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大公报》5月17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玛土撒拉”(Methuselah)的长寿基因,这类基因的携带者活到一百岁的机会较高,即使他们沉溺于某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发现有可能将“长命百岁”变成人人可以达到的目标。
 
科学家发现,玛土撒拉基因似乎能够保护人们免受吸烟和不健康饮食的影响,以及把与老年相关的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脏病推迟三十年。
 
玛土撒拉是圣经中的长寿人物,据传活了九百六十九岁。所谓的玛土撒拉基因,包括了一种叫做ADIPOQ的基因,它存在于约一成的青年人身上,但是有近百分之三十的百岁老人携带这种基因。另外,CETP基因和ApoC3基因,亦存在于百分之十的青年人身上,但有约百分之二十的百岁老人拥有该两种基因。
 
现时发现的玛土撒拉基因,似乎每种都能给携带者增加若干防护力,使其免遭老年各种疾病的侵袭。
 
莱顿大学科学家伊琳·斯拉格布姆领导一个小组,对三千五百名九十多岁的寿星进行了研究。她说:“长寿者并不是拥有较少疾病基因或年老基因,而是拥有另一些阻止基因,这些基因阻止疾病基因和年老基因发挥作用。长寿与基因和遗传有密切联系。”
 
斯拉格布姆和同事最近发表了一些研究,显示长寿家庭成员的生理与一般人是不同的。另一些研究亦将陆续发表,包括解释这些不同背后的基因理由。
 
她说:“长寿者在新陈代谢脂肪和葡萄糖时,与一般人不同,他们的皮肤衰老速度较慢,他们患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机会也偏低。这些因素都是受到基因的强烈影响,因此我们在老人身上看到与儿童相同的特征。”或可制成基因“抗老药”。
 
研究显示,某些基因形式过程中的小小突变,可以大大地增加一个人的寿命。人类基因组包括约二万八千种基因,但这些基因都受到少数几种“管制基因”控制。
 
伦敦大学学院长寿研究者戴维·杰姆斯认为,延缓衰老的治疗方法,将会逐渐普遍起来。他说:“如果我们知道哪些基因控制长寿,我们就可以找出它们制造哪些蛋白,然后用药物来延缓衰老。我们需要重新把衰老归类为疾病,而不是一种良性的自然过程。”
 
他说:“世界上很多痛苦都是由衰老造成的。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办法来减少这些痛苦,我们就有道义这样做。”
 
如果制药业可以制造一种抗老药,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从中年起就开始服食,那么制药业就会大赚特赚,而人类长命百岁也不再是梦想。
 
英国老年协会发言人米歇尔·米切尔说:“衰老是生命的自然部分。关键在于确保我们不仅仅延长生命,而是延长健康的生命,应该是使人们享受后期生命而不是忍受后期生命。”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通过血液检查来预测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者是否会发病的方法,这一方法为该病的预防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主要通过母乳喂养、输血或者性接触感染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日本长崎大学研究员岩永正子和东京大学教授渡边俊树率领的研究小组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以全国43处医疗机构中的1218名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每年对他们进行一次血液检查,调查他们的细胞感染率,即淋巴细胞中感染了病毒的T细胞比例。
 
在调查期间,有14名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者发病。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发病者的细胞感染率都在4%以上,平均值为10.3%,远远超过没有发病的感染者平均1.56%的水平。渡边俊树指出,这项研究表明,感染者的细胞感染率可以成为发病风险的指标,即细胞感染率较高的感染者其发病风险也比较高。
 
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血液》杂志上。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日本国内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感染者约为108万人,其中通过母乳喂养感染的病例约占60%,每年有约1100人死亡。日本产科妇科学会日前决定,推荐孕妇对是否感染该病毒进行检查。
 
 
 
 
 
 
 

    地球固体内核的铁合金似乎有结晶现象,而且其结晶的方式使得能量沿南北方向的传递比东西方向更加容易。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地质学家开始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地震波沿南北方向传播的速度要比东西方向快大约3%,但其中的原因却一直不为人知。而现在,这一现象的谜底很可能已被揭开。
 
由西班牙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Universidad Complutense)地质学家莫里吉奥·马泰西尼(Maurizio Mattesini)领导的最新研究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文章称,地球固体内核的铁合金似乎有结晶现象,而且其结晶的方式使得能量沿南北方向的传递比东西方向更加容易。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地质学家诺姆·斯里普(Norm Sleep)表示:“南北方向的原子结构看起来和东西方向的并不相同。”在昔日的教科书上,地球地幔和内核等内部区域都被描述得极其简单而且相当单一。但是,随着科学家们利用更多更精准的地球仪,生成了更精确的数据来显示地震波在地球内的传播,人们逐渐发现原来地球内核的地质情况要复杂得多。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质学家大卫·斯蒂芬森(David Stephenson)表示,地球外核大部分是由液态铁组成的,而内核却是直径约为1200公里(750英里)的实心球体,具体来说其直径仅略小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最大宽度,是地球在地质时期由于冷却而形成的。大卫说:“地球的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晶体。”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增长,现在已经不再是单个晶体,而是多个晶体的集合体。
 
