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百家讲坛》名家王立群演讲“读史明志”

  • 学生处 (学生处)
  • 创建于 2007-09-14
  • 2428
王立群

应我校邀请,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将于9月17日(下周一)下午2:30分,在玉泉路园区礼堂作题为“读史明志”的学术报告。  

   王立群教授,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文选〉成书研究》等。

  2006年初,王立群走入央视《百家讲坛》。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收视率居高不下,赢得满堂喝彩。在当年8月份《百家讲坛》“十大名嘴”评选中,王立群以“最学者化”入选。

  王立群说,“《百家讲坛》倡导‘学术品位,大众口味’,它的受众非常广泛,必须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故事情节来吸引他们,讲坛要求‘三分钟一个悬念’。所以我很快完成了两个转变:从平时教学模式转换成电视讲座模式;把论文结构转换为戏剧结构。很多引文我都能背下来,但不能那么讲,必须转化成现代汉语。总之是根据受众的接受习惯来确定讲述方式。” 

  王立群的讲座风格,观众认为,“客观,渊博,平和而又意味深长”。他对所涉猎的每一事件,都有着透彻的研究,尽量贴近史实,旁征博引,决不自己想当然地“戏说”。《史记》研究会会长、著名史学家张大可先生谈到,有时候王立群在北京录节目,还特意打电话和他探讨节目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深厚的历史、文学史学养,支撑起了王立群的独特风格。
 
  王立群讲座成功的另一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解读历史人物,用现代视角让历史人物成为鲜活的人”。用人物讲述历史,在讲故事中再现人物个性和心理,在性格决定命运和命运塑造性格的双向纬度上展现鲜活的人物。比如在讲项羽发现刘邦已派人占领并把守着函谷关口时“勃然大怒”,王立群认为,“项羽怒得无知,怒得幼稚”。他分析说,秦灭后,历史到了一个新的“拐点”,此时项羽和刘邦从反秦武装的同道已经转化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比刘邦强大得多的项羽,正愁没借口消灭刘邦,当刘邦的政治目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瞌睡时给个枕头”,所以项羽应该像曹操赤壁之战逃跑路上“大笑”才对。“‘大怒’是感性的反应,‘大笑’则是理性的反应。‘大怒’表现了项羽在政治上是何等幼稚,他终于没有抓住机会。”对他所讲的每一个人物,王立群总是从人物的一个表情、一个细节入手,深刻分析其心理和性格,并于细微处解析历史的脉络和走势。有人评价王立群的讲座有着引人进入历史人物内心的高雅文学作品的意味。

王立群教授报告后,还将现场与听众互动交流。

  在报告前1小时,王立群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的演讲集《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将现场发售。报告结束后,王立群教授为《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签名。

  精彩莫错过!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前往参会。 

 

责任编辑:学生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