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研一,告别国科大近似大学的生活,转而投向了科研的实战。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出野外是经常的事情。回到华南植物园不久,我便同鲁显楷师兄一起前往鼎湖山,完成这一季的野外实验。导师莫江明研究员曾嘱咐我,“向鲁师兄学习,跟着他好好干”。7月到9月正是植物的生长季,当然也是雨水丰沛集中的季节,虽然去年也曾在山上住过一段时间,可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在闷热、潮湿和蚊子面前依旧是个“受欢迎的客人”。

由于每年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完成重复调查,加上琢磨不定的雨天,我们出野外的时间常常会十分紧迫。只要天气晴朗,鲁师兄就会安排我和实验员小刘前一天的晚上把第二天上山需要带的工具设备提前准备好,第二天一早便出发,去赶唯一一班拉着保护区工作人员上山的旅游大巴。坐在车上,窗外是大片急速涌来的丛林绿色。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的路蜿蜒狭窄,不是雨天也会打滑。遭遇了不久前的热带风暴,几株横倒的大树截断了上山的路。为了给后期样地喷氮运水清除障碍,鲁师兄打电话求助我们在保护区任职的莫老师,请护林员将倒木锯开移除。

第一次上山是更换几十个样地中旧的凋落物网,旧网的铁框架几乎要腐蚀殆尽,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将其去除,更换成新的PVC网架。这些网架是小刘一个多月纯手工打造的,鲁师兄常常赞叹:“这个十年不带烂的。”我和小刘更换凋落物网,鲁师兄便架设接穿透雨的铁架,分工合作提高了效率。但即使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在山上吃午饭,中午稍事休息便继续开工。在山上做实验通常会让人进入一种麻木的状态,大脑没有杂念,只想赶快搞定这个样方,再去搞定下一个样方。而从麻木中醒过来的时候,会因为看不到自己的目标方向而不安。同时,两天下来,由于没有戴手套,手上开始起泡,手上脸上也都布满蚊子叮的包,只是庆幸没有误碰马蜂窝或误踩到蛇。我常戏称上山实验就是献血+送红包。也奇怪,三个人上山我每次都是被咬的最惨的那个。我和小刘住在一间紧依山脚的宿舍,里面有我受不了的潮湿,但是劳累和疲惫让我晚上倒头便睡,第二天闹钟都听不见。几次都是师兄打来电话呵斥着催促我起床。第二次上山是我和鲁师兄调查样方草本层植物的种类数量及生长状况,一个人监测,一个人记录。鲁师兄计划一天半把三个林子上百个样方调查完,在我看这完全不可能。于是我再一次被批评了:走得慢,记得也慢!我觉得特委屈,记录表不是我制的,植物我大多还不认识,样地地形我又不熟悉,凭什么这样说我?两个人在山上的气氛并不融洽。我赌气每次都比鲁师兄走得快,想办法记得快些,更快些。一天半过去了,200多页厚厚的一叠记录表全部完成。而这并不是结束,新的任务接踵而来,苗圃树苗的收获和生物量测定,即拔树和分类称量。十几天如一日,单调地重复。尽管我们请来几个学生帮忙,可是晚上加班到10点以后依然是常有的事。我想我的生活被粗暴地安排了,鲁师兄从不询问我的感受,也不透露工作计划,他全部安排好了,他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开始质疑我能学到什么?这种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似乎既没有进步也不快乐,一个多月来体重下降5斤,更重要的是似乎身边没有人关心你身上的痛痒,理解你的喜怒,关注你的理想……

闲暇我站在楼台上凝望树木园雨中高高伫立的棕榈树,想必它们一定也感同身受。

路是自己选的,再难也要走下去。从苗圃采到的植物和土壤样品要带回广州的实验室分析测定。我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测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的熏蒸浸提。再不会有一本现成的实验指导摆在面前把实验目的、仪器试剂、操作步骤都给你,试验方法要自己查找。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要去请教师兄师姐,关键步骤一定请师兄师姐在场指导,否则实验样品多,完成一次的周期长,就是洗一次瓶子都要花一两个小时,所以必须尽量小心翼翼,避免出现低级失误。经过整整两天的努力,眼看提取液已编好号准备送到公共实验室了,鲁师兄的一声“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笨!”终于我忍不住了。实验室里的人都秉住了呼吸,我知道自己的那点“面子”已经彻底灰飞烟灭了。“不就是两组瓶子分别编上号,和编在一起是一样的,只是为测试人员提供一点方便,况且这些我又不清楚。即使这样不合理,3分钟就可以改过来,有必要这样打击别人吗?”后来我不再说话,完全不理鲁师兄在说什么。几个小时后,他打电话让我去他的办公室,向我承认他刚才的批评不对。我和他谈了我的感受和想法,他认真听完后又给了我一些关于我课题方向上的指导。我想他也是第一次协助莫老师带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一切都做得成熟完美。我欣赏鲁师兄的学识、能力和干劲,这也是我最需要学习的。然而苛刻的要求让一开始的我产生了抵触情绪。

与师兄的矛盾逐渐化解,我的心情也变好了,实验的动力和激情倍增。在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实验中,我更主动地四处借药品,在一帮朋友同学的帮助下,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测量之前,我请鲁师兄到实验室指导,他也亲自下手配制待测液,直到凌晨一点。而他走后,为了防止过夜造成的误差,我将剩余待测样一个人全部搞定。凌晨3点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虽然有点疲惫,但是心情特别愉快。

