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和建国60周年,为切实加强区直机关基层团组织建设,活跃团的工作,在各族团员青年中继续大力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新疆自治区团工委决定在五四前夕开展“青年文化周”活动,新疆生地所的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热情积极,报名踊跃。
 
在“向祖国汇报”青年诗歌朗诵比赛中,生地所研究生杨宇和高培创作了诗歌《新疆,我在这里——献给在新疆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表达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对老一辈的科学家的敬仰之情,立志要追随前辈的脚步,努力为新疆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刘燕和冯雪力同学则选择了经典诗歌《祖国,我以青春的名义为你歌唱》,慷慨激昂的抒发了青年一代为祖国的发展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情感,道出了对祖国的祝福,展现了热血青年的时代责任。
 
另外,同学们还积极参加校园歌曲大赛、征文大赛、电影招待会等其他活动,展现出了当代研究生的风采。通过活动,同学们习惯于科研的思维能得到了舒展,同时这也让充满蓬勃生气的科研种子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更富创造力。
 
 
      
     
     

或许此刻你还没有感觉到:你正陶醉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在自己的小屋不停地吃着美味可口的食物,在歆享着知识带来的精神文化食粮,把人世间这最幸福无比的事情看得那么平常、那么坦然,可是你知道另外的一个天地吗?他们从小就没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孤苦零丁望着这个繁华多彩的世界。
 
2009年4月19日,长春光机所向吉林省孤儿学校开展了“携手”活动。清晨,风,凉丝丝的,又夹杂着长春第一场阵雨过后的雾气,颇感清爽。
 
孩子乍看到我们的时候,就亲切的扑过来,丝毫都不认生,孤儿院学校带队的仁老师给我们讲解着省孤儿学校的历史与现状,这时有2个穿着那种当兵的小制服的孩子吵着叫“哥哥,抱抱我”,面对这2个孩子,我感到一种十足的亲切,却也有些沉重,因为我们也从那个年龄段走过,我们都是撒娇地让父母抱着,然而不公平的命运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就在我们去他们教室观看完返回的时候,我惊奇的注意到那一幕,一个7岁左右的孩子,依然在那看书,好几个人在与他相隔不到1.5米的地方喊他好几声,他都没有听见,那种看书的投入真的让人读到无限的希望!
 
上午9:00,准备共同乘坐班车到南湖公园,上车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班车座位不够,不能容纳太多的孩子,因为有太多的孩子想坐车出来一起玩,那个刹那,你根本无法体会到,孤儿院有好多初三的孩子还没有来过这个城市最大的公园,那种味道酸酸的,最后仁老师还是先仅年级较大点的孩子上了车!
 
中午11:30,坐班车赶回长春光机所,在所研究生食堂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擀皮、包饺子,食堂的阿姨又给多加了红烧肉、牛肉土豆、木耳等几道丰盛的菜肴,热热闹闹地吃了一次团圆饭!
 
吉林省孤儿学校是一个社会福利事业单位,隶属于吉林省民政厅,里面设置了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的课程,有来自全省69个市、区的在籍孤儿学生600多名,另有60多名考入国内各类大学就读。
爱是有天意的,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是都是无法承担得起这么多孩子的,我们看到有来自省政府的专项拨款、社会人士的捐赠、省内高校师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孤儿院老师对孩子生活、学习尤其是心理的细心照料。当我们一行人到的这一周,这里的老师刚给每个学生进行了SCL90的心理测试,省内另一所高校的志愿者也及时的给这群孩子的一个班级购买了四十多套教材。
 
省孤儿学校的孩子们也许曾经在梦里想念着父母对自己的亲情关怀,在慨叹着生命中那些早年的意外,但是这次交流,他们所流露的开心微笑与欢乐笑声告诉我们他们真的很开心、很温暖!
 
