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办的夏季学期课程《古文字与天文考古》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已经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古文字学、考古学在他们眼里曾经是比牛顿、莱布尼茨(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的微积分更神秘难解,比周敦颐的莲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东西,在听了刘一曼、冯时两位先生的循循善诱、生动讲授之后,顿觉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2010年夏季学期课程《古文字与天文考古》总共18学时,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一曼、冯时两位先生讲授。
刘先生主讲古文字。先生从甲骨文讲起,并从字形、结构、行款以及语法等角度揭示了甲骨文字的特点,以甲骨实物拓片为例,通过对卜辞的释读与研究,探讨了殷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刘先生明确指出:甲骨文把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从而有力推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以及考古学的研究和发展。
冯先生不仅对古人造字方法做了讲解,更主要的是结合文献学、考古实物向同学们介绍了很多天文考古方面有趣的知识和思想。在刘先生主讲的三次课程中,介绍了有关“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古代天圆地方思想”、“四气、四时、四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结合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葬群、红山文化的牛河梁三环石坛、新石器时代骨质律管等考古遗存讲授中国古代天文考古的起源、地位、发展、对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其现实意义。最后,刘先生总结认为:天文考古学是人类历史上起源最早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古代王权政治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宗教观等政治、思想、文化的基因,它的源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甚至是中国医学,也是导源于天文学,儒家的“中”,道家的“无”等哲学观皆导源于天文学。最后,冯先生强调:人类发展已经有三百万年,现代文明也就一百多年,而这一百多年已经把地球几十亿年积累的资源消耗殆尽,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世界末日了!相比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其首要特点就是宏大。这样的宇宙观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特点——包容,如果包容了,就不能冲突,就要和谐共存。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
两位先生的讲授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课堂上掌声不断。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研究生院能多开设一些这样的公共选修课程,增加科苑学子的人文素养。
电气工程学科进展系列讲座第三讲由肖立业研究员主讲,题目为《智能电网》的讲座。
肖立业研究员现为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8年回国工作后,在我国积极开展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他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在强电方面的应用研究,在高温超导磁体技术、高温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高温超导物理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曾经主持国家“九五”863项目“超导磁体技术”和“高温超导永久磁体及其应用”等多项课题的研究,现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高温超导磁体物理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高温超导限流器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研究”和“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以及863项目中有关高温超导变压器、高温超导限流器、高温超导电缆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约70篇,其中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约35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约35篇。
刚上课,肖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相信地球变暖是由于二氧化碳造成的吗?从开始就与学生互动,一上来就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
他基本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自古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只发生了万分之一的变化,这么小的变化能够影响地球温度吗?但无论其成因如何,地球变暖本身却是开发新能源的初衷,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地球的化石能源越用越少,必须发展新能源。而新能源都要以电的形式,通过电网供人们使用。那么新能源的发展给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当然,对此信息技术与新材料也为这些新挑战做好了准备,这就带了电网的未来——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器件、储能技术、新的网架结构和新的输配方式等来运行和管理电网,使电网能够容纳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使网更加高效、清洁、安全、可靠。智能电网是未来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利用的主体,未来能源系统将与智能电网高度整合。
肖立业研究员互动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开课伊始就被深深吸引、积极对智能电网进行思索;随着肖老师由浅入深的介绍,同学们对智能电网的思索也慢慢变深变宽。一堂课讲完,同学们基本领略了智能电网的美妙前景,激发了日后投身相关研究的热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