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评选出2002-2003学年在北京园区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的品学兼优、热心学生活动的优秀研究生,并公布获得“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名单。广州地化所刘君峰、王好、赵青芳同学榜上有名,获得了“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孙可、王梦飞、陈涛同学获得“地学院优秀研究生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地学院为优秀研究生颁发了证书。 (广州地化所办公室 马跃良供稿)

  3月26日下午,武汉分院院长叶朝辉院士为武汉教育基地研究生作了一场题为“核磁共振成像——解读2003年诺贝尔化学/医学奖”的报告,教育基地偌大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华中科技大学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也专程前来听取报告。   叶朝辉院士早年曾参加我国第一台"光抽运铷原子钟"研究方案的论证工作,这项高科技成果在我国自行研制的潜艇上发挥重要作用,被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授予重大成果奖。时隔不久,又在国内率先倡导并开创了"光抽运铷微波激射器"研究,这一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回国后,他接连取得了“魔角旋转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世界上频率最高的动态核极化谱仪-80兆电子-核双共振谱仪”等多项重大成果。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通过适当的电磁波照射放置在磁场中的物体,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从而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医学上把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以此获得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准确地跟踪患者体内的癌变情况,为更好地治疗癌症奠定基础。由于使用这种技术时不直接接触被诊断者的身体,因而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叶院士从医用诊断、功能成像、活体波谱、显微成像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研究,为大家解读了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课题“核磁共振成像”。他向研究生们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并联系生活,为大家讲解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生理、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叶院士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配以生动的事例,令在场的研究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即使是原本对这个课题知之甚少的人,也在听报告的过程中发现,核磁共振成像竟能渗透到生理、医学等领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大家也发现,越是尖端的科技,越是需要不同的交叉学科来支撑。   报告结束后,学生们不断提出问题,与叶院士展开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场报告不仅对核磁共振成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思维视角得到了拓宽;同时,也认识到了交叉学科在科研过程中的重要性。 (武汉教育基地 袁莹供稿)

  3月26日下午,成都教育基地、成都教育基地研究生会联合举办的首届春季大课堂在研究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开课。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光教授为研究生们作了《面向21世纪的科技与经济》的专题演讲。陈光教授近3小时的轻松、愉快、互动式演讲,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首届春季大课堂由教育基地副主任熊鸣主持。成都教育基地管理干部、各所研究生、教育基地在读博士研究生百余人聆听演讲。 (成都教育基地供稿)

  为满足国内对高级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GSCAS)依托科学院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科研和开发优势,引进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ECU)先进的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推出适合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专业人员深造的信息技术硕士MIT国际课程。该项目已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完成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由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颁发的信息技术硕士(MIT)学位证书。   2004年3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合作培养信息技术硕士(MIT)项目发布会。会上,合作双方介绍了项目的缘起、定位和目标。之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ECU)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ROBERT CROSS博士作了题为“A methodology for understand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的讲座,受到全场听众的欢迎。会后与会者还就项目和其他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提问,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中澳合作信息技术硕士项目突出强强联手:中科院研究生院在2003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名中位居理学第一名,工学第二名;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是澳大利亚十大信息学院之一,被澳大利亚政府评为五星级学院,在全澳大利亚学生满意度评比中排名第四。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理论性与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结合,重视授课内容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本次项目师资力量雄厚,其中不乏中国及澳大利亚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科研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合理的课程设置将学习与项目开发相结合,学生既可自带项目,也可选择国外项目进行试验,从而获得实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项目开发经验、小组软件组织经验、项目协作经验、软件项目文档编写经验。   为保证学习质量,适合全方位、灵活多样的学习需求,中澳双方还采用先进的远程教育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全部课程的E-course,方便学生理解消化课堂内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还将为参加此项目后获得信息技术硕士(MIT)学位的优秀学员提供赴澳攻读博士学位全额奖学金以资鼓励。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供稿)

  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准备,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4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于3月19日、20日如期举行。   2004年,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04人,是招生规模超过100的科学院京区6个研究所之一,共有334人报考,与2002年、2003年基本持平。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招生涉及3个门类7个学科,60多位招生导师;同时,还承担了代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任务。考生专业背景涉及地理、地质、资源勘查、计算机技术、农、林、生态、环境、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专业考试科目40多门,考试命题、试卷分装等考务工作繁杂、量大。招办人员克服了时间紧、工作重、研究所搬迁后忙乱等困难,同心协力确保了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今年春节后迁入新址,所里原有的两个大考场都没有了,300多人的考场成了问题。为此,所招办春节后就开始在周边物色,最后在北京翔云楼宾馆、中科院北郊研究生公寓安排了3个考场,加上所内1个,妥善解决了考场场地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考生考试期间的住宿问题。   为方便考生、导师和节约考生的时间、费用,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考试期间安排了考生的复试和体检。虽然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有40多个招生方向40多个复试小组,导师们又经常出差、开会,联系安排复试地点时间工作量大,但在招办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导师们的积极配合下,复试工作顺利进行。   招办还提前联系安排了中关村医院上门体检;在考试期间租借大型客车用于不同考试地点间考生的来往运输,及早联系卫生安全而有营养的免费午餐,为考生安心考试、充分发挥提供了保障。大家的工作和服务得到了考生和导师的充分肯定。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