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1日是新中国61岁华诞。为增强理性爱国意识,激发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友谊,材料学院1208班党支部组织全班同学观看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9月30日晚10时许,在1208班党支部的组织下,同学们激情高涨,不畏寒冷,奔赴天安门广场等候。入夜天凉,但是对大多数还是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近距离观看升旗仪式的同学来说,更多的是欣喜与激动。凌晨2时许,广场上已聚集了2000多人。据了解,10月1日当天天安门广场聚集了20余万人。
 
 经过一夜的辛苦等候,升旗仪式终于在10月1日6时8分举行。36名国旗护卫队队员和60名军乐队队员准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围观的群众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体,欢呼声和掌声几乎淹没了军乐队的鼓点。“敬礼!”随着旗手的一声口令,军乐队的号手吹响了国歌激昂的号声。夜晚的寒冷与等待的疲惫被眼前军队整齐的步伐和耳中悠扬的乐曲一扫而空,同学们怀着敬畏而兴奋的心情观看着这别具意义的升旗仪式。当国旗升到旗杆顶部时,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祖国的生日庆贺!
 
 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极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作为祖国建设者的责任意识。让我们祝福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10月8日,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2010年近代物理所篮球联赛落下帷幕,材料组夺得本年度冠军,实验中心一队获得亚军,磁场技术室3分险胜生物医学物理组获得季军。

本次比赛按照世界篮球锦标赛规则分小组赛、淘汰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有十二支代表队参赛,经第一轮循环赛较量,磁场技术室、工厂、电子加速器、高频、实验中心一队、材料组、生物医学物理组、核理论组代表队挤进八强进入淘汰赛,最后材料组与实验中心一队、磁场技术室和生物医学物理组携手进入决赛和三四名争夺战。决赛战实验中心一队开场失利、进攻乏力、防守不力不敌卫冕冠军;季军争夺赛异常激烈,磁场队微弱优势胜出。

本模块第二部分内容是讲授技术许可战略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意义,借鉴兄弟院所的工作经验,以及实地参观和调研。

课程三——技术许可战略

中科院研究生院柳卸林教授向学员们讲授了技术许可战略课程。专利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可以有效保护发明人利益,从企业角度而言,专利还具有更丰富重要意义。专利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此外,专利还可以在封锁竞争对手、预防诉讼、提高商誉、作为谈判筹备、实现许可收益和衡量绩效表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这些创新可以通过专利的形式加以保护。因此许多企业实施了专利战略,专利战略则包括了绕开发明战略、寻找专利战略、地毯式专利、篱笆专利和环绕战略等等,各公司可根据自身行业及企业特点,制定不同专利战略提高自身竞争力。

从创新的模式看可分为两种类型的创新:一种是自主开发;另一种则是通过许可,许可是创新者将产品和服务的创意转化成效益的重要方式,可采用多种转化机制,例如出售创新使用权;许可这项创新,保留所有权;合资创办一家企业. 共同商业化成果等等。

柳卸林教授在课程中还讲授了专利组合战略、市场竞争与许可和许可费的确定等问题,课堂上,柳老师引用了许多案例和学员讨论,在积极互动和讨论交流中,学员们关于技术许可在技术转移中的应用和相关重要环节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对科技成果如何有效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课程四——长春应化所成果转化现状和思考

经过60多年发展,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目前已经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联想学院实训班第一期学员、长春应化所所长助理、科研处处长周光远研究员与实训班四期学员交流了长春应化所成果转化现状和思考。

周光远首先介绍了长春应化所的基本情况,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长春应化所的专利转化率仍然很低,影响力依然不够。针对自身情况,长春应化所的院地合作工作主要以订单式研发、企业参与研发、共建研发中心和组建新公司等形式展开。据周光远介绍,长春应化所的院地合作除针对立足的东北地区以外,主要针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个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在合作对象上,长春应化所更侧重于和大企业集团与行业集团的合作,这样才更容易形成深远的影响。

