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日,由国科大主办、生态环境中心承办的第二届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生论坛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报告厅顺利举办。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6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研究员出席并致辞。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戴家银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赵斌研究员和汪海林研究员作了论坛特邀报告,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讨论交流。20位优秀在读研究生作了论文报告,从环境毒理学、工程治理、生态修复、环境研究方法等方面展示了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思路和成果。由19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论文报告进行评选打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8人、优秀报告奖9人,并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证书。  

  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生论坛是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论坛项目资助的10个学术论坛之一,旨在加强环境污染与健康领域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探索学术前沿、激励学术创新。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生论坛目前已举行了第二届,已成为国内环境污染与健康领域有品牌影响力的研究生论坛之一。 

12月9日至11日,京区党委、院党校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联合举办了2014年中科院科研一线党支部书记培训示范班,院属单位近两年新任的科研一线党支部书记、部分党办主任共51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党建基础知识、支部工作实务和研讨交流,旨在研讨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问题、新思路,探索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期间,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做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建设》专题报告,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马扬讲授了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与使命,北京市委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端木婕处长就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做了专题报告,过程所所长助理崔志民介绍了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电子所四室支部书记丁海兵研究员介绍了支部工作经验和体会。这些内容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实操规范,既有宏观分析也有微观解读,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班精心准备,引入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组织学员模拟召开吸收预备党员支部大会和支部民主生活会,模拟支部书记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参训学员普遍反映,情景模拟内容贴近实际,参与热情高,互动性强,对大家今后做好党支部工作具有很好的实务指导和借鉴意义。

小组研讨过程中,各位学员针对党支部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及困惑展开充分交流,并就如何做好党支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一是党务工作和科研工作要紧密结合,发挥好支部工作围绕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创新的作用。二是明确党支部的定位与职责,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三是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抓好党支部班子建设。四是创新党支部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此外,大家还对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今后相关培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通过培训,支部书记们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熟悉了工作程序,对如何在中科院改革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以致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实施“四个率先”行动计划和“创新2020”做出应有的贡献。

12月16日晚七点到八点四十,艺术与人文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阶一2教室准时开讲。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为大家带来了一次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人文学院陈碧荷老师主持本次讲座。

卢风先用上个世纪两位国学大师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展开了本次讲座。首先是钱穆先生与季羡林先生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但是在天人的指代上两人各执己见,前者认为天人指的是大自然和人类;后者则认为这指的是天命和人生。之后老师将话题转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且将西方文明的征服自然的本位观念与东方文明和自然浑然一体的想法对立起来,他提到在未来,一种更好的文明发展方向应当是以东方思维模式济西方分析思维模式之穷。而“天人合一”是这条路上绕不过去的门槛。

卢风提到“天人合一”的基本含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意在通过对于自然的体悟达到顺应自然的目的。

卢风还提到“天人合一”的几个特点——人在自然之中,就像鱼在水中,而不是架空在自然之外;人与非人自然物处在一个连续的存在谱系里,这与传统意义上西方文明将人看作主体,物看作客体十分不同;卢风还讲到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以及古人将知天命看作超越性追求的最高点,这样的思考在古代中国的语境里十分常见,但对于今人,拾起这样的训诂是否还能那么容易?

卢风还是提到了向内超越与向外超越,前者是通过改善心态、养成德行、提高境界,亦即向内用力来完成超越,而后者是在向自己的生活环境问询自己所要的理想生活。无疑更多时候大家都是后者。

这是现在的大多数人面临的现状,大家对外物锱铢必取,却疏远了内心天命的声音,大家的生活因此开始不那么纯天然,不那么尽性,这大概是这样一场讲座想抛给同学们的叩问。

最后,这样一场生动的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介绍:

卢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自2011年7月起任哲学系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伦理学研究》杂志编委,《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委。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12月8日至12日,科技管理学院“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服务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在霍国庆院长的带领下,一行5人赴苏州进行社会调研。本次调研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作用发挥,以及传统产业链的创新等研究领域展开。

