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追寻古代文明的足迹

  • 周理坤 贾宝余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8-02-26
  • 4465

初冬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刺骨的寒风仍不停呼啸,田间小路上已依稀可见一批背着工具袋的身影。他们顺着田间小路,不顾天寒地冻手脚麻木,来到一个开阔的工地,拿起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里是河南省淅川县申明铺村。这群起早贪黑忙碌的身影,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师生,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他们正在这里进行申明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学会识别石头和石器

  2007年9月中旬,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14名师生在宋国定教授的带领下,几经车马劳顿来到申明铺村,开展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的位于丹江口水库之滨的淅川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各种文物遗址遍布丹江、淅水两岸。境内发现的下王岗、马岭、黄楝树、沟湾、申明铺等20余处遗址,是我国古文化遗址的代表之一。

  在申明铺遗址的东南角,整齐排列着10多个正方形的发掘区域——在考古学中,把这种形状的区域叫“探方”,100平方米的地盘内赫然显露着数十处不同时代的遗迹。该系硕士二年级的黄娟同学正在深达两米的墓室中绘制平面、剖面图,看到我们过来,她站起身来说:“实在不好意思,绘制这个墓的平面、剖面图,只有蹲在这个你们不太好找的地方了。”

  黄娟笑着指了指旁边的整片探方,自豪地说:“你看看这里所有的遗迹,都是我们自己动手整理出来的。”顺着她指的方向可以看到,她的同学何薇正熟练地挥锹清理着探方壁面,马泓蛟用小铲细心地划分着探方地层。

  看着研究生们对地层关系的娴熟辨认和处理,领队教授宋国定感到欣慰,他拿着一把石斧和一块普通石头介绍道:“一开始,同学们常常分不清石器和普通石头,常将石器误认为是普通石头而丢掉。现在他们能准确地辨认探方里出土的石器,并给予准确定名编号了。”

  黄娟对此深有感触:“一开始真的是连手铲和铁锹都不会使用,经老师们现场教学,才真正掌握了辨土色、分地层、识器形和现场绘图。你看,我也能画出这么复杂的墓室平面、剖面图了。”

  每天的发掘工作结束以后,大家都要将当天的工作进度写进探方日记中,总结当天的收获,制定明天的计划。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大家彼此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增多了,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相互探讨一些关于器物、墓葬型制的问题。

  “这些娃子们都晒黑了!”

  “你来看看,好像这边的土与那边的不一样,可以划一个范围出来,这里面还出了一些夹砂黑陶口沿和红烧土呢。”深深的探方里突然飘上一句话来,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不是研究生之间讨论地层关系,而是胡阿姨,一位40多岁的当地中年妇女。

  黄娟在一旁笑着解释:“她干得挺认真的,练了两个月,都有经验了,不像一开始连瓦片和石头都分不出来。”

  胡阿姨是考古队在当地聘请的工人,随着她对研究生了解的加深,也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常常对着这些和自己孩子一般大的研究生们感叹地说:“看看这些娃子们,都晒黑了,你妈要是看到了,可不心疼!”

  在远离城市的乡村里,起居生活与城里相比要艰苦得多。女生们无法享受零食美味,男生们也不能痛快地踢足球和上网。厕所与宿舍的间隔虽不远,但卫生条件之差可以想象。至于洗澡,还得走上10里路去镇里,有时,为了加快发掘进度,连周末的休息都很少,更顾不上洗澡了。

  然而,同学们没有在困难面前畏缩和抱怨,相反,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世外桃源”的集体生活。相比学校里每天三点一线式生活,发掘工作明显丰富多彩,来自不同本科专业背景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曾经学习过但理解并不深刻的知识,以更深刻地体会考古工作的研究意义。

  用科技方法探寻古代遗存

  2007年12月14日,发掘实习工作正式结束,研究生们挥手告别奋斗了几个月的申明铺遗址,踏上回京旅程。“要离开申明铺遗址和共同战斗的老乡们了,还真的有点舍不得。”望着窗外,黄娟发出阵阵感叹,本来活泼多语的她此时陷入沉思。

  当问到在此次考古活动中,黄娟和她的同学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时,她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从申明辅回来的10天后,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举行的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在此次论文开题中,黄娟和其他同学结合在申明铺遗址的实践,把传统考古学知识与科技考古知识完美结合。

  导师王昌燧教授曾经形象地把考古学的研究目标——复原古代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古代人类社会面貌——比作组装一台机器,把利用科技方法从古代遗存中获得古代各种“潜”信息比作制作机器上的不同零件。而考古发掘获得的基本信息犹如机器的机座,只有以这一机座为基础,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眼光为机器装配说明书,才能将各种零件装配成机器。在不远的未来,考古学将会更好地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加全面地攫取古代的环境和社会信息。

  “被喻为近代考古学之父的谢里曼曾经说过,考古学不是为了搜幽探奇,而是为了寻找自己,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这样说,只有这种远离喧嚣的考古生活,才能让未来的考古学精英们找到答案。”看着那一张张充满自信但又稚气未脱的脸庞,王昌燧等老师都笑了。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2-26  作者:周理坤 贾宝余)

 

责任编辑:周理坤 贾宝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