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我的故事,你的未来——著名中国企业家回归校园系列创业报告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
 
【活动介绍】:
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品牌活动——“中国企业家回归校园之创业故事汇”是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共同主办,以“我的故事,你的未来——著名中国企业家重叙校园系列创业报告”为主题。
 
【活动意义】:
让更多的青年学子真实感受创业者的独特气质和人生经历
让更多的青年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对创业和创新有更准确的认识
使中国科学院与外界接触更多,变得更加友好、更加开放。
 
【活动形式】:
故事汇每期活动进行一个半小时,每期通过邀请一位成功创业,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公众形象良好的著名中国企业家作为主讲嘉宾,采取主题报告结合互动交流的形式向广大青年、研究生介绍和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分享个人成长和创业成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活动流程】:
活动主要以嘉宾报告和引导式互动的形式展开,其中:
I.   主持人开场(10分钟)
主持人做10分钟的开场和嘉宾介绍
II.  嘉宾报告:(90分钟)
嘉宾做90分钟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其创业故事、创业心得及对青年的建议等。尽量不涉及专业性的项目或者工程介绍。
III.  引导式互动:(30分钟)
嘉宾报告之后,由现场主持人引导观众,与嘉宾进行相关内容的互动交流。
最后,由故事汇项目组代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赠送嘉宾纪念品、邀请嘉宾题字。
IV.  主持人结语(5分钟)
主持人做结束语。
 
 
【活动影响】:
预计直接参与人数3000 人,间接影响人数7000 人;
直接受众:在京高校青年及社会各界对创业有兴趣的人士。拟在中国科学院中关村、玉泉路、奥运村三个教学和科研园区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京兄弟高校分期举办,预计直接参与人数为3000人。
间接受众:第一视频网将为本活动提供全程网络直播,同时,本活动视频将上载到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官方主页,面向社会各界开放。此外中央电视台、科学网、科学时报、凤凰网、《大学生》杂志等平面和网络媒体合作伙伴将向全国发布报道。
 
 
【活动大致安排(拟)】:
“创业故事汇”系列活动拟于6月-11月之间举办7期,具体如下:
期数     嘉宾                 地点
1       潘石屹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礼堂(玉泉路园区)
2       陈年      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
3       李彦宏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讲堂(中关村园区)
4       冯仑      清华大学
5       俞敏洪    北京大学
6       王传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马云      中国科学院奥运园区大礼堂(奥运园区)
 
具体活动安排以大赛官网为准
预知活动详情,敬请关注第四届中科院青年创业大赛官网www.cas-yvc.com

【英文全称】:The 4th Youth Venture Competi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团委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MBA联合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创业者协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咨询协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家协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风险投资协会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独家网络媒体】:新浪财经
 
【合作伙伴】:
网络媒体: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网、豆瓣网、人人网、新浪微博、科学网;
平面媒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第一财经、光明日报、科学时报、科技日报
 
【概述】:
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本届大赛”)在中国科学院团委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发起主办,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创业者协会联合执行承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同协办。本届大赛于2010年1月启动筹备,6月正式开幕和接受报名,至12月底完成决赛和闭幕工作,共将历史1年。
 
在传承以往三届大赛的基础之上,本届大赛延续“创新、创业、创未来”的理念,聚焦于可持续性绿色创业,着重引导参赛团队在清洁能源、网络信息、农业、先进材料和人口健康等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与突破。
 
大赛共分为“智能信息”类,“节能环保”类、“农业、生物及新材料”类和“服务、商业模式及其他”类,共四个分赛区。同时,主办方还将围绕本届大赛开展四大子品牌活动,分别是:创业故事汇、创业商学院、创业漫游记、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调研,分别从企业家经验分享、商科知识辅导、企业实地考察及青年创业现状调研等方面为本届大赛提供拓展。
 
【组织结构】:
大赛组织工作委员会是大赛唯一的权力机构,负责大赛一切组织工作的开展和监督,确定大赛的规则、章程、奖项设置。
 
大赛评审工作委员会负责大赛初赛、复赛、据赛的评审工作,选拔和推荐优秀团队项目获得奖项和交流机会。
 
大赛筹办工作委员会负责大赛一切具体事务性工作的操作和实施,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
      