下一个实验又接踵而至,这次我和鲁师兄借来测光合的仪器LI6400,乘着夜色从广州又到了鼎湖山。之所以选择乘晚上7点的车,是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实验,同时还可以在大巴车上小睡一会。接近晚上10点,我们到达鼎湖山树木园。没有休息,我便和鲁师兄开始研究仪器的使用教程和注意事项。组装、调试、熟悉操作步骤,时间不知不觉又到了凌晨两点,两个人打着哈欠离开了实验室。鲁师兄住在山下的宿舍,工作到凌晨才骑自行车下山一直是他的习惯。因为下山的路没有路灯,下山只能靠仰望星空,有一次鲁师兄便不慎撞上了树,头顶起了个大包。三十多岁的人,已经是副研究员了,但他还是在这片林子里钻来钻去,实验一定坚持亲自动手参与。第二天,我提前架好设备,调试好仪器,太阳一出来,我们就开始测试。八月是广州最热的时候,我们在苗圃撑把小伞,手机放点音乐。中午时分,我和鲁师兄轮流吃饭,给仪器换电池,保持仪器不停工作。连续几天中午都突然下雨,短时降水达38mm,我们不得不抱着仪器、夹着伞拖泥带水狂奔回树木园,这个场景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有一次吃午饭,我建议我们的一些实验可以慢一些,鲁师兄立即纠正:“后面还有实验,9月份山上的土又该取了,不取就要推到下个月,现在是生长季差十几天,误差就不得了。这个就像家里农忙收麦子,麦子熟了你收不收?这个时候必须赶!”原来我对课题组里的很多实验还不够熟悉。还有一次,鲁师兄临时告诉我第二天我们要去鼎湖山,而那天正好是七夕,我内心很不情愿,女朋友也肯定会有意见,但是以实验为重明天就明天吧。同样又是晚上坐车,在车上鲁师兄接了一个电话,显然是嫂子的,“哎呀,今天是七夕我给忘了,回去再给你补上……”鲁师兄从昏睡中一下子精神了起来,给了我一个抱歉的眼神——“忘了今天是七夕了”。

出野外、做实验虽然还是很累,但已渐渐习惯这种累,享受这种充实。我也渐渐明晰了自己所要研究的方向,生活重新回到自己要走的轨道。我想做科研有点像过河,但只要学会勇敢、乐观和坚持,稳当地走好每一步,再湍急的河流也能走过去。

研一,是特别有意义而且值得回忆的一年。对于国科大的硕士新生来说,这一年所接触到的人,所经历的事情都是特别的、有意义的。而对于我来说,在国科大的这一年,知识丰富了,思维开阔了,心智变得更成熟了。如今,回到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导师的身边,进入课题组并开始实验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成长了。

在国科大:告别“大五”

研一,其实,对于我们刚刚本科毕业的学生来说有点像“大五”。选课、上课、自习、作业,每个人都好像很忙,却又不知道自己在忙啥,感觉有点迷糊。

刚开学,第一次来到北京,像所有第一次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甚是新奇,甚是兴奋,对于北京这座城市,无论是它的建筑,它的街道,还是它的绿化,它的交通,它的文化,都觉得是最好的,最有特色的,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一开始,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的一切,爱它的外在,更爱它的内涵。

即将要生活一年的国科大,是个精致又神奇的小院。小小的院落里,花草树木布置得井井有条,高低错落。走在校园里,人虽多,但也不觉得拥挤,参天的白杨与国槐,排列有序的梧桐与银杏,四季的交替与轮回,校园里的景色季季都不一样,季季都很有特点,由绿到黄,到白,再回到绿,四季的变化很明显,这是以前在南方无法体会到的变化。各种花儿更是一年都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点缀着这小小的科苑,红的,白的,粉的,黄的,常常变换着她们的衣裳。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心情是惬意的。清晨,趁着校园还沉寂在美梦里的时候,闻着花儿的芳香,踏着草儿的气息漫步,赏银杏,数梧桐。黄昏,夕阳的余晖总是会斜照人文楼,金黄的光辉铺满淡灰的瓦片,铺满科苑的每一个角落。

慢慢地融入国科大的环境,慢慢地习惯国科大忙碌而有节奏的生活。

研一,我们在国科大进行基础课的集中学习,依然沿着本科时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思路学习,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课、上课、记笔记、复习、考试,但是与本科时代相差无几,尤其是一种“大五”的心态在作怪,很多同学都觉得,选课只要能应付考试与获得高分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并不是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初衷。我觉得,如果说,仅仅是应付课程的考试,对于大部分研究生来说,这都不是什么难题。而我们学习这些课程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我想这一点对于所有刚进入国科大学习的研究生来说,心里必须清楚。我们来到国科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通过课程的考试,获得毕业证这么简单吗?其实,每一位来到国科大读研究生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追求,国科大良好的科研氛围,充足的科研经费,众多的“大牛人物”,每个人都可以好好利用。老师的为人品质及研究作风,他们的特殊经历,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而不单单是他们讲课的那点内容。

另一点是,由于国科大的大部分学生都远离研究所,远离实验室,只能进行“纸上谈兵”式地看文献。对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多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研究领域的新进展,研究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思路,善于总结与归纳,发现问题,提出新见解。而后带着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阅读文献,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国科大学习的这一年,像许多硕士新生一样,我也有过同样的迷茫,怎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怎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怎么与导师打好关系等很多问题,我都一直在思考。其中的迷茫与困惑,彷徨与徘徊,承受的压力也只有经历过才有更深的体会;但只有思考,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才会解决。

