对将来从事科研和相关工作有较大帮助。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子参与该课程的学习并从中受益。

    李海宽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有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机领域十年的工作经历与欧洲工业界IT领域十五年的工作经验,曾受雇于荷兰Mediaan/abs,在荷兰皇家电讯任全职高级顾问八年,又先后为荷兰鹰格集团的首席顾问官,CLEBA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与CLEBA Group的总经理、首席顾问。 

    李海宽博士致力于软件方法的研究并在大规模软件重用方面有众多论文与专著,他在荷兰皇家电讯工作期间提出的大型软件重构,领域软件重用以及IT商务战略在理论与工业实践中卓有成效。目前,李海宽博士和他所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正在从事跨语言电子商务平台的研究,该项目组的成员来自荷兰、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包括科学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 

 

 

6月13日,星期六,在这样一个美丽而晴朗的夜晚,地球科学学院辩论邀请赛的半决赛在综合楼404激烈上演了。今天的评委老师有人文学院的李志红、李斌老师,资环学院的王慧芳、周小奇老师,地学院的周元泽老师,化学学院的桑秋光同学。

    第一场是地学院对化学学院,辩论的题目是“山寨文化是否有利于自主创新”。正方是地学院,他们认为山寨文化有利于自主创新,队员分别是:一辩方芬、二辩刘扬、三辩任宝永、四辩蒋如斌;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则认为山寨文化不利于自主创新,是反方。

    比赛第一个环节,开篇立论,正方从“山寨文化”乃是民间创新的体现和“山寨文化”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方法两个方面来说明“山寨文化”有利于自主创新。反方则从什么是“自主创新”出发,认为“山寨文化”是盗版文化,是抄袭文化,它毁灭自主创新、唯利是图,缺乏创新的源动力。

    第二个环节攻辨环节,双方就什么是“侵权”、“模仿”是否侵权、创新是否源于侵权等展开激烈的你来我忘的对问。正方认为模仿古已有之,乃是创新的必由之路,而且还出示图片展示山寨文化的创新所在;反方则认为存在创新不代表有利于自主创新,相反山寨文化的存在破坏了自主创新,中国不能依靠山寨文化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就山寨文化的好与坏、源头和发展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正方认为山寨文化确存在利与弊,但新事物均是如此,需要正确的引导,它是平民文化、草根文化的体现,并举出了“天语”和“QQ”等例子来说明山寨文化所体现的创新价值。反方则坚持认为山寨文化侵蚀了正规品牌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创新的积极性,既是侵犯了知识产权法,也不会有利于自主创新,只是一场模仿秀而已。

    在最后的总结陈词环节,反方重申了他们不否认山寨文化存在创新,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有利于创新,山寨文化只会引起恶性的价格战,侵犯了正规厂家的利益,打击了自主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是不利于自主创新的。而正方则认为新事物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必须辩证得看待,创新不只是大刀阔斧、突飞猛进的改革,边边角角的创意也是创新,“山寨文化”反映了大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使得全民皆有可能创新,从而使“自主创新”有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抓住了其平民化得诉求,给每个人一个真实、有创新源泉的舞台!

    辩论赛经过激烈的辩论终于进入尾声,双方的文采口舌、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知识给现场的每一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最后,地学院以355分对化学学院357分,以2分之差惜败。

    第二场是人文学院对资环学院,他们辩论的题目是:当代社会,“求博”还是“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人文学院是正方,他们认为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而资环学院为反方,他们认为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开篇立论,正方就何为“求博”,何为“求专”和“个人发展”展开阐述,认为当今社会交叉学科的发展,使得“求博”更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发展,更有利于适应社会和自我实现,发掘自身潜能。反方同样阐述了何为求博、求专,他们认为对于当今社会,求专才能促进社会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对个人而言,才能精益求精,立于不败之地。

    攻辨环节,正方以对方资环学院网页上的宗旨为突破口,反方则举了天才多方面发扎却未能有所作为的例子,双方在适应社会和自我实现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问。在自由辩论环节,正方举了奥巴马的例子,认为求博更能成功,而反方则认为求博只是初级阶段,认得发展最终需要求专。

    最后,总结陈词环节,反方总结到“求专”也有外延和内涵,“复合型人才”是走求专而非“求博”的路线,求博最终也是为了求专,专业才是人生长之根本,人的精力有限,只有集中精力,精益求精,才能实现个人发展;正方则认为当代社会乃是高度社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这要求知识的复杂性和交叉性,只有求博才能使人生更丰富,更精彩。最终,人文学院以368分对374分不敌资环学院。

    到此,地球科学学院辩论邀请赛的半决赛正式落下帷幕,下一场将是资环和化学学院的冠军争夺、人文与地学的季军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