斯里普表示:“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情形,人们可能已经发现了某种现象,但始终无法解释,因此这种现象就一直像谜团一样让人们充满好奇和困惑。”人们过去一直无法解释,现在尽管科技有巨大进步,地球的中部依然是最难采集数据的区域。这篇新的文章表明,地球内部的晶体在形成时,遵照的是某种特定的组合方式,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各向异性,因此才会导致地震波在一个方向上比另一个方向传播得更快。
 
斯蒂芬森认为,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能够将地震学家从地震波穿越地球内核的速度方面得出的数据与特定种类的铁晶体的新化验结果相匹配,这才是这篇新文章的重要意义所在。
 
 
 
 
 
 
 
 
 
 

来自美国犹他州大学盐湖城分校,青海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对西藏人中的基因组变化模式与那些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群的基因组变化模式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可帮助西藏人在高海拔轻松呼吸的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学》杂志上。
 
青藏高原是人类居住的最为极端的环境之一。当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到该地区的时候,由于他们的身体内缺乏氧气而会引起高原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会发展成为致命性的心脏或脑子的炎症。因此更好地了解身体对低氧的反应对治疗高原反应以及其他的与低氧血症有关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为了寻找那些可能对西藏人适应高原环境有关的基因区域,对西藏人中的基因组变化模式与那些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群的基因组变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西藏人能够在高海拔生存的部分原因似乎是因为他们携带了2个基因,这些基因可帮助将他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保持在低浓度。其中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数据来自HapMap计划,这是一个有关世界上不同人群间的基因相似性与差异性的细目。
 
研究人员首先对那些其已知功能提示它们可能对人们适应高原环境有影响的基因的差异进行了观察。之后他们对含有DNA变异模式的基因组片断进行了观察,这些变异经常会发生在西藏人中,但却不发生在低海拔地区的人群中。这些基因变化可能会在人群中迅速播散,因为它们所包括的基因对高海拔地区生活者的生存有好处。
 
有少数几个基因出现在这两种范畴之内,其中包括EGLN1和PPARA,它们可能是促成西藏人血红蛋白浓度低的原因。文章的作者说,在西藏人中所见到的较低的血红蛋白浓度可抵消那些与持续性的高血红蛋白浓度(即非西藏人在接触了高原环境时所出现的高血红蛋白浓度)有关的并发症的说法似乎是可信的。
 
中华民族含有多个民族,各个民族由于地理、宗教、风俗等的不同,使其彼此隔离,并聚集在相对稳定的区域里,可能会积累下不同的祖系基因及群体间遗传差异。藏族地处高原地区,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高原特殊的气候及特殊的生活习惯,使其与其他民族形成了较大的差异。
 
之前的一些研究,比如对藏族群体STR的分析,都表明青海地区藏族群体的基因座与汉族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藏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有其自身的遗传学特异性,也提示我们在进行同一认定及亲权鉴定时,应采用本地区的基因频率分布资料。
 
因此这一研究对于建立我国不同民族基因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保护中华民族遗传资源也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身体对低氧的反应对治疗高原反应以及其他的与低氧血症有关的疾病提供了依据。
 
 
 
 
 
 
 

    蜥脚类动物的艺术想象图。大型食草恐龙就属于蜥脚类动物。科学家如今认为,这种恐龙长长的颈部是专为不用咀嚼就将食物吞咽而进化的。


马丁·桑德教授认为,如果大型食草恐龙停下来去咀嚼,它们进食的时间根本不够。 

北京时间5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科学家表示,直接吞咽食物或有助于食草恐龙长成庞然大物,否则,如果停下来去咀嚼食物,它们进食的时间根本不够,而吞咽则可以让食物快速进入腹中。
 
这或许能解释像重达100吨的阿根廷龙这样的恐龙头小颈长的原因。不停咀嚼以大量进食的动物(如大象),需要大大的头部以与鄂骨肌肉和臼齿相匹配。如果不对食物进行咀嚼,则不需要这样的头部结构。长长的颈部还有助于体型庞大的恐龙不必走太远,也能获取足够食物。
 
大象需要每天18个小时不停吃东西才能吃饱,而大型恐龙若想吃饱,则需要一天30个小时吃东西,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一天只有24个小时。这向来是科学家面临的一道难题,他们想知道,既然这样,被称为蜥脚类动物的大型食草恐龙为何还能长成庞然大物?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
 
在食草类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它们发展了截然不同的进食方式,通过咀嚼令食物更易消化。波恩大学教授马丁-桑德说:“咀嚼是大型食草类陆生哺乳动物所不能摆脱的特征。”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杂志上。然而,食草恐龙显然是个例外。
 
研究人员表示,食草恐龙的主要食物可能是马尾草,这是一种像蕨类一样的植物,广泛存在于史前沼泽地,营养丰富。今天,很少有动物以马尾草为食,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硅酸盐,不利于牙齿健康。不过,这在恐龙看来不是问题,它们将马尾草吞入腹中,根本不去咀嚼。此外,蜥脚类动物换牙十分频繁,有时,常常一个月换一次。
 
研究人员认为,恐龙超大腹部和有力的新陈代谢可能帮助它们轻松应对大量没有咀嚼的食物。恐龙拥有高效的鸟类一样的呼吸系统,大量气囊遍布体腔和骨骼周围。桑德教授说:“在动物进化历史上,今天的鸟类和大型恐龙的肺部的起源是一样的。两亿年前,一种前所未有的组合发展了各种原始特征,这些特征在进化史上是全新的。这种组合使得这些庞然大物的生存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