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宣传部公布了2013年度全校信息宣传工作评比结果,武汉教育基地以总分354分荣登各培养单位榜首,继2011年、2012年之后连续第三次蝉联第一名。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分别以81分和78分的成绩排列第二和第三。

武汉教育基地一向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教育基地办公室始终把及时报道武汉地区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活动和充分展示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成果作为已任,通过国科大新闻网这个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反映武汉教育基地科苑学子的精神风貌和青春风采。小洪山记者团作为武汉教育基地最早的学生社团,在信息宣传工作中发挥了绝对的主力军作用,功不可没。在2013年度,小洪山记者团分别在第八和第九两届团长王博和雷通兵的带领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报道、采访任务,供稿数量占武汉教育基地发稿总数的90%。特别是第九届小洪山记者团的同学们,在做好日常新闻报道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散文、随笔、评论、游记、诗歌甚至微小说,发表在武汉教育基地网站“研究生园地”栏目,受到各培养单位师生的普遍欢迎,极大地丰富了武汉教育基地的校园文化生活。

武汉教育基地的信息宣传工作始终得到武汉分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同时也得到院属在汉各培养单位研究生部的大力支持。国科大宣传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对武汉教育基地的信息宣传工作给予了长期指导和帮助,为小洪山记者团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

7月16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系统第二届“7•16渡湖比赛”在武汉东湖如期举行。本次参赛队伍有来自武汉地区六个研究所的游泳爱好者组成的6支代表队。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李卉经奋力拼搏,获得女子组的第七名。

本次比赛共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两轮分段进行,选手们从东湖八一游泳池入水,终点为梅园西门湖岸,泳姿不限,最终根据用时长短确定排名。东湖岸边,随着一声哨响,各位选手飞身入水,凭借自己最擅长的泳姿快速前行,犹如一艘艘帆船迎流而上,甚是壮观。选手们在湖水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而岸边各个研究所的拉拉队则为选手们呐喊助威,让整个比赛陷入紧张的气氛当中。当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些选手由于用力过度,速度明显下降。但整个队伍鱼贯向前,没有任何一个选手中途退赛。临近终点,选手们更是拼尽全力加速冲刺,拉拉队也早已在终点线挥舞旗帜,等候英雄们凯旋上岸。随着最后一名选手顺利登陆,本次比赛在众人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比赛,武汉岩土所代表队虽然成绩欠佳,但是队员们奋勇向前、永不放弃的精神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7月15日,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相在科研楼301会议室举办了以“关注健康,预防为主”为主题的专家义诊活动,吸引了来自该所几十位在职与退休职工参与。

本次活动主要由来自武汉万德体检中心的几位专家为大家提供医疗保健方面的咨询服务。在活动过程中,几位专家可谓尽心尽责。他们对在场职工身体状况进行简单了解之后,耐心为大家分析病情,详细列出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针对退休职工这一特殊群体,专家们为他们详细讲解了老年人常见病与突发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而针对青年职工,专家们也给出了工作与生活劳逸结合的建议。他们指出,当今社会很多青年人疲于工作而缺少锻炼的机会,从而导致很多突发病影响身体健康。专家认为,无论是退休职工还是青年职工都应该学会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唯一保证。

武汉岩土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陆凯阳代表研究所职工对武汉万德体检中心的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与参加义诊的职工们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他表示,武汉岩土所将更加完善职工医疗保健体制,坚持年度职工体检制度,为广大职工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体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84名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额初选名单,武汉物数所林志阳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中红外飞秒激光场的原子分子电离行为若干问题的研究》入选。林志阳2007年入学,导师为柳晓军研究员。 

超短强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超越了传统微扰论框架内的非线性光学的范畴,进入了极端非线性光学区域,成为当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沿。在该区域内,超短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呈现出一系列有趣且新颖的高度非线性物理现象,如阈上电离、非顺序双电离、高次谐波辐射产生、库仑爆炸等。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电离过程是理解这些极端非线性过程的基础,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在原子级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理解电子动力学,还将推动分子结构及动力学超快成像技术的发展,从而为观测和控制分子化学反应过程奠定基础。

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超短强激光技术,绝大多数强场电离实验研究都局限于飞秒钛宝石激光输出的波段(800nm附近)。近几年,基于光参量放大技术的可调谐中红外超短激光脉冲的出现和发展,开辟了强场物理领域中迄今很少探索到的参量空间,使强场电离研究更容易深入到隧穿电离甚至深隧穿电离区域,为完整的强场电离物理图像的形成创造了可能性。

林志阳同学的研究工作系统地开展了稀有气体原子以及同核双原子分子与中红外波段超短强激光相互作用引起的电离实验研究,通过测量原子分子在不同激光参数(如激光波长和强度)条件下的电离离子产量以及光电子能量和角分布,观察到了强场电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新现象和新效应。结合合适理论模型,阐明了这些现象和效应的物理起因,揭示出原子实库仑势以及分子基态结构等对强场电离过程的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于2009年、2012年发表在国际物理学领域顶尖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其中一项成果发现了国际强场原子物理领域在过去三十年研究中丢失的重要物理现象,并第一次从理论与实验上揭示了新现象的物理起因,被遴选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成就展基础科学领域的五项重要成果之一。

7月16日早7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海区开展了2014—2015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次下潜作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龙珠”号微型遥控潜水器(微型ROV)首次搭乘“蛟龙”号开展深海试验应用,并首次获取了“蛟龙”号在大洋深处的工作影像。沈阳自动化所何震、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叶聪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傅文韬执行本次下潜任务。三人在水下工作近10小时,下潜最大深度2424米。

在水下工作期间,“龙珠”号与“蛟龙”号按照预先规划的协同作业流程“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完成了相互之间互动拍摄、“龙珠”号的释放与回收等预定工作任务,也验证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潜水器在水下优势互补、协同作业的新模式。

“龙珠”号微型ROV是在“863”计划资助下自主研制,其长、宽、高均约0.4米,空气中重量仅有40公斤,配有3部电动推进器,通过一根光纤与“蛟龙”号相连,由“蛟龙”号球舱内的潜航员遥控控制,并且自带摄像机,可进行水下观察和录像,与“蛟龙”号互补形成更全面的观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