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纪事”征文之十四:“天才”成长的土壤—回首研一生活

  • 齐云龙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11-07-21
  • 4117
2010年8月28日,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级新生报到的日子。走在玉泉路校区,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处处可以听闻欢笑阵阵,楼宇间悬挂着火红的欢迎条幅——看着这些,大家都能体味到青春与梦想的绽放。那一天,对于许多人,将翻开人生新的一页。
 
很多同学可能认为从研二开始便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研一正是遍游北京,痛快享受灿烂青春时光的绝佳时机,于是,选择尽可能少的课程……上课不再有严格的监管,而主要依靠自觉。
 
每当假期里看到教室里依旧有很多人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投入学习,而与之相对的是运动场上的沸沸扬扬,娱乐场里的熙熙攘攘——我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深深的感慨。
 
今天,研一的生活已近落幕。回首走过的时光,千头万绪,而下面这些注定会成为这一段生活的关键词。
 
夏季学期
 
研究生院集中教学为期1个学年,每学年由秋季、春季和夏季3个学期组成。始于2004年的夏季学期被誉为一道有特色的“学术大餐”,也是我最钟情的一个阶段。夏季学期包含了强调“前沿”与“交叉”的立体课程体系,包括前沿系列讲座、高级强化课、公共类课程等。为期五周,时间相对来说短一些,但却汇集科学前沿内容,“院士系列讲座”、“杰青系列讲座”、“百人学者系列讲座”等大师云集。
 
2010年末正式入学前,我有幸旁听了关于“芯片实验室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的10次共计20学时的系列讲座。每位主讲人依据各自的研究工作,对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在生命科学、疾病诊断、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芯片的设计与制备等进行讲解。由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属于多个学科交叉范畴,通过那一阶段的学习,我从了解甚少到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选课
 
由于研究生院集中学习阶段课程设置繁多,数据库庞大,选课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学分、兴趣、专业、未来、老师、同学、时间……各种维度都要关注,最平常的应该是其中的时间维度——避免喜欢的课程相互冲突是一个难题……
 
由此,一些同学设计开发了“科院选课助手”软件,可以方便地导入在教务系统已经选过的课程,也可以在线搜索、筛选所需课程并制作课程表,课程表自动生成,便于分享给其他同学,还可以制作成PDF文件方便离线存储和打印——虽然还不完美,但也算是一个让人觉得可喜的开始。
 
跨学科课程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元选择和全面发展需求,研究生院推出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的举措,即“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让有潜力的优秀学生突破专业限制、“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让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增加跨专业知识、“通识案例必修课程”增加学生综合常识课程教育、“相对标准考核规则”推动形成淘汰分流机制。
 
如今我已完成program-10中“分析技术及应用”项目绝大部分课程的学习,虽然有些累,有些课程学起来感觉非常吃力,甚至枯燥乏味,但学期结束后,自知受益匪浅。许多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先苦后甜,品之愈深,爱之愈切……
 
“空中课堂”
 
研究生院的课程单靠“赶场式”的听课无论如何也听不完,而“空中课堂”可以弥补。它通过网上教学共享平台得以展示众多精品课程,各培养单位的同学可以共享北京集中教学园区的教育教学资源。
 
“空中课堂”课程覆盖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电子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等学科。除了一些优秀课程外,还有“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系列讲座”等内容。如今,作为一个24小时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空中课堂”的课程数超过1000门,视频数量超过2.3万个,视频浏览超过180万次。
 
付出和收获
 
研究生的第一年,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在吸收营养,没有产出辉煌的“业绩”。
 
今天,在回首这一年的时候,点点的收获和启示让我感到丝丝欣慰,除了即将完成40多个学分的学习任务,业余时间也是如此充实:
 
听过马石庄副院长从开学到期末一次次人生与理想的谆谆教诲,听过关于诺贝尔奖的解读,听过“国际化学年”多场院士讲座,听过师兄、师姐的多场答辩会,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学术会议……参加了“我的考研故事”的征文,文章刊发后已被几十家网站转载;参加了国学读书会徽标设计比赛,取得了二等奖;参加了国际化学年“我与化学”和“化学之歌”的征文,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虽然也有不完美,但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营造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独特的校园文化,进而造就了中科院研究生院人。
 
我曾读过《哈佛能力培养完全手册》、《北大清华学得到》系列丛书,也常想,如果这个世界有“天才”,那一定有造就“天才”成长的土壤……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
 
《科学时报》 (2011-07-19 A2 综合)
责任编辑:齐云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