在研究所:主动规划  积极行动

从国科大到研究所,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维,我们的心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回到广州,回到研究所,回到植物园,回到这个到处是绿意的环境,让我感觉到生活很舒适,很惬意。广州,这座城市的干净与整洁,立体的交通与绿化,以及对于广州那种熟悉的味道,漫上心头。时常感动于这里的绿意甚浓,炎热的夏季总会与风雨穿行。科研区的面积不大,却也别致,标本馆紧挨着行政办公楼,科研办公楼与科研实验大楼紧紧相依,崭新的综合实验楼显得雄伟大气,楼房与绿树镶嵌着,连路的名字都充满着南方植物的气息——芒果路、千层路、棕榈路,南方的水果与植被布满了植物园的每一个角落。闻着树香、草香、花香、泥土香,心情也是香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很容易就可以获得满足感。

一年基础课的集中学习已经结束,回到研究所,开始进入课题组做实验。第一个问题就是心态的转变。在研一,我们中间许多人还是停留在本科时被动学习的思路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应对外界的变化。回到研究所后,这种被动的方式一定会成为接下来学习和研究中的拦路虎。化被动为主动,是进入研究所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一步。我们要主动融入实验室,对自己的课题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规划,并且在课题组这个团队里发挥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虚心学习并慢慢进步。还有一点就是与导师的关系问题,导师的处事方式和管理学生的方式不同,如何与自己的导师打好关系也是关键的一课。

回到研究所,心智也在慢慢地变化。让人感受颇深的是,慢慢地脱离了单纯的校园生活。研究所不大,学生也不多,感觉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熟悉的面孔。在路上,在饭堂,在走廊,在过道,甚至在外面的饭馆里,总会遇到很多熟悉的人。没有了拥挤的人流车流,没有了上下课的铃声,生活有点单调,实验室、办公室、宿舍、饭堂,还有出差、样品、文献、论文,生活似乎就剩下了这些单调的字眼,在办公室里种上几棵小植物,精心地浇水料理着,每天给自己的心情浇水,让单调的生活多一点色彩吧。

其实,生活单调与否,精彩与否,只在于自己的内心,一颗不断去寻找,不断去发现的内心。给了你这样一个小小的世界,让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寻找和发现,惊奇总是会有的。

从国科大回到研究所:角色转换  做好定位

从国科大回到研究所,每个人得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与未来做好短期与长期的规划。我们不再是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我们肩上承担着责任,我们不再有太多的时间资本去浪费,规划是必要的,思考了,规划了,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你每天要做的是什么,你以后要做的是什么,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不至于混乱和迷茫。作为一名研究生,一个合格的研究生,要具备的是独立的思考与行动能力,回到研究所,独立地开展课题研究,需要很好的思路,很好的规划与行动,唯有这样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研究生期间的科研任务。

对于从国科大回到研究所的研究生,我想说的是,摆正心态,独立思考,主动规划,积极行动,别让你的青春再迷路。

近日,在北京798艺术区VASPACE艺术空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的几位青年设计师和艺术家举办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伦敦回响——伦艺校友作品展”。开幕式上,伦敦艺术大学校长Nigel Carrington先生莅临现场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Nigel Carrington校长对伦敦艺术大学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资历和优势有着坚定的自信。他对记者说:“伦敦艺术大学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为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我们教育学生按不同方式学习自己的专业,我们不仅告诉他们该怎样做,还尝试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不同的思考。当他们离开学校的时候,就能够有自己的创造力。” Nigel Carrington 校长给予了中国留学生很高的赞誉,“我很喜欢伦敦艺术大学里的中国留学生,他们非常有天分,经常会获得学校里的最高奖励,他们中的大部分选择回国发展,也给中国的时尚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收入增加催生“留学热”

中国学生的留学热多年来一直“高烧不退”,近几年更是出现“井喷”之势。以美国为例,过去5年来赴美留学的中国大陆学生数量连年以2到3成的速度激增。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发布的最新“开放门户”报告,2011到2012学年,有19.4万中国大陆学生正在美国的大学里留学,比上年增加了23.1%,连续第三年高居美国国际学生来源地之首,远远超过位列第二的印度(10万人)。若再加上港澳台的留学生,目前有22.6万两岸四地的大学生负笈美国。此外,欧洲的学府也颇受青睐,据英国使馆文化处2009年提供的数据显示,留学英国人数增长了20%,而艺术类的课程则更是学生申请的一大热门。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热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移民热、出国旅游热相伴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人们收入增加了,更多可支配资金给了中国公民更大的选择自由。此外,社会上对国外学历的认可和重视,人们对发达国家的好奇和向往,欧美国家为留学生大开方便之门的便宜的签证制度,都让出国留学成为中国教育现状的一大特点。

面对留学热潮,越来越多的国内在读本科生、研究生也开始考虑毕业后是否应当出国深造。而国外的教育有何过人之处,其学术文化氛围对青年人的成长和成才有何助益,又将产生怎样的弊端,就成了当下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那么,究竟“他山之石,能攻玉否?”

