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求是‘973’计划的应有之义,但不应成为基础研究工作的‘包袱’,科学家应着眼长远,切不可操之过急。”中科院院士、“973”计划专家顾问组原农业组组长朱作言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在水稻上的成就已为世界公认,堪称农业科研的典范。朱作言认为,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不仅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包括杂交水稻在内的育种需求还推动了我国的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使其屹立于世界前沿。
 
总结水稻科研的经验,朱作言认为,农业科研不仅“立地”,也可“顶天”,关键在于瞄准一个目标长期积累,并开展协作攻关。他解释说,涵盖粮食、畜牧、水产等在内的“大农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但要从中凝练出真正有重大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取得创新成果,却并非一蹴而就。
 
朱作言表示,我国水稻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计划对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支持功不可没,为进一步解析水稻生产性状、继而改良品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据介绍,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刚起步时,全国除了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外,还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及各级农业大学等一大批研究团队参与,在“973”项目的支持和组织下,一步步深化研究,才逐渐弄明白线索和脉络,最终凝练出比较重要的、能实现重大突破的课题。
 
“正是因为有一批优秀团队一起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经过多年的潜心摸索,以水稻为代表的农业领域始有今天的成功。”朱作言说,“这就将国家需求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了。”
 
继水稻等种植作物后,农业基础研究的重点开始将农业动物纳入。然而,我国在农业动物方面的研究基础更为薄弱,面临的挑战也更艰巨。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肉类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海水养殖中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加之进口水产品种大举占领我国市场……这些问题的背后均体现了极为迫切的国家需求。这也对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考验。
 
对此,朱作言表示,只有认真从基础研究开始做起,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这位资深水生动物专家告诉记者,水产动物研究不仅在育种水平上尚不可与水稻同日而语,相关基础研究也不如人类基因组和小鼠等那么丰富,是尚未被科学家充分研究的重要领域。一个例证是:不仅水稻和人类基因组,昆虫类的果蝇、哺乳类的鼠等模式生物也已相继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而作为鱼类研究最常用的模式生物,斑马鱼的基因组精细图迄今仍未全部完成。
 
“事情总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朱作言说,“如果没有人做前面的潜心积累工作,后面的人就永远跟不上去。”
 
针对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结合,朱作言认为,科学和技术不是割裂的,但自有其不同的发展规律和阶段。一般人常说,只有科学发展起来后,才能将科学成果用于技术创造,继而推动产业化,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如此。
 
在朱作言看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思路应更多向美国学习。在“两条腿走路”的同时,给基础科学研究以更大的空间。他强调,“973”计划就是要坚持作前瞻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的结合,“但在解决国家需求时,一定不要顾虑太多”。
 
朱作言提醒,在研究方法上,应充分重视实验室研究和野外研究的结合,“十八般武艺,能用上的都要用上”。他建议科学家不要老是呆在实验室,一定要到田间地头去。这既是我国水稻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也是整个大农业领域基础研究的普遍规律。
 
《中国科学报》 (2012-12-29 第1版 要闻)