【愿景、使命和目标】:
愿景: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希望每一项创业方案或行动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希望以中国科学院青年为代表的广大优秀青年把握时代脉搏,为推动科学创新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贡献力量。
 
使命:积极引导青年不断锻炼和强化创新意识及能力,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引导青年培养创业能力,促进青年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每一项优秀的创业方案找到资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目标:通过大赛,建立起全国优秀青年与投资者、企业家和社会学者之间合作的平台。优秀的青年创业团队可以通过大赛展示自己的技术创新和商业计划;投资者和企业家可以通过大赛接触和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寻找和孵化有价值的项目;社会学者及评委可以通过大赛考察和帮助青年创业者,引导和促使他们的创业行动聚焦社会需求和实现社会价值。协调各方资源并持续努力,不断推高大赛的各种地位,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中各取所需,各有所获;终使大赛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的青年创业比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方共赢平台,推动社会和经济进步。
 
【规程】:
大赛聚焦于可持续性绿色创业,重点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网络信息农业先进材料人口健康等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与突破。
 
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及复赛阶段,大赛将分成“智能信息”赛区、“节能环保”赛区、“农业、生物及新材料”赛区、“服务、商业模式及其它”赛区共4大类行业子赛区接收和考评参赛项目。决赛阶段将取消上述赛区,所有项目统一评比。
 
初赛阶段接受团队报名参赛,评审委员会成立评审组,根据团队递交的项目资料,依据初赛评审办法对所有项目进行评比打分,并确定8支/每类,共32支团队项目进入复赛。具体执行办法见“初赛竞赛办法”。
 
复赛阶段将组织32支团队参加秘密或公开答辩,由评审委员会成立评审组,依据复赛评审办法对复赛团队的答辩情况和申报材料进行考评打分,并确定8支团队进入决赛。
 
决赛阶段将举办决赛答辩及颁奖晚会,组织团队公开展示答辩,由评审委员会成立评审组,依据决赛评审办法对决赛团队的答辩情况和申报材料进行考评打分,合议后将结果提审大赛组委会讨论。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审结果,依据大赛评奖规程,综合确定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各项奖项。
 
【赛程及活动安排】:
                           时间                            形式或内容         
大赛开幕式              2010-6月初                 开幕式暨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创业论坛
大赛报名                2010-5中~2010-9底         投递创业计划书或项目建议书等必备材料
初赛评选                2010-9月底                 专家集中评审、公布初赛结果
晋级项目辅导            2010-10~2010-11           晋级复赛项目培训及调研、改进
复赛评选                2010-11中                  复赛秘密及公开答辩
晋级项目辅导            2010-11~2010-12           晋级决赛培训及调研、改进    
大赛决赛                2010-12中                  决赛公开答辩及颁奖晚会
成果展示及项目交流会    2010-12底                  项目成果展示和推介、创新技术展示和推
                                                   介、品牌活动展示、组织工作展示
 
【奖励机制】:
奖项设置:本届大赛奖金总额超过10万元,设置如下:
金奖(1名)、银奖(1名)、铜奖(1名)、最佳技术创新奖(1名);
最佳商业计划(8名)、最佳答辩表现(1名)、最佳团队合作奖(1名)、最受欢迎作品奖(1名);
创新创业标兵单位、入围奖、纪念奖(若干)
 
创业指导:
大赛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家》将邀请中国领袖级企业家担任金、银、铜奖团队的创业导师,具体指导和帮助相关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项目落地:
大赛为优秀技术方案联系相关企业,创造转化机会
优秀创业方案及团队可以有条件地获得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企业的关注及投资帮助
优秀创业方案及团队将获得最好条件,进驻孵化器(机构待定)实现落地孵化
 
【报名及参赛】:
大赛只接受团队报名,同时大赛组委会将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提供组队或加入团队的机会。
    
报名方式:参赛团队须提交《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团队报名表》,商业计划书或项目策划书, 团队成员简历,《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原创性声明》,《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参赛承诺》,《第四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作品保密协议》。


 
报名邮箱: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联系人:李斌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号 6号楼
 
【影响受众】:
大赛影响范围以中国科学院为基础,辐射中国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20 余所),并面向社会开放,接纳上述各方的青年创业团队及青年个人报名参赛。
 
大赛的四个子品牌活动主要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玉泉路园区、奥运园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举行。
 