选择在东北财经大学读金融专业的李姝颖,目睹过身边太多的同学走上留学之路。“出国的同学主要都是基于出去开阔视野、锻炼能力、专业深造的考虑。毕竟在国外可以学到不同体系、不同视角的知识,有助于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她总结的这三点,正是笔者在采访出国学子时,最有感触的方面。

留学的意义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

许琛是一个出国经历非常丰富的年轻人,从小就游历日本、德国等。受多种文化的熏陶影响,他的思维显得比同龄人活跃很多。在西雅图读生物科学专业时,热爱大自然的他特意选修了很多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课。那时他几乎每个周末都在野外营地度过,谈起这些时,他眼睛中闪烁着光芒:“在野外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通过跑野外的生活,拉丁美洲、非洲这些地方都是我以后想去的。”此外,他还笑着表示:“留学生活对我的影响主要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及适应能力和独自生活能力的锻炼。这些对一个未来的野外工作者可是很重要的呢。”

目前就读于重庆大学的曾华曦,走的是另一条颇为独特的道路。小学毕业后,为了接受优质的美术教育,年仅11岁的她远赴俄罗斯,在那里学了5年的绘画后,回国参加高考。谈到自己出国的理由时,她只是简单地说道:“俄罗斯的艺术教育算是非常好的。” 曾华曦现在学的广告学专业似乎与她受过的艺术教育关系不大,不过她仍然凭着过硬的美术功底和绘画技术,得到了老师和朋友的称赞,生活也因此更加美好充实。这段留学经历对她而言,功利化的色彩较淡,更大的意义还是在于掌握一门技能,拓展和丰富自己的人生。

19岁就远赴阿尔伯塔大学读书的赵悦,至今在海外学习、生活已逾五年。但他却一直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他认为留学的经历让他对祖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关怀:“虽然出国留学给我人生带来了很多影响,很多改变。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的眼界从此不一样了。比起以前的自己,现在的我更能包容不同的人和文化,也能用一种更国际化的视角去看中国。作为一个离乡多年的人,我对乡愁、对爱国有着切身的深刻体会,同时也有了更理智的思索。正因如此,我想自己回国后,会更加明白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

留学生活造就独立人格

在国内时,秦玉是个备受娇宠,爱吃爱玩的“小公主”。所以,当她亲自下厨“洗手做羹汤”的照片一张张传到网站上时,昔日的朋友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惊讶。类似于“天哪,连你都变得这么能干,这么贤惠!”的话,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回复。现在的秦玉,不管多忙,总要抽出时间邀几个同为中国留学生的好友一起开伙打牙祭。汤汁晶莹的叉烧肉,五色缤纷的什锦虾仁,火辣诱人的麻婆豆腐……都是这些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生子女的杰作。“我从小就热爱美食,但是来到英国后,发现这里的食物根本就难以下咽。所以我和其他的中国留学生一合计,就开始自己学着做菜了。以前的我,可绝对想不到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厨神’啊。”秦玉的笑容里满是自豪。

作为受访者之一的赵赓是笔者的高中同学,目前在苏赛克斯大学读研究生。昔日那个既阳光又青涩,谈笑间无忧无虑的大男孩尚在脑海,现在的他却已经展现出一份我所不熟悉的成熟。“留学生活是孤独的,但更多来说是一种孤独造就的独立。”他给笔者讲了一个他深为佩服的学妹的故事:“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比我小一届,是91年出生的‘90后’。她读研究生时一个人去了完全陌生的莱斯特大学,一个朋友都没有。她先自己联系中介找房子,结果被中介骗了,房子很烂,根本没法住。她只得自己又去和学校联系安排宿舍。一周内一个人搬了四次家,全凭一己之力把8个大箱子从楼上搬到楼下再搬到楼上。她家经济情况很好,但她坚持要找兼职挣生活费,完全不想依靠家里。她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问遍所有的中国超市、中餐馆、大小商店,现在终于找到了工作,但你能想到一个女生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这样生活吗?”在笔者略有些自惭形秽的沉默中,赵赓自豪地说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学习不落,挣钱不差。要是把我账上的存款数告诉你,你会自卑哦!”

留学对专业深造影响深远

有过出国留学经历的学生普遍对国外学府的学术环境和教育水平深表肯定,认为要想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真正有所建树,出国是很有必要的。“国外大学在科研方面要求严谨,这点无须质疑。尤其对学术抄袭、剽窃行为绝不手软。因而国外研究生的‘含金量’和受认可度也比较高。这里的硬件设施往往也是国内高校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学校有着全英最好的图书馆工作团队,图书馆从周日到周五都是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里还可以借笔记本电脑,电脑上有你需要的所有软件。在这边上课,每节课都有很大的信息量,学生也有很大的自主性,总之能学到的东西更多。”有志于学术研究的薛珊对出国留学的好处如数家珍。

杨菁17岁赴瑞士洛桑国际学校读高中,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在她看来,自己在欧洲接受的专业教育的确令她获益终身:“洛桑国际学校的启发式教育让我学会了从灵感到艺术品的设计思维过程,伦敦艺术大学里既有各学院之间的文化交汇,也荟萃了世界各地的不同历史文化和艺术。我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朋友,他们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我们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竞争,促进了艺术上的进步。”杨菁说,“伦敦的艺术气息非常浓厚。每次在街头都能看到亮丽的风景,路人的穿着通常都很有个性,非常适合街拍。我对伦敦街头的一些小古董店也很熟,常常能在店里淘到令我惊喜的设计材料。”可以看出,赴欧留学的经历对一心渴望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杨菁来说,是一笔很可贵的财富。

