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已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今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科学院早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以继承传统、立足当代、开拓未来。

1951年6月7日,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人事部成立招收研究生委员会,由当时教育部副部长曾昭伦任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以及人事部丁华局长任副主任委员,各大学代表13人为委员。招生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及教育部所属高校53名著名科学家、教授组成的15个学科审查小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测量机械、航空、电机、土木建筑、化工、采矿冶金、农科、文史、心理),审查录取招收。

1951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联合发出《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正式开始实行统一招收研究生,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开创。文件规定中国科学院为培养科学研究人才招收研究实习员、教育部为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招收研究生。

1951年计划招收500名研究生,实际招收276名,其中中国科学院95名,中国人民大学101名,其他各校共80名。

1952年,在人事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1952年毕业生中选拔研究实习员、研究生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培养国家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的科学研究人才与高等学校的师资”。选拔工作由教育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以及有关高校组成工作组,采用审核保送办法。

1952年全国共选拔招收了364名研究生,其中,中国科学院研究实习员150名,各高校研究部研究生214名(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研究生140名)。

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党组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继续团结现有科学家、积极培养新生力量,扩大科学工作的队伍与后备力量。”“增设研究生处,负责指导全院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组织讨论并制定研究生条例草案”,并希望高教部能考虑科学院的高级研究人员能在大学兼课,同时大学教师兼做科研工作,彼此合作集中力量为国家培养科学研究人才。

为了有效促进科学研究力量的成长,需要采取正规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合乎一定规格的科学研究人才。1954年6月12日,科学院院务常务会议决定组织研究生条例起草委员会,由副院长竺可桢任主席。

1955年5月12日,成立了以吴有训为主任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生委员会,9月15日开始招生报名。根据国家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及院内各所的条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分45个专业,共50名研究生。

1955年7月29日,院务常务会议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8月25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8月31日由周恩来总理签发命令公布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有关培养高级科学人员的条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共四章28条。

第一章总则。规定有计划地培养合乎一定标准的科学研究干部,具体目标为:“具有一定马列主义水平,本门科学方面的坚实的基础,有关国家建设的实际知识,能独立地进行专业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毕业后由中国科学院授予科学副博士学位。”“凡研究生以外的科学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国家机关和企业工作人员等著有科学论文的均可向中国科学院申请,按研究生毕业的要求进行论文答辩,合格者同样授予副博士学位。”

第二章研究生的招收。对招收日期、报考条件、考试科目等均有明确规定。

第三章研究生的培养。本章规定了“研究生修业期限一般暂定为四年”,“培养方式是在学术导师指导下,按个人计划进行独立的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从国家建设与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联系所在研究所的发展方向;在论文中必须提出新的研究结果”,“研究生一般应在二年内修毕必需的课程,并在期限内进行考试”。此外,还对考核鉴定、论文工作、答辩等作了明确规定。

第四章研究生待遇与工作分配。研究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或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或由国家统一分配。

1955年至1965年,科学院共招收研究生1518名,是全国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11.2%,其中1963年高达全国招生总数的24.7%。

1965年科学院已有招生单位81个,占当时全国招生单位总数的34.6%,在学研究生人数已达千名(943名),占全国研究生总数的20.7%。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动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事业停滞不前。1977年至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我校作为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正式成立,从此,开始走上了日益发展壮大的道路。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寒窗苦读十几载的学子们的最终目标。充满热情的毕业生,如何完成从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到初入社会的“职场新人”的华丽转身?如何把自己的就业理想和现实工作完美结合?在入职后需要哪些转变?记者近日走访了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陈光,他现任职于太原钢铁集团,专业是电炉主控。

 

记者:什么时候决定找工作的?为什么选择这条出路?

陈光:大三时,我就决定找工作。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钢铁行业处于低谷时期,如果延迟就业可能会赶上下一波毕业生的积压,就业压力可能会更大,所以没有选择考研;第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希望能早些为家庭分担困难。

记者:您觉得怎么样做才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

陈光:找工作首先应该有自己的规划,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不能想到哪走到哪,随大流,看考研的多就去考研,到了招聘会看别人报考的企业录取了自己也插一杠子。要有自己的规划,要有充足的准备,如果确定找工作,首先就要选好自己心仪的企业和自己可以接受的企业。前者是目标,后者为底线,以避免盲目追求大公司最后两手空空。其次目标要结合实际,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有些东西慢慢适应就好了。如果你不打算频繁更换工作,那还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

记者:您认为工作中需要哪些技能,在学校时又有哪些没有学到?

陈光:工作了以后面对的就是具体的事物,比如我搞电炉主控,虽然也可能会涉及到炼钢的其他流程,但终究少了很多。像烧结、球团、炼铁等知识基本应用不上。而且现在接触的都是不锈钢,可在学校中学的都是碳钢,因此再学习很重要。由于设备系统方面几乎都是进口的,所以掌握英语知识也十分重要。

记者: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

陈光:当然有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需求与企业提供的条件不统一。通常更多是因为学生提出的要求高于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很多学生总想要一步登天,却忽视了自己的努力,最终只能高不成低不就。所以找准自己的定位很关键。

记者:您觉得为什么企业最后会选择您?

陈光:因为地域原因吧,我是北方人。北方的企业更愿意招北方的学生,这样更容易踏踏实实留下来。总的来说,钢铁行业还是人才缺口较大,虽然由于高等教育扩张和钢铁市场不景气使得大学生的地位不如从前,但是大部分钢厂的基层操作人员还是很需要大学生来填补的。所以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要求就低了很多。

记者:您入职后遇到了哪些挑战?

