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守望麦田中的这一片质朴

  • 王莉萍 唐璐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7-09-25
  • 6580
 
9月25日,由《科学时报》主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协办的“青春-科学——中国当代研究生系列报道”,正式开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系列报道将在该专栏中陆续刊发。
 
《科学时报》开栏的话
 
推出这样一个有关当代研究生生存现状的人物报道栏目,经过了编辑部的多次讨论。令我们犹豫的是,基于普遍的对“80后”的消极评价,这组报道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展现当代研究生群体的喜人亮色?
 
初步的调研发现,我们的担心完全不必要:他们在背负了抹不去的纯属时间色彩的“80后”烙印的同时,正在悄然点亮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星空下,有成长的青涩、蜕变的痛苦,更多的,是青春的内在张力,是创新求索的不尽冲动,是时代变迁中一颗颗平实朴素又不乏聪敏与睿智、责任与爱的心。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语境下,当代研究生群体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使命意识,都令我们备感欣慰。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的推出,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当代研究生群体。让我们一同随着他们年轻的心,憧憬中国科学教育事业一个可期许的未来。
 
高翔的右臂在踢足球时受伤了,两个星期来,他端着上了石膏的右胳膊在办公室晃悠,照样在电脑前工作,以至于刚来两个月的师妹形容他,用处在90度折角的右臂和右手敲击键盘的样子还是蛮酷的。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那栋13层气派的大楼,像一所高档社区的写字楼,而这里很多身着牛仔裤T恤衫的研究生每天按着上下班时间打卡出入。像高翔这样在这座大楼呆了几年的研究生,已经被称为“老油条”了,这意味着他们不会再问“白痴”问题,而且在科研中已经成为骨干力量。
 
理想生活是什么
 
这幢大楼的整个八层,基本是一种畅通的格局,只有几个大隔间。计算所微处理器技术研究中心的100多名成员都在这层办公,他们主攻“龙芯”系列的研发,其中研究生占了人数的一半之多。在这里,工作人员和研究生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基本一样的办公环境,除了时不时有人低声凑在一起交流工作外,偌大的空间显得格外安静,人们总是在紧张忙碌。
 
只有姜彩霞和张晓辉觉得挺轻松,她们今年读研二,才到“龙芯”系统结构组两个月,组长高翔派给她们一些简单的工作,目的是让她们多学习和熟悉研究方向。半年后,她们的“幸福”生活就会结束,也会像师兄、师姐一样投入研发实战。用正在硕博连读的师姐段玮的话说:“周末不来实验室一趟,就觉得空荡荡的,好像欠了点什么,不安心。”
 
周末女生们的经典节目是逛街,虽然和同龄人一样,被五光十色的商品所吸引,但她们更处之泰然,遵循只看不买的原则。容貌清秀的张晓辉说话时总带着令人舒服的微笑,她解释道:“逛街时,看看就挺有乐趣的,基本不花钱去买,也没有那么多钱。”在她们算来,一个月1000多元的生活补助费已经足够日常花销了。
 
这些“80后”的研究生们认为,每天迂回在宿舍、饭堂、办公室这条线路,偶尔再去打打球、逛逛街,是不错的生活状态。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3个性格迥异的女生出奇的一致:“就是平平淡淡,过正常人的生活就可以了。现在我们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挺满意!”
 
这群年轻人所在的系统结构组大约30多人,俨然是“龙芯”大家庭下的一个紧密的小团队。“我们这里不缺干活的人,缺女生。”虽然这是组长高翔的一句玩笑话,但也确实是她们两个新生进入“龙芯”团队的一个理由。
 
但可能姜彩霞不会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她上学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理科。“理工科的东西比文科更适合我,在师兄师姐那里听说了‘龙芯’团队的学习环境比较好,研究力量也很强,就决定来这里。以前总是听说女生学理工科,像计算机之类的会比男生差一些,学起来会费力一些,我觉得也不像别人说的那么难,我认为女生在计算机方面不会比男生学得差。”
 
无论什么问题,姜彩霞都是简简单单答两句话,这是她解释最多的一段话。
 
坐在一旁的张晓辉说,这个“现代花木兰”生活很单纯、不浮躁,很适合作研究。
 
这里“高手如云”是师姐段玮的感觉,她还记得来计算所面试,唯恐被淘汰,当时紧张得肚子疼。往事虽然现在被拿来当笑话讲,但现实也摆着:当年一起读本科的共有13个女生,现在大部分都转行了,只有3个人还在计算机领域。
 
“我觉得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作研究,而且是作这个领域内最尖端科技的研究工作,这样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很难得,对我将来的发展也十分有利。”段玮说。
 
“牛人”太多,只留最好的
 
和她们同一小组的蔡嵩松今年读研三了,蔡嵩松的理想生活是:留在北京,努力工作,让自己过得充实,让家人过得舒适。
 
15岁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今年蔡嵩松才21岁,在外面呆长了他就会很想家,每年都会抽空回两次家,和父母呆上一段时间,陪父母吃吃饭、聊聊天。师姐们常取笑他是个恋家的“小孩”。
 
被师姐妹们称为“小孩”的蔡嵩松,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江湖老手”,他经常会指点两个小师妹的工作,在收起他那孩子般纯真的笑容时,坐在电脑前演示一组重复的数据,作派老成、严肃认真。
 
蔡嵩松是从一位大学同学的哥哥那里知道“龙芯”团队的。同学的哥哥是“龙芯”团队的成员之一。“他向我介绍了整个团队的情况,并对我说:想来这个团队就必须作好吃苦的准备,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实验室度过,还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行。如果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或是吃不了这个苦,就不要来。我认为年轻的时候吃苦是必要的。”
 
在这里,虽然没有剑拔弩张的竞争,但从读书起“优秀”二字就环绕头顶的研究生们,也不愿意“折戟”在此。蔡嵩松感叹,“牛人”太多了!
 