来自家长的声音

毛宇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时,父母准备让她出国读研。而做公务员的姑姑却告诉她,花100万元去国外读研真不合算,更何况回国未必就能找到好工作。毛宇听了姑姑的忠告,选择了在国内读研究生。但是,谈起自己的选择,毛宇的内心至今还是有些纠结。

赵晓还在读初中,班上的许多同学已经为出国做准备了,比如考托福、GRE等等。赵晓的父母原本不打算让孩子出国读本科,“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让他出去真是舍不得。但是我对国内这种压力过大的教育方式是不认可的,小升初、中考,尤其是不愿意让孩子去挤高考这座残酷的‘独木桥’。综合考虑下来,还是打算让他本科就出国留学吧。”赵晓的妈妈表示。

胡琪的父亲则是这样想的:“这个孩子在国内学习时成绩不算优异,不可能考上一流的大学。但是我对自己孩子的素质有信心,相信他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国外教育更系统,而且不那么功利化,又能让他开阔胸襟,增长见识。所以,尽管有些舍不得,我还是支持他出国。”

还有些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则是考虑到国外的机会更多、更公平。“我的孩子很优秀、很有潜质,但我担心她在国内会因为拼不过‘官二代’、‘富二代’而失去应得的机会。所以虽然家境一般,我还是借钱让她出国了。”刘阿姨的话略显辛酸,却很能代表一些普通家庭“望子成龙”的心态和动机。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出国留学的学生家境大多较好。尤其是对家在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的孩子来说,出国留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选择。北京姑娘张千岐说:“我在北京的朋友几乎都出国了。”而她现在也正在为明年出国做准备。

绝大多数学生出国留学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决定,而家长们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大多予以支持。但是,在送孩子出国时微笑挥别的背后,家长们也承受着内心的矛盾和思念的煎熬。“自从孩子离开家,我们老俩口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最开始孩子经常打电话回来哭诉,我们听着非常心疼。后来,孩子逐渐适应了在外面的生活,给我们打电话的频率却越来越少。现在,她妈妈每次给她打电话,这孩子都嫌烦,逐渐地不再接电话,也不再回电话。”谈起出国多年的女儿,孙先生的眼圈不禁有些泛红。

关于留学的目的,学生的想法多为“看看外面的世界,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接受最优质的教育”等。而家长则更多地考虑到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和规划。由于留学生人数近年来突增猛进,“海归”一族当前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目前的趋势是海外硕士甚至博士也不再那么吃香了。“现在的情况是不缺海归,缺的是在海外有工作经验的留学生。”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毕业后先在国外工作几年的原因。

当然,在留学浪潮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旋律。正如赵赓所说:“现在出国已经成了一些人‘炫富’的手段。国内的有钱人士普遍都会送自己的子女出国,据我所见,在英国每个大学里都有各种混日子的纨绔子弟。他们不上课,花每千字100镑左右找人代写论文,热衷于买奢侈品啊,跑车啊,有些人还去夜店、去赌场,完全没有学生的样子。这些所谓的留学生仗着天高皇帝远,可以说是肉体、精神、经济上彻底‘解放’了。现在出国留学已经变成一种越来越简单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说,只要有钱,出国不是什么问题。因而留学生的素质也就很难保障了。”

国科大一位老师表示,在国外这种现象很普遍,没有家长管束,自己又管不住自己,许多孩子就这样毁了。她建议,本科还是在国内上比较好。当然,好学生无论在哪儿都可以成才,就像金子在哪儿都能放光的道理一样。

集市贸易在我国古代早已产生,而我国北方习称为集,南方习称为墟。我国农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墟市贸易。赶集或赶墟是自古及今农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墟市贸易也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古老的墟市贸易进行调查,对了解我国当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文化面貌的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清水铺介绍

笔者利用暑假对湖南省耒阳市清水铺已历有近百年的墟市贸易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铺上常住人口大概两百多户,而赶墟始于民国时期,当时规定农历每月逢五、逢十在此乡举办一次墟市,此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由于黄市镇附近地区只有清水铺一处可以赶墟,因此赶墟之日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汇集于清水铺来进行商品买卖。

如今清水铺的人家中多为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爷爷奶奶在家负责带孩子,一家的经济除了子女外出务工的收入外,其他则主要来自赶墟时开设店铺进行买卖交易所赚取的收入。店铺营生也是一家老小平时生活消费的最主要支柱。

墟市的店铺分类及变化

从开办墟市到现在,墟市贸易的百年变化直接体现了此地区的沧桑变迁。墟市上的店铺异常的杂:从补牙镶牙,理发,药草,卖狗到电子小产品之类的小摊都有。一些“过时”的东西还在顽强存在,一些新生的东西也渐渐出现。如今一些老DVD光碟店依然可见,老人们钟爱的烟草店,孩子们的小霸王游戏机插卡等十年前流行的东西如今在这儿还有市场。仅存的“补锅铺”也在顽强生存,但已由十几年前的几家缩为了一家,而铺主也是隔十天才来一次墟市开铺。此外,还有不少的铁具店。虽然如今种田的人少了,农田虽然慢慢地荒芜,但田地一直都是老人们的心头肉,因而时常可见一些老人和妇女围着那些铁器摊位看镰刀、锄头和草帽等必要的农具。此外,一些大城市出现的一些东西也逐步出现在清水铺这个小市场上。一些小孩子喜欢的三国杀和植物大战僵尸人游戏虽然在墟市上买不到,但是可见“植物僵尸杀”。另外,随着收藏的火热,如今在大城市异常火爆的“古董”摊居然也在乡村开始出现。一些前些年不见的烤鸭烤鸡店也渐渐在此兴起。