陈光: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快速做好本职工作,现在还在学习当中。这一行有很多需要经验积累的地方,这还需要时间。

记者: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陈光:对于未来,希望首先是能够在没有师傅的前提下独立完成电炉冶炼。然后深入了解设备和工艺流程,提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获得提升空间。争取在5至8年间拿到工程师职称。

记者:我们很想听听您对毕业生找工作的建议?

陈光:自身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想要获得一份好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去羡慕别人有社会关系,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羡慕也没有用。还有就是珍惜学校时光,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很难再获得了。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在未来职场上你才能游刃有余。

当我第一次看《巨流河》的时候,是在北京的夏天里。几个月后,我已身在晚秋的成都。这期间的日子,多少离合聚散,多少挣扎恩怨,都缓缓掠过。关于齐邦媛先生的这本书,因为想说的东西太多,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真是一件奇怪又矛盾的事,一个人感受太多或者感受太少,都不是适合表达的时候。

齐邦媛先生用她独特的文笔讲述了纵贯中国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被撕裂的国土、被战争剥离的文化的深深感怀。历史浩瀚如烟,个人的命运往往连着国家和社会的起承转合。作者将难以磨灭的往事化成文字,在字里行间诉说着无处不在的颠簸流离之痛,温润清凉,通透豁达。那乡愁,那哀思,那眷恋,饱含历史忧伤,国难家仇,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

本书的记述,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巨流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被称为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这条河古代称句骊河,现在称辽河,清代称巨流河。

“我出生在多难的年代,终身在漂流中度过,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齐邦媛于一九二四出生于辽宁,是个先天不足的婴儿。“我那样的生命很像风中的一盏小油灯,母亲的呵护,还有命中这些贵人围成灯罩似地为它挡风,使它不致熄灭。”这些贵人中,有一位乡村医生,救活她脆弱的生命,并赋予她“齐邦媛”这个名字。“在新世界的家庭与事业间挣扎奋斗半生的我,时常想起山村故乡的那位医生,真希望他知道,我曾努力,不辜负他在那个女子命如草芥的时代所给我的慷慨祝福”。

二十岁之前,她曾从辽河到长江,溯岷江到大渡河,颠簸流离。“我童年最清晰的记忆是姥爷牵着我哥哥,妈妈牵着我从沈阳上火车,火车没日没夜地开着,车窗外是无止境的庄稼地,秋收已许久了,黍梗和高粱秆子都刈割净了。除了稀稀落落的防风林,看到天边,都是黑褐色的泥土地。”由于战争,年幼的她跟随母亲早早离开故乡,投奔远在南京的父亲。

从东北到南京,却也不得安宁。日本的飞机占领着天空,死神一般。“长长的八年,在自己的国土上流离,没有安全感,连蓝天上也是暴力,怎能忘怀?”曾经一片欣欣之景的南京在数不尽的炮弹下成为一座鬼城,抗战节节败退,人命飘摇。“月光明亮的时候敌机也来,警报的鸣声加倍凄厉;在紧急警报一长两短的急切声后不久就听到飞机沉重地临近,接着是爆裂的炸弹与天际的火光。”这残酷的悲壮场景,让作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独自躺在床上,听着纱窗的扣环在秋风中吱嘎吱嘎的声音,似乎看见石灰漫天洒下;洒在紫金山上中山陵走不完的石阶上,洒在玄武湖水波之间,洒在东厂街公园,洒在傅后冈街家门口的串串槐花上,洒在鼓楼小学的翘翘板上。死亡已追踪到我的窗外,洒在刚刚扎上竹棚、开满了星星似的鸟萝花上。”

战争的残酷,迫使幼小的她从南京经武汉至湖南,再到中国的西南边,穿过了大半个中国。在这残酷的逃亡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活过来。“黑暗的江上,落水的人呼救、沉没的声音,已上了船的呼儿唤女的叫喊声,在那个惊险、恐惧的夜晚,混杂着白天火车顶上被刷下的人的哀叫,在我成长至年老的一生中常常回到我的心头。”每一天太阳都会照样升起,但战争年代的阳光下,存活该是多么奢侈的事。

少女时期的齐邦媛眼见战争导致的国破家亡,满目苍凉,却不能拿起武器也不可能参与到政治和抗战当中。从长江到岷江,一路溯流而上,她孤身一人来到已迁至乐山的武汉大学读书。进校后她被名师朱光潜先生亲自约见,转入外文系读英诗,从华兹华斯、雪莱到济慈。“那晚,我们在残破的公路上一面追卡车一面笑,沿路流过的嘉陵江在月亮初升之时美如仙境,战火死亡阴影下的青春有了片刻喘息,那短暂的欢乐令人永生难忘。”

那时候,朱光潜先生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他的英诗课让齐邦媛进入那撼动英美文化的伟大诗魂。华兹华斯清幽的诗,雪莱《云雀之歌》轻快不羁的意象,还有济慈《夜莺颂》对生死神秘递换的抒情,让一个少女撼动。“小小的天窗开向大渡河岸,夜深人静时听见河水从窗外流过,不是潺潺的水声,是深水大河恒久的汹涌奔流声。渐渐地,在水声之上听到对岸有鸟鸣,就在我小窗之下也有呼应,那单纯的双音鸟鸣,清亮悦耳。”没有夜莺却有布谷鸟,有星空,在此之间她找到一种信仰——美,自然的美。