今年7月,高翔博士研究生毕业了。25岁的他现在已是系统结构组的组长。5年前,他刚进所时,几乎像所有的新生一样经常会问一些“白痴”问题:“毕业容易吗?”“会留在所里吗?”
 
自去年秋季,导师就开始找他谈话,做工作让他留下来。而他最终留下来的理由是,“去外企工作,说白了就是吃资本主义大锅饭,工资待遇相对来说较好,但是每天做着固定的一小块工作,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自我发挥的空间很窄。而在‘龙芯’,有这样一个好的团队,自主性比较强,学习和施展的机会比较多”。
 
计算所的研究生毕业后出去找工作很容易,很多师兄师姐都选择知名的跨国公司。但是,“在‘龙芯’团队,只留最好的学生”。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研究生都认同这一点。毕业后,能够继续留在团队工作的研究生大约占10%到20%之间。如果你足够优秀,在你毕业时,导师就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之以利”地来挽留你。
 
而能够留下来的,也就是大家心中的果然“牛人”。
 
不一样的价值观
 
这些“牛人”面前曾经都有过3条路:外企、出国、留所。有些同学考虑过出国,也有的去了外企。如果说选择读研究生时,这群学生懵懵懂懂,并不能确定自己未来是否要做研究工作,也没有考虑过读研究生究竟是爱好还是学习的惯性,张晓辉甚至曾经认为进企业是件恐怖的事。但当面临毕业时,他们会对未来的路进行相当透彻的分析。
 
“出国只是一个选择,但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我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路,就是在国内发展、在龙芯发展,因为这里最适合我。我喜欢这里的学术氛围,在这里能够静下心来作研究。”段玮分析自己留下来读研究生的原因。
 
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同,但导师胡伟武的一句话对他们影响很深:“人在年轻的时候能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牺牲一些利益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值得的。这对国家、对民族也是十分有利的。”
 
说起“我们的‘龙芯’”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他们认为,人生非得有大机遇,才可以将自己的研究与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机遇,不是什么时候都有、什么人都能碰上的。”说起这点,高翔觉得自己生逢其时。
 
他们大多都是奔着“龙芯”这个耀眼的名词而来。“我们一直对‘龙芯’很有信心。包括我们的父母和亲友,他们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龙芯’团队的报道时也会特别关注,都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支持。‘龙芯’团队在《新闻联播》中被报道的时候,我父母也觉得特别自豪。”蔡嵩松说,硕士毕业后,他首选留下来继续读博士。
 
“更大、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被这几位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生经常提起,“国内硬件条件也相当不错了,做CPU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现在把这一个东西做好就很不容易了。而且这个研究现在需要一批人,我们应该做这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这群“80后”的研究生似乎和他们的同龄人有区别,他们满意现在的生活,对未来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安于前辈们的生活形态。在他们心中,现在做的事就是最有意义的。
 
( 作者:王莉萍 唐璐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9-25 0:55:27)
 
记者手记:“80后”研究生现象
 
去了计算所好几趟,见了六七位研究生,有在读的硕士、博士,也有刚投入工作两个月的毕业生,还有迈进这个实验室两个月的初来者。但是,无论怎么聊,令记者绝望的是:没有故事!
 
我们面对一群没有未来长远目标、似乎也没有过去的“80后”学生。
 
每个人都是结束了平平淡淡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在10多年的学生生涯中,他们没有特别难忘的事,没有特别欣喜的事,也没有记忆尤深的悲伤。总之,他们以毫无悬念的聪敏,顺顺当当地度过了20多年的日子,以至于没有激情也没有明确的爱好。
 
当年不知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于是今天也没有想过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他们犹犹豫豫,说不清楚自己的理想职业是什么,毕业后是继续作研究还是工作?也许羞于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表达的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原则。
 
但是,当记者重新整理笔记时,一个新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对生活的态度。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们与同龄人的不同。这群“80后”的研究生和他们的同龄人相比,对奢华没有概念,安于生活的平淡和简单。
 
“在我眼里,宝马和奥拓没有什么区别。”说这话时,这位研究生的态度令人信服。他们对过一种像父辈的生活没有异议,也很认同。这与我们对“80后”出生的人的看法大相径庭。
 
上大学之初选择专业时虽然懵懵懂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都对自己在这个领域有把握,甚至觉得自己生来就是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没有人考虑过其他专业,或者认为自己的兴趣在别处,尽管看不出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足够的兴趣,因为从头至尾没有人告诉我,他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
 
明星、名人也不是他们崇拜的偶像。但这不是他们傲慢不羁的性格。他们佩服自己的导师,也羡慕周围的高手。
 
令人感慨的是:虽然他们觉得说出来有点虚,像是空话,但他们确信自己的研究和学习围绕的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大事,这件大事关乎民族和国家,他们为此而努力奋斗。他们也知道,虽然这期间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没有人怀疑它最终的胜利。
 
在他们身上,很遗憾没有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熠熠神采,但是,他们平静面对简单生活的质朴态度,在如此浮华、充满物欲诱惑的社会,愈显弥足珍贵。
 
感谢守望这一片质朴的人们!
责任编辑:王莉萍 唐璐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