组委会将通过各种渠道,在大赛目标范围内,进行大赛及子品牌活动的宣传、推广及公开信息发布,同时将部分成果及信息向社会公开展示和宣传,吸引各种媒体资源,充分合作,共同推广大赛及相关活动,取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和实现更大的社会效应。
 
预知大赛详情,敬请关注第四届中科院青年创业大赛官网www.cas-yvc.com
 
 
 
 
 
 

《隐匿者》 (胡发云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有人说,不说出来的思考就是放弃思考,不说出来的悲悯就是不悲悯,不说出的批评就是顺从。以此为标准,胡发云是一个思考、悲悯、不顺从的人,他的这些特质在《隐匿者》这本书里皆有体现。在我们那些辉煌的历史背后,亦有不堪、亦有龌龊,经历过的人们大概不愿再回首,可是如果就这样放掉这些而只记录荣耀,谁又知道那些过错以后会不会重现呢?好在有胡发云、杨显惠这样的作者,这些记忆的提醒,有总比没有好。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 (俞天任著 语文出版社) 

 一个题材如果已经被太多人用太多方式叙述过、议论过、书写过的时候,当它再被提起时如何再能调动人们的好奇心与关注?大概从角度突破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俞天任深谙此道,写出了《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参谋”在历史中的作用也许被人们低估了。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日军这些参谋们,挑起了一个又一个事端……

 《袁伟民与体坛风云》 (远山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人民需要八卦,这八卦不光来自娱乐圈,事实证明,来自体坛的一样吸引人。作为率团征战五届夏季奥运会、两届冬奥会、参与指挥北京“申奥”的体坛风云人物,袁伟民愿意出面书写,真是太能满足人们的八卦需求了。书中有荣誉、有挑战、有责任、有质疑,也有所谓的揭黑。作为书写者,总是很难抛开其主观的个人情绪。阅读者除了满足八卦心理外,如果还能有独立判断能力,当然就再好不过。

 《中国工人访谈录》 (贾樟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很多时候弱势群体的存在,似乎也昭示着某个决策、某个历史瞬间,或者某种前进过程,只是他们的存在方式大都是被人们后知后觉。好在,还是有人愿意去进行这样的感知,并且用文字或者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贾樟柯是记录者中的一员,在《中国工人访谈录》中,100名被采访的工人只是当年参加“三线建设”背井离乡人群中的一部分。贾樟柯用自己的文字,让他们发出些许声音,至少可以让人们回过头来冥思,是谁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

 《中国文化的展望》 (殷海光著 上海三联书店)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文化的展望》都不是一本新书,作为上世纪中叶的著名自由主义学者,殷海光在分析中国文化时,会把中国作为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待,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人类社会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普世标准,这是不同文化的共同底线。在这个福柯所言“我没见过知识分子”的时代,殷海光的书至少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重返五四现场》 (叶曙明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你用“喧哗”也好,用“多元”也好,似乎都不足以一言以蔽之那个叫做“五四”的时代。这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历史上的异数,在主渠道上延伸出了数条河道。叶曙明所做的,就是在《重返五四现场》里尽可能还原其本来面貌。书中既有对历史的梳理,如同纪实文学般具有现场感,也有对人物的刻画,重现酣畅淋漓的青春。那当然是个五光十色的年代,可每个人的出场与退场,也不过就在转瞬间。

《朱镕基答记者问》(《朱镕基答记者问》编辑组编 人民出版社) 

 《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的热卖除了人们对政治人物的关注,更重要的也是朱镕基的个人魅力个人影响力的一种延续。书中几部分内容,有总理的演讲、有人大会议上的答记者问。但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大概还是从未在国内发表过的,总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的答问内容。在很多提问与回答间,除了朱镕基本人的幽默外,也能还原到作为一个人时,他对人性那部分的追求与执着。在卸任后此书的极好销售,大概也是人们对其在任时期政绩的肯定与致敬。

 《自慢2》 (何飞鹏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何飞鹏“自慢”系列的第二本书,主旨围绕着创业展开。作为台湾城邦的老大,何飞鹏一路走来也曾经跌跌撞撞,最后还是获得了命运的眷顾。比起做事,他更看重的是做人,这两者相辅相成,才造就今日的成功。不管是已经获得世俗成功的金领,还是依然苦苦挣扎灰头土脸的小白领,读读何飞鹏的书,总会有些启发。