日军的炮火随时可能打破这短暂的快乐,然而,最终让齐邦媛无法再静下心读济慈的却是激昂的政治歌曲。由于没有一起去参加左派的“读书会”,她不得已被别的人孤立,搬寝室。搬东西的时候,一位学姐还用大嗓门不指名地斥责她是高官子女,“享受民脂民膏,真是脸皮厚!每天口中念着云雀夜莺的,不知民间疾苦,简直是没有灵魂!” 那晚,铺好新铺位后,齐邦媛躺在小床上,头枕三江流水声,望着窗外满天星斗,泪水湿透双颊。

“我们这一代是被时代消耗的一代。”她那些留在大陆的同学,“进修就业稍有成就的甚少,没有家破人亡已算幸运,几乎一整代人全被政治牺牲了。”在半个多世纪后,作者在美国和两位华裔作家共同进餐,又勾起了陈年往事。宴毕,年近花甲的她走在灯火通明的纽约街头,想起乐山那夜的委屈和不解,仍然感觉痛彻心扉。

虽然齐邦媛自出生就开始触碰悲伤,从母亲荒野嚎啕哭泣的悲伤里,走进中国人民活在敌机轰炸下的大悲伤里。但在这颠簸流离中,她却领略过国破山河在的壮丽与壮烈,在无数同胞的报国勇气中深植骨气与光辉。其父齐世英的温和洁净、“大哥”张大飞的虔诚深情、恩师朱光潜的治学风范、大儒钱穆的独世品格,这些个人风骨强烈的灵魂,无不展现了那个时代值得为人称颂的精神气质。

苦难时期的爱恋之花

作者总是用一种尽量平静的情绪去回忆,不夹杂太多私人的感情。因为这不是作者一生情爱的展现,所以她连“爱”这个字都用得那样小心谨慎。可是,那绽放在苦难时期的爱恋之花,反而更加震撼人心。

张大飞原是满洲国沈阳县警察局长之子,父亲因接济放走抗日者,被倭人烧死。在南京,齐邦媛第一次见到了张大飞。“我永远记得那个寒冷的晚上,我看到他用一个十八岁男子的一切自尊忍住号啕,在我家温暖的火炉前,叙述家破人亡的故事——和几年前有个小男孩告诉我他爸爸的头挂在城门上一样悲惨。”

十二岁的时候,齐邦媛与其哥哥等去爬牛首山。“我仍在半山抱着一块小岩顶,进退两难。山风吹着尖锐的哨音,我在寒风与恐惧中开始哭泣。这时,我看到张大飞在山的隘口回头看我。天已渐渐暗了,他竟然走回头,往山上攀登,把我牵下山。”那一刻,齐邦媛永远记住了他眼中的温情和关怀。“数十年间,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每看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里由隘口回头看我。”

后来,张大飞报名军校。在那个写信是唯一通讯的时代,他和她是最稳定的笔友。“我们那样诚挚、纯洁地分享的成长经验,如同两条永不能交会的并行线。他的成长是在云端,在机关枪和高射炮火网中作生死搏斗;而我却只能在地面上逃警报,为灾祸哭泣,或者唱‘中国不会亡……’的合唱。我们两人也许只有一点相同,就是要用一切力量赶走日本人。”

渐渐长大的齐邦媛喜爱古典诗词,《红楼梦》读到第六遍仍未厌倦,又在名师的指点下迷上了济慈、雪莱这些大家。张大飞颇喜苏东坡、辛弃疾的豪迈,对齐邦媛“夜船吹笛雨潇潇”的苍凉有些不以为然,那时的张大飞已加入声名赫赫的陈纳德“飞虎队”,驾战机御敌于蓝天。“他的信,那些仔仔细细用俊秀的字写在浅蓝色航空信纸上的信,装在浅蓝的信封里,信封上写着奇奇怪怪的地名:云南驿,个旧,蒙自……,沿着滇缅铁路往缅甸伸展。他信上说,从街的这一头可以看见那一端,小铺子里有玻璃罐子,装着我大妹四岁时在逃难路上最爱吃的糖球。”

“高二那一年暑假,吃过中饭,我带他穿过中大校园去看嘉陵江岸我那块悬空小岩洞。太阳耀眼,江水清澄,我们坐在那里说我读的课外书,说他飞行所见。在那世外人生般的江岸,时光静静流过,我们未曾一语触及内心,更未及情爱——他又回到云南,一去近一年。”

在齐邦媛与张大飞相见的最后一面里,“我跟着他往校门走,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我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把我拢进他掩盖全身戎装的大雨衣里,撑着我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我听见他心跳如鼓声。只有片刻,他松手叫我快回宿舍,说:‘我必须走了。’雨中,我看到他跑步到了门口,上了车。疾驰而去。”多年以后,齐邦媛禁不住喟叹:“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那年夏天,齐邦媛考入武汉大学。人还没住进宿舍,张大飞的信已经到了。大学时光,情愫萌生。同样浅蓝色的航空信纸,内容却多了一分牵挂。离日军投降还有两个月时,齐邦媛收到了一封哥哥的来信,信中说,张大飞豫南会战时掩护友机,殉国于河南信阳上空……张大飞牺牲后,航空队寄来一个很大的包裹,用美军的帆布袋装着,里面是齐邦媛写给张大飞的一百多封信。布袋里还附有一封信,是张大飞写给哥哥的诀别信。至今,这封信的字字句句,都烙在齐邦媛心上:“那天看到她自南开的操场走来,我竟然在惊讶中脱口而出说出心意,我怎么会终于说我爱她呢?这些年中,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