12月26日,《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2版)》(简称《CAJ-IJCR》)对外公布,同时2012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也新鲜出炉。报告显示,我国不少非SCI、SSCI收录期刊比SCI、SSCI收录期刊具有更高的被引用次数;同时在上榜的418个期刊中,中文期刊达312个,已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期刊。
该项成果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发布。报告统计对象为我国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利用Web of Science的数据,旨在建立健全适合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的文献调查和科学分析体系。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杜文涛教授介绍,首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是依据《CAJ-IJCR》,按2011年度中国学术期刊被SCI期刊、SSCI期刊引用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经综合计算,最终遴选出的TOP5%期刊和TOP5%—10%期刊。其中,科技期刊备选期刊为3533种,由上述方法选出《细胞研究》(英文版)等175种“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备选期刊为680种,选出《经济研究》等34种“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同样,选出科技类“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175种,人文社科类“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34种,共计209种。
报告表明,我国非SCI科技期刊异军突起。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27种,在175种“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科技期刊中,SCI收录87种,非SCI收录88种,未进入TOP5%的SCI收录期刊34种,占SCI收录中国期刊的28%;在175种“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期刊中,SCI收录17种,非SCI收录158种;未进入TOP10%的SCI收录期刊23种,占SCI收录中国期刊的18%。“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已有一批非SCI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达到或超过了SCI收录的中国期刊。”杜文涛说。
另据WOS的JCR报告分析,“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非SCI收录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高于1239种SCI收录国际期刊,说明我国已有数百种科技期刊实际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杜文涛认为,尽管我国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指标普遍较低,但人文社科类“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指标也高于127种SSCI收录的人文社科类国际期刊,说明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已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两份期刊榜单分布于50类学科,占全部学科总数的78%,说明我国多数学科的学术期刊已经走向国际。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达到国际中等以上水平,跨入了国际品牌学术期刊行列;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也已经具备相当国际影响,迈进国际期刊门槛。”杜文涛说。
“尽管目前中国大陆期刊只有127种自然科学期刊被SCI收录,1种社科期刊被SSCI收录,但由此怀疑甚至贬低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就过于片面。”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副社长肖宏表示。
SCI、SSCI创始人加菲尔德在不同场合也反复强调,SCI、SSCI首要功能是为学者获取学术信息提供快捷路径,其次才是评价。然而,“唯SCI”“唯SSCI”成为国内科研评价的风向标。
“在很多单位,由于SCI成为判断和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SCI也成为很多科研人员的‘紧箍咒’。”《科学通报》主编、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夏建白院士说,该分析报告应该引起科技管理者的重视,让科研人员从SCI和影响因子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他同时承认,我国科技期刊尚未形成规模,存在诸多问题,中国的科技期刊要靠自己“走出去”,并探索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大量优秀学术论文严重流失。据统计,每年外流发表到国际SCI期刊上的论文多达16万多篇之巨。有媒体曾报道,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机构每年接到中国的投稿量为3000多篇,而其接到的欧洲地区包括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总投稿量仅和中国相当。
“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扭转,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实质上就是中国一直在帮助自己的竞争对手,中国出版的学术期刊在国际上很难形成自己的竞争力。”肖宏强调,“因此,要在充分尊重国内学术研究实际需求和本土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参考国际权威搜索机构的评价数据,开展中国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科学研究。”
“评价研究机构在汤森路透的支持和配合下,首次编制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教授认为,研究显示,我国学术期刊总体上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有不少刊物的影响力指标不仅可以比肩甚至超过SCI、SSCI收录期刊。这一现象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期刊的看法,对中国期刊走向国际的方式和途径给出了新的启示。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公布了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成果上榜。《科学》杂志是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以我国科学家为主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其主要科学目标是通过探测来自反应堆的中微子,精确测量物理学中的基本参数——中微子混合角θ13。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介绍:“我们最近更新了测量结果,将测量精度由20%提高到13%。”
王贻芳介绍,中微子二期实验正在酝酿中,“我们期待二期实验能够在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上取得突破”。科学家们目前只知道中微子是有质量的,但不知道哪种中微子更重,哪种中微子更轻。科学家们希望通过二期实验,给中微子在质量上“排个队”。王贻芳说:“这对探讨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等科学问题有重大意义。”(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成果入选《科学》年度十大突破 对探讨宇宙起源有重大意义)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6日 01 版)