 《最后的演讲》 ([美]兰迪·鲍什 著,湖南科技出版社) 

 梦想的力量有多大?让兰迪·鲍什来告诉你。尽管这个热情、风趣的教授已经在两年前离开了我们,但是那场《最后的演讲》却给了许多人力量,也让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兰迪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儿时的梦想,就算成人世界不那么美好。如果真的有机会实现了自己梦想的话,兰迪还想告诉我们的是,不妨也试着帮别人实现梦想。所以,不如回过头问问自己,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

 《最美的决定》 ([美]怀特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厄普代克说,《最美的决定》是怀特迄今最长的一部作品,也是最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说这是最具自传性质的作品当然没错,能把一封封充满生活琐碎的私人信件写得既温暖又俏皮,总是诱人的,而正是因为在信件中坦承那些困惑和焦虑,也让其自传的性质更加完整。在《最美的决定》前言中,怀特于1976年写道,书信整理应在作者身后出版,其益处是编辑可以自由驾驭,作者可以彻底隐身。如今此书中文版推出,可否算是达成了作者的理想?

 《左边》 (柏桦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左边》在写就15年后,才出了简体版。比起柏桦的诗人身份,这本书的写作却有别于诗歌,而是长篇随笔。在这本被理解为作者本人精神自传和个人交往史的作品中,书写的是对一个时代的文学回忆,在那些关于童年和青少年的动人抒情里,在那些当时看来漫长的时光中,柏桦说,它太长了、太复杂了、也太难了。如今再回过头去看,柏桦却喜欢用李白的一句诗诉说心情———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沸腾十五年》 (林军著 中信出版社) 

 人们总喜欢用一些标志性的数字作为节点,作为一种回顾,然后谋求新的开始。《沸腾十五年》大概就是IT行业里的这样一本书,从1995年中国开通了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至今整整15年。15年里成就了多少人的梦想,制造了多少纳斯达克的神话,浇灭了多少淘金者的火热……趁着这些人都还在,趁着这些故事都还被人向往着、膜拜着,林军悉数将其记录下来,后人肯定用得到。、

《修养》 ([日]新渡户稻造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礼记·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渡户的《修养》就是一本关于人格形成的论著,非常有趣。这本写就于明治后期的作品,竟然在百余年来再版148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比起市场上遍布的励志书,此书似乎要更有力量和说服力。

 《羞耻》 ([英]萨尔曼·拉什迪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尔曼·拉什迪因《撒旦诗篇》被悬赏追杀而声名远播。这部成书于1983年的小说里明显影射了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近代历史,错综复杂的人物与结构,直指一个问题,即非理性的宗教和政治暴力是导致社会的羞耻以及无耻的根源。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沈志华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前苏联的历史研究领域,史料引用的源头很多出了错,为了给历史正名,有了本书,苏联74年的兴衰史,尽收眼底。写完本书后,沈志华说自己很可能是花钱最多的史学家了,因为20几年来,人家都想办法赚钱,他却为了弄这些最原始的前苏联解密档案花了两三百万。

 《解放战争》 (王树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诚然,在今天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明白无误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但是把时间往回推个六十几年,这场耗时四年的战争最后的结局是给了很多人一个大大的意外。王树增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的笔下有好看的细节,也有宏观的视野,再加上特殊的时间节点,足以让这部书受到关注。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廉思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为这样一本书,关于蚁族这样的话题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这是自大学大规模扩展后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盲目没有做任何市场调研的扩展,导致的后果是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不挂钩。可是蚁族一样有梦想,而且比起同龄人他们的梦想可能更强烈,怀揣梦想的他们在城市里辛苦地打拼,却不知道谁能许给他们一个未来。

 《异类》 ([美]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著 中信出版社) 

 你当然可以说这些都是巧合,比如英超联赛中的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比如盖茨和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但是《异类》要告诉你的是偶然中也有必然。所以还是郝明义说得好,天上掉馅饼的时候,你还得刚好往那个方向跑。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著 中信出版社) 

 我们生活的世界看似坚固,但是在他眼中,只要能找到关键的那个点,这个坚固的世界就可以动起来,这也就是所谓的引爆点。历史上的很多事件其实都起源于偶然,偶然之中也存在必然,《引爆点》就试图帮你找到这些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