信封里还装了一张折了多次,汗渍斑斑、浅蓝己褪至黄白色的信纸。这是齐邦媛在南开高二时写的信:“很羡慕你在天空,觉得离上帝比较近。因为在蓝天白云间,没有‘死亡的幽谷’……你说那天夜里回航,从云堆中出来,看到月亮又大又亮就在眼前,飞机似乎要撞上去了。如果你真的撞上了月亮,李白都要妒忌你了……”

日本投降后,举国欢庆,齐邦媛也拿着火把向大街跑去,队伍走到以前的南开中学校门,灯火通明中,她一下想起当年在操场上,张大飞穿着军雨衣向她走来。这一瞬间,齐邦媛突然感到万念俱灭。那天过后,齐邦媛郑重地把两人所有的来信都包在一起,她想,总有一天她会坚强起来,再好好看看。

“自六月以来,我心中对张大飞的悲悼之情,沉重又难言。我不知如何恰当地称呼他的名字,他不是我的兄长也不是我的情人,多年钟情却从未倾诉。想到他,除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对战死者的追悼,我心中还有无法言说的复杂沉痛与亏欠,谈到他的任何轻佻语言都是一种亵渎。正如柯立芝所言的悲痛:没有剧痛的哀伤,是空虚幽暗而沉闷的,这种窒息,呆滞,又不具激动的哀伤,既找不到自然的宣泄途径,也无从得到慰藉,不管在言词,叹息甚或是眼泪中……”

多少年后,在南京这片肃穆的墓园里,她和张大飞再次重逢。只不过,往日那个拥她入怀的英俊青年,如今却成了黑色大理石碑上的一个名字。“张大飞,上尉,辽宁营口人,一九一八年生,一九四五年殉职。”那天,齐邦媛站在石碑旁拍照留念,五月的阳光照着七十五岁的她,温馨如他令她难忘的温和声音。“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无需记忆,也无法遗忘

八年对日抗战结束后,齐邦媛大学毕业。经马廷英介绍,她离开喧豗纷扰的大陆渡海来到台湾,受聘为台湾大学外文系助教。“爸爸给我买的是来回双程票,但我竟将埋骨台湾。”

在台湾,齐邦媛很少过问政治,只是专心地学习、教课。她先后在台中一中做英文教员,在印地安那大学进修比较文学,创办中兴大学外文系,出任国立编译馆人文社会组主任,专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高级英文、翻译等课。她做的最冒险的一件事,就是在台湾国立编译馆工作期间,顶住巨大的政治压力,推动国民中学的国文教科书改革,剔除政治色彩浓厚的文章,加入杨逵、黄春明、杨唤等台湾现代文学作家的作品。“我记得在乐山狭窄的街上,学潮队伍中仇恨的口号和扭曲的面孔。”

可以说,齐邦媛是在台湾开启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也对台湾文学奉献了毕生热情。这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展现她在岁月的不停颠簸中对于文学的不懈追索。这其中,既有以英国文学为主线的诠释,也有以个人情感为内核的表达,充分展现了文学之于时代、之于个人的独特价值。“在如此充满缺憾的历史里,为什么文学才是必要的坚持?”

“文学的魅力不在于大江大海般的情绪宣泄而已,更在于所蕴积的丰富思辨想象能量,永远伺机喷薄而出,令不同时空的读者也荡气回肠。”就是这种对文学的纯粹追求,让齐邦媛拥有跨越所有悲苦的勇气和智慧,也令她获得超然于政治的清醒与成就。她深知大陆的各种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深远影响,所以,她认为台湾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正统,并在国际上发挥出更好的代表性。她的著作有编选、翻译、文学评论、散文等多种形式,她也致力引介英美文学到台湾,并将台湾文学英译推介到西方世界。

在这期间,她遇见了后来的丈夫罗裕昌。罗裕昌,武汉大学电机系毕业,抗战胜利后来台,任职于台湾铁路局。“他信上写人的理想,应有计划,有步骤去实现;先决定生活的重心,讲求效率,节省精力,甚至于无意义的交谈亦应当尽量减少。” “这样的人生态度是我过去从未听过的,这样的宣示,伴随着强烈的爱情语言,在当年仍是文艺青年的我读来,是很不一样,甚至很有趣的。”

齐邦媛经历了战争的恐惧、张大飞的死和文学的历练之后,台湾的种种成了云淡风轻的事。没有至纯至深的爱情,没有至浓至烈的国仇家恨,没有初识文学时对灵魂深沉的震动,剩下的是家庭的责任、工作的挑战和对知识的追求。“童年在战争打响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却在少女时期重新从文学中捡回,直到去了台湾,似乎一夜之间成年。”

两岸解禁后,齐邦媛到大陆探亲,在老家铁岭,故宅和祖坟早已因为她父亲身份的原因被夷平。在她熟悉的南京,曾经就读的鼓楼小学变得如此窄小简陋,住过的宁海路更是除了街名以外什么都不认识了。“曾有过恢弘建国计划的南京,已经全然不见踪影。”

