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德科学家开发出三维“隐形斗篷”
可通过弯曲光波的方式使物体藏匿而无法被看到
 
德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三维“隐形斗篷”,可以通过弯曲光波的方式使物体藏匿而无法被看到。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托尔加·埃尔金等人利用光子晶体材料制成了这件斗篷。它实际上由特别的透镜组成,可以将可见光波进行部分弯曲。用它罩住目标物体时,由于可见光被部分弯曲而无法散射出来,人们用肉眼就无法看到目标物体以及斗篷了。
 
研究人员利用这件隐形斗篷遮掩黄金表面的一个小凸起成功使其“隐形”。埃尔金说,“这很令人激动,因为人类一直想隐形或研制隐形斗篷,看起来技术上是可行的。”
 
不过埃尔金也承认,利用上述材料和技术使人、汽车或坦克这样的大型物体隐形可能还需要再过数年才能实现。
 
 
 
 
 
 
 

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后“心理台风眼”效应两变式
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并不随着受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继“心理台风眼”(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现象的研究成果发表于PLoS ONE期刊后,时隔1年,PLoS ONE再次发表了张侃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应急研究”(KKCX1-YW-05)的研究成果。项目组1年来的追踪研究发现:“心理台风眼”现象的效应在汶川地震1年之后仍然强劲;“心理免疫”(psychological immunization)理论无法对“心理台风眼”现象提供合理解释。
 
在汶川地震发生1个月后的调查中,项目组发现,随着灾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随之降低,即,非灾区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高于灾区居民。项目组假“台风眼”这一气象名词,形象地将其研究发现冠名为“心理台风眼”效应(“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即,越接近高风险地点,心理越平静。
 
在汶川地震发生4个月(2008年9月至10月)和11个月(2009年4月至5月)后,项目组又对灾区(四川、甘肃)的4178名居民和非灾区(北京、福建)的1038名居民进行了两次跟踪研究。采用和第一次研究相同的方法,后继两次的跟踪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初次研究结果:随着居民主观判断所在地灾情严重程度的增加(从非受灾、轻度受灾、中度受灾、到重度受灾),其估计灾区对医生的需求量、灾区对心理学工作者的需求量、灾区发生大规模传染病的可能性、及需要采取的避震措施的次数均随之减少。
 
除此之外,项目组成员还发现“心理台风眼”效应的两个变式:与财产遭受损失的受灾人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越低;与生命健康遭受伤害的受灾人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越低。项目组成员将这两个变式称为“关系”版的“心理台风眼”效应。所有这些“心理台风眼”效应均表明,与人们的直觉推断不同,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并不随着受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毫无疑问,重灾区的居民遭受的损失最严重,但是他们对灾难的抵抗力(resilient)似乎也是最强的。
 
项目组成员在初次研究中曾提出了“心理台风眼”效应的两种可能解释:心理免疫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在跟踪研究中,项目组检验了心理免疫理论,发现其并不能对“心理台风眼”效应做出合理解释。
 
汶川地震向世人提出了“人们面临不确定时如何对抗风险”这一问题。令人惊讶的是,调查研究表明拥有最强抵抗力的人正是那些居住在重灾区的居民们,或是那些至亲遭受损失的人们。“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发现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应急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将有助于理解人们如何抵抗来自自然、疾病和这个变化莫测星球上其它威胁的侵害。
 
该论文于2010年3月17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南极冰下近200米深处发现虾状生物 

北京时间3月17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在南极冰盖下600英尺(约合182米)处发现一只虾状生物和一只水母。如此复杂的生物竟然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令人惊讶。
 
科学家原以为在冰下如此深的地方由于没有光线,只有少数微生物才能生存。这正是美国宇航局的科研小组把摄像机放入南极冰盖下首次探究冰盖下面的世界时有了这一发现并感到惊讶的原因:一只样子古怪的虾状生物从摄像机旁游过,然后停在摄像机的缆线上。此外,摄像机还带上来一根触须,科学家们相信这根触须来自一只水母。
 
美国宇航局冰科学家罗伯特·宾兹查德勒说:“我们在操作时还认为那里什么也不会有,所以,当捕到一只虾,你会多兴奋!”该研究成果将在17日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盟会议上公布。谈起他们2分钟录像中的明星——那条3英寸长的橙色生物,他说:“我们傻眼了。”从学术上讲,那不是一只虾。它是Lyssianasid片脚动物,是虾的远亲。
 
这段录像可能会让科学家们重新研究恶劣环境中的生命。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虾状生物能生存于南极冰盖600英尺(约合182米)下低于冰点的黑暗水域,那么其他恶劣环境又如何呢?木卫二又如何?
 
