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峡两岸科技管理学术年会研究生专场——企业与技术创新分会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 张晓东 (科技管理学院)
  • 创建于 2013-11-21
  • 378

11月18日上午,首届海峡两岸科技管理学术年会研究生报告专场正式开始,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科技管理与创新”,围绕创新理论与实践、产业与区域创新、企业与科技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企业与技术创新的研究生专场由12位来自海峡两岸的研究生进行汇报。

台湾清华大学科技管理所博士研究生吴肜泰回顾了并购研究的理论研究,如: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资源基础理论、制度和代理理论等。通过分析嵌入的文献,嵌入主要是通过结构、认知、政策和文化进行影响企业,分析技术嵌入对结构、认知、政策和文化的影响推导出研究的三个假设:技术相似性、技术互补性和技术集聚性对并购的作用。整合专利分类和专利引用的数据,选择美国生物制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国家经济研究局数据库获得了208家企业的数据,实证结果得出的管理启示是:管理者应更加关注目标企业的技术资源,并要检查潜在资产内嵌在周围环境的情况。

台湾政治大学科管所博士研究生庄皓钧从公司治理观点出发,探讨最终控制者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及经营权对集团企业子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股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及最终控制者的经营对集团企业子公司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响,然而家族企业却较非家族企业不创新,且当集团为家族所控制时,其对所有权、控制权及经营权对创新绩效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此外,家族企业虽然创新数目相对非家族企业低,其从事探索性创新的比例却较非家族企业高,研究结果同时呈现出家族企业规避风险及具备长期发展视野的特性。

台湾交通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林冠仲运用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探讨医疗云产业发展。研究模式就国家竞争优势所演绎产业环境与技术系统的八大构面,得出产业创新系统需求要素,进而进行创新密集服务平台运作时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以医疗云产业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实证结果显示:医疗云产业定位将走向专属服务与流程创新,其目前所需的产业创新系统需求为技术系统构面的技术接受能力,未来则需强化产业创新系统中产业环境构面的生产要素与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程度,技术系统构面的知识的本质与扩散机制、技术接受能力、多元化创新机制。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彭雪蓉以江浙沪地区的167家制造企业为样本,从网络嵌入视角考察了社会网络绿色化(包括商业网络绿色化、政治网络绿色化、公众网络绿色化)对生态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环保意识的权变作用。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社会网络绿色化对生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更进一步,商业网络绿色化对生态管理创新、生态工艺创新和生态产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治网络绿色化对生态管理创新和生态工艺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众网络绿色化对生态工艺创新和生态产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高管环保意识对社会网络绿色化与生态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台湾政大科技管理与智慧财产研究所博士生金雅兰采用个案研究法,以王品集团餐饮服务业企业进入深入的个案研究,研究显示有关服务创新驱动因素与投入程度、服务厂商类型方面对于服务创新管理与模式形成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服务创新驱动因素为自变量,探讨对服务创新管理、弄湿的影响。王品集团初期创业时,先由外部到内部聚焦增加其核心能力,创业过程中进行内部创业、多品牌策略,向外扩展规模,从外向内重新扩展外部伙伴合作的机会与获取新服务来源等过程发展服务创新。

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理与智慧财产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吴健鑫汇报中认为目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文献研究较多,在讨论到厂商间的关系时,多半是以彼此合作的策略联盟为主。然而,并非在所有的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厂商皆为彼此合作的关系,亦有可能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台湾中部地区的工具机产业亦有此现象存在。即使厂商间运用策略联盟来合作进行研究创新,基于市场的共同性与资源的相似性,亦有竞争的关系。研究针对区域创新系统下厂商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行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管理学院博士后李晓翔认为组织冗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冗余作用于创新的内在机理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和检验,二者关系仍处于一个黑箱状态;关于中小企业组织冗余对创新影响的研究较少;情境不同,组织冗余的作用会有所区别。通过对组织冗余→跨界搜索→产品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以及环境特征(竞争性、异质性和动荡性)的调节效应分析,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论得出的启示如下:沉淀冗余有利于中小企业产品创新,非沉淀冗余并非如此;不同的跨界搜索对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不同,在组织冗余和产品创新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也有所区别;跨界搜索的效果受制于具体环境。

台湾政大科技管理与智慧财产研究所博士生朱禹齐在汇报中讲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国家和组织的竞争优势非常重要,知识产权系统有助于保护创新投入,研究主要提供了法律和政策工具对于技术转化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作用。选择了美国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探索技术转移的模板,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学、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在遇到此类问题提供经验。

台湾政大科技管理与智慧财产研究所博士生凌汉璋认为在规划竞赛时,作品呈现方式和其他竞赛设计元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竞赛绩效的影响。组织举办竞赛活动可从更广阔的领域中获取创意,又可降低早期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成本。竞赛设计的各种元素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牵扯的,并以竞赛作品的呈现方式为透镜,贯穿竞赛守门机制,分析第十四届全球自行车设计比赛中,作品呈现方式和竞赛设计其他元素间的互动关系。

浙江大学经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妍对海正、先声和贝达进行了多案例研究,分析了医药企业的创新追赶路径,以提升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董阳基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中观研究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选择J大学“撤稿事件”作为研究案例,提取其中的论文合著网络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测度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关系网络。结合案例,开展定性分析,对熟人关系、组织内社会规范等因素予以挖掘,从而形成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网络形成及演变过程。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王佳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并从市场信息不对称和政策引导力的缺位和错位对目前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以天津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案例研究。

在场的师生对于同学们的报告都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比如吴肜泰研究中的并购是指竞争性还是合作性的并购,庄皓钧研究中家族所有权、控制权及经营权之间的平衡等问题,参会的研究生认为这种学术交流和探讨对于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扩展研究视野有很大的帮助,研究生分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企业与技术创新分会
责任编辑:张晓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