“四月正是柳絮飘飞的季节,扑头盖脸地落下,我和余瑜之在后面牵手而行,我看着前面七、八位同学的白发上和肩头洒着零零落落的柳絮。”“站在这陌生的北京街头,白茫茫的柳絮中,人生飘零聚散之际,这铺天盖地的惆怅,是诗词也无法言说的啊!” 在上海邮政医院里,齐邦媛见到了武大同学鲁巧珍。已处于肺癌晚期的老同学以念杜甫《赠卫八处士》的方式“隆重”地欢迎她,当念到“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时,两人都已泪流不止。

“失去了许多正常生活的岁月,成为失落的一代,吞没在‘春风远’这么简单直率的叹息乏中,无需记忆,也无法遗忘。”

2004年,已经80岁高龄的齐邦媛先生开始动笔,历时四年写出了回忆录《巨流河》。巨大的历史忧伤,是人们心头跨不过的巨流河。伴着齐邦媛先生的娓娓叙述,能看到她的似水年华:那满怀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暮色山风里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它的价值,在于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苦难和奋斗的一个真实、感人的血泪记录。

“二十世纪即将过尽之际,日历的撕翻,年历的更换,触动更敏锐的今昔之感,这漫长、苦难、漂泊的百年即将成为历史。”书的叙述,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

用热诚与使命感从容回忆

一个人的历史,也就短短几十年;一个女人的一生,也许会平淡无奇。可是生命依旧可贵,不仅因为它的短暂有限,也因为它可以承载世间的许多欢乐和悲凉。齐邦媛先生一生曲折坎坷,伴着人世的沧桑变化,经历了数不尽的喜悲。她在一切归于平静之后,在彼时彼地的台湾,怀着一种极大的热诚与使命感从容回忆,写下那些深沉而不矫作、悲悯而不滥情的文字。或许,将这一切写出来的动力,并非是由于个人的喜与泪,而是那个时代一直在她心上,那遥远的故乡山水,在岁月中死去的无数的人,在她心上。

书的尾页部分,有一张耄耋之年的齐邦媛先生及她年过半百的孩子坐在海边看海的图片,涛声依旧,岁月已逝。“我到大连去是要由故乡的海岸,看流往台湾的大海。连续两天,我一个人去海边公园的石阶上坐着,望着渤海流入黄海,再流进东海,融入浩瀚的太平洋,两千多公里航行到台湾。绕过全岛到南端的鹅銮鼻,灯塔下面数里即是哑口海,海湾湛蓝,静美,据说风浪到此音灭声消。”

一望无际的大海,一位年逾八十岁的老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叹世事两茫茫。纵有万千感慨,悲伤也好,愉悦也罢,到最后都消失了,只剩内心的宁静和对国家、对民族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近日,北京气温骤降,冬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而此时来自各个领域的企业在国科大的宣讲会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招贤纳士,CEO、HR等中高层领导也莅临现场,企业究竟想招到怎样的人才?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盘古搜索公司、宝洁公司等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给自己清晰的定位

10月31日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S302成功举办了校园招聘宣讲会。会后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江苏中心的徐审查员。

记者: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得知贵中心成立不久,这应该是您第一次来中科院做宣讲吧?

徐审查员: 对,是第一次。不过,我之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工作的时候,接触过很多国科大的毕业生,现在江苏中心第一批录取人员中也有很大比例是国科大学生,我们单位非常欢迎来自国科大的学生,他们的理论基础都很扎实,今年我们也收到了很多来自于国科大学生的简历。

记者:我们了解到贵中心这次招聘岗位非常多,那么你们是如何从众多的应聘简历中甄选出所需要的人才的?

徐审查员: 我们将简历下发到具体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挑选,我们不会只重视所学的专业名称,还要考虑其在校期间所从事的课题是否与所应聘的岗位相符。因为这次江苏中心招聘的岗位为专利审查员,需要比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英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可能会优先考虑这方面的人才。

记者:现在很多在校生都热衷于考证,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徐审查员: 我觉得求职者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来看是否有考证的需要,如果所选岗位需要这方面的技能,获得这方面的一个官方认证还是比较好的。像我们这样的事业单位还是比较重视专业技能,一些其他非相关专业的证书在应聘过程中帮助不大。所以先要对未来有一个就业预期,再做规划,根据自己的定位做出选择,理智考证。

记者:对于应届生和往届生竞争同一岗位,您们会不会倾向于选择比较有工作经验的往届生呢?

徐审查员: 不会的。从以往招聘的情况看,应届生还是占绝大多数比例,我们中心倾向于招聘有项目经验的求职者,希望找到有较强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记者:看贵中心的招聘岗位中基本上为工科专业,那会不会男性在应聘过程中比较有优势呢?

徐审查: 我们中心不会有性别歧视的问题。而且从现在的构成人员来看,反而多数为女性, 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比较稳定,女性可能感觉更适合自己,我们所需要的是踏实肯干的人才。我们也欢迎更多优秀的男生前来应聘,男女比例适中,工作中更能优势互补。

记者:以过来人的身份,您可以对国科大在校生提一些建议吗?

徐审查员: 对在校生而言,还是要着眼于当下,首先要打好理论基础,踏踏实实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还要提前做就业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进行清晰的自我定位,与未来想要就业企业的性质、文化相契合,如此才能在这个岗位上获得长足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这点很重要。

诚信是求职的基石

11月1日,盘古搜索公司校园宣讲会在国科大中关村校区S306教室召开,该企业CEO王红宇女士携公司中高层人员向国科大学子介绍了盘古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产品和用人标准等。盘古搜索此次校园招聘活动以“英雄联盟”为主题,盘古搜索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盘古搜索更青睐那些充满好奇心,具有学习和创新精神,喜欢挑战未知,有责任感并擅长团队协作的人才。”会后,记者有幸采访了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孙岩女士。

记者:首先,请问贵公司来国科大进行招聘,想必对国科大学子有一定了解吧,您对我校学生的印象如何?