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课题组先后调研了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苏州育成中心、吴江生物医药技术中心等3家科研机构,以及吴江科技创业园、太湖新城莞坪工业园、清华大学科技园苏州园等3家科技园区。这些机构或园区都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提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例如苏州医工所在其“一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成医疗仪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并成立科技成果加速器,设立“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为科技成果的中试放大搭建平台,大大降低了成果产业化风险。吴江生物医药技术中心则为周边制药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测试服务,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初创期企业节省了固定资产的投入。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课题组先后走访了13家企业。从企业核心团队成员的来源分析,这些企业既有苏州泰飞尔医药有限公司等6家海归科技领军人才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也有本土高端人才创办的掌握3D打印核心技术的苏州中瑞科技有限公司,还有传统丝绸百年老店“上九楷”转型升级后的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从股份构成来看,有纯外资企业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也有上市企业苏州新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依靠风险投资创业的苏州昕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更有纯民营企业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不同类型企业的调研访谈和一手资料,为即将进行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样本数量。

针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作用发挥,课题组详细了解了吴江科技创业园189名领军人才的创业情况。这些领军人才大部分为海归人才,他们偏向于选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事创新或企业,其创业的初衷是认为自己能比别人更好的解决问题。调研期间,课题组还专门访谈了苏州大学企业创新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洁林教授、苏州泰飞尔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崇曦博士。董洁林基于对海归创业团队的研究认为:海归创业有“天生全球化”的创业偏向,即从创业初始就注重全球化运作,如定位于全球市场的大商机,并善于从全球范围组织和获取最合适的创业资源;创业团队呈现较明显的“M”型能力双峰,即“创业能力”和“技术能力”都较高;创业者偏向于跳过“技术模仿”直接采取“自主创新”模式来从事最新技术产品开发。

围绕创新产业链的研究,课题组重点围绕吴江传统丝绸产业的改造升级对产业链的影响进行了调研。吴江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绸都”之一,不但保留了完整的传统丝绸产业链,而且不断创新产业链。例如受制于当地土地资源紧张和人力成本高的现状,他们积极到外地设立生产加工基地,但是将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保留在本地;成立吴江纺织科技中心,以开发纺织行业的共性技术为突破口,以产学研结合为手段,兼顾“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为中小企业开展纺织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创意设计、面料分析、原料测试、面料试样、数码印花、纺织品检测、病疵分析、工艺改进、技术咨询、技能培训、院校成果转化与对接、国内外前沿技术引进与合作、国际面料流行趋势信息发布、国际面料采购等一系列公共技术服务。

调研期间,课题组充分搜集资料,广泛了解情况,保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苏州市各科技部门,特别是吴江科技创业园为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课题组成员之间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相互分工,密切配合。目前,课题组正针对前期调研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和理论总结,力争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变第一手的调研资料为课题研究成果。

12月15日晚6点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研究员做客明德讲堂,为雁栖湖校区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名为《图腾崇拜与考古发现》的专题讲座。人文学院教授胡耀武主持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王震中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澳大利亚现代人模拟土著表演的视频。视频中,这些人身着土著服饰,身上涂鸦了图腾印记,并随着节拍翩翩起舞,让在场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图腾文化的魅力。之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图腾的起源,并以翔实的考古资料诠释了中国多个图腾的深刻涵义。

“图腾”(Totem)一词,最早见于十八世纪末英国商人J·朗格(John Long)《印第安旅行记》一书,是由北美洲使用阿尔衮琴语的奥吉布瓦人(Ojibways)的土语转化而来,意为“我的血亲”、“种族”、“家庭”。王震中指出,由于图腾崇拜的核心是把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认作自己的亲族或族团祖先而加以崇拜,有的还形成了神话,因而图腾物既是崇拜对象,又是本族的保护神,可以作为该族及其个人的名称、徽号或标志。人们在村落前立图腾柱,在房屋、生活用具上绘制图腾,甚至纹身以为标志,都是为了表现图腾神灵和本族同在并庇佑着大家,籍此,也发展出了发达的图腾艺术。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也存在着丰富的图腾文化。王震中向大家展示了我国考古遗址中出现的一些考古实物,例如临潼姜寨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几何形鱼纹彩陶盆,青铜器天鼋族徽铭文等,进而分析了黄帝、炎帝、商始祖、周始祖等以鱼、蛙、鸟、火等为图腾的缘由。

在互动环节中,王震中还就同学们感兴趣的“中国龙图腾的产生与发展”、“图腾文化与现代标志之间的联系”等问题进行了讲解。

主讲人简介:

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等。研究方向为先秦史、早期文明史、夏商城市史、史前文化等。

延伸阅读:

明德讲堂创办于2012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研究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系列讲座,包括思想、社会、历史、文艺和人生五大系列,每学年举办100场。讲座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主讲人,从各个侧面透视思想世界、社会万象和冷暖人生,致力于国科大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