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江斌】5月10日,中科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在玉泉路园区教学楼413室举行了讨论会,来自国内外的校友、京区和京外的研究所代表汇聚一堂,共话研究生院及其物理学院的创新发展。
 
就业问题是各单位提到最多的。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让毕业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大家认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导师、学生、研究所三方的共同努力。导师应该对学生就业方向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选择相应的课程,安排相应的实验任务;学生应该提早准备,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各研究所应该积极联系企业,把企业请进来,让企业了解学生,双方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
 
与会校友和代表还讨论了招生、信息化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
 
新闻链接(一):发展历程
 
中科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具有辉煌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物理科学学院的前身是物理教学部,随后改为物理系,接着在2000年更名为物理科学学院。2000年是物理科学学院取得辉煌历史的一年,学院的发展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物理科学学院承担着中国科学院十几个研究所研究生的基础课教学任务,每年开设80余门课程,学科范围覆盖了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九个一级学科。物理学院师资力量强大,有专任教师28名,专职行政管理人员4名,其中院士两名,教授10名。此外还有有九个教学实验室和一个研究生院实验室。
在努力拓宽教学课程广度和深度,更好的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物理学院还努力在教学体制上做出改进。物理学院的一年开设三个学期:秋季学期(21周,9月初-1月下旬)、春季学期(16周,2月下旬-6月中旬)、夏季学期(5周,6月中旬-7月中旬)。其中秋、春季学期,以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强化学生专业基础;夏季学期,以前沿系列讲座为主体,高级强化课及交叉学科课程为重点,其他课程为补充。这种设置方法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前沿领域的判断力。据了解,学生普遍对这一学期设置感到满意,认为学习到了不少新的有用知识。
 
新闻链接(二):辉煌成就
 
在物理科学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物理科学学院去的累累硕果。以近三年为例,获得了如下荣誉:2004年夏季学期优秀组织单位、2005 年优秀集体、2005 年夏季学期优秀组织单位、2006 年优秀集体、2006年夏季学期优秀组织单位、2007夏季学期优秀组织单位。
 
同时受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物理学院成功举办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量子信息暑期学校”。 为了广大的青年科技人员掌握量子信息基础,了解前沿进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在抓好科学研究建设的同时,物理科学学院也非常重视学生课余生活,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鼓励同学多参加活动,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为将来的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近几年,物理科学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体育建设成果斐然,在每年固定的春季校园文化节、冬季的歌咏比赛、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中,物理科学学院学生均表现不俗。
 

2008年5月7日上午,知名导演朱靖江先生受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邀请,做了题为“影像文化与当代中国”的讲座,我院MBA学子有幸体验了朱先生这一贯穿古今的文化之旅。
 
讲座伊始,朱靖江先生将近期去土耳其拍摄的古代泥塑图片呈现给大家,由此开始了关于“影像”发展的讲述。从古代欧洲的泥像,到中国的传统剪纸、刺绣,从国外教会的符号,到中国甘肃地区由来已久的“皮影戏”,这些人类影像的展现形式,无一不是人类基于对自身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种表达感想的方式。虽然受技术所限,但这并未妨碍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记录对自然社会的感想。在座的同学们不仅欣赏了一幅幅珍贵文物的资料,更学会了用“影像发展”的视角去解读这些看似断断续续的符号,并体会出文物的存在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有着多么无以衡量的意义。
 
接下来,朱先生重点讲述了中国影像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与文化的融合。通过一段七十年代录制的生活视频,同学们看到了那个时期幼儿园小朋友和中小学生的部分学习和生活片段。进入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气息越来越浓,电视机逐渐普及,影像文化更加贴近大众心理, “春节晚会”,“还珠格格”都是那个时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典型代表作。现如今,二十一世纪,DV已经严重普及,每个人都可以当制片人自拍影像,并在网络上传播,影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意义更加深远,比如,“华南虎”事件已经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百家讲坛”更是催生了影像的商业价值,电影中的商业广告随处可见,企业也纷纷拍摄宣传片。影像已经严重超越了“记录”功能,她正在体现其不可估量的商业影响力。
 
朱靖江先生借用大量的图片和影像,向大家一一剖析了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特点,使大家深深体会出,如今观看影像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欣赏、娱乐,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社会的视角,品味出其中传递的文化特点,以及这种文化得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5月5日上午,中科院团委、中科院自动化所承办,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研究员为中科院学子做了一场题为“嫦娥一号与中国深空探测”的报告。
 
报告会上,叶培建院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过程和我国航天人在嫦娥一号卫星的准备和发射过程中克服的种种困难。叶院士指出航天技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我国的航天事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开展深空探测研究的能力。嫦娥一号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自立更生,艰苦创业的结果。有一批奋斗在第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了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甘于从小事做起的团队精神,克服一项又一项的困难,确保了嫦娥一号的顺利发射。
 