莫斯兰丁海洋实验室的生物学家斯特西·金姆(后加入美国宇航局这一研究组)说:“他们调查的那片水域,相当于泳池中的一滴水,在那么小的地方,你不会觉得会有什么生物,但是,他们发现了两种而不是一种生物。我们不知道继续下去会是什么情形。”
 
英国南极调查局的微生物学家希南·埃利斯·埃文斯认为这一发现非常有趣。埃利斯·埃文斯说:“这是在这样的冰下坏境中首次发现复杂生物。”他指出,以前也有一些类似的发现,显示在逐渐消融的冰架下有复杂的生命存在,但直接在这样的冰架下发现,这还是第一次。
 
埃利斯·埃文斯表示,可能这种生物是从远方游来,不会在那里长期生存下去。但是,该研究的联合作者金姆对此表示怀疑。因为钻探地点在南极洲西部,距离开阔海域至少12英里(约合19公里)。宾兹查德勒在冰盖上钻出一个直径为8英寸(约合20厘米)的圆孔,只看到少量水。这意味着两种生物不可能从很远的地方游来,金姆称,它们是这一小片区域偶然发现的。
 
但是,科学家对这些生物的食物源仍感到困惑。金姆表示,虽然一些细菌可能会从海洋中的化学物质中找到自己的食物,但是,类似这种片脚动物的复杂生物不可能找到这样的食物。那它们何以生存呢?这是个关键问题。金姆说:“在一个我们认为无所不知的星球上发现类似这样的谜团真是令人惊异。”
 
 
 

《科学》:太阳磁场减弱 将处于“睡眠”状态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太阳表面磁场气体的流动将解释为什么太阳处于“睡眠”之中。
 

 

太阳表面磁场气体的流动将解释为什么太阳处于“睡眠”之中
 
从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令科学家迷惑不解的是太阳黑子、耀斑和太阳风暴现象非常稀少,并且11年太阳活动周期末期延长了15个月。太阳与太阳风层探测器(SOHO)的最新观测显示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太阳周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更好地预测太阳活动性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太阳活动爆发能够向地球释放大量带电粒子磁化物质,能够摧毁地面供电网络和损害通信卫星。刊登在3月12日《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大卫·哈撒韦(David Hathaway)和孟斐斯大学的利萨·赖特迈尔(Lisa Rightmire)分析了太阳与太阳风层探测器13年来跟踪太阳赤道至极地的电离气体变化状况,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经向气流(meridional flow)的电离气体在2008年开始太阳活动最低值之前持续加剧活动许多年。研究证明在11年之前,之前太阳活动性逐渐减弱,同时伴随着经向气流的活动性逐渐加剧。
 
哈赖韦和赖特迈尔认为,更快的经向气流导致太阳极地产生更微弱的磁场,从而伸展太阳迟钝活动周期。
 
哈赖韦称,经向气流影响磁场变化可显著地抑制太阳表面磁性物质循环,更快的经向气流将导致太阳极地磁场无法变得强烈。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尼尔·希勒(Neil Sheeley)称,很可能当前延迟活动周期2009—2010年是由2007—2009年相对虚弱的磁场导致的。哈赖韦强调指出,太阳极地磁场强度对于下一个太阳活动周期至关重要。
 
位于太阳表面之下的磁场将更深地影响太阳黑子磁场的形成,太阳黑子磁场活动加剧是暗示新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开始的信号。微弱的极地磁场将需要更多的时间到达产生太阳黑子的强度,从而延缓了太阳活动周期。此外,更微弱的极地磁场在随后的太阳周期中将产生更少的活动性。
 
哈赖韦说:“经向气流对于下一个周期的极地磁场具有重要作用,暗示着未来的观测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太阳活动周期。”
 
希勒称,需要附加说明的是物理学家对于太阳活动周期和太阳表面之下磁场变换的理解并不完全。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纳彻穆特霍克·高帕尔斯沃米(Natchimuthuk Gopalswamy)强调称,这项引起科学家兴趣的研究将有助于区别不同类型的太阳磁学。
 