孙岩:国科大学风严谨,专业知识扎实。我们公司有一些老员工是国科大的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这些品质。我们主要面向国科大招聘研发人员,倾向于基础较好的毕业生,国科大的学生很符合这点要求。

记者:贵公司更看重应聘者的什么能力?

孙岩:那当然是他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针对研发人员而言。

记者:现在有些应届生求职时看重户口政策,你对此有何看法?

孙岩:这个问题要综合来看,户口问题是因为今年北京市有名额指标限制,引发大家都来关注这个问题。如果为了解决户口而从事不喜欢的工作,那就是舍本逐末、浪费青春年华。求职者应该在喜欢某个职业、某个岗位的基础上,再考虑争取优越的条件。求职时应主要关注事业发展,至于其他的物质条件,拼搏一下,未来都会有的。

记者:据您所知,目前青年学子在求职时存在哪些问题?

孙岩:目前社会上对于应届生一个负面的评价就是太过于张望。如果你看中某一方面的职位或某一公司岗位的话,就要坚持。不能今天到这家去听听,明天到那家去听听,然后到处撒简历,到处签协议,最终没去入职,这种情况是很不好的。如果说,你只是去看看,了解一下公司,这完全可以,但是签协议一定要慎重,因为企业对于毁约的行为不是太喜欢。

记者:贵公司在招聘员工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孙岩:毁约。我们经过千挑万选,选出合适的员工,结果没来上班,浪费了公司的人力、物力。所以,求职者签约一定要慎重,签约后要守信用。

记者:您在筛选简历时,是如何看待获奖学金及当学生干部这种经历的?

孙岩:奖学金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肯定,是比较重要的。关于当学生干部,这要视岗位而定,应聘研发人员如果有学生干部经历,我们可以考虑在他工作技能强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后让其做研发管理。如果应聘产品经理,学生干部经历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岗位要求的就是组织协调能力强。

记者:应届生初出校园,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您有什么建议吗?

孙岩:第一份工作是很关键的,它关系到一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首先,找第一份工作要结合个人的教育背景,争取专业对口的岗位,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第二,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假如随便找了份工作,干了一两年发现不适合自己,那要换职业,一切又得从零开始,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所以,毕业时找准职业方向很关键。

记者:作为一位经常组织校园招聘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请您给国科大学子一些建议。

孙岩:实践!实践对求职非常有帮助。只有实践才出真知,死啃书本是不够的,在学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实践。同学们在学校期间一定要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并找到相应的实习机会。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发现人才而举办的各种创新大赛,就是很好的实习机会,同样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去实习,当然对于国科大的学生来讲,做好实验室项目也是一种实践。我们在筛选应届生简历时,非常关注社会实践这一方面的内容。

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王道

11月6日,“走近宝洁系列活动之对话”、宝洁高层及国科大校友交流会在中关村园区N406举行,北京宝洁全球研发总监孙力博士亲临现场,与大家分享外企职业生涯,为国科大学子的职业规划答疑解惑。会后,记者有幸采访了孙力博士。

记者:据我们了解,贵公司与国科大有多年的合作,您也不是第一次来国科大,不知您对国科大学子的印象如何?

孙力:我只要来北京一趟,就找机会来国科大做一次交流,这是多年的传统了。在我看来,国科大学子做事踏实,科研功底好,这是优势。但跟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比起来,交流沟通方面的能力则稍微欠缺。

记者:请问我们国科大学生适合贵公司的哪些岗位?

孙力:这是没有定论的。国科大学生有做技术的,同时也有做管理做得很好的,这是根据每个学生个人情况而定。

记者:那么,工作岗位与在校专业是如何匹配的呢?

孙力:不是精准匹配,比如说,你学无机化学,在我们公司,你也可以做有机化学的工作。在宝洁,这个不是特别严格。在美国一些传统药物公司,专业要求则非常严格。

记者:您最看重求职者哪方面的素质?

孙力:我们希望招聘到能解决问题、尤其是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人,叫problem solver。工作时,我们看重这个人是否能主动超额完成任务,看这个人的主动性好不好,在公司里,你负责一个项目,你是按照清单刚好做到应该做的程度,还是超出别人的期望值。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公司自然而然会给你施展个人能力的机会。

记者:研究生与本科生比起来,在求职中更要注意哪些?

孙力:我觉得研究生求职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是更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英国读博期间,导师就告诉我,读博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多发文章,而是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您不止一次提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请问,对于我们在校生而言,如何在平常学习生活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求职时又如何体现这一个特质呢?

孙力:我认为可以通过完成项目来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求职时,要用如何完成实验项目这个例子来侧面烘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您最喜欢哪种求职者?

孙力:简单地讲就是,有责任心、有事业心、有信心取胜的人。

记者:您对在校生的建议是什么?

