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委员会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科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3月18日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第一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分委员会主席朱道本院士主持,本学科群13名委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共进行了学位信息审核、学科专业培养点评估结果的审议、增列学术性学位学科专业培养点的审议、增列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的审议、培养方案等相关文件的审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相关工作的研讨等六项议题。分会秘书长杜宇国教授详细介绍了本次会议各项议题的背景、政策依据及基本情况。

    对于来自化学化工口16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申报的282名博士学位申请信息和35名硕士学位申请信息,委员会逐个审查了同等学力学位申请人员的相关信息,随机抽查了部分学历博士和学历硕士,经过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通过了上述317名申请人的学位信息。

    中科院6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科群共申请增列7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术性学位培养点,委员会逐个听取了7位学科带头人的申请报告,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评价,并进行了投票表决。会议还对四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四个二级学科培养点抽查评估结果进行了审议,审议了5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申请增列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点的材料,并一一进行了投票表决。表决结果汇总后上报了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

    会议还对化学化工口相关培养单位修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审议并提出了建议,同时也审议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的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行审核增列一级学科授权点工作方案》等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

 

 

 

3月15日,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所举办“朱岗崑先生追思会”。中科院院士刘振兴、王水、涂传诒、朱日祥等参会。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参会并讲话。原中科院人教局局长何龙同志应邀出席并发言。来自各研究所、北大和科大等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上百人出席了追思会。大会由空间物理学会负责人、北京大学肖佐教授主持。
 
朱岗崑先生生于1916年12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2日去世,享年94岁。先生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为了纪念先生一生对中国科教事业的卓越贡献,由空间科学学会等几个专业委员会举行了此次活动。
 
肖佐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空间物理科学等相近学科的发展,随后追述了朱先生所作的开创性工作。如1935年中国创立了最早的气象观测台“泰山气象台”。先生的科研经历从那时开始,已有70多年。1936年他考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测候生训练班。随后1941年他毕业于中央大学地学系,1949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物理和磁学家S.chapman教授。同年回国,他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事业努力工作着。
 
朱岗崑先生是我国干旱和农业气象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对我国气候区划及西北干旱地区的改造做出了贡献。朱先生尤其在地磁与高空物理学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如在宇宙线强度变化、太阳质子事件、日蚀效应以及地球大气和地核发电机理论及核爆探测和效应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追思会上,何龙同志(1985-1987年在任)谈到了80年代当时中科院办教育的难处和朱先生等一大批科研人员对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作为父亲他还谈了儿子何帆在朱先生指导下的成长。何帆是朱岗崑先生1982级的研究生,现在美国工作。
 
马石庄回忆到:1982年他北大毕业,在先生领导的研究室里工作。朱先生当时66岁,但朱先生对科学的激情和热情深深感染了他,先生对未知科学的好奇心超过了年轻人。
 
马石庄深情地谈到,今天参加追思会,向先生汇报研究生院的发展,这其中也有朱先生付出的心血。1978年以来先生直接培养了50多名硕士、博士生。1979年开始在我校讲课,直到1993年先生77岁,期间15年他连续在研究生院讲授了5门专业课(地磁与高空物理、地球物理文献、变化磁场与高空物理、岩石磁性与古地磁学原理、大气污染物理学基础),讲课1800多学时,上千研究生听过他的课。与此同时,先生花费很大精力,出版了二本研究生教材《大气污染物理学基础》和《古地磁学——基础、原理、方法、成果与应用》。先生积极为我校地学院培养专职教师,亲自指导了4名硕士研究生(1981级的朱日祥、张大跃、1982级的何帆、张兆明)。先生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1983年秋季,先生请来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段岱孚教授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空与空间物理专题”课程;并让地学部教员于振田和何帆二人与段教授合作,观察研究气晖变化。
 
朱先生热爱科教事业,倾心培养人才,它是我国科教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先生90岁以后还关心科学普及和教育,于2006年出版了高级科普书《极光故事与探索》。马院长最后激动的总结了先生的一生。 
 
先生一生不为名、不为利,追求科学的真理,倾心培育科技人才,兢兢业业工作70多年。今日我们追忆先生的一生,就是要像他那样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我们的一生。逝者已去,但他留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想永存!
 

【新闻网讯 记者景天爽】究竟谁的歌声是玉泉校区最动听的呢?“校园十佳歌手”玉泉校区大赛即将为您奉上最精彩的答案。 

    应广大同学要求,校学生会将报名时间延长至3月19日,截止记者发稿时间现已报名78名同学。本次参赛的选手来自玉泉校区的各个学院,参选的曲目从自创到经典,曲风从火爆到抒情,演唱风格从美声到流行,精彩的曲目必将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

    本次“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分为初赛、玉泉决赛和中科院总决赛。在本月19和27号晚6点玉泉校区礼堂将分别进行两场初赛,总分前20名同学将晋级4月9日的玉泉决赛,在本场决赛中将确定最终的8名同学代表玉泉校区参加中科院总决赛。

    本次大赛是“校园文化艺术”的活动之一,并且与即将开展的“首届玉泉校区舞蹈大赛”共同组成“炫彩飞扬”系列活动。校学生会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旨在丰富科院学子的校园生活,发掘同学们的艺术潜力,并且给广大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开放舞台。

    究竟是谁将震撼我们科院的舞台,又会是谁将最终获得“校园十大歌手”的殊荣,让我们在“炫彩飞扬”的舞台上拭目以待!   