墟市上的店铺数量随着节日的变化也不同,逢年过节墟上的店铺最多,尤其是过年前的一两个月。相比平时,鸡、鸭、鱼等肉铺充盈于市,纸钱铺也较平时多了许多。由于农历初一、十五当地都有烧纸钱的习俗,因此在农历的十五和三十,集上买纸钱的老人特别得多。

墟市上的一些特有的商品都是自家制造。如酱油、米粉和豆腐。酱油不同于如今瓶装的酱油,是当地居民采用豆类自制而成。而此类传统手艺如今只有两户人家懂得制作,每次赶墟都能看到用桶卖酱油的大叔。如今两户人家的酱油也渐渐评出了优劣,一家做得酱油味道极好,也十分香,即使长久不用也不会发霉。而另一家的酱油虽然用于做菜味道还行,但是一段时间不用就会发霉,手艺也慢慢输给了前者。

清水铺的米粉与豆腐闻名于黄市镇,每次赶集的人都会去吃米粉和买豆腐。清水铺豆腐的制造都是祖辈相传,做工精细,豆腐水嫩,口感也极好,如今还存有三家豆腐店。米粉是清水铺的另一大特色,因为米粉极其好吃,几十年来生意一直很好,到如今米粉店还有十家左右。

以前人舍不得花钱,为了赶墟,天刚亮就动身从家里出发走路去赶墟。十几年前大多数人会渐渐坐船来赶墟,河岸边上都会停满船只。而如今由于乡村公路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使得赶集的人都以摩托车作为主要的出行工具,因此坐船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延续近千年之久的航运业到如今都快消失了。

交通的日益便捷,开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今也因此专门设了一个存摩托车的车库。存一次车一块钱,车房老板一次大概有一两百块收入。而过年赶墟的那个时候,随着车辆的增多,收入至少有三四百元。

店铺的管理

墟市上的店铺管理较为有“人情味”。就以小菜摊为例,摊位大概有二三十个。卖菜的除一些专门的店铺外,其他大多数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摆设的小地摊。虽也有竞争关系,但是买卖随意,设铺自由。老人们的小菜摊主要集聚在墟市的东北角,一方面由于东北角为学校的公共地,在此设摊无需交一元钱的摊位费,而在私人住户门口摆一些大的摊位则还需缴纳一次五元钱的管理费。另一方面,此处最早晒到太阳,周边没地方遮荫,因此其他摊位少,只有那些愿意省钱的老人才愿意在此设铺。但每次前去调查,笔者总发现那块地摊永远是最早摆满的。有的老人来得早,6点多就已到集上摆摊,直到8点多才把菜卖完。他们的菜价随时变动,卖菜的老人更多是想赚点辛苦钱,攒点钱给家里的孩子买点东西吃。

集市的管理都是由每家负责自家门前的店铺,因此每个住户都得负责家门口的卫生清洁工作。这也是清水铺自墟市贸易以来自然而然形成的传统。集市贸易较少受到当地居委会管理,都是自发贸易与经营,根据市场需求自动调节。由于赶墟的人主要都是黄市镇的,因此赶集的人大多都互相认识。农村地区都十分注重名誉,因此一些违法乱纪不正当的贸易较少,即使有,大多都是通过群众道德谴责来进行抵制。松散的管理,纯粹靠的都是一种道德约束。

店铺买卖和收入

米粉店在清水铺一直很受欢迎。在与米粉店阿姨聊天才知道,为了准备墟市的买卖,在举行墟市的前一天,阿姨必须磨一天的米粉。到了赶墟那一天,凌晨两三点就得起来生火烧水。早上六点开始卖米粉,到上午9点多卖完,一次也能有四五百元的收入。除去三十斤大米66元,柴油盐等配料,一次卖米粉的纯收入大概有三四百元。

衣服铺相对以前少了许多,衣服的款式以老年人的衣服居多,价格不贵,一般18块钱就能拿走一件。买主和卖主一般都是一些中年妇女。服装铺老板也抱怨现在衣服越来越难卖,青年人的衣服好卖,但现在来集上买的人少,而老人的衣服还得讨价还价侃上半天。现在为了赶墟从外地来清水铺开衣服铺的人也少了,他们更愿意去城里开店。虽然衣服“难卖”,但价格便宜,对于许多舍不得花钱的老人而言,他们更愿意在墟市买衣服。衣服铺一次墟市买卖大概能有两百元的收入。一个月共6次墟市,每月赶墟大概能有1200元左右的收入。

水果铺近些年的生意越来越好,由于赶墟时的价格会相对便宜,因此买水果的人也多了。荔枝5块一斤,买多点就4块一斤,西瓜1块。从早上摊上摆满水果到近中午时刻散集,水果一般都能卖完。一次的纯收入至少400元。

调查的反思与心得

从对墟市的调查分析来看,黄市镇清水村的墟市贸易大多数都是自动受市场调节,居民自我管制。因此,对于像出现类似“地下六合彩”并没人前来进行抵制。此外,一些老的手艺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做纸钱,做竹制品,做酱油等工艺到年轻这一辈也几乎没人会了。时代在进步,那些东西渐渐显得“沧桑”而无人“理会”了。

