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校长Ralf Hemmingsen一行7人,参观了我校中丹中心大楼选址所在地--雁栖湖校区。王艳芬副院长会见了来宾,向客人介绍了研究生院的基本情况和新校区的建设规划,特别是中丹中心的规划方案。
 
Hemmingsen校长说,哥本哈根大学与中国北京大学等高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希望与研究生院加深了解,深入开展科教合作与交流。
 
来宾了解了中丹中心大楼建设进展情况,并询问了课程设置、合作模式等相关事宜。他们表示,研究生院独特的两段式教育模式,中科院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环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希望以中丹中心为契机和平台,不断深入两校之间的科教合作,促进中丹两国人民和文化的交流。
 
王艳芬副院长说,希望双方能通力合作、同心同德,把中丹中心建设成为两国教育科研项目的典范,从而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专家和科研机构加入到中丹中心项目中来。
 
哥本哈根大学建于1479年,是丹麦乃至北欧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它是丹麦当今规模最大的享有国际声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新闻网讯记者 刘梓娇】4月17日上午8点30分,学生业余党校第二次课程准时开始。课上,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主任刘海涛教授,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办主任赵宝奇教授分别为同学们做了党的知识相关报告,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邱文丰老师主持。

    刘海涛教授在上午的课程中与同学们深入探讨“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并对“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个问题进行了详尽阐述。

    下午的课程中,赵宝奇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关于组织发展工作的若干问题》的报告。报告中,赵教授介绍了中科院京区三个园区与本部的党组织情况,用精确的数据告诉学员们,党组织的队伍在稳步壮大。他还强调要积极慎重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在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前提下,按照发展新党员的基本程序,即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发展对象后的工作,一步步正确引导学生走入党组织的行列。

    随后,学生工作部部长牛晓莉老师介绍了业余党校下一阶段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再次强调组织纪律性,要求同学们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上党课课程和所发党的知识自学材料,紧密结合参观活动及时进行交流讨论。

    课程中,党课学员一起观看了大型文献记录电影《走近毛泽东》,该片是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摄制的一部纪念毛泽东的影片。影片选用了诸多从未公诸于世的画面,用更加形象化、生活化、平民化的视角去解读毛泽东的个性、解读毛泽东的伟大、解读毛泽东的普通、解读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背景材料:
    刘海涛,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教学工作。从事党建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学识渊博,理论精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独到的研究。曾作为专家团成员参与起草党的十六大报告,曾与2004年12月1日与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的教授陈雪薇女士一起为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体学习讲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课题。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 沈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四纪地质学家丁仲礼院士16日下午在此间指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夸大了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度。他认为,以“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度”为“逻辑起点”的现有国际减排方案是发达国家设下的“陷阱”。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当天下午在此间举办了第97场报告会,丁仲礼院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的主题演讲。

  丁仲礼指出,“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度”这一观点很不确定,主要原因有:1,数值模式的可靠性低;2,气候记录短;3,气候系统并没有系统观察资料;4,许多自然过程的不确定性。

  丁仲礼还指出,IPCC已经正式承认,其2007年发表的气候变化第4次评估报告中存在重大“失误”,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的结论严重违背事实。

  丁仲礼院士和他的课题组在去年12月出版的《中国科学》D辑杂志上曾发表题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的论文,指出如果以冰河期结束后的1万年为考察对象,看不出现在的气候有什么不正常。

  丁仲礼院士认为,以“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度”为“逻辑起点”的现有国际减排方案是发达国家设下的“陷阱”,为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多数倍的未来人均排放权,其结果是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加大富国与贫国的差距。

  丁仲礼是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57年1月,他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1982年在浙江大学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博士学位,历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常务副所长、所长。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完) 

 

4月15日下午三点半,英国约克大学化学学院院长保罗·沃顿教授在我校玉泉路园区礼堂二层报告厅做了题为“Chemical models of the active sites of metalloproteins: size matters!”的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学院执行院长杜宇国教授主持。

    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后排和过道都站满了闻讯而来的师生们。杜院长简短的介绍了约克大学和保罗·沃顿教授所在的化学学院后,保罗·沃顿教授开始切入正题。他结合其研究中的两个实例,生动形象地剖析金属蛋白质活性位点的化学模型,并分享了研究过程中的很多体会和感悟。沃顿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精彩、思路活跃清晰、语气中肯严谨、仪态大方可敬,尤其是他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大大加深听众理解。这些都无不深深打动、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在自由问答阶段,师生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保罗·沃顿教授进行了探讨。在自由融洽的提问氛围中,同学们获益非浅,也深刻感受到了教授渊博的学识和对科研的满腔热情。同时,保罗·沃顿教授也表达对中科院学子的主动求知精神和独立思辨能力的赞赏,并激励他们要继续保持对科研的热忱和执着。

    此前,王艳芬副院长会见了保罗·沃顿教授。宾主进行了亲切而友好的会谈,并就两校合作事宜展开初步探讨。 

    保罗·沃顿(Paul Walton)是诺丁汉大学博士,生物无机化学专业教授,现任约克大学化学学院院长。他的研究兴趣涉及锌金属酶合成模型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等方向。

 

 

 

4月16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举办第97场主题报告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的演讲。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主持本场报告会。 

    丁仲礼院士对国际减排议题的“陷阱”从逻辑起点、价值判断、逻辑延伸和逻辑归宿四个方面做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IPCC夸大了温度对大气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而不仅仅是“不确定性”的问题。不确定性在于气溶胶对温度的作用不明确以及自然波动与水汽反馈问题。他指出,在二氧化碳浓度目标确定后,减排就是长期排放权的分配问题,而IPCC、G8及OECD的长期减排方案均是不公平的,按照这些方案,人口不足15%的发达国家将获得约44%的排放空间,而发展中国家就不会得到发展,目前已形成的巨贫富差异将固定化,是极不公平的。

在演讲中,丁仲礼院士首先就哥本哈根会议中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的问题阐述了独到的见解,客观地分析了现在技术条件下二氧化碳减排的状况。他说,由于新能源设备的制造过程中仍会有碳排放,新能源也不能做到碳的零排放。他列举相关数据说明了我国的人均累积碳排放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高。他指出,我国当前的任务是要减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对已污染环境的治理。 

    最后,丁仲礼院士指出,我国科学家对气候变化及碳排放问题应该有独立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他激励在座的师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声音以及科学的质疑精神。

    报告会场气氛热烈,礼堂座无虚席。演讲结束后,按照惯例,同学们针对碳排放计量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丁仲礼院士的精彩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丁院士博古通今的知识、逻辑有力的语言、思辨的回答让师生们为之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