最后,叶院士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要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努力学习,塌实工作,刻苦钻研,自主创新,争创一流业绩,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场报告会气氛热烈、激情洋溢,叶院士的精彩发言博得科院学子阵阵掌声。通过此次报告,我们不仅了解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更加为我国航天人团结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我们深深感受到不论奋斗在哪一个科研领域,作为科院学子的我们肩负着祖国建设的重任,只有充分发扬五四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月7日,春意盎然的早上,玉泉路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礼堂里传来了嘹亮的国歌声,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期“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开学典礼在此进行。本班是继前两期“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之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中交股份公司的又一次合作。开学典礼上,中科院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黄钧院长、中交股份朱碧新副总裁、中交股份人力资源部陈宗源总经理、刘宏伟处长等领导亲临致贺。
 
吕晓澎副院长代表中科院研究生院致辞并热烈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她指出,科学院长期发挥科研和教育资源优势,为地方、企业培训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而来自企业的需求也促进了学校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历届中交班学员学有所成,既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同时也是研究生院的骄傲。她代表学校勉励同学们:“既然大家已经选择了一条奋发向上之路,那么就风雨兼程的一路前行吧!”
 
中交股份朱碧新副总裁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当前公司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2005年底的重组、06年底的上市,公司全面进入了国际建筑工程行业跨国公司间的竞争行列,在应对全球化的市场变动中,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公司明确提出了“人才强企”战略,全力培养高水平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未来的重大项目的项目经理就将在各期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学员中产生。陈宗源总经理勉励学员们加强交流与团结,展现出中交人的风采,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学员房树田代表全班同学表明决心,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厚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迅速转变角色,以学习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努力掌握复杂项目的管理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为“大中交、大海外”战略的实现贡献最大的力量。
 
开学典礼结束了,等待着同学们的将是长达数周的脑力与体力双重挑战。预祝他们能够发掘自我、开发潜能、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组建高绩效的团队,成功完成本次培训班的任务,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计、疏浚及港口机械制造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及设计企业;中国领先的公路、桥梁建设及设计企业;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疏浚企业;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7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上,中交集团荣登第27位;在500强净利润排名中,中交集团排名第48位,在建筑业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全球建筑行业享有盛誉的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2007年度排名上,公司列“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第14名,在上榜的49家中国企业中位居第1名;在“全球最大150家全球设计企业”排名中,公司排名第32位,在上榜的中国企业中位居第1名。
 

近日,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报告厅,由中国科学院团委与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联合主办的“自主创新亮剑,知识产权护航——知识产权走进中科院”系列活动举行了开幕式。本人聆听了开幕上由资深知识产权人李东亚先生做的主题报告——“技术专利化,专利市场化之路”。声学所组织十余名研究生到现场听取了报告,研究生们参加完活动纷纷表示受益菲浅。

    通过学习报告内容本人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有了新的认识,在此谈一下个人体会:
 
    首先,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是研究成果受到保护的重要手段,是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李东亚先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其中的道理,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国VCD产业的惨痛教训。VCD本来是由我国企业最先研制成功并进行市场推广的,但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没有及时对相关技术进行专利保护,结果让外国抢注了专利。这样直接导致我国每生产一台VCD都要给外国交专利费,严重限制了本国产业的发展。
 
    其次,技术专利保护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砝码。讲座中提到了中国通信产业巨头华为公司。华为之所以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与国外的大公司进行较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华为对专利保护的重视。华为公司每年申请的专利有数百项,很好的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高地。另外像美国的高通公司,通过层层专利保护几乎垄断了CDMA相关的技术市场,记得以前曾听到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说高通公司的一条专利申请内容是通信终端设备离基站近的时候信号发送功率就弱些,离基站远的时候信号发送功率就强些。这其实是大家的常识,但高通公司通过申请专利使其它竞争对手的产品开发都绕不过这道坎,因此就要支付专利使用费。先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教育我们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的重要性。别的企业如果要使用相关技术就要付专利费,同时对于其它公司的技术保护诉讼也能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李东亚先生的一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专利保护就是要让自己企业不被别人欺负,同时还要去欺负别人。”尽管陈述的事实有些残酷,但这就是游戏规则,只有按照规则办事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被侵犯。
 
    最后,专利申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学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进行合理保护。可能有的同志认为专利申请是很困难的事情,离自己比较遥远。但通过对报告内容的学习我发现其实专利申请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的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挖掘的眼睛。我们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只要有比较好的想法和技术原型都可以考虑申请专利,只要能够抓住合适的点其实专利申请并不难。这样就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在今后的技术转让或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都能处于主动的地位。
 
    总之,自主创新的科研工作从查新、立项到成果产出、投入市场,每一个环节都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了解和运用知识产权知识,将为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助益。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增强了我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学会了如何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好的服务于科研工作。相信通过大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我们研究生们更应该从现在开始树立产权意识,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和产权保护意识,为强国振兴科研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