“近年来,我国地质教育、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研究,都在不断进步,取得很大成就。不过,我国虽已成为地质大国,但仍非地质强国。”中科院院士孙枢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地质科学同样肩负着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百年地质学曲折发展史
如果从1912年的中华民国政府设立地质科算起,今年正好是中国人自己在中华大地上筹划地质工作的第100个年头。悉数百年历史,我国地质学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
辛亥革命之后,我国地质学先驱章鸿钊先生于1912年提出“专设调查所,以为经营之基;树实利政策,以免首事之困;兴专门学校,以育人才;定测量计划,以制舆图”的发展方略,拉开了中国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发展的序幕。
自1912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地质学家人数渐增,新中国成立之初达到近300人。1952年地质部成立后,全国开始集中解决国家建设中矿产资源短缺的迫切问题,建立了地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使地质工作与研究进入大发展时期。
然而,十年浩劫也给我国地质事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上围绕地槽学说和新兴的板块构造学说展开了激烈争论,而我们却被卷在‘大字报’的海洋中,与世隔绝,失声辩论。”孙枢回忆说。
改革开放后,我国地质事业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到上世纪末,我国地质科学已有一支相当规模的地质工作和地质科研队伍,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相关需求。
而今,我国地质学研究已位居世界前列,并不断发展壮大。
创新是地质强国路径
孙枢认为,我国是地质大国而非地质强国主要表现在各学科发展不平衡,仅有部分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达到地质强国,我们还需要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
他指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力正在不断提升。仅从SCI论文来看,目前,我国相关论文总量已升至世界第二位。地球科学相关论文已在2010年达到4084篇,比上世纪90年代有数量级的增长。
他同时表示,当前我国科技论文引用篇均在全球位居第七位,仍低于世界平均值。但可喜的是,我国已经有了一批高引用率的地质科学论文和地质学家。
“如果论文引用次数能达到世界平均值,并超过日本,就可以与法国、德国同处一个‘方阵’,位居‘科技强国’之列。”他对我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地质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应有科学评价机制
“建设地质强国,关键要进行重大突破和创新,而科学的评价体制则有利于促进科学创新。”孙枢指出,对不同类型的研究要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
他表示,“研究与发展”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基础研究论文的水平绝不应仅仅由几个人的会议来鉴定,而应由国内外真正的同行来判断。否则,就可能出现评价不准确甚至评价错误的情况。”他指出。
而评价应用研究则应注重其实现特定目标的学术价值和发展应用的潜力,学术成果同样离不开国内外同行的检验。试验发展则是利用已有知识,产生新的产品、设计、装置或工艺,评价应主要依据其实际应用和市场转化的可行性,论文不是关键所在。
他表示,对地质学而言,应考虑不同性质的研究与工作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做找矿勘探工作,发现矿藏就是最有价值的成果,不能用SCI评价;而担任大学矿床学教授,要给学生传授新知识,就得参照其发表论文的情况。
《中国科学报》 (2012-12-26 第1版 要闻)

12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认为,2013年有6大科学领域值得关注:单细胞测序、“普朗克”探测微波背景辐射、人类连接组计划、探索南极冰下世界、癌症免疫疗法和基础植物研究。
单细胞测序: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研究人员正努力尝试将它们进行单个分离、研究和比较。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基因组测序多是提取大量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后进行的,忽略了细胞间的差异,而单细胞测序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一些科学家认为,通过研究单个、完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朝一日可以理解细胞特别是脑细胞的工作机制。在2013年,单细胞测序有望揭示更多信息,如了解癌细胞如何在肿瘤内变化以及每个细胞内“定居”着多少版本的基因,相关技术有望用于癌症诊断。
“普朗克”探测微波背景辐射: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的“余烬”,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宇宙空间。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以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它携带了一系列高灵敏度仪器,能够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深入探测。2013年,“普朗克”将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迄今最精确的绘图,以更高的精度检测现在的宇宙学理论,并可能发现证据补充或修正“大爆炸”理论。
人类连接组计划:人类连接组计划是始于2010年的一项耗资3850万美元的项目,旨在通过扫描1200名健康成年人的大脑,比较他们大脑各区域神经连接的不同、以及如何由此导致认知和行为方面的个体差异,最终描绘出人类大脑的所有神经连接情况。2013年人类连接组计划将于全面展开。目前,支持者和反对者正在辩论人脑神经连接图谱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促进对大脑功能的理解,到明年这个时候,人类连接组计划将为这些争议提供丰富得多的数据。
探索南极冰下世界:今年2月,俄罗斯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后,终于钻透南极东部约4000米厚的冰层,抵达了神秘的冰下湖泊——东方湖。俄罗斯也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接触到冰川下湖泊的国家。这个团队12月再次回到东方湖,他们计划带回湖面的冰层样本,希冀发现湖中的生物迹象,了解生命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美国和英国科学团队也计划对东方湖展开探索。
癌症免疫疗法:科学界近来已经开发了能够驱使人体免疫细胞抗击癌症的药物,并帮助一小部分受癌症困扰的患者战胜疾病。研究人员预测,将两种针对不同生物通道的靶向免疫疗法结合,将会给癌细胞更强烈的打击。在2013年,有望看到联合使用两种疗法抗癌的临床试验结果。
基础植物研究:基础植物研究有望在2013年获得一些成果,如让农民用上抗旱作物,企业也可能开始销售首款以海藻为原料制成的生物燃油。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调控植物生长的因素,期望探明分子和遗传两方面的因素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动细节。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植物如何通过自然变异来适应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