 

 

 

春风送暖,景色宜人。3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莅临第43期小洪山讲坛暨第11期珞珈讲坛,在古朴典雅的武汉大学老图书馆为同学们带来题为“物质科学变革性突破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的报告。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陈平平,中国科学院团委书记、院青联秘书长、院办公厅秘书处处长胥伟华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报告之前会场的气氛热烈,座无虚席,许多同学只能倚墙而立,期待着白春礼院士的出场。会场门口,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的20多名研究生代表们拉起欢迎横幅——“白院长,武汉教育基地全体学子欢迎您”。白院长欣然与武汉教育基地学子们合影留念,并与同学们做了简短而亲切交谈,询问了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接着,白院长为武汉教育基地广大学子以及武汉大学的同学们做了精彩的报告。
 
白院长从“物质世界的层次与基础科学的关系”,“物质科学的研究是对辨证唯物主义的实践”和“变革性的突破、原始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三个方面引入讲演的主题——物质科学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充满了原始创新的机会,而物质科学的变革性突破将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模仿别人,更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白院长特别引用了小平同志在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即席讲话:“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来表明发展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白院长特别指出,绝大多数科学知识是“累进式”向前发展的。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起新研究项目或对长久以来的猜想及理论加以验证,是进化的科学观。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研究是以这种形式的创新性推动科学进步。因此,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成果,便可以发掘出更多的物质科学研究的对象。白院长举例道,李政道先生曾经讲到的“20世纪初,科学界最大的谜是太阳”。20世纪中叶前,人类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太阳的能量是经光传播到地球,所以光和热的研究是20世纪初物理界的两大重点。爱因斯坦由于光电效应而于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光电效应研究又催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一个世纪的创新革命,产生了原子结构、核能、分子物理、激光、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一系列的成果的发明和发现。在不断的反思和革新中,科学技术得以进步和发展。
 
同样,1981年Binnig 和Rohrer 教授为研究超导体的局域隧道效应,从最初的装置设计中找到灵感,从而发明了可用于观察和操纵表面单个原子、分子和原子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这一发明在1986年获得了诺贝尔奖,STM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是纳米科技的“眼”和“手”,催生了纳米科技走向成熟。
 
在谈到物质科学研究的某些重要方向及未来设想时,白院长提出了四个研究方向,即量子通信在通信领域的重大变革,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对印刷业的影响,未来能源的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

报告结束后,白院长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一句格言:“顺利时,得意忘形是可怕的;受挫时,一蹶不振是可悲的;跌倒后,亡羊补牢是可喜的;失败后,积极进取是可敬的。”白院长鼓励大家,要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需求相结合,勇攀科学高峰。

 

3月14日,京城雪花飞舞,呈现早春时节难得一见的风景。当日上午,研究生院“笃志讲习班”第三讲在玉泉路园区开讲。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以“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从‘老三篇’谈起”为题,与笃志班30余名同学深入交流。
 
上午九点,讲习班正式开始。马石庄副院长径直走向了同学中间的位置入座,而让三位同学坐到了讲台的位置。这一座次“安排”让课堂的气氛融洽了许多,同学们一下子也放松了许多。
 
记者注意到,马院长并没有拿出准备好的讲课稿,也没有为同学们展示精美的PPT课件,而是在桌上摆了两本收录了《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老三篇”的《毛泽东选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正襟危坐的授课,而是一次平等融洽、推心置腹的“畅聊”。他首先请同学们谈谈关于“老三篇”的观点。
 
在谈到白求恩为何会为支持中国革命而不辞劳苦,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时,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因为“善”,因为善良的人会真心地不计得失地帮助别人。白求恩于1938年初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同年4月,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边区。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医疗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白求恩精神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在学习讨论中,同学们逐步集中到这段经典内容:“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谈到“为人民服务”,多数同学不约而同地念起“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有的同学认为,张思德同志只是一位普通的警卫战士,他的事迹也很平凡,但是平凡中见伟大。党的领袖如此关心一个普通党员和战士,表现出革命队伍中人人平等,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
 
针对“愚公移山”的精神,同学们普遍被那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和那种“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那种坚忍不拔、奋斗不止精神所感奋。
 
在和同学们交流过程中,马石庄副院长也谈了自己对“老三篇”的看法,他认为,“老三篇”虽然是过去的提法,但“老三篇”中所倡导的精神始终不会过时。比如,人在一生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从困境中取得胜利,关键的一点是要有坚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一点就是“愚公移山”告诉我们的。比如,人最宝贵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看一个人的素养甚至信仰很多时候是在一些关键时刻体现出来的。人是社会的人,要承担社会责任,责任可大可小,小则善待父母,大则服务社会,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爱、不孝敬的人很难做到什么责任、奉献。这些朴素的观点,都可以从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到。对于同学们的观点,他时而鼓励、时而反问,激发同学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同学们纷纷结合实际畅谈自己对于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如何做好科研和本职工作、如何对待生死观、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等的看法。
 
此次讲习班虽然是从“老三篇”谈起,但是谈话并不局限于“老三篇”,涉及到人生观、科研的使命、态度和方法,当代研究生的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同学们不仅有机会较为深入地学习阅读“老三篇”,而且对如何更合理地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等深层次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许多同学反映,马老师讲课方式新颖,内容多样,往往从一个点发散出去,不断地向外延展,遇到问题就询问同学看法,引导同学正确地认识社会,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