孙力:我的建议是要参与或组织一两项社会活动,尝试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在学校里,你还是处于安全范围内的,犯错的代价比在工作中要小得多,所以充分利用这个环境,通过完成项目,将自己历练成能独挡一面的人。

 

采访手记 

毋庸赘言,职业选择是人生中的大事,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从事下去,是人生中的幸事。在这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优势,去选择适合自己并愿意从事的工作,并在平时注重锻炼自己该方面的能力,可能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会收获颇丰。其次,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看自己和企业的要求是否能达成一致,提出的条件双方是否满意,维护好自己利益的同时做到诚实守信,这会使我们今后的职业生涯走得更长远。风雨过后不一定有彩虹,但一定会是晴天,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成功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回想起在哈尔滨的日子,至今脑海里还能忆起那甜美的冰雪的味道。

去年最冷的时节,我和同学一起来到了哈尔滨。记得导师曾经对我说过:“一定要在最热的季节去一次海南,在最冷的季节去一次哈尔滨。”对此,我一直认同,亲自去过,便有更深刻的体会。若不是在最冷的季节,一定尝不到那甜腻腻、凉丝丝的属于哈尔滨特有的味道。

“冰”糖葫芦

在北方,冰糖葫芦是种再常见不过的美食,很多人喜欢它,是爱那种甜中有酸、酸中有甜的味道。但哈尔滨的“冰”糖葫芦,才真是应了它的名字。零下二十几度的户外,冰糖葫芦早就冻得结结实实,成了名符其实的“冰”糖葫芦。如果说吃一串普通的冰糖葫芦,享受的是酸与甜结合的味觉体验,那哈尔滨冰糖葫芦能带给你的,则是一种味觉与触觉的混合刺激。冰冷刺激着舌尖,让你似乎感受不到过多的酸,剩下的更多的是清爽的甜,还有,一口咬下去,牙齿切碎冰山楂的沙沙声。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在哈尔滨最喜欢的食物。直到离开哈尔滨,我还恨不能在火车站买上一串,真想把那种冰冰爽爽的感觉打包带走。

冰糖葫芦在哈尔滨的街头很常见,还保留着原始的售卖方式。小贩把一支支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拖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远远看去,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一层晶莹透明的糖稀,煞是诱人。走近了看,种类还真是多呢,山楂的、橘子的、山药的都是些常见的品种,这几年新创的草莓的、圣女果的、沙果的、香蕉的也让人尝到了不同的口感。

不要小瞧这小小的冰糖葫芦,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至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于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在哈尔滨,冰糖葫芦是最“廉价”的美味,便宜的一两块钱,贵的也不过十块钱,却能让你尝到满满的冰雪的味道。

回到北京,我也曾尝试过把买来的冰糖葫芦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但怎么都找不到在哈尔滨街头尝到的感觉。我想,这应该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味道吧。

能喝的“面包”

格瓦斯是哈尔滨的特产,在中国大多数城市虽不常见,却是东欧国家流行的一种饮料。哈尔滨人总是叫它“噶娃斯”,听起来平添了几丝浓浓的东北味。

第一次认识格瓦斯这种饮料,是在东直门附近一家莫斯科西餐厅。刚一端上来以为是酒,因为看上去和啤酒很像,但仔细看,又发现比啤酒的颜色要更红一点。第一次尝,觉得味道有点怪,刚一入口,先是被浓烈的碳酸饮料刺激口腔的感觉,然后有点酸,然后便是甜。回味起来,有种清香的味道。后来多次喝过格瓦斯,现在想想,喜欢的应该就是它那种清香的味道。

格瓦斯原产于俄罗斯,俄文名是“Kbac”,翻译成中文是指用面包发酵酿制的碳酸饮料,其酒精含量只有1%左右。格瓦斯和冰糖葫芦一样,也是很具历史感的食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说在几个世纪前的俄国,有的小饭店店主将食客掉在桌子上的面包渣收集起来,装在瓶子里进行发酵。几天后,瓶子里的面包渣变成了一种具有浓郁酵香的汁液,其独特的味道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人们还发现,这种饮品具有助消化、调节肠胃的功能,后来就逐渐成为俄罗斯一种常见的饮品流传起来。在1982年南斯拉夫举办的国际清凉饮料评比中,俄罗斯“格瓦斯”以18分的绝对优势力压蜚声世界的可口可乐9.8分而摘得桂冠,足以证明它的魅力。格瓦斯与“德国啤酒”、“美国可乐”、“保加利亚布扎”一起被公誉为世界四大民族饮品。

格瓦斯很百搭,配得了奢华的俄式大餐,也配得了平凡的民间小食。哪怕就着格瓦斯吃上一碗泡面,也不觉得奇怪。

格瓦斯曾是俄国最好的饮料,也是主人款待客人的首选,只有招待贵客才会使用。后来,格瓦斯变成了俄国最最普通的饮料,从沙皇到普通百姓都可饮用。在屠格涅夫的《罗亭》里,写到巴西斯托夫对达丽亚·米哈伊洛芙娜吃醋的一段,就说道:“我只不过是格瓦斯而已,普普通通的俄国格瓦斯,而您那位宫廷侍卫才算是您的一杯好酒。”如今在哈尔滨大大小小的餐馆里,也都能喝到格瓦斯。格瓦斯在哈尔滨卖得很便宜,一大瓶只有三五块钱,也因为销量不错,常常被店主们摆在显眼的位置。其实格瓦斯的清凉更适合夏天,但因为对它的钟情,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我还是把格瓦斯作为我顿顿不离口的饮料。

马迭尔冰棍

有人说:如果没吃到“马迭尔冰棍”,那便枉来哈尔滨一次。还没到哈尔滨,我就被火车上的东北老乡推荐一定要去趟中央大街,尝尝马迭尔的冰棍。

卖冰棍的地方就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饭店门口,没有柜台,没有吆喝,甚至连牌子都没有看到,但你一定不会错过,因为只要你看到拥挤着的排着长队的人群,你就知道一定就是它了。

与热情的东北售货员很不一样,卖冰棍的阿姨压根儿不会招呼你,即使你已走到跟前,她也只会用浓浓的东北口音问上一句:“奶油的还是巧克力的?”或者索性:“白的还是黑的?”这时你只需交了钱拿上你想要的便是了,因为后面排队的人群绝不会给你搞清来历的时间。好不容易抢到了三支,同行的同学惊异地感叹:“即使夏天我也从没见过这么抢着买冰棍的场面!”