 
 
 
 
 

 
将作物废料转变为燃料的
 
一个途径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了农业废料的一种副产品是如何被转化为也许对汽车或喷气飞机有用的燃料的,而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在地下掩埋或是其他可被截留的形式。所谓的“纤维质生物燃料”来自木头、草或植物的不能吃的部分,它们是另类燃料的重要来源,因为它们无须转变现有的农田或自然环境来生长玉米或其他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生物燃料的作物。据Jesse Bond及其同事披露,γ-戊内酯是一种来自于纤维质碳水化合物的化合物。人们可能以低成本且具商业性的规模来生产它。这些研究人员如今发现,在高压环境下,二氧化碳可通过催化被有效地从γ-戊内酯上切离,其剩下的部分是一种丁烯混合物。在一个第二阶段的反应器中,这些丁烯化合物可被串联在一起并形成分子量较重的类似于那些在汽车和喷气飞机燃料中所见的碳氢化合物。这种加工就像其他产生生物燃料的过程一样确实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在Bond等人的方法中,二氧化碳存在于一个相对较纯且加压的气流中。这种形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例如,比通过烧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更有效地被掩埋在一个储库之中,因为烧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许多氮气,因此会占据更多的空间。
 
神经元移植打开可塑性之窗
 
研究人员报告说,将胚胎神经元移植到幼年小鼠的脑中可导致一个新的“关键期”的开始,在此关键期中,脑子重新恢复了其对传入的感觉性资讯的变化进行调节的不同寻常的能力。被人最深入研究的脑的可塑性的形式之一是视觉系统。在出生之后不久的一个特别的时期内,如果某只眼睛被一直捂盖着的话,脑的视觉皮层能够进行重新连接。那些从前专门负责接受来自被捂盖眼睛的信息的神经元将会改由那只有功用的眼睛来控制。Derek Southwell及其同事将未充分发育的神经元(来自出生前不久的神经元)植入到年龄略大的新生小鼠的脑中。随着该小鼠的发育,它们的视觉皮层经历了正常的关键期。然而,那些移植的细胞在此后开始了一个新的关键期,且该关键期与植入的年龄不一致的神经元的关键期相一致。这些植入的神经元是抑制性的神经元,这意味着它们会抑制有关的信号,而非放大这些信号。研究人员提出,抑制性神经元的植入也许可为人们提供一种修复受损脑回路的方法。
 
Wild2彗星含有
 
来自内太阳系的物质
 
对Wild2彗星中的某种颗粒的研究支持这样一种理念,即像某些陨星一样,彗星含有在内太阳系中形成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后来被抛掷到太阳系的外围,并在那里该物质被结合到彗星体内。人们常常认为,彗星中含有原始的太阳系形成物质的残留物。但现在已经明了的是,某些彗星物质已经因为加热和其他过程而发生了变化。根据由NASA Stardust使命所收集到的数据,Jennifer Matzel及其同事如今向人们首次报告了来自某一颗已知彗星的年代学资讯。他们对一颗直径约为5毫米的被称作Coki的颗粒进行了分析。这个颗粒看来不含有任何产生辐射的铝-26同位素,表明该颗粒是在最古老的太阳系固体形成170万年之后晶化的。这意味着该来自内太阳系的物质肯定经历了前往太阳系外围的旅程,时间跨度至少为200万年。
 
某种分子的移动可能令心跳停止
 
心肌细胞被一种叫做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s)的专门化信号分子所覆盖,这些受体的活动对心脏功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新的研究显示,这些受体中的某一种的空间分布的变化也许会促成心力衰竭。这一发现是由Viacheslav Nikolaev及其同事将高倍显微镜与活细胞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相结合来研究大鼠与小鼠的心肌细胞时所作出的。他们发现,在健康的心肌细胞中,β2ARs局限在被称作横小管的缝隙之中,因此,它们是在细胞的某些局部地区产生信号产物cAMP的。然而,在那些罹患心力衰竭的老鼠细胞中,人们发现其β2ARs分布在整个细胞的表面,因而会产生出弥散的cAMP信号。研究人员提示,β2ARs所产生的cAMP信号的空间分布可能在心力衰竭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发现也许会在将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