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震波赛跑抢时间 中国亟待建立地震预警系统

  • 肖洁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8-05-28
  • 3477
     大地震突如其来,我们是否还有时间在灾害尚未形成之前作出应对以便减少损失?地震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倪四道的答案是肯定的:对于震中30公里以外的地区来说,往往有宝贵的时间差能加以利用。“但是,目前我国还缺少地震预警系统。”他说。
 
     5月25日,倪四道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演讲,介绍地震科学的现状和前景,随后又接受了《科学时报》的专访。他说,以现有的地震学理论和技术基础,地震发生前、地震发生中和地震发生后3个阶段中,减少灾害损失都大有可为。他谈到的地震预警系统尤其引人关注。
 
     但是,这个地震预警有别于地震预报。预报是震前的,而倪四道所说的预警则是地震过程中的,是人类和地震波进行的一场赛跑。
 
     宝贵的时间差
 
     倪四道说,震中是指地震开始形成的那一个点,但地震不仅仅发生在一个点上。比如,这次四川地震震中在汶川县,但震中并不一定代表灾害最强的地方。破裂从这一点上开始,然后往周围传播。
 
     地震波分为3种:纵波(P波),其能量比较小,传播速度最快;横波(S波),破坏性较强,前进速度只是纵波的60%;面波,主要在地表传播,能量最大,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但面波比P波和S波的传播速度要慢很多。各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破坏能力的差异,为作出预警带来了可能。
 
     资料显示,目前地震预警理论分为两种,一种是异地震前预警系统,即将地震计安置在震源区,以此对更远距离的震灾区进行预警。另一种是现地地震预警系统,即在本地,通过先到的P波初始数据确定震源参数,从而预警S波和面波到达本地后的地面破坏情况。地震预警系统由地震监测系统、通信系统、中央处理控制系统和对用户的警报系统4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处理时间之和与地震波走时之差形成了最终的预警时间。
 
     评价地震预警系统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其快速确定地震震级及震中位置的能力。在破坏性地震到达之前,使用P波确定这些参数是用于地震预警的一种最快的方式。倪四道列举了Kanamori、Allen等美国地震学家发表在Nature及Science等权威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来介绍这项技术的进展。他说,快速计算的结果“误差已经相当小”。
 
     倪四道以此次汶川大地震为例解释说,从震中映秀开始断裂,到北川有一次比较大的能量释放,然后到达青川又有一次比较大的能量释放,前后跨度200多公里,破裂持续时间100秒左右。而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不用等上100多秒才确认这些参数,地震刚开始10秒以内(国外科学家仅利用4~5秒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推断出一些重要数据。
 
     如果离震中最近的台站在5秒钟内接收到地震信号,再需要四五秒的时间就能大概确定地震大小和传播方向,这就共用去10秒钟时间。而粗略计算,面波到达北川大概需要近30秒的时间,到达青川大约需要100秒。距离震中远近不同,所拥有的时间差不同,人们可以利用时间差作出地震预警,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灾难规避。
 
     预警时间内能挽救多少
 
     如果争取到了10秒钟的预警时间,人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倪四道说,10秒钟可以让一些人躲到开阔地带,让在校学生躲入墙脚;可以让高速火车停靠下来,避免脱轨;可以让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有所准备,减少碰撞的发生;
 
     可以让高层作业的清洁工人进入屋内避难;可以让手术室的医生作出应对;可以停止危险品的生产。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通过自动装置,将煤气、电、水的总供应暂停,避免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
 
     离震中越远,可以作准备的时间越长。“比如这次的北京,有将近10分钟可以作准备。这个时间足够通知大家没有危险,可以在屋内静静等候,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倪四道补充说,合理的预警是,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城市接收到的预警不一样,比如说武汉接收到的预警应该是“四川发生8级地震,有强烈感受”;对于北京、上海来说是“有感受”;对于东北来说则基本没有感受。“这都是可以做到的。”
 
     中国缺少地震预警系统
 
     目前,日本、土耳其、美国加州部分地区、墨西哥和我国台湾省都已相继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一些系统也已经过地震考验,并积累了经验。尤其是日本,很早以前就将地震预警系统运用在新干线的安全管理方面。
 
     倪四道说,日本作地震预警有特别好的条件,因为他们台站密度相当高。在日本,有各式各样的地震台站两三千个,基本上是20公里以内就有一个台,3秒钟就可以接收到信息,再加上4秒钟就可以知道地震在哪里发生。
 
     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这套预警系统。倪四道认为,我国要建立预警系统,地震监测台站密度还不太够。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台站密度比较小,做起来难度大,需要再加密。但首都圈台站密度比较大,先做起来难度应该不大。他对硬件设施的建设表示乐观,认为如果开始行动,我国有望在几年内把预警系统所需的监测硬件搭建起来。而且地震监测仪器的相关技术也一直在发展。“现在很多人提出可以把地震监测仪的成本做得更低,甚至在笔记本上都设传感器,这样监测仪更小型化、经济化。”
 
     不过,倪四道承认,目前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仍然不成熟,还在不断完善中,能不能把确认地震参数的时间再缩短、精度再提高?这仍然是地震学家们密切关注的课题。但是,相关系统已经“可用”。“日本、土耳其采取的措施就是边研究边应用。”他说。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天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技术评论》(Technology Review)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缺少地震预警系统》的文章。在介绍地震预警系统作用的同时,也指出目前这项技术还在发展中,即使在日本,预警时间过短的问题仍然困扰系统的有效运行。2004年日本中部发生一次6.5级的地震,当时正好有一列高速列车驶入地震区域。根据地震预警系统的信息,该列车停电制动,但地震在刹车启动后3秒即袭来,列车没来得及停下,还是发生了脱轨事故。虽然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但“新干线列车从不脱轨”这一持续长达40年的“安全神话”被打破。
 
     另外,地震预警信息如何发布也是值得研究的大课题。倪四道说自己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但建议,首先应该经常组织演习,让居民熟练掌握地震发生时应该怎么做,避免恐慌;然后再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尽快把信息传播给大众,让大众在参加过演习、心里有准备的情况下避免灾害。他还补充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了建设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其内容为构建国家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决策指挥平台。也许,地震预警系统将成为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肖洁 来源:科学时报 2008-5-27)
 
 
 
 
责任编辑:肖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