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所魏辅文研究员到水生所畅谈大熊猫保护和生物学研究

  • 侯静 (水生生物研究所)
  • 创建于 2013-01-21
  • 356
魏辅文作报告

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Science Based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他近20年来在“国宝”大熊猫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13年第2期。

魏辅文以一连串的问题开始了精彩的报告:大熊猫经历了800万年的进化史,为何没有灭绝?期间又产生了怎样的种群分化与波动?该物种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在分类史上,大熊猫作为熊科的代表,从肉食性到植物食性的转变在形态学及遗传学上发生了哪些适应性的改变?种群栖息地破碎化及疾病威胁对大熊猫的进化、遗传等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

带着这些问题,魏辅文重点介绍了在基因组学、遗传学研究的新技术——分子粪便学,并讲解了由此展开的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对遗传多样性、种群数量大小及增长率、繁殖率的研究,找到了大熊猫并未走到尽头的证据。其次通过种群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遗传结构,以单基因组构建整个种群的波动分化情况,将大熊猫分成了3大类群;并根据大熊猫食性的变化,研究了行为学,肠道菌群,嗅觉、味觉,纤维素消化基因等适应性变化,发现了梭菌及纤维素消化通路。然后,分析种群栖息地破碎化的原因来自人为因素、偏雌扩散、繁殖扩散等,并由此引起小种群崩溃或灭绝,同时提出了放归、建立廊道等改善方案。最后,魏辅文阐述了熊猫寄生虫及CDV/CPV/CCV等病毒对大熊猫的威胁及有关易感基因的研究,指出地震等自然灾害、POPs污染、全球变暖、开矿修路等对大熊猫带来的威胁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给大熊猫保护带来的希望。

水生所相关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听取了报告,并就消化纤维素的菌群作为开发生物能源的可能性、食性改变引起的遗传学变化、偏雌扩散、三个种群间是否应该进行基因交流等科学问题与魏辅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魏辅文还与在座研究生分享了自己做科研的感受。

魏辅文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重点开展大熊猫和小熊猫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研究成果曾入选“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研究工作还得到Nature、Science 等著名杂志和Discovery频道、BBC、路透社等知名媒体的报道和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侯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