长春应化所最常被人提起的就是培育了中科院系统第一家境内上市公司—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周光远在课堂上与学员们详细讲解了长春热缩的发展历程和其间经历的各种问题。长春热缩的案例和聚乳酸产业化的案例吸引了学员大注意力,因为在坐的学员大多来自中科院各院所,周光远提出的关于院地合作中股权转让是否合适?政策如何促进发展?企业发展与学科规划如何平衡等问题,引起了学员的广泛共鸣和讨论。

周光远在课程中还讲述了关于长春应化所未来如何发展的思考与设想,作为中科院研究所,如何在未来取得更大发展,如何促进院地合作工作,周光远作为授课老师与同样来自各研究所的同行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学员们也从长春应化所的院地合作的案例中吸取经验。

课程五——参访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和海信

课程最后,联想学院实训班学员实地参观访问了新建的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青岛能源所)和海信集团。

青岛能源所所长王利生研究员热情接待了实训班四期学员。青岛能源所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开始共同筹建,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专门从事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研究,重点面向国家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生物加工与转化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研究所筹建初期的领域定位是:基于生物资源,以工业生物技术、物化转化技术为主要手段,以战略高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研究开发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的产品、工艺或技术,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清洁过程等领域的需求。

王所长介绍,青岛能源所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吸收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各类创新管理模式经验,兼容并蓄,形成了以“管理模块”、“科研模块”和“支撑模块”为主要构成的平台化管理运作模式。青岛能源所作为新建研究所,旨在于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青岛能源所采取了许多创新的措施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如发起成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司等等。

在青岛能源所科技园区,学员们参观了生物实验楼、化学实验楼,看到了可移动式的生物柴油装置、秸秆制板设备和海藻产油装置等等,看到青岛能源所位于风景优美的崂山景区,配备了完善的科研仪器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学员们对青岛能源所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参访青岛能源所之后,实训班学员一行还参观了国内知名企业——海信集团。成立于1969年的海信集团始终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89亿元。

学员在海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海信集团的展示中心,了解了这家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成长历程。对海信集团的参观,学员们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多年来海信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宗旨,建立了“求人、用人、育人、晋人、留人”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氛围留人”的文化,形成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设在研发中心的海信学院,为研发人员的知识更新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培训支出近千万元。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打造坚实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但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打造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积累和沉淀下来。

中科院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一方面要继承前辈的经验和成果,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对技术或产品加以调整和改造,只有这样,中科院才能在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丰富研究生同学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研究生同学团结进取、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增强广大研究生的身体素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于9月29日上午举办了“迎国庆”趣味运动会。

 此次运动会以班级为单位,共有六个团体参加了比赛。比赛设有单脚火车跑,踢毽子,跳大绳,立定接力跳远,“两人三足”接力,趣味投篮等六项比赛,采取积分制决定名次。

 比赛现场人头攒动,场上选手奋力拼搏,场下观众掌声不断。各班级参赛选手同心协力,团结协作。经过激烈角逐,2009级硕士班获得一等奖,2008级硕士班和2010级春季博士班获得二等奖,2010级秋季博士班、2009级博士班和2008级博士班获得三等奖。

 参赛者在洒下汗水的同时获得着快乐!通过参与此次趣味运动会,同学们既进行了交流,也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同时还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充分展示了兰州化物所研究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9月14日,联想学院实训班四期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了第四模块的培训。采取何种方式对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进行合理的估值,是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此次培训的主题是围绕技术的价值评估与许可展开的。

课程第一部分内容邀请了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潘朝金总裁和原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林耕老师主讲。

课程一——资本市场中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企业的价值创造

潘总曾为多家上市公司进行过融资和法律等方面的咨询和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据潘总介绍,传统的企业评估方法难以体现科技型企业的价值,当前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估方法已经日趋成熟,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价值评估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估值只是一种手段,价值增值才是最终目的。