如果没见过一定想不到,在冬天的哈尔滨,冰棍不是放在冰柜里,而是直接摊在桌子上卖的。马迭尔的冰棍也是如此。而且马迭尔的冰棍没有外包装,只有两种口味,鹅黄色的是奶油的,黑色的是巧克力的,形状也是不能再简单的方形,再简单质朴不过了。

我选了传统的奶油味的。添上一口,就是浓郁的奶味,比平时吃到的奶油冰激凌要浓很多。我记得平生只吃过两次这么浓郁的奶油冰棍,一次是小时候在少儿活动中心体验冰激凌机的时候,自己亲手做的只用鲜奶和鸡蛋做的冰激凌,另一次便是在哈尔滨了。

忍不住尝了一口同学买的巧克力味的,也是味道浓郁,入口即化,甜而不腻。相比而言,我还是更喜欢自己的奶油味的。

别看这冰棍,还是有来头的。据了解,马迭尔品牌是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的,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最早的冷饮企业之一。马迭尔一直坚持品质,保证无膨化剂,其固化物投放比例远高于普通的冰激凌。实实在在的马迭尔冰棍就像东北人的品格,朴实无华,质朴实在。

马迭尔是个传奇,它让冰棍这种季节性食品打破了淡季和旺季的区分,冰天雪地中的人们即使穿着羽绒服,哈着气,跺着脚,也要排队吃一根马迭尔冰棍,这奇妙的现象也许值得中国企业家们去深思吧。

东北菜也可以很细致

在哈尔滨的日子,自然不能不尝尝东北菜。在我的印象里,东北菜是粗犷的,东北乱炖、猪肉炖粉条、酸菜白肉,似乎东北菜,压根和细致扯不上什么关系。

然而经同学推荐,我尝了一道哈尔滨很有名的菜——老昌春饼,改变了我对东北菜固有的看法。

老昌春饼的大小和烤鸭饼的大小差不多,但是比烤鸭饼更软、更薄。两张春饼是一对,轻轻地揭开,对着灯一照,甚至能透过光来。春饼要夹着各式各样的菜一起吃,蘸一点甜面酱,放几丝小葱或黄瓜丝,味道更佳。春饼里必有的一道菜是摊嫩鸡蛋,哈尔滨人说,没有摊嫩鸡蛋,就不算是吃春饼。卷春饼的菜有很多,有荤有素,想吃有东北特色的可以点炒酸菜,店家推荐的还有炒合菜,如果想吃荤的还有酱肉、海参。不同的菜一同裹进薄如纸的春饼里,一口咬下去,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美味绝妙。

最早的春饼是与菜放在一个盘里的,称为“春盘”。关于春盘的记载,可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正无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五辛者,所以发五脏气也。”这里的五辛盘指的就是春盘。《四时宝镜》说“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唐宋时,春盘已成为立春当天食用的食物。杜甫也有过“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在北京,每年立春,都有吃“春饼裹豆芽”的习俗,称为“咬春”,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的意思,也提示人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了食用新鲜蔬菜的时节。所以在我心里,春饼和豆芽是绝好的搭配。吃着老昌的春饼裹豆芽,总有种回家的感觉。

大部分东北菜味道浓郁,偶尔尝尝这清清爽爽的春饼,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体会饮食背后的文化

在哈尔滨这个极具异域风情的城市,尝尝俄国菜成了游客们必然的选择。所以在哈尔滨,不乏大大小小的俄式西餐厅。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中央大街的华梅西餐厅。

华梅的装修风格很别致,一楼为现代派欧洲园林式酒吧风格,二楼为前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风格,三楼为俄罗斯现代派风格。晶莹的吊灯,精致的壁画,优雅的雕塑,在这里用餐,是很惬意的享受。菜也中规中矩,红菜汤、罐焖牛肉、面包、软煎马哈鱼、罐虾、俄式沙拉、酸黄瓜,在一般俄式餐厅常吃的菜,这里都能吃到。也正是由于慕名而来者太多,在这里吃俄式大餐成了一种快餐式的体验,容不得细细品味,失去了原本的乐趣。

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钟跃民经常聚会的场所——北京的老莫西餐厅,曾勾起过我对俄国菜的极大兴趣,也曾去老莫西餐厅体验过一番,菜的味道和服务质量确实一流,却不知是否因缺乏了一个异域城市氛围而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在中国吃俄国菜,还是应该在哈尔滨。在哈尔滨这个异域色彩浓厚的城市里,找一家并不出名的俄式西餐厅,装潢也许没那么俄式,菜品也许没那么正宗,但少了车水马龙的游客,暂时忘记匆忙劳累的旅途,只静静体会饮食背后的文化,感受这个城市里不同人的生活,我想,这会是更好的选择,也是旅行的真正意义之所在。