散墟后的卫生清理工作,纯粹靠的是居民自己的道德意识。面对脏乱的墟市,后期的清理工作都是一些老人在打扫。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对墟市的不舍情结。如今墟市上的小偷少了,城市的小偷倒多了。不知是喜还是忧?由于如今前来买东西的人大多是来购买一些生活补给品,因此逛墟市的人也不如从前那么多。以前人节约,什么东西都得等赶墟的时候再买,可如今情况却大为不同。随着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墟市贸易渐渐转变了,由以往农村集市贸易重要的角色地位,渐渐变为一种生活补充休闲的去处。

杨坤和杨娜是一对兄妹,年龄相差一年。由于姐姐首次高考失利,本科与弟弟同级。2010年,兄妹俩同时大学毕业。听父母的话,两人同时报考内蒙古公务员;同时,杨坤还参加了部队招干考试。其结果,杨坤公务员、部队同时考上,他选择了内蒙司法局;姐姐杨娜则名落孙山。

本来性格豪爽、有个性、学会计的杨娜是想奔南方发展,但是弟弟考上之后,家庭、社会给了她很大的压力。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弟弟差,杨娜本科毕业之后,没有找工作,苦苦复习,连续考了三年的公务员。2012年,杨娜终于考上了内蒙国税局。兄妹俩都考上了公务员,一时间成为家族的骄傲。

杨坤的理想是当兵,可他听从了父母的愿望选择了公务员。“后悔吗?”记者问他。“有些遗憾,不过有所得必有所失。听父母的话还是对的,现在找工作这样难,公务员稳定,部队还得牵扯‘二次转业’;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家的孩子,公务员考试相对公平,机会多一些。”杨坤告诉记者。

实际上,像杨坤这样的想法,在毕业生中很普遍。考公务员,“稳定”是他们择业的首要选择。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2012年10月15日,公务员报名考试正式启动。

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统计,截至10月16日16时,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总体审核通过人数为73322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684人。报名最少的前两天,一岗位竞争比例就达到511:1,而报名人数最多的职位,达到1006人,竞争比例达到503:1!仅仅两天,报名人数超过7万的速度又一次点爆了“国考”的火热程度。而根据往年经验,有专家推测,今年的报考人数很有可能接近200万,也就是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预计达到或超过90:1!众多的报名人数与极低的录取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真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

据了解,公务员考试从2003年到2012年,考录比例从16:1逐年攀升至60:1,招录人数从当初的5400人增加到9763人,增加3倍。而报考人数却从8.7万陡增至92.7万,变为原来的10倍多!如果2003年你身边有一个人在参加国考,那么如今就至少有10个人在考!

看到这组数据,我们会想到什么?中考?高考?考研?不,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考试,不得不说,公务员考试真的已经炙手可热,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考”。

公务员的历史变迁

从公务员的工作性质来讲,在古代,大到王孙公子,小到捕头侍卫,只要是“吃皇粮”的,就都可算得上是公务员。我国在1993年正式施行公务员制度之前,实行的是干部制度。干部制度基本上是一种身份制度,一个人一旦取得干部身份,就拥有了与这一身份相关的名誉、地位和福利待遇。

1993年,我国正式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自此开始,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而真正的公务员考试是从1994年开始,并且当时范围很小,并没有在全国普及,国家公务员考试真正开始普及是在2002年以后。从2002年到2012年,短短十年时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就达到指数爆炸式的增长,涨幅之巨大堪称惊人!

仅仅是关乎几万职位的公务员考试而已,论职位数量,甚至比不上几场大型招聘会;论薪金,更与年薪百万的CEO相去甚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公务员这一职务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使得如此多的毕业生趋之若鹜?

要捧金饭碗

首先,“国考热”的出现,与中国盛行的“官本位”思想密切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并不只在古代上演。公务员捧着“金饭碗”,喝茶、看报、工资稳定、高福利的形象深入人心。

最近河北大学一个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生,没找到工作,毕业以后回家种地;他的第一愿望就是报考公务员。失败之后,服毒自杀,后被救活。

为何大学生毕业之后,热衷“国考”?“我来自农村,考上公务员以后,能解决户口。这对于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譬如,在北京考上公务员就能解决北京户口,对于北京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就是难以抵挡的诱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告诉记者。

考公务员,除了能解决城市户口外,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公务员制度虽然与先前的干部制度有所不同,取消了终身任用制,采取了竞争、激励、辞退等管理办法,但总体看来,公务员相对于其他岗位仍然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考上公务员就有了“金饭碗”,一辈子就高枕无忧了。而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和当前很多年轻人的就业心态相当吻合,正如某央视评论员的分析,很多年轻人对于公务员这种稳定的收入和社会身份意义极度推崇,甚至是一种扭曲性的推崇。

导致“国考热”的原因除了受到公务员岗位是‘金饭碗’观点的影响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是由于全国经济下滑所造成的就业压力所致。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都遭遇危机。富士康、新飞员工的罢工,诺基亚公司的裁员,无锡尚德高管的纷纷辞职,这些都给应届毕业生门带来了毕业求职的思考。因此,在择业过程中,许多应届毕业生愿意报考公务员;他们认为,公务员是“金饭碗”,这样今后的生活会稳定些。

“国考”低投入高产出

公务员只是一种普通的职业,但大学生为什么愿意在机关里做些收收、发发的工作,费尽力气报考公务员?说白了,他们看中的就是公务员优厚的待遇。考上公务员,可以说就拥有了一个“金饭碗”,就解决了人生的后顾之忧,有这样的好事,大学生能不去争抢吗?一般的公务员基本工资是3000元,副科级干部类的是5000元,再往上科级干部是8000元,最高的是10000元,但是这还并不包括其他收入。而且,相较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环境却是很好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性价比”很高。谁不愿意做这样一个买卖呢?