 
 

 4月17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组织全体本部研究生,举行了求职面试经验交流会。经验交流会由韩乃立老师主持,邀请了两位嘉宾分别是生物物理所2008届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P&G宝洁(中国)有限公司的姚旺和生命学院本部2008届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官子楸。
 
 两位嘉宾从自己求职的亲身经历出发,为大家交流就业面试的宝贵经验。她们从简历的制作和投放,如何寻找公司,公司招聘原则和流程,面试技巧,怎样做一名好员工等方面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建议大家早做职业规划,精心准备、诚实勇敢面对求职过程,还特别强调同学们应该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学会与人沟通,培养应变能力。大家反响非常热烈,积极提问,两位嘉宾都详细作答。
 
 热心帮助联系嘉宾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斌老师还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一些求职的小技巧,大家都觉得受益很大。化学学院的部分毕业生也一起参加了交流,整个就业经验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
 
 
 
 
 
 
 
 

 4月17日下午,大连化物所60周年所庆优秀校友系列讲座第十讲如期在生物楼楼学术报告厅进行。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国川教授作为优秀所友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做了题为《Understanding the reactivity differences of metal oxo and hydroxo moieties——From biology to chemistry》的学术报告。尹国川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其在烯烃环氧化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李灿院士等70多名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座。
 
 报告中,尹国川教授首先深情的回忆了十多年前在化物所的求学生活,真挚的表达了对化物所及其导师奚祖威研究员多年来的教育与培养的感激之情,同时感叹近年来化物所在科研环境和学术地位上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随后,尹国川教授针对其科研工作,详细介绍了锰催化烯烃环氧化的一类新的催化反应机理,并以高价态锰配合物为平台阐述了过渡金属氧物种与氢氧物种在氧化反应中的氧化性能差异。
 
尹国川教授的精彩报告从该领域基础的理论背景到其最新的科研进展,深入浅出,深受大家的欢迎。报告结束后,到会科研人员和同学对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与尹国川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参加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的科考队员,2005级科考队员海洋生物学博士研究生陶振铖和2006级海洋生态学博士研究生王敏晓,日前,在圆满完成了相关各项考察任务后,随雪龙号考察船凯旋。

 两名博士研究生在173天的时间里随着雪龙船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海洋生物调查,涉及中国近海、西太平洋、印度洋及南极洲临近海域,跨越近100个纬度52个经度,四次穿过不同经度的西风带,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样品,数量创历次考察新高,同时是我国开展极地考察以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四条断面的海洋生物综合观测。本次考察共获得走航高速采集器浮游动物样品161个;普里兹湾海域浮游动物垂直网样品50个,浮游植物垂直网样品29个,IKMT网样品6个;极地生物标本库生物样品4个。
 
 本次南极科考,科研人员开展了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南极主要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过程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包括环境温度和饵料浓度变化对南极磷虾生长的影响;南极磷虾生长状态的区域差异,查明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磷虾生长状态背景(本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北半球至南极大断面浮游生物多样性调查等。通过高速采集器作业、走航表层叶绿素和温度、IKMT网作业、浮游动物垂直拖网、浮游植物垂直拖网、分层、分级叶绿素的采集与测定,完成了近些年来普里兹湾陆架区及外海(3条断面)和埃默里冰架冰边缘断面海域最完整的海洋生物调查,同时完成了科技部公用平台建设项目课题“极地生物标本库”的野外样品采集。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两名考察队员在完成自己科学考察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考察队中山站冰上探路和卸货、小艇水上运货等各项工作,并参与了徐霞兴同志雪地车冰上落水的救助行动,得到了考察队领导和队员的一致肯定。陶振铖继24次南极考察之后,在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的个人工作考评中再次被评为优秀考察队员。

 多年来,海洋所在开展研究生教育推进科教结合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海上开放航次考察、南极考察及其他海上考察、实验室实验活动等,使研究生在考察、调研、实验中很好的完成研究课题和自己的学业。如:海洋所在南大洋考察中,每年2-3名参加队员里至少有一名在读研究生去现场进行取样和实验,到现在为止海洋所已经有20多名研究生先后参加了国家极地考察实践。又如:2006年以来,海洋所科学三号考察船进行开放航次活动以来,海洋所先后有79名研究生参加海洋调查。研究生在考察船上调查涉及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态、电波传播、大气观测等众多方面的内容和海洋科学的各个学科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在航次期间,研究生在样品的采集,数据的处理、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好的实践了科教结合,显著地丰富了研究生的专业知识面和科学实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