潘总首先简要回顾了传统企业的各种估值方法,例如资产负债表估值法、损益表估值法、基于商誉的估值法、现金流折算法和价值创造法等。随后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估值特点,即: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发展的阶段性与决策的动态序列性;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和缺乏传统估值方法所需的数据等,潘总介绍了科技型企业的估值的两大类方法,一类是突破传统企业估值理论,引入新的估值方法,如实物期权方法,介绍了实物期权的概念,类型,定价模型和应用实物期权方法的一般程序。另一类是在传统企业估值理论和方法的框架内,修正某些指标或模型,这种方法中,潘总介绍了传统估值方法对高科技企业估值的七类改进方法。

潘总接着讲解了资本市场如何进行科技型企业的估值的。对于估值的态度需要更多的客观和理性,决定价格的是市场而不是评估公司,相互谈判公司的估值和定价,应该客观、理性、适可而止,建议早期创业公司的融资估值,必须建立在公司规模(收入)在不断扩大的前提之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要和投资人一起成长,既要保护创始人的利益,也要照顾好投资人的利益。对于引入资本,第一次引资尤为重要,因为,第一次融资影响着公司后几轮融资的估值。

潘总长期从事改制上升、企业融资,重组并购等业务。组织和参与了多家企业的改制、上市和并购重组等工作,不仅具有丰富的产业和金融行业经验,而且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改制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清华大学EMBA主讲老师,潘总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估值进行了详细和生动的解说,在坐的学员都表示受益匪浅,对联想学院邀请到了既有丰富产业经历,又扎实理论功底的授课教师感到非常满意。

课程二——技术评估基本方法与技术转移案例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顾问林耕先生是该课程的主讲老师。林耕老师同时还兼任北京市经纪人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务,具有丰富的技术市场从业经验。

技术评估具有评价功能、评估功能和公正功能,其核心在于对技术成果实现时价值进行量化评定估算,评估的结果作为技术交易双方的一个参考价格。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评估方法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主要应用于以资产成本费用摊销为目的的评估和以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为目的的评估。各种方法具有不同的特征,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在实际中一般三种方法综合使用。

影响技术评估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林耕老师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①技术成果的目标市场影响评估价值。技术评估可以有买方委托,也可以由卖方委托,技术准备进入的市场情况和技术的成熟程度,旨在真正测算出技术的获利能力。②技术的替代产品价值直接影响所评估的技术价值。③技术是否获得了有效保护。④技术的保障。技术是否存在缺陷和问题,从技术型障碍和商业性障碍两方面起作用。⑤技术成果的使用成本。使用成本主要包括:买方付给卖方的使用费(转让技术的价格)、买方在进一步开发方面的支出、买方在培训雇员使用新技术方面的支出、买方在开拓市场方面的支出、买方在建立一个新工厂方面的支出等。因为技术买方主要关心技术创新后效益,考察技术成果使用成本,考虑投入产出比,把握其整体效益。⑥技术成果的买主。技术转让时必须准确的评估技术商品到底有多少买主,买主对技术的兴趣程度如何,什么样的价格水平是买主可以接受的。

为了具体说明技术评估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实施方式,林耕老师列举了大量技术转移的案例,用具体例子解释了多种技术评估方法和价值评估的实际应用,以及技术谈判中的注意要点。学员们和林耕老师就案例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这种互动的交流和启发中,学员们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评估应注意的环节有了系统深入的认识和体会,林耕老师对于技术评估理论的梳理和技术转移案例的剖析得到了学员们的充分肯定。

本模块第一部分课程关于技术价值的评估和对于高科技企业价值创造的问题,是技术转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技术转移的成败。然后传统的评估方法直接用于高技术评估往往显得不合时宜,第一部分课程的培训老师都是兼具理论与实务的资深业内专家,学员们既能从理论上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体系,也从实务层面吸取很多经验,掌握了许多技术转移和科技企业运营方面的有效方法和理念,对于未来的技术转移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