“不论怎样,公务员最起码还是要考一考”。一个在职公务员这样说起自己的偶然际遇。就业大军倏然而至,很多同学发现如今已经不是自己“择业”,而是单位在择人,而公务员已经是为数不多可以双向选择的职位了。

据记者调查,参加国考的报名费仅为100元左右。这是政府出于招徕人才的考虑而尽可能地放低准入门坎。而准入门坎的降低势必会引来更多的参与者,就像商品降价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一样。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多的商品;对于“国考”的报名者来说,是用很少的报名费,去获取赢得一个前途的机会。况且赢得的途径是通过考试这种天朝学子们最熟悉不过的方式。如果说买彩票是纯粹靠运气的话,那么“国考”至少还是要靠个人努力的。失败了,不过损失一顿在餐厅吃饭的饭钱;成功了,则可扬眉吐气。可以说,参与“国考”意味着低投入有可能高产出,这种“投资”,何乐不为?

低投入、高回报也使“国考”成为就业者的优选之一,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加重了这一趋势。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要素的一种,也自然会向更优的市场聚集:一方面,工作不好找、收入低、收入高却需要常常加班等就业现状,把很多就业者推向了国考;而工作机会多的大城市“米贵,白居不易”,家乡所在地工作条件不如城市,又使得地市级的公务员职位成了就业者嘴里的“香饽饽”。

“在北京买不起房,所以想回陕西当公务员。”研究生毕业、已北漂三年、现在北京某高校机构工作、无北京户口、无住房的容姐如是说。“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国考了,希望可以考上。不过只招1人还是让我觉得压力很大。”家里人也特别希望她能考上公务员,结束北漂生活。

而作为经历了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大大小小考试一路走来的大学生,考试不是一件“大事”,不过是提前几个月或者一年准备,吃透书本、把握好出题者思路。“我们选择一个最为熟悉的方式而绕过层层遴选的单位面试,对于很多人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资环学院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

“裸考一族”

关于“国考”考生专业背景,记者对高校的在校生进行了调查。某理工高校研究生小王明确表示,不会报考公务员。当问其原因时,小王说,公务员的工作没有什么意思,并且工资偏低。另一名理工高校研究生也表示,从没想过报考公务员,并且他本科时的同学无一人报考公务员。由此可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主力,应届毕业生和文科类考生占大多数。

此外,还出现了“裸考一族”。“虽然忙着考研,但考国家公务员的机会我也不会错过。”一位考上研究生,但“国考”落马的女生说。随后,她又补充说,年后,很可能还要报考地方公务员,反正报名费不贵,也可以练练手。

对于经历过大大小小考试的应届毕业生们,公务员试题总体上来讲,题型固定、变化不大,而且专业相关性小,并且报名费也不贵,再加上考研、找工作的盲从,许多人干脆“裸考”。调查中,记者发现,捡个漏、盲从这种大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国考”变得如雾里看花。

“国考”职位研究生有限

据调查,不少职位仅限本科,研究生可报考职位少。

比如,广东省1181个公务员职位共招录2099人,为招录人数最多的省份,江苏、山东、北京紧随其后。广东招录人数相比去年的1094人增加了1005人,职位数也有大幅增加。大部分职位要求的学历为大专、本科,特别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职位很少。比如,国家统计局广东省调查总队财务职位、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边检站科员职位等,明确要求“仅限本科生”,这意味着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被排除在了招考范围外。

“三年前,我本科毕业时,报考公务员,不少岗位要求都是硕士;现在硕士快毕业了,再报考公务员,却告诉我有的岗位硕士不能报考了,只要本科。哎,难道让我‘穿越’回本科吗?”某论坛上,网友“男大当婚”的一句抱怨引发了诸多网友讨论。

有专家认为,虽然“国考”的主要招考群体还是集中在“本科”,但其实高学历人才的机会也在逐渐增多,尤其是将博士研究生的报考年龄条件放宽到40岁,更是能够体现出招录机关对高学历人才的重视,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对“国考”保持淡定

面对鱼龙混杂的“国考”群,政府也开始采取“节流”措施。在今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职位表中,记者发现,过去“大一统”式的以文凭为报考条件的岗位越来越少,有的职位附加说明长达三行;有的要求懂方言、有的限当地户籍;有的要求英语证书、有的要求特定工作经历;有的要求机动车驾驶证、有的要求文艺特长……而在有些招考岗位备注中,还专门注明了“需常年出差”、“经常夜班”、“国家级贫困县”等要求。对此,有网友称,这是“史上最严”的公务员考试。

“国考”大热,但热得不平均,如国家能源局火爆到4961人竞争一个岗位,而偏远地区的岗位仍无人问津。

根据调查,“国考”已经成为一些毕业生择业的首要选择,但很多人已失去了要“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只是把“国考”看作一条可以追求平稳生活、升官的一种途径。于是,城市好、薪金待遇好才能获得人们的青睐,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岗位在“虚热”。因此,对于“国考”,我们理应保持一份淡定,认真对待、冷静分析、避免盲